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量,肌肉拉伤怎么办?

运动过量,肌肉拉伤怎么办?,第1张

肌肉酸痛的原因 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多属于生理现象,是机体对训练的正常反应。目前对运动后的肌肉疼痛有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体育锻炼后,肌肉出现了肌肉结构的"微"操作,这种微操作非常之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与我们平时所讲的肌肉拉伤是不同的,这种微操作导致了肌肉的疼痛。另一种观点认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缺氧,使得肌糖原只能进行无氧代谢供能,以致肌肉中乳酸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排除,乳酸刺激肌肉的感觉神经,使人感到肌肉酸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运动时骨骼肌"充血",引起肌肉内压力增加,刺激肌肉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肌肉酸痛。虽然目前有关运动后肌肉疼痛的准确原因尚不清楚,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这种疼痛不是病理性的,仍可继续进行体育锻炼。 (三)肌肉出现疼痛后可主要采取的措施 1运动后可采用积极性恢复手段,如做一些压腿、展体等被动性牵拉活动,以使紧张的肌肉充分伸展、放松,改善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以缓解肌肉疼痛,使肌肉尽快恢复。在肌肉疼痛完全消失之前,可重复这些牵拉动作,直到不适感觉完全消失。 2出现肌肉疼痛症状后,不要停止体育锻炼,而应当继续坚持锻炼,这样有助于尽快消除肌肉疼痛。只是运动的强度可以小一些,时间可稍微短一些,多做一些伸展性练习,坚持几天,疼痛症状就会消失。否则,如果停止锻炼,即使疼痛消失,再进行锻炼可能还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而且恢复的时间也相对较长。 3可配合使用按摩、热敷、或冲热水澡等恢复手段,加快肌肉不适感的消除。

如果真是颈部肌肉拉伤,最好的办法是去正规医院检查,遵从医嘱。

日常锻炼中,民间习惯把锻炼后的肌肉伤痛称之为肌肉”拉伤“,其实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肌肉拉伤,锻炼部位的酸痛感觉是由于乳酸没有及时代谢掉从而堆积在体内产生的,并不是由于肌纤维撕裂所造成的。两者比较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民间常说的”拉伤“,其酸痛部位是可以动的,而且简单热身后酸痛感会降低。而由于肌纤维撕裂所造成的肌肉拉伤,疼痛部位是不能活动的,一活动就会剧烈疼痛让人无法继续下去。

一般的肌肉酸痛,正常情况下48-72小时可以自行消失,也可以通过抻拉和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来加速乳酸代谢,从而加快恢复。同时多吃点富含维C的果蔬。

真正意义上的肌肉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停止运动,然后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你好,这个是常见的肌肉拉伤,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才能完全恢复力量。1 冷敷软组织受伤时,用冷水、潮冰或冰袋敷在患处表面。 通过冷敷可以起到两方面的效果。其一,可以减轻疼痛,冻僵感觉神经系统而起到抗刺激的作用。冷刺激超过了创伤的疼痛,因此疼痛会得到缓解。其二,可以阻碍局部供应,减少损伤的组织流血,从而使损伤范围不再扩大。 2 用具有弹性的绷带包扎伤处。 包扎时必须均匀,否则会在压缩绷带的边缘形成“袋”形的肿胀。另外,还要经常检查压缩的情况,以保证血液循环不受影响。当感到刺痛和麻木或皮肤发青等,则证明压缩太紧,应放松,待肤色正常后,再施以较松的压缩。 3巧用重力作用。 升举在受伤之后,伤肢会有淤血或肿胀现象,可利用重力作用使伤肢提举到高于心脏的部位来抵挡淤血和肿胀。 4休息与适量运动。 当损伤产生时应立即休息,并配合进行一些冷敷、压缩等处理,这是保证组织损伤恢复健康所必须的措施。但休息时间不能过长,持久的休息对运动创伤是有害的。所以,应进行一些适量的、有控制的缓和运动,因为有控制的缓和运动,可以引起体内血液再分布,加强伤部供血与代谢,引起细胞通透性增加,使肌肉摄取氨基酸量增加,为肌肉的蛋白质合成预备丰富的原料,在肌肉蛋白质合成超过平时而迅速加强时,起到修复组织的作用。当然,这里适量运动的形式、强度应以损伤的性质而定(一些严重的创伤如骨折、肌腱断裂、脱臼等除外),最好是在有经验的教练或医疗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 5受伤后,24h~48h内不能实行治疗。 受伤部位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经按摩,皮下血会增多,易导致损伤范围扩大或加重。但现在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对于较轻的软组织损伤,则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以进行轻手法按摩。一般情况下,软组织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加快,如能在受伤处按摩,可以促进凝血过程。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预祝你早日康复!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由于现在的小伙伴都应该久坐,身体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小问题,所以,很多小伙伴选择去健身,锻炼身体,所以健身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下面为大家分享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1

 常运动的人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会造成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

 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如果肌肉拉伤了一定要注意休养。

 关节部位的损伤是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关节交锁、关节不稳感等,提示有关节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损伤,应及时送往专科医院就诊。

