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怪哉"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怪哉"是什么?,第1张

传说中一种奇怪的虫据说汉武帝在路上遇见这种虫,不认识是什么,就问东方朔东方朔说,这种虫是秦朝冤死在牢狱里的老百姓的化身,是忧愁结成的,放在酒里就会溶解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怪哉”的意思是“稀奇啊”。

斑蝥与步行虫不是一种。

步行虫又名:虎斑步(虫甲)。 形似斑蝥。体长14~22mm,宽5~8mm。头部**,向前突出。触角棕色,头部中央有1块似三角形的黑斑。复眼黑色,卵形突起。头上散生白色短毛。触角鞭状。前胸背板棕**,其前缘、后缘及中央黑色。鞘翅黑色,小盾片棕黑色,两鞘翅的肩胛区各有1块黄斑,鞘翅中部也各有1块较大的黄斑。每个鞘翅各有7条几乎平行纵走的脊。足**,胫节及跗节棕色。腿节上有较细的**毛,胫节密生棕色大毛,跗节丛生棕红色钉状粗毛。后足胜节末端有两个棕黑色的粗大的刺。前胸及后胸腹板**,中胸腹板黑色,腹部腹面黑色,可见7个腹节。 生活于潮湿处、田间及石下等处。夏、秋季夜晚活动,遇敌时放出**臭气防卫。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至秋季捕捉,捕捉时带手套,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斑蝥(Spanish fly或Lytta vesicatoria):别名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呈长圆形,翠绿色的鞘翅目甲壳昆虫有特殊的臭气。

  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使用这种液体作为春药的记载。

你说的应该是斑蝥吧!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药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或棕**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antharidin)1~1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 097~13%。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症积,经闭等。本品丰散而入血分,能破血瘀,消症散结,通经。治经闭不适《济阴纲目》以本品配桃仁、大黄用之。近代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可以斑蝥1~3只放入鸡蛋内煮食,若以斑螯素片内服更佳,(每次025~05mg)能使症状改善,部分病例瘤体缩小。

2.用于痈疽恶疮,顽癣,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能以毒攻毒,消肿散结。治痈疽肿硬不破,《仁斋直指方》用本品研末,和蒜捣膏贴之,可攻毒拔脓;治顽癣,《外台》以本品微炒研末,蜜调敷,近代有以本品配甘遂研末,醋调外搽治牛皮癣者;治瘰疬瘘疮,配白矾、白砒、青黛等,研末外掺,如《证治准绳》生肌干脓散。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003~008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及孕妇忌服。外用可刺激皮肤发红发泡,甚至腐烂,不宜大面积使用。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尿血及肾功能损害。

[编辑本段]斑蝥

来源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药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约为15~22毫米,宽5~8毫米。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或棕**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antharidin)1~1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 097~13%。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症积,经闭等。本品丰散而入血分,能破血瘀,消症散结,通经。治经闭不适《济阴纲目》以本品配桃仁、大黄用之。近代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可以斑蝥1~3只放入鸡蛋内煮食,若以斑螯素片内服更佳,(每次025~05mg)能使症状改善,部分病例瘤体缩小。

2.用于痈疽恶疮,顽癣,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能以毒攻毒,消肿散结。治痈疽肿硬不破,《仁斋直指方》用本品研末,和蒜捣膏贴之,可攻毒拔脓;治顽癣,《外台》以本品微炒研末,蜜调敷,近代有以本品配甘遂研末,醋调外搽治牛皮癣者;治瘰疬瘘疮,配白矾、白砒、青黛等,研末外掺,如《证治准绳》生肌干脓散。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003~008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及孕妇忌服。外用可刺激皮肤发红发泡,甚至腐烂,不宜大面积使用。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尿血及肾功能损害。[编辑本段]药典标准

英文名 MYLABRIS

别名花斑蝥、花壳虫

来源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制法

生斑蝥:除去杂质。

米斑蝥:取净斑蝥与米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除去头、翅、足。每10kg斑蝥,用米2kg。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约为15~22毫米,宽5~8毫米。关节处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液体斑蝥素,能刺激动物的细胞组织。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 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 对,黑色,有3 条**或棕**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 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 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鉴别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 35%;柱温为175℃±10℃ 。理论板数按斑蝥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6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斑蝥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必要时可稀释)。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氯仿30ml,振摇15分钟,放置6 小时,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残渣与滤纸,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

