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9中考必背重点化学知识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9中考必背重点化学知识,第1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点上的复习,我为大家整理一下重要测化学知识点,供参考!

初三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篇二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篇三   

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防治办法: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污染水的危害:由于受到污染的水一般有毒、有害;水体中有病毒、病菌;水体含氧少;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爱护水资源:为了人类生存,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消除水污染,做好防治水污染的工作,节约用水。

篇四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019年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点总结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磷酸根 铵根

OH-NO3-CO3 2- SO4 2-PO43-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 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K+、Na+、H+、Ag+、NH4+

+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

+3价::Fe3+,Al3+

-1价: Cl-、OH-、NO3-

-2价::O2-、S2-、CO3 2-、SO4 2-

-3价::PO43-

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MnO2=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加热=2KCl+3O2↑

(4)实验室制法:

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电解=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

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高温==2Fe+3CO2

(9)熟石灰[Ca(OH)2 ]的制取方法:

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

CaCO3 ==高温=CaO+CO2↑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

钾 钙 钠 镁 铝 ,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

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硫磺:淡**

4、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 液);含Fe3+的溶液呈棕**(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 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 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

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 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 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 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

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 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AB 多变一

例:C+ O2== CO2 CaO+H2O===Ca(OH)2

分解反应:AB→A+B 一变多

例:2H2O===2H2↑+O2↑ H2CO3==CO2↑ + H2O

置换反应:A+BC→AC+B 单换单

例:Fe+CuSO4==FeSO4+Cu H2+CuO==Cu+H2O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6、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12、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气体的鉴别

(1)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能复燃的是O2

(2)CO2与其它任何一种气体: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

(3)空气、O2、CO2、N2、H2等多种气体:先用燃着的木条,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4)H2、CO、CH4 三种可燃性气体:先点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烧杯,后往烧杯中倒少许澄清石灰水鉴别

物质的除杂:(括号内是杂质)

1、CO(CO2): 通过NaOH溶液吸收掉CO2气体 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2、CO2(CO): 通过灼热的CuO除去CO气体(也可除去氢气)方程式为:

CO+CuO =加热= Cu+CO2

3、CO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O2气体 方程式为:

2Cu+O2=加热= 2CuO

4、Cu(Fe): 加入足量CuSO4溶液。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KCl(MnO2):先溶解,后过滤,再蒸发。(凡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一种难溶均可用该法除杂)

6、CaO(CaCO3):高温煅烧 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

初中化学中的“三”(熟悉即可)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5、取用药品“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1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0、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所有的恐龙都起源于蜥脚类动物。目前,人们认为第一批海洋生物诞生于雷合成。他们只有一个细胞,随后基因突变,更多的基因类型出现,然后优胜劣汰,淘汰不合适的。

海里的晚期脊椎动物植物从海里爬上岸。这些植物在恐龙时代之前就占据了世界,包括异齿龙。

3生活在距今约27亿年前的三叠纪,异翅目动物背部有长鳍,长约33米,背部布满鳞片。

为了捕捉猎物,速度尤为重要。尾巴通过用前肢托起身体起到平衡器的作用,整个身体以腰带为枢纽,发展成为具有特殊爬行动物形态的恐龙。

三叠纪末,环境改善,大部分物种灭绝。为了符合先验环境,生物体又开始退化。

初中化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2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

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4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5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6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7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8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9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1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碱溶铵钾钠钡钙,硫酸盐类除钡钙;

氯化物除银亚汞,碳磷酸盐多不溶。

西风槽westerly trough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北侧的中、高纬度地区,3公里以上(700hPa)的高空盛行西风气流,称为西风带。西风气流中常常产生波动,形成槽(低压)和脊(高压)。西风带中的槽线,称为西风槽。西风槽多为东北—西南走向,西风槽的东面(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多阴雨天气;西风槽的西面(槽后)盛行干冷的西北下沉气流,对应地面是冷高压活动的地方,天气晴好。影响我国天气的西风槽主要有:从西北越青藏高原影响北方地区的西北槽、青藏槽和从印度、缅甸东移影响南方地区的南支槽(印缅槽)。西风槽活动频繁,每次活动都会带来一定强度的冷空气入侵,造成较大范围的降水或阴雨天气