  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在痛点上敷冰块或冷毛巾,并用弹力绷带等对损伤处进行加压包扎,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按摩及热敷。冷敷处理24至48小时后,可应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治疗。

  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

 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及腰部多见。

 微微健康网提醒您:运动中的肌肉拉伤虽然很常见,但是要小心应对,肌肉拉伤了如果不注意休养让肌肉恢复,继续运动的话只会加重拉伤程度,甚至有可能造成肌肉组织坏死。

健身时要注意肌肉拉伤2

  1、运动前补充点蛋白质

 蛋白质能瞬间提高身体的活力。如果在锻炼前的90分钟吃一份含优质蛋白质的点心,比如鸡蛋、芝麻、核桃仁等,那么同样的举重练习,你的负荷能力会有所提高,身体所燃烧的卡路里自然比往常多。不过进食靠运动时间不宜太近。

  2、运动要多样性

 每次去健身中心都做一模一样的练习,同样的运动量,所燃烧的脂肪会一次比一次少。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减肥都是前期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如果今天选择慢跑,明天就该试试有氧操或游泳,最重要的是定期变换,给身体不同的刺激,消耗的热量也会直线上升。

  3、保持训练间隔

 人要连续运动40分钟以上,脂肪才会开始燃烧。减少脂肪的最佳方法是把运动时间尽可能拉长。试试间隔训练,把运动计划分几段完成,休息休息再运动。比如:在健身车上以7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然后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练习2分钟,再回到7公里/小时,如此练习45分钟。

  4、健康合理饮食

 多食素食,少食肉类和淀粉类食物,但是不可过分节食,否则会伤害身体,建议可以用决明子、茯苓、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茯苓可以起到健脾胃护肝的作用,经常饮用决乌汤这种组方茶,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去脂排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动前热身

 脂肪的消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等你感到全身发热并且微微出汗时,你的脂肪才刚刚进入燃烧状态,而这个过程需要15~20分钟,也就是热身。

 简单来说,你骑了30分钟自行车,但前面20分钟属于“白练”。先做一些力量训练,肌肉是人体的发热器,10分钟就能完成热身,这样,当你开始骑自行车时,整个过程都在燃烧脂肪。

  6、在上午运动

 脂肪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当你感到疲倦,它就会在你身体里肆无忌惮地堆积,相反,精神饱满时它就无所遁形。运动学家认为,上午做运动能让一整天的新陈代谢都处于较高水平,身体越有活力,消耗的热量自然也就越多。春季相对空气较差,7点以后锻炼能避开空气污染的高峰。

  7、集中注意力

 意念是很神奇的,特别是在运动的时候。在进行运动时,应集中注意力。如果锻炼到身体的某部分肌肉,那么全身的注意力和感觉也应该重点放在那个部位,锻炼效果会更好。 进行腿部运动时,结合动作,将注意力重点放在腹肌、臀肌上,就能提升这些肌肉的力量,让你的步伐更坚定有力。

  8、有意识地多运动一下上臂

 健身教练让我在跑步时大幅摆动手臂,可我觉得那样子很滑稽。听着,教练是对的,这样做能让你在消耗相同体力的情况下,完成全身运动,上下半身同时发热,产生1+1>2的效果。正确的摆臂动作:手肘大约弯曲90度,手臂摆动的幅度,应该从臀后15~20厘米,向前到胸部的高度即可。

 步行同样作为健身方法中的一种,最近的这些年来,在欧美是非常的盛行的,这种步行是有一定的幅度的,不是随意散步那样漫不经心的'散心步伐,

 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强调每走一步的规律、速度还有距离的,这样的步行健身方法才能展现出效果,因为它不是属于那种高强度的健身方式,所以也特别适合老人,和康复中的病人。

 步行这种方式其实才是最古老的运动方式,因为任何运动的基础上都是你先要会走路,他不像普通的散步,也不像慢跑,但是健身的效果,长期坚持下拉也是很显著的,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都非常适合这种健身方式,假如你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症状的话,经常的步行,也可以帮你你缓解这些症状的。

 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为四大类:即竞技步行(体育的竞走)、普通步行、负重步行以及医疗步行。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大步疾走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认为每分钟133米(约7公里/小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那么,步行锻炼对中老年人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步行是增强心脏功能有效手段之一

 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大步疾走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则对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大有增进,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

  (2) 步行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长时间和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利用。那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热量,并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发胖。这一运动量相当于步行4-5公里,或慢跑20-30分钟,或骑自行车45分钟。

  (3) 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

 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4) 步行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

 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又因为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步行能够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5)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

 散步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镇静剂。”

 每天只少步行1小时作为保持心脏健康的一种手段。如果以每分钟平均走100步(中速)计算,步行1小时可走6000步。运动医学博士赖维说:“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

  (6) “散步出智慧”

 这句格言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经验。整天在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散步可使处于十分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就象打开阻抑着想象力发展的闸门,各种创造性思维一涌而出,极其活跃。

 走路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步行的优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易受伤。因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身体肥胖和患有慢性病人的康复锻炼。希望老年朋友在春季里,走起来,健康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288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