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 ,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编辑本段]复方制剂

复方斑蝥胶囊制剂过程中如何解决斑蝥的毒性

中医典籍认为斑蝥性味辛,热;有大毒。配伍外用于痈疽恶疮等可破血遂瘀 攻毒拔脓,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复方斑蝥胶囊制剂用其有效的活性成分斑蝥素。运用国际尖端的萃取分离技术来萃取斑蝥中的活性成分斑蝥素,从而突破了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及现代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在分离中药中有效成份时有害物质依然残留的局限性,成功解决了以往的毒副作用问题。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斑蝥素口服容易吸收,在血中维持浓度持久,24小时的排出量仅占总量的36%。所以复方斑蝥胶囊保留了斑蝥的活性成分斑蝥素,而无毒 无副作用,临床可放心应用。

颐圣复方斑蝥胶囊使用说明书

药品分类中成药/高效广谱抗癌药

药品名称商品名称:颐圣复方斑蝥胶囊 通用名:复方斑蝥胶囊

英文商品名:fufangbanmaojiaonang

主要成份斑蝥 刺五加 莪术 熊胆粉 人参 三棱 山茱萸 甘草 黄芪 半枝莲 女贞子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绿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味微苦回甜。

功能主治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恶性

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 (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绒毛膜癌等 )、甲状腺癌

骨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治疗。

适 应 症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 (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绒毛膜癌等 )、甲状腺癌、骨癌、鼻咽癌等恶性

肿瘤治疗。

疗 程3盒(60粒)/疗程/月 8盒(24粒)/疗程/32天

不良反应偶见消化道不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 粒,一日 2 次

生产企业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

包装规格025g60粒/盒 025g24粒/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3204[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

2《本草经疏》:斑蝥,近人肌肉则溃烂,毒可知矣。性能伤肌肉,蚀死肌,故主鼠瘘疽疮疥癣。辛寒能走散下泄,故主破石癃血积及堕胎也。甄权主瘰疬,通利水道,以其能追逐肠胃垢腻,复能破结走下窍也。斑蝥,性有大毒,能溃烂人肌肉,惟瘰疬、癫犬咬或可如法暂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犹能啮人肠胃,发泡溃烂致死,即前二证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气而勿用质为稳,余证必不可饵。

3《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4《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

5《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6《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

7《纲目》:治疝瘕,解疔毒、沙虱毒、轻粉毒。[编辑本段]选方

①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②治疔肿: 斑蝥一枚,捻破,然后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封上。(《备急方》)

②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 斑蝥美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方》)

④治牛皮癣: 斑蝥一个,甘遂一钱。共研细末,以醋调和,日擦数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部,向左歪斜贴右侧,向右歪斜贴左侧。起泡即取去。(《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 斑蝥适量。研末,取少许放清膏药中心,如是扁桃体炎贴患侧颈外压痛处,如是咽、喉炎贴两侧人迎穴,待皮肤起泡(约三至四小时), 即可揭去。起泡处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涂上红汞,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河北中药手册》)

⑦治疟疾: 斑蝥七只,麻黄、雄精各一钱二分,朱砂半钱。共研细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调放在膏药上,贴头颈项第二骨节处。〔《浙江中医杂志》(7):39,1959〕

⑧治剧烈头痛: 斑蝥(去头、足)三至五个。研未布包,贴痛处。起泡后,用针刺被,使水流出。(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疣痣黑子: 斑蝥三个,人言少许。 以糯米五钱,炒黄去米,入蒜一个,捣烂点之。(《纲目》)

⑩治耳卒聋: 斑猫二枚(去翅、足,炒黄),巴豆一枚(去心、皮,生用)。 同研令匀,绵裹塞耳中。 (《圣惠方》)

(11)治大人小儿瘰疬内消方: 斑描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蝥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每日服五丸。(《经验方》)

