紫仓怎么养啊?!?

紫仓怎么养啊?!?,第1张

方法/步骤

饲养环境

  最适宜温度20-28℃,避免阳光直射或直接风吹的地方,但要注意通风透气。不要离电视,音响,电脑太近,仓鼠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应避免辐射和嘈杂。

  夏季:最好不开空调,因为空调的开和关会使温差过大,仓鼠对温度很敏感,容易感冒。

  冬季:放在室外仓鼠会因为太冷而伪冬眠。多铺木屑等垫材,为仓鼠配置木制或草制小屋用于保暖。或多给一些棉花让仓鼠自己做窝,脱脂棉就可以,最好用天然棉。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笼子整个放进纸箱内,但要注意透气。不要给他们棉线织成的物品当窝。虽然暖和,但仓鼠会把棉织物品咬开钻到里面睡觉,因此有些未断开的棉线会容易造成仓鼠窒息。

仓鼠食物

  蔬菜类 青菜类、红萝卜、菠菜,黄瓜,圆白菜,番瓜(绿**蔬菜为佳)

  种子类 葵花子、花生、核桃、松子

  水果类 苹果、草莓、樱桃 等

  谷物类 鸡的饲料、小鸟用饲料、小麦、玉米、小米

  植物类 蒲公英、葛类、车前草

  动物性蛋白 牛肉、鸡肉、水煮蛋蛋白、起司、牛奶、优酪乳,面包虫、大麦虫

基本用品

  笼子  夏天时请使用通风的铁丝笼,或是半铁半胶的笼子,例如野外笼等。冬天时注意保暖,全胶的笼子较适合冬天。笼子底盘请勿使用铁丝网,鼠鼠容易因此骨折受伤。

  食盆  一般的小容器都可选用,只要是不容易打翻,且边缘不要太高,不然仓鼠爬不进去。常用的容器:玻璃烟缸,酱油碟子,各类小碗,微波炉盒子,小号保鲜盒。

  饮水器  饮水器的一般设计前端有不锈钢珠,购买时注意测试是否漏水。不能直接用碗盛水,因为仓鼠喝水时会弄湿毛,容易着凉生病。

  厕所  一般的塑料盒子装上猫砂就是比较简易的厕所了。每天取出结块的猫砂或全部换掉,这就按照个人的卫生习惯了。部分仓鼠会使用,不必需。

  浴室  有些仓鼠会在厕所里用猫砂沐浴,虽然不卫生,但这是仓鼠的喜好,那就不再需要沐浴房了,但对爱干净的仓鼠,主人就应该给它买个浴室,放上浴沙让仓鼠尽情地翻滚。

  跑轮  野生的仓鼠一天要跑20公里,所以运动对仓鼠非常重要,没有足量的运动,仓鼠会压力过大而出现咬笼子的行为。同时,仓鼠容易营养过剩而过度肥胖。所以细心的主人应该给仓鼠一个跑轮,购买时要注意,应该选择无缝隙的跑轮,仓鼠才不容易受伤。

  木屑  很多材料都可选用,大多数人都会选用木屑,因为它比较干净又容易买到。

  磨牙物品  仓鼠的牙齿会不断生长,所以需要用磨牙棒来磨掉过长的牙齿。很多仓鼠通过其他方式磨牙,比如咬笼子。不使用你提供的磨牙石/磨牙棒时,也不用太担心。

  小屋  小屋有陶瓷的,木制的,草制的,塑料的,仓鼠都很喜欢的,因为仓鼠是爱打洞居住的动物,有条件的应该给仓鼠配个小屋,可以自制。

仓鼠之十一大禁忌

  (1)禁止喂食人吃的食物,盐份过高,调味过重,会增加鼠儿身体负担。特别是零食之类的食物。但不经过加工的粗粮可以喂,玉米、薏米都是可以喂的。

  (2)禁止直接接触太阳,鼠儿们非常怕热,夏天到了,请使用散热片或大理石为他们消暑。

  (3)若无必要,禁止水洗仓鼠。会让仓鼠感冒,严重的话可能会死掉。

  (4)请了解自家仓鼠品种,除了公婆类仓鼠禁止合笼饲养,公婆类若不和睦,也必须分笼饲养。

  (5)若无心理准备或是经济能力,请勿将母鼠、公鼠合笼饲养,鼠儿繁殖能力非常可观。

  (6)禁止使用来路不明的饲料,生虫或发霉请丢弃,不要喂食!