西风带的高空冷低出现槽线时,就是西风槽。西风槽是冷性和斜压,槽中有强正涡,槽前常有随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则形成反气旋。西风槽在经过青藏高原会分开北支槽和南支槽,南支槽如果东移至离开高原,便会在云南附近形成低压区,这就是西南涡,西南涡通常会伸出低压槽为华南带来有雨的天气。西风槽也令副高东退,令热带气旋转东北移

背风槽

指的是在对风几乎起垂直障碍作用的山脉的背风坡或下风方所形成的一种低压槽。也称之为动力槽。

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地势影响问题。

具体地说:暖湿气流随风飘移,在遇到高山阻碍的时候,气流被迫沿着山坡上升,而海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这就使得暖湿气流的温度下降,于是开始水蒸气开始冷凝,产生降雨。(更具体的细节,还包括水蒸气饱和度的问题)。而逆风坡,绕过山顶的气流已经把大量的水降在迎风破,所以气流比较干燥,降雨就少

有关恐龙的资料(一)

什么是恐龙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恐龙。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后确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是一度主宰过地球的爬行动物。目前查明已知恐龙种类约800多种,形状分成两大类,即龙盘目和鸟盘目恐龙。其中,有吃素的,有吃肉的;有的笨钝,有的灵活;有的在陆地爬行,有的跳跃奔走,有的腾空而飞。近几年来,一股挖掘、研究和开发恐龙的热潮已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并且已经引起了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哲学家的高度关注。

世界恐龙资源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加拿大、蒙古、阿根廷和巴西等国家。中国最著名的有湖北郧县、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四川自贡、云南禄丰、广东河源等6个地方。而真正可以同河源市比拟的,只有湖北郧县。专家实地考察发现,河源市与湖北郧县的恐龙资源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首次发现恐龙蛋的时间,都是在70年代,而真正大量发现,同样在1996年3月;二是湖北郧县1997年7月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经专家鉴定这是“国内首次、国际也十分罕见的龙蛋化石共生地”,而河源市在1999年7月发现龙骨化石,成为全国第二个龙蛋共生地。

早期的发现

虽然恐龙的化石已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十九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曼特尔医师平时就有收集岩石和化石的嗜好。公元1820年,他和夫人玛丽安发现了一些嵌在岩石里的巨大牙齿。曼特尔医师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牙齿。当他在附近又发现了许多的骨骼后,他开始对这些不寻常的发现物展开认真的研究。经过一番工夫,曼特尔医师获得一个结论:这些牙齿和骨骼应该是属于某种庞大爬行动物所有,他将这种不知名的动物命名为禽龙,学名的原意就是指鬣蜥的牙齿。不久,英国又发现两种巨大爬行动物的骨骼,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斑龙和森林龙。一直到公元1841年,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才有了正式的名字。当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理查·欧文爵士,将它们命名为恐龙,学名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从此揭开研究恐龙的热潮,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挖掘恐龙的行列。

恐龙时代的景象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五前万年的时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动。原本连成一整片的盘古大陆逐渐漂移,分裂成为如今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陆块漂移到全球各处后,气候环境也跟着改变。陆块漂移,再加上气候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适应得很好。在恐龙时代早期,蕨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后来,高大的针叶树林和低矮的苏铁丛林取代了蕨类植物的地位,成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观。不久后,第一批显花植物出现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观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恐龙当时赖以为生的许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

大怪兽和小个头

很多人以为恐龙全是高如巨树搬的庞然大物,其实也有不少恐龙体型娇小、不及人类膝盖高呢。地球上曾出现的陆生生物中,以草食性蜥脚亚目恐龙的体型最庞大,腕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腕龙重约70吨,身长22米,站起来足足有12米,相当于四层楼那么高!最近人们又挖掘出体型比腕龙更大的恐龙化石—巨龙和超龙。根据推算,超龙比腕龙大三分之一,生前可能有二十头大象那么重!和这些性情温和的巨兽比起来,美颌龙就显得敏捷轻盈多了。美颌龙为小型肉食性恐龙,体重可能还不及一只猫重。

长脖子怪兽

曾生存于地球上最大型的恐龙之一—梁龙和马门溪龙都属于蜥脚亚目恐龙。梁龙的颈部和尾巴特别长,相比之下,头部显得非常小。虽然这模样看起来十分奇怪,但正好适合它们的生活方式。长长的脖子使梁龙能吃到大树顶端的叶片,例如当时常见的针叶树叶片。小巧的头部则让梁龙能方便地探进树丛,吃到其他恐龙较少吃到的植物。这种觅食本领完全靠梁龙强壮、轻巧、柔软又可弯曲的颈部,才可能办得到。当梁龙把一个地区的食物全吃光后,它们会结伴四处寻觅新食物。梁龙遭到肉食恐龙攻击时,壮硕的身体躯干及鞭子般的长尾巴,就是它们最好的防卫武器