(12)治一切瘘: 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晰蜴三枚(炙令黄),地胆四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

(13)治疯狗咬伤: 斑蝥三七枚,去头、翅、足,先以七枚,用糯米一勺,略炒过,去斑蝥;别以七枚,如前炒,色变复去之;别以七枚如前,至青烟为度,去蝥,只以米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许,空心调服,须臾再进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为度;如不利,再进。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调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则有伤。黄连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热物也。 (《医方大成论》)

(14)治经候闭塞及干血气: 斑猫十个(糯米炒),桃仁四十九个(炒),大黄五钱。共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五丸,甚者十丸。如血枯经闭者,用四物汤送下。 (《济阴纲目》斑蝥通经丸)

(15)治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随即消散: 斑蝥三个(去翅、足,炒),滑石三钱(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汤下,日一服,毒从小便出,如痛,以车前、木通、泽泻、猪苓煎钦。 (李杲·破毒散)[编辑本段]斑蝥中毒

毒散)

有一位肝癌老年患者,听信游医,所用方中含有斑蝥,其用量不详。患者服药7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痛、头晕、尿血等症状,唇、口腔、舌、咽出大水泡多个,面色苍白,神志昏迷,四肢软弱无力,各种反射减弱。医生诊断为斑蝥中毒。医生给其输液(10%葡萄糖液、5%小苏打、20%甘露醇、呋塞米、复合维生素、ATP、辅酶A、肌苷等),加用中药黄连黑豆汤:黄连3克,黑豆30克,甘草3克,煎汤频服,每日1剂。住院6天后,患者尿液检查红细胞呈阴性,诸证消失,神志清醒如常,痊愈出院。

斑蝥的中毒症状,一是局部刺激症状,如皮肤黏膜出现灼烧、疼痛、口渴、吞咽困难、出血、水肿、发泡等。二是消化道症状,如呕吐、剧烈腹痛,甚则溃疡、便血等。三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神志不清、昏迷,眼球转动不灵、复视,语言困难、口唇麻木,甚则肢体瘫痪、软而无力等。四是肝肾泌尿系统的损害症状,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尿疼、腰痛、泌尿系统感染,甚则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等,若救治不及时,患者多因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故在此提醒患者不要相信游医,请找专科医生诊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又伤害自己的身体。在使用斑蝥时必须严格掌握用量,防止中毒事件的发

生斑蝥呈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或棕**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米炒斑蝥微挂火色,略呈光泽,臭味轻微。

一般长约15至22毫米,宽5至8毫米,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关节出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液体斑蟊素,而斑蟊体内含有最多5%的斑蟊素。

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mm。全体被黑毛。头圆三角形,具粗密刺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1对。前胸长稍大于宽。鞘翅端部宽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部分刻点甚粗。

黄黑小斑蝥,外形与上种相似,体小,长10-15mm。生态与分布同上种。

扩展资料:

斑蝥,中药名。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毒蚀疮的功效。主要用于症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功效: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毒蚀疮。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孕妇禁用。外用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和大面积使用。

-斑蝥

别 名 斑猫,花罗虫,花斑毛,花壳虫。

来 源 为芫菁科斑芫菁属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Linn等的干燥虫体。

原动物

1南方大斑蝥 又名大斑芫菁。体长25~3厘米,底黑色,被黑绒毛。头部圆三角形,具粗密刻点,额中央有1条光滑纵纹。复眼大,略呈肾形;线状触角1对,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棒状,末节基部狭于前节。胸腹部有10体节,前胸长稍大于宽,其前端狭于后端;前胸背板密被刻点,中央有一条光滑纵纹,后缘前面中央有一凹陷,后缘稍向上翻成波曲形;小榍片长形,末端圆钝。鞘翅端部阔于基部,底色黑色有3条橙**宽带纹;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个别个体的斑点缩小;翅中央前后各有一条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密生绒毛,而**部分刻点及绒毛较疏。后翅膜质,透明,灰棕色。足3对,细长,有黑色长绒毛,步行足的末端各有2爪;足关节处能分泌**毒液。腹部黑色。

