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蟊 斑蝥是一样的吗

斑蟊 斑蝥是一样的吗,第1张

  斑蟊,斑蝥不是一样的。

斑蟊:

  斑蟊是一种莞菁科的昆虫,含有斑蟊素,可入药,有抗癌及医治癣患的功效。斑蟊学名为豆芫青EpicautagorhamiMarseul,属鞘翅目芫菁科昆虫。当地危害的斑蟊主要是中华豆芫菁EpicautachinensisLap,它不仅危害草木樨、苜蓿、柠条、甜菜,而且危害马铃薯。

斑蝥:

  斑蝥(Spanish fly或Lytta vesicatoria):别名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呈长圆形,翠绿色的鞘翅目甲壳昆虫有特殊的臭气。

  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使用这种液体作为春药的记载。

人工养殖,首先要从野外采集,慢慢发展!

一、基本信息

别名 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粤语:西班牙乌蝇;英语:Spanish fly)

来源 斑蝥-中药材标本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药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约为15~22毫米,宽5~8毫米。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或棕**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antharidin)1~1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 097~13%。

二、市场供应

**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是一种有特殊臭气的昆虫,由于目前农作物上使用大量杀虫药剂,近年来,斑蝥数量锐减,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仍供不应求。

具有破结攻毒、除血积、利水道的功能。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斑蝥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各地有产,是近年来广西市场上的走销品种。

斑蝥对农作物和蔬菜来说是一种害虫,它往往把寄主植物的花朵花蕾全部吃完后又转移到其他植株为害,造成严重减产。近年来,农民对斑蝥防治加强,斑蝥的数量大为减少。据商家反映,近二三年里,年上市量正以20%以上向下递减,故使市场上的销势年比年看好,价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切勿以此作为使用标准!

“班毛”应为斑蝥。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虫体,这种中药有抗肿瘤、破症散结、攻毒蚀疮的功效。用于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还可用于瘰疬、恶疮死肌及顽固性癣瘙痒症。该药有剧毒,内服的用量必须控制在003--006克,外用可适量。内服量稍大,可出现明显的泌尿系统、胃肠道刺激症状,也可能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外用这种药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对此药应该慎用。孕妇忌用。

斑蝥的拼音:[bān máo]

拓展

斑蝥,中药名。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1、斑酪入药部位的性状特征:

·南方大斑:体型较大,头足翅偶有残留。色乌黑发亮,头部去除后的断面不整齐,边缘黑色,中心灰**。质脆易碎。有焦香气。

·黄黑小斑酪:体型较小。以个大、完整、色鲜明者为佳。

2、历史追溯

斑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鬼洼、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瘗。”

《药性论》︰“治瘵疡、通利水道。”

《本草纲目》︰“治疝瘦、解疗毒、删犬毒、沙虱毒、蛊毒、轻粉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930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