  (7)禁止让鼠儿们饮用生水,请让他们喝煮沸过的冷开水,或者矿泉水、纯净水。

  (8)禁止使用竹筷、棒冰棍等东西让鼠儿们磨牙,请使用市面上鼠儿专用的磨牙用品、饲料。

  (9)禁止使用报纸、面纸等做垫材。报纸油墨过多,面纸内含有漂白剂。

  (10)禁止将鼠儿养在过小的空间,空间至少要有滚轮,水瓶、小窝(熊类除外)等用品。

  (11)禁止将仓鼠饲养在空调房内,以免伤害它们健康。

仓鼠达人选购技巧

  如何才能挑选到一只比较健康的仓鼠呢?

  1、要选择眼睛有神没有眼屎的仓鼠。

  2、看看仓鼠有没有流鼻水,有的话不要挑。

  3、耳朵的形状是否完好,有没有被咬过的痕迹。如果有表示这只仓鼠太软弱或生病而被其他的仓鼠给欺负咬伤。

  4、牙齿没有伸到外面,毛色有光,察看有没有掉毛或肿瘤。

  5、尾巴不可以有斑点,肚子的附近也不好,表示这只仓鼠可能拉肚子。

  6、行走时正不正常,有没有僵硬的感觉,四肢健不健全也是重点。如果看起来都很好的话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7、屁股上不可以有尿渍,有的话不要挑。因为它很可能生病了

  8、由于它们是夜行动物,一天大概要睡12-14个小时,到了晚间才活动和进食,所以选购的时间最好选在傍晚或者晚上,那样才可见到仓鼠活泼好动的一面。

  9、一般来说,健康仓鼠的特征是四肢健全、眼睛有神、耳朵正常竖起而无分泌物、毛质平均柔顺、粪便呈干硬粒状的。

  10、仓鼠也会怕生人,需要二三天的适应期才能跟你亲密接触。在买回来第一天的时候最好在笼子上盖好一块布,因为仓鼠在暗的环境下比较放松。放水放食的时候也尽量不要惊动他们。

仓鼠详细品种档案

  中文名:仓鼠

  中文别名:腮鼠、搬仓鼠、葵鼠

  拉丁文学名:Cricetidae

  英文名:Hamster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啮齿目Rodentia

  科: 仓鼠科 Cricetidae

  仓鼠体长在5~28厘米之间,体重在30~1000克。体型短粗。尾短,一般不超过身长的一半,部分品种不超过后腿长度的一半,甚至基本看不到。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喜食坚果,亦食植物嫩茎或叶,偶尔也吃小虫。多数不冬眠,冬天靠储存食物生活。少数品种在天气寒冷情况下会进入不太活跃的准冬眠状态。

  仓鼠最常见的毛色以由脸颊到腹部为白色,背部为褐色的居多,但也有由深浅褐色形成的斑点,毛色多为灰色,而后培育出了 金色、花斑色等,甚至是长毛的多样化品种。各种仓鼠长得都很像,只是体型和毛色稍微有一点区别,个性则差不多。其中罗伯罗夫斯基鼠是多瓦夫类仓鼠中体型最小的,动作快而个性较胆小,成长期背上的毛色会由黑转成茶色。

  仓鼠部分品种因为和人亲近,已成为近年流行的宠物,如叙利亚仓鼠、加卡利亚仓鼠、坎贝尔侏儒仓鼠、罗伯罗夫仓鼠,倭仓鼠等。

海豹拉丁学名是Phoca largha。斑海豹,也叫大齿斑海豹、大齿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类动物。生活在北半球的西北太平洋,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国的渤海、黄海北部。

