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有什么好处?背部刮痧要注意六大禁忌

背部刮痧有什么好处?背部刮痧要注意六大禁忌,第1张

刮痧是现代人比较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夏天人们会选择背部刮痧来排毒,缓解各种身体的不适。那么背部刮痧有什么好处?背部刮痧要注意些什么?

背部刮痧的好处

1、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2、 背部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 健康 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

3、舒筋通络,背部刮痧,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4、排除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背部刮痧的禁忌

1、身体表面有过敏、感染等禁止用中医刮痧疗法治疗,很容易加重创口感染和扩散。另外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伤也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溃疡等皮肤病:因为刮痧要刮皮肤表层,若有溃疡,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4、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由于刮痧会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最好不要刮痧。

5、孕妇:这一点大部分人想想应该就知道了,特别是腹部不能刮痧,否则容易流产。

6、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这类人最好不刮痧,就算要刮痧也要特别小心,动作尽量轻一点,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痧完以后刮痧的部位会有会疼痛感,而且刮痧后要注意不要吹风,不然容易着凉感冒等。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

刮痧后出痧的颜色代表:

深红色——热症

鲜红色——阳虚火旺

乌红色——真带

黑——寒症

紫色——湿疹

淡青,发紫块——气虚血瘀

青紫色——内寒重

紫黑而暗——血瘀发寒

紫红色——湿热

大面积温紫——心寒

扩展资料

刮痧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疾病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排毒

1利尿排毒:通过痧试肾经、膀胱经等部位,并在治疗前后各饮一杯温开水,可产生良好的利尿排毒作用。

2发汗排毒:应用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的挥发性刮痧油进行刮痧按摩,能促使毛孔开张、汗液排泄,加快新陈代谢,以利用体内毒素与废物的排出。

3清除毒素:刮痧疗法的出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快,吞噬作用及转运能力加强,从而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清理。

4 舒筋活络,让人的整个系统有更好的循环,让人能更加放松,更加容易入睡。

参考资料:

刮痧-

刮痧是中医中的一种理疗方法,在生活中也可以自己进行,但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刮痧后的感觉是什么?刮痧后的症状有哪些?刮痧后的感觉有很多,不同时期的症状也有差异,下面剧烈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

1、刮痧后的症状概要

刮痧治疗,由于病情不同,治疗局部可出现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形态的痧象。皮肤表面的痧有鲜红色、暗红色、紫色及青黑色。痴的形态有散在、密集或斑块状,湿邪重者皮肤表面可见水疱样痧。皮肤下面深层部位的痧多为大小不一的包块状或结节状。深层痧表面皮肤隐约可见青紫色。刮痧治疗时,出痧局部皮肤有明显发热的感觉。

2、刮痧半小时后症状

刮痧治疗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逐渐融合成片。深部包块样痧慢慢消失,并逐渐由深部向体表扩散。在12小时左右,包块样痧表面皮肤逐渐呈青紫色或青黑色。深部结节状瘫消退缓慢,皮肤表面12小时左右亦逐渐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3、刮痧后两天内感觉

刮痧后24至48小时内,出痧表面的皮肤在触摸时有疼痛感,出癌严重者局部皮肤表面微激发热。如刮拭手法过重或刮拭时间过长,体质虚弱者会出现短时间的疲劳反应,严重各24小时以内会出现低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4、刮痧5至7天后症状

刮出的痧一般5至7天即可消退。痧消退的时间与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有密切的关系。胸背部的痧、上肢的痧、颜色浅的痧及皮肤表面的痧消退较快,下肢的痧、腹部的痧、颜色深的痧,及皮下深部的痧消退较慢。阴经所出的痧,较阳经所出的痧消退得侵,慢者一般延迟至2周左右消退。

5、刮痧后几天特别疼

刮痧完之后几天如果一直出现特别疼痛的症状,有可能是身体病症比较严重,也可能是刮痧医师下手太重或刮痧时间太长导致的,但也不必太过担心,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一般来说刮痧会造成轻度皮损,有轻微疼痛感。

6、刮痧时的注意事项

1、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采用刮痧治疗的时候应该注意避风和保暖。如果室内的温度比较低,那么在刮痧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人体所暴露的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天高温天气的时候,千万不要在电风扇或者有流风吹过的地方刮痧。

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2、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部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3、在进行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的时候可以不适用任何介质,可以直接隔着衣服进行刮痧,但是手法一定要轻。另外在给儿童进行刮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轻柔,必须要隔着衣服刮。

4、再次刮痧时间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进行。

5、刮痧后1~2天内,如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表面出现风疹样变化等现象,均为正常。

6、刮痧后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7、刮痧的时候千万不能过度饥饿,而且不建议空腹进行刮痧,最好在用过餐之后的1至2小时后进行。

8、刮痧避开空调、风扇、较冷的空间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时喝温开水,糖盐水补充水液能量。

这跟你是不是熬夜没关系,我希望你换个地方刮痧,给你刮痧的人不是专业的,如果是专业的,你绝对不会感觉到那么痛,我一直强调,刮痧只是治疗手段,不是上刑,身体虚弱初次刮痧很难出痧,基本上没有,但是不是白刮痧了,一样有用,经过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再刮痧就会很容易出痧了,为什么?身体好了,气血足了,当然容易出痧了,所以,你遇到了所有不了解刮痧的人所遇到的问题,建议你换人换地方。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刮痧从中医角度来说是一种养生排毒的方式。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刮痧的顺序应该从哪里开始,用上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刮痧起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分享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1

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刮痧力量: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痧频率:

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怎样背部刮痧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刮痧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店铺是专门在刮痧的,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这边给大家提醒,第一次尝试一定要谨慎的哦!刮痧也不是随时能做的,我建议最好在用过餐之后的1至2小时后进行。这样也能让你有很好的体验。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2

痧是体内疾病在体表的特殊表现。刮痧,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施以刮的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斑或出血,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生理状态、克服病痛的外治法。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出现瘀血斑的现象。有经验的施术者,会区分痧的颜色及形状,而判断病邪之状况。

痧色鲜红,痧粒分散表示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若痧色暗红或青黑,痧粒密集甚至成团,则代表病情重、病程长。

在祖国传统医学里,人的脏 (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共有十二个,脏腑各有其经脉,各司功能,并且左右平衡,一如西方医学的中枢神经,顺脊椎而下左右各一,异曲同工。刮痧基本上以经络为主,或刮痧后体表显示瘀痧情形,除其病邪,然后再施以温灸,顺畅其经脉,逐风、寒、湿,并补充正气之不足。

刮痧操作的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部位详述如下:

(一) 后颈与背部的刮痧:

1 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

4 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

1 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

2 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

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

1 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

2 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 。

4 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垂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温灸整体的操作程序:

1 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

2 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于刮痧后,以艾条温灸每个患处五至十分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3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