具复变态,幼虫共6龄,以假蛹越冬。成虫每年4~5月开始危害作物,7~9月最厉害,多群集取食豆科等植物花生、茄子叶片及棉花的芽、叶、花等。分布于我省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2黄黑小斑蝥 又名黄斑芫菁、眼斑芫菁。外形与南方大斑蝥相似,但身体弱小,长 1~15厘米。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阔。鞘翅上的横带淡黄赭色。生活习性及分布地区与南方大斑蝥相同。

药 材

产地 我省各地有产。

采收加工 夏、秋季于清晨露水未干时兜捕。捕时宜戴手套、口罩,以防皮肤和粘膜中毒。捕获后闷死或用沸水烫死,晒干。

性状 大斑蝥虫体呈长圆形,长15~25厘米,宽05~1厘米。小斑蝥较细,长度仅为大斑蝥的一半左右。头呈三角形,黑色,口器向下低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翅上有黑色和淡**相间的横带纹 3条。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有黑绒毛。胸部突起,有足3对。体轻。气臭异,味辛苦。绒毛触及人体可刺激皮肤发红,刺痛,重则起泡。有剧毒,不能嘴尝。

质量要求 以体大、完整、花纹鲜明者为佳。按我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本品含斑蝥素(C10H1204)不得少于035%。

包装贮藏 用木箱装载,密封,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本品属毒性中药管理品种,要严格桉有关规定保管。

药 理

刺激作用 本品所含的斑蝥素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很强,能使皮肤发赤、起泡,曾用作抗刺激药。其刺激性虽强烈,但对组织的穿透力较小,因作用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遗留痕迹。对粘膜或皮肤创口,则作用剧烈,较难痊愈。对引起皮肤发泡,特别是引起皮肤棘层松解(Acantholysis)的原理,一般认为是由于皮肤中某种酶参与的结果。

抗肿瘤作用 斑蝥素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引起腹水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胞浆多空泡等形态学改变,并延长实验动物存活时间。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有一定近期疗效。以斑蝥素为原料合成的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亦有类似的抗癌作用,而且毒性均较斑蝥素低。羟基斑蝥胺用以治肝癌,毒性只有斑蝥素的 1/500。已证明斑蝥素类为细胞毒,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首先通过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继而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对贲门癌、食道癌、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的作用。

抗病毒作用 本品有抑制新城疫鸡癌病毒的作用。

抑菌作用 斑蝥水浸液在体外有杀死丝虫幼虫的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升白作用 能刺激骨髓,使白细胞升高。

毒性 本品属剧毒药。小鼠急性实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5毫克/公斤;以05毫克/公斤小鼠灌胃10天,可见心、肝、肾细胞损害。本品经皮肤大量吸收后,可引起肾炎或膀胱炎。斑蝥素30毫克即可使人死亡。口眼毒性大,可引起胃炎及肾炎,尤其肾脏及尿道对斑蝥素颇敏感,小量可扩张肾小球,中毒量主要伤害肾小管。斑蝥素易自胃肠道吸收,皮肤也能吸收小量,排泄则主要通过肾脏,泌尿道受刺激可产生尿急、疼痛等症状。

炮 制

生斑蝥 拣除杂质。

斑蝥 拣除杂质,清炒。用时去头、足、翅。

米斑蝥 将斑蝥除去头、足、翅。按每1公斤斑蝥用糯米4公斤的比例,先将糯米用水湿透,置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斑蝥,轻轻翻炒,炒至糯米呈老**,取出,筛去糯米。炒后呈黄褐色,质脆,微臭。经米炒制能缓解毒性。

医疗用途

性味 辛、热;有大毒。

归经 归肝、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 破血消痛,攻毒蚀疮。用于症瘕瘀肿,痈疽肿硬不破,积年顽癣,瘰疬瘘疮,狂犬咬伤;近有用于。旰癌、胃癌、食管癌。外用治斑秃、寻常疣。

用法与用量 003~006克,炮制后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敷患处,但不宜大面积应用。

使用注意 (1)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2)孕妇及体虚患者禁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1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