它们有洄游的繁殖习性,为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体粗圆呈纺锤形,体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

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雌性有一对乳房。毛色随年龄和季节发生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初生仔有一层具保护作用的白色绒毛。

斑海豹被盗事件:2019年2月,大连长兴岛公安破获一起斑海豹盗窃大案,100头斑海豹幼崽在辽东湾北部自然繁殖区被陆续偷走。

2月11日,长兴岛公安接警后在瓦房店老虎屯查获100头被偷盗藏匿于此的斑海豹时,发现已有29只斑海豹幼崽死亡。当日18时左右,王涛等人将幸存斑海豹幼崽妥善安置。与此同时,当地警方继续侦查顺藤摸瓜,抓获多名涉案嫌疑人。

-斑海豹

-斑海豹属

物种名称

金丝猴(jinsihou)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

外形特征

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褐**。毛质柔软。

我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r.roxellanae)的脸天蓝色,两侧、胸及后腿金**,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1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生活环境

金丝猴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几乎与大熊猫同地区分布,同样怕酷暑耐严寒。以家族方式结群生活,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生活习性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吃东西时总是吧哒嘴显得那么香甜。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古人有人担心这种特殊的鼻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鼻孔灌进肚子里去,所以有古书记载金丝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时用两个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实,在陆生哺乳类中并没有尾巴分叉的动物,这种说法应该属于谣传。

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三十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的“披风”,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

母爱在灵长类中显得非常突出。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摸一摸自己的宝宝,更别提抱抱小猴亲热一番了。母金丝猴总是抱着小猴,把背朝着自己的丈夫,丝毫不给丈夫抚爱子女的机会。

猴王在群体中享有特权。有则消息是这样报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丝猴到寨子后面的核桃树、苹果树上偷吃果子被人们发现后仓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拦住去路,大金丝猴一跃而过,小金丝猴却跳跃不过去,急的“吱吱”乱叫。过了河的猴王于是发出“命令”,叫一只公猴过河接应。公金丝猴又跳过河,抱起小猴准备过河。由于心慌失手,把小金丝猴抛落在水中。金丝猴们一见拼命顺着河边跑去抢救,在下游把小金丝猴救上岸来。那猴王气势汹汹地走进那只公金丝猴,“啪啪”就是两耳光。公金丝猴自知有错只好规规矩矩的接受惩罚。

金丝猴的记忆力特别好。动物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只猴王脾气很坏,抓、咬饲养员。饲养员很生气,有一次惩罚了猴王打了它的屁股。后来饲养员调到其它单位工作去了,事隔半年,他回来看望金丝猴,猴王在众人中一下子认出了他,为了报仇急忙寻找土块作为“武器”朝那位饲养员头上扔去弄得饲养员哭笑不得。

在中国金丝猴中,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多次外借到国外展出,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和较大的轰动效应。

金丝猴为我们的大自然增加了无限欢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金丝猴,保护大自然。让金丝猴成为我们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我们欢乐与共,共同生存!使人类和动物之间更加亲密!