古老的脚印

除了留下化石作为生存过的证据外,恐龙也在地表留下了足迹。这些足迹是当初恐龙寻找食物和水源,走过柔软、泥泞的河岸时留下的。后来,这些足印被太阳晒干、变硬,雨水和洪水又夹带大量的泥沙把足印掩埋起来。慢慢地,它们就变成了化石。这种化石称为遗迹化石,因为它们并属于动物身体的部分。遗迹化石提供了许多有关恐龙行动方式的资料。例如,在一大群相同脚印的中间,往往发现一些较小的脚印。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小脚印可能是恐龙成群移动时,由被保护在中间的小恐龙留下的。

恐龙的食性

很多人以为恐龙全是可怕的肉食性动物。其实,许多恐龙是温和的草食性动物,只穿梭在树丛间,撕扯树梢的叶子吃。还有些恐龙和人类一样,属于吃肉也吃植物的杂食性动物。至于肉食性恐龙不只吃恐龙,任何能动的东西,如昆虫和鸟类,都是它们的捕猎对象。从恐龙化石遗骸,我们可以得知许多恐龙生前的食性。其中最重要的线索,来自恐龙下颚骨及牙齿的形状和排列。此外,整副恐龙骨架的形状也能提供一些线索,如肉食性恐龙通常具有大的头部、短而有力的颈子,以便把猎物的肉撕扯下来吃。而大多数草食性恐龙则具有长长的颈子,以方便它们取食树梢叶片。

有关“恐龙”的资料(二)

第一块恐龙骨化石是在1677年由英国牛津博物馆保管员罗伯特·普劳特发现并收藏起来的。此后的一百多年,又有不少探险者及学者陆续发现和研究了本属于恐龙的化石,但几乎均未被正确鉴定。

1841年,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根据一些大型爬行动物化石标本,首次提出“dinosaur”一词,该词来自希腊语“deinos”(意思是可伯的、恐怖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日本和我国学者译之为“恐龙”。

“恐龙”概念问世之后,学者们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做了细致的观察和鉴定,并开展了进一步的发掘工作。亚洲恐龙的发掘是在20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著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禄丰和自贡还分别建立了恐龙博物馆,1991年还举办了“禄丰首届恐龙节”。中国堪称“世界恐龙大国”。

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经鉴定,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有学者认为地球上生存过的恐龙数目在900—1200属之间),我国有80余属100余种。

现已发掘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距今大约2亿3千万年。一般认为恐龙是从始鳄类中的假鳄类里分化出来的。最初的恐龙是一些两足性食肉恐龙,至三迭纪末期时,恐龙的演化支系基本建成,至侏罗纪晚期时,恐龙类大大发展,其种类和数量均超过三迭纪时的先驱,并成为地球上真正的统治者。还出现了广泛的适应辐射。

“恐龙”并不是分类上的术语,而是一个通俗名称。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恐龙在距今6000—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新世初期全部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古动物类群神秘而不可思议地在地球上全部消失,引起众多学者对其原因的推测和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当今科学界中尚有一席之地的几种解释有:小行星撞击说(贝克莱理论)、周期性绝灭说(复仇女神说)、气候恶化说、群落演替说等,诸解释之所以未能被公认,主要原因是它们均不能自圆其说,不能尽善尽美地解释恐龙为什么在大约50~100万年的时间里全部绝灭了。

《动物学》课本上记述恐龙等很多爬行动物的绝灭的原因,属气候恶化说,是一种渐变论观点。质疑者认为恐龙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形成了对各种环境相当的适应能力,否则早就被淘汰了。地球气候恶化应当是逐渐的、或是局部的,恐龙对此似乎也是可以慢慢适应的,或是可以避免的。中生代早、中期,亦有多次地貌及气候的重大变化,恐龙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即使地球气候恶化会导致恐龙死亡,也是局部的,全球各地并非都是这样,仍有一些小区域的气候没有多大改变,那里的恐龙不会与别处的恐龙“同时”灭绝。总之,恐龙绝灭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相信会有一天揭开恐龙家族覆灭之谜。