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高度可达18米(正模最大的一根),长棘之间推断生前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帆状物(然而有极少数科学家却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类似美洲野牛的脊背)。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功能很可能包含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吸引猎物等。棘龙的头颅骨长175米,外形类似上龙类,棘龙被认为是半水生动物。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显示棘龙是已知的唯一会游泳的肉食恐龙。棘龙因为其独特的帆状物、巨大的体型而著名。对于棘龙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二战期间被摧毁的较完整化石以及如今发现的一些牙齿、头骨、背帆、胳膊、爪子、脚指头。到如今为止,有一些头骨、颈椎、背帆、爪子、脚指头的化石保存在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尾巴和躯干的化石在二战期间已被摧毁,在2008至2013年在摩洛哥第一次发现了后肢和骨盆残片。在2005年所发现的上颌骨,显示棘龙拥有约18米长的头骨。棘龙的口鼻部狭窄,布满笔直的圆椎状牙齿,牙齿缺乏锯齿边缘,类似其他的棘龙科恐龙。齿冠长度最长可达125厘米(1915年零碎无编号个体,疑似IPHG-1912-X),一般牙齿长度5-8厘米之间。棘龙的帆状物是由非常高大的神经棘所构成,这些神经棘从背部脊椎骨延伸出来。这些神经棘的长度约是脊椎骨的7到11倍长。这些神经棘的前后长度较为一致,而盘龙目的基龙与异齿龙的神经棘长度有大规模差异,形成一个半月形帆状物。跟棘龙生存于相同时代、地区的禽龙类豪勇龙,背部也有高大帆状物,而神经棘的末端较厚。

你好,是棘龙。

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一类大型兽脚类肉食龙,其中的亚种埃及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与兽脚亚目恐龙,体长12~19米,帆高16-2米,臀高27-4米,主要生存于晚白垩世的非洲,约为14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可能还有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目前棘龙属有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棘龙是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在被盟军摧毁,所以它的化石非常珍贵。

2014年9月12日,据BBC,一副的棘龙化石在位于摩洛哥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上被挖掘出土。新化石证明了棘龙的喜水性相当之高,是半水生的食肉恐龙。

中文学名:棘龙

拉丁学名:Spinosaurus

别称:棘背龙,脊背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蜥形纲

亚纲:双孔亚纲

目:蜥臀目

亚目:兽脚亚目

科:棘龙科

亚科:棘龙亚科

族:棘龙族

属:棘龙属

亚属:棘龙亚属

亚种:埃及棘龙 摩洛哥棘龙

分布区域: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

年代:晚白垩世

体长:12—18米

体重:4-10吨

身高:3米

生存年代:14400-9500万年前

竞争对手:帝王鳄,鲨齿龙等

食物:鱼类,小型恐龙

弓果黍(学名:Cyrtococcum patens (L) A Camus)是禾本科弓果黍属植物,别名:散穗弓果黍、瘤穗弓果黍,拉丁文名:Cyrtococcum patens (L) A Camus禾本科、弓果黍属 一年生。秆较纤细,叶鞘常短于节间,边缘及鞘口被疣基毛或仅见疣基,脉间亦散生疣基毛;叶舌膜质,顶端圆形,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稍收狭或近圆形,两面贴生短毛,老时渐脱落,边缘稍粗糙,近基部边缘具疣基纤毛。圆锥花序由上部秆顶抽出,分枝纤细,腋内无毛;小穗柄长于小穗;被细毛或无毛,边缘具纤毛;背部弓状隆起,顶端具鸡冠状小瘤体;花果期9月至次年2月

长江刀鱼    指向   刀鲚  

鳀科       Engraulidae        鲚属        Coilia   鱼类

下图为   长颌鲚   Coilia nasus (Coilia ectenes ),俗称  长江刀鱼、毛花鱼、野毛鱼、梅鲚

长颌鲚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超过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26厘米,体长、身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而得名。一般体长18~25厘米、体重10~20克。吻短圆。口大而斜、下位。体侧两边被大而薄的圆鳞,腹具棱鳞,无侧线。胸鳍上部有丝状游离鳍条6根;背鳍、臀鳍各1个,臀鳍长直至尾尖与尾鳍相连,尾鳍小而成尖刀形。头及背部浅蓝色。体侧微**,腹部灰白色。各鳍基部均呈米**,尾鳍边缘黑色。

长江刀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种之一。生殖季节从河口区进入淡水区,沿干流上溯至长江中游产场作生殖洄游。产卵后亲鱼分散在淡水中摄食,并陆续缓慢地顺流返回河口及近海,继续肥育。长江刀鱼的幼鱼也顺水洄游至河口区肥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5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