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在恐龙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

恐龙的四肢(尤其是腰带)与哺乳类的相似(即可直立在身体下方,能在地面上“高视阔步”地行走或奔跑。一般大小的恐龙(体长几米至十几米)通常步距约275~5米,奔跑时可达5~8米;小型恐龙奔跑速度可达35~40公里/小时,较大的恐龙奔走速度可达15~20公里/小时,最慢的仅为35公里/小时。

多数恐龙为植食性,食量很大,体重数吨至数十吨的蜥脚类每天进食量百余公斤,甚至可达一吨以上,肉食性恐龙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据统计,每100只恐龙中,仅有3~5只是肉食性恐龙。

恐龙属卵生动物,少数可能是卵胎生。生殖时期,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打斗,或是以委婉动听的喉音引诱配偶。卵径80~300毫米,卵壳厚2~7毫米,多借助阳光孵化,少数可能是象母鸡孵蛋那样来孵化。刚孵出的幼小恐龙有的发育比较完善,能自由活动;有的则发育不全,软弱无力,需由母体细心照料及喂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鸭嘴龙类因之又被称为“慈母龙”)。恐龙的寿命一般为几年至几十年,少数可长寿达百年之久。

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恐龙是“变温动物”,但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有些恐龙可能是“恒温的。”著名的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巴克研究认为:变温动物的能量转换速率低,骨头中的钙一磷交换场所一哈佛氏血管少,而温血动物的骨头中具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能量代谢的需要。巴克在比较了蜥蜴、恐龙和哺乳类的长骨磨片显微构造之后,认为恐龙可能已有了“恒温装置”。恐龙行走和奔跑时产生的热量,通常依靠长尾、长颈、体表骨板、扩大的鼻道、脑部大型静脉窦散热。

恐龙的体表具有鳞片,有的可能有羽毛或毛状皮肤衍生物,可能具有象鸟类那样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小、中体型的种类,幼体的颜色比成体更耀眼,大型的种类色彩则单调一些;生活在树林中的种类多杂夹着绿、棕或**,而旷野里的种类多为黑白图案。

许多人认为恐龙是巨大的、可怕的动物,这是不全面的。有的恐龙确实很大(震龙体长达4267米),但有些恐龙则与鸡大小相近。

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恐龙的特征可记述为:

腰带有臼窝,Ⅱ~Ⅺ枚荐椎愈合;四足或二足直立在身体下方,趾骨着地行走,趾指端有爪或蹄3~5个;皮肤粗糙,被有鳞片或骨质甲盔;属变温动物,卵生(少数可能卵胎生);大多具牙齿,多为植食性,少为肉食性;头骨的结构与鳄类相似。 新近,在中国、美国等地均发现了属于新生代古新世初期的含恐龙化石的地层,有学者推测:恐龙最后“消声匿迹”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国的南方。目前传说“有人见到了活着的恐龙”,在科学界尚未获得真正的恐龙活体或尸体标本之前,这还是一个谜。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速记口诀

  气候特点真烦人,又说气温又降水;

  地区分布真复杂, 我是把它没办法。

  同学们,不要怕,我帮你们来解决。

  要记气候十来种,特点分布有规律。

  十度之间是热雨,另外四块不能忘,

  马达东部澳东北,中美地峡巴东南,

  终年高温又多雨,树上叶子雨淋淋。

  热带草原分两侧,一般不超回归线;

  主要分布在三洲,非洲澳洲拉美洲;

  一年两季均高温,半年干旱半年雨。

  热带季风仅一片,南亚季风最典型;

  夏季热雨西南风,冬季热干东北风。

  二三十度是热沙,大陆西部来分布;

  炎热少雨不用说,亚洲澳洲南北美。

  亚热季风有规律,大陆东部二三五;

  全球共有四个区,亚洲北美澳拉美;

  夏季高温又多雨,冬季温和又少雨。

  三四十度地中海,分布全在大陆西;

  夏季热干冬温雨,地中海区分布广。

  温带海洋真温柔,终年温和又多雨;

  四六十度大陆西,西欧美洲澳西兰。

  亚洲东部温季风,一年四季分得清;

  夏季高温又多雨,冬季寒冷又干燥。

  温带大陆面积广,西欧北美南美洲;

  大陆气团控制强,温差大来降水少。

  极地气候真干冷,北冰洋区南极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21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