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第1张

挟提大椎

清热解表

1、定位: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推拿手法: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

3、功效主治:

挟提大椎具有清热解表,祛风止咳的作用,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揉按风门

解表通络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风门20-3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功效主治:

揉按风门具有解表通络,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病症。

揉按肺俞

疏风解表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肺俞50-10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3、功效主治:

揉按肺俞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流涕,痰鸣,咳喘,胸闷,胸痛等病症。

揉按心俞

安神益智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推拿手法:

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回旋揉动心俞20-3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至轻。

3、功效主治:

揉按心俞具有安神益智,疏肝解郁的作用。主治心痛,惊悸,健忘,癫痫,胸闷,遗尿,脑瘫,盗汗等病症。

揉按肝俞

疏肝理气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肝俞10-3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10-30次。

3、功效主治:

揉按肝俞具有疏肝理气,通络明目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目赤肿痛,近视,烦躁,惊风等病症。

揉按胆俞

疏肝利胆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用拇指指腹先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胆俞50-100吃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100次。

3、功效主治:

揉按胆俞具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黄疸,口苦,胸胁痛,潮热,咽痛等病症。

揉按胃俞

和胃助运化

1、定位:

胃俞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回旋揉动胃俞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功效主治:

揉按胃俞具有和胃助运,消食化积的作用,主治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疳积等病症。

相关文章:

[宝宝吃撑了怎么 小儿推拿来帮忙!]

[小儿胃肠感冒推拿 胃肠感冒推拿手法图解]

[宝宝增加抵抗力的推拿 冬季小儿疾病预防推拿手法]

背痛是一种症状,可以见于多种疾病。有的疾病比较严重,需要认真对待,如胸椎的外伤骨折、结核、肿瘤等;有的背痛症状较轻,往往是由于背部受凉、姿势不良引起,不必过于焦虑。

除了由严重疾病引发的背痛外,一般由受凉、劳累、姿势不良和脊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背部疼痛,先要明确诊断,再对症治疗。切不可未查清病因就肩痛医肩,背痛医背,贸然采用按摩、刮痧、拔火罐等,以免误诊误治,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魂门的位置如下图:

魂门穴解析:

魂,肝之神也,阳热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取穴方法:魂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按摩魂门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呕吐、泄泻、背痛、胸胁胀痛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主治疾病: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

治法:风湿则补而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

关注艾灸学堂,每天分享经典艾灸案例

大自然有24节气,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共有24节,正好与大自然的24节气暗合。颈椎1,2,3节为大雪,小雪,立冬。腰椎的3,4,5节为大寒,小寒,冬至。根据24节气与椎体对应情况,以及颈椎1-3节,胸椎5-8节,腰椎3-5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我们把颈椎1-3节称作“风寒关”,胸椎5-8节称作“气血关”,腰椎3-5节称作“寒冷关”。

1风寒关一旦受到损伤,如寒冷的侵袭,可出现脑血栓,脑梗塞,可因激动造成阴阳失调发生脑溢血,过度疲劳和长期的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的激烈收缩及脑部疾病,中枢神经的指令不能正常下传,还可造成各系统功能失调而出现功能性疾病。风寒关因其“冰天雪地”,当用手感探病时,会有麻木,发刺,阴寒之感。要想打通此关,应先解开肩中腧穴,打开神经通道,该穴可主全身气血,通七窍,这样才会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2气血关主管全身气血,各系统功能失调可导致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力不从心等,长期失调还可导致脾胃虚弱,食少纳差,气短,脏腑功能失调等症。

3寒冷关一身正气,如营卫不当就会导致胃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肿瘤,腰膝冷痛,头晕眼花,健忘,失眠多梦等。

打通三关的一般方法有:轻慢拍打(痛击病灶法),点穴按摩,魔掌疗法,意火。必须注意:拍打不宜过重

脊柱旁取穴窍门

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因此,可利用下列的方法,找出作为基准的棘突。

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穴位罗列如下

督脉上相关穴位:

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灵台穴、至阳穴、筋缩穴、中枢穴、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腰俞穴、长强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相应的棘突下。

足太阳膀胱经上相关穴位:

肩中俞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再有:

肩外俞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这些穴位依次分布在脊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处。

附:

穴位:脊柱穴位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艾灸督脉膀胱经通三关

艾灸督脉可以让你的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的作用。

艾灸督脉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痤疮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调节全身的阴阳的平衡来调理全身的各脏腑的功能,以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督脉艾灸取穴: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和命门穴

1、大椎穴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等等,人体诸阳之汇,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2、风门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像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3、身柱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够少感冒,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4、命门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以上穴位艾灸时间:每日灸一次,每个穴位灸30-4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坚持灸10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经常艾灸背部,可以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真实案例体现

案例一: (刘某),女,42岁。

颈椎椎间盘突出多年,C3,C6都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突出,膨出。已经针灸了2年,艾灸一年,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比之前加重,自述是长期工作低头导致的,年轻拼命工作,腰膝酸软,肾气不足,经常乏力。治疗方案,督脉铺灸,祛除寒气,活血化淤,濡养筋骨,清除淤血,让椎管矫正,疏通气血。连续做了一个多月,一次比一次效果好,精神上感觉神清气爽,腰背能挺直了,后背轻松,颈椎疼痛减轻,人看上去年轻了许多,面部由原来的无血色,做完后面如桃花,整个人阳气补充充足,气血充裕全身,可以调理脏腑,艾灸,讲究的通,透,之前有人说艾灸不管用,那是因为艾灸的量不够,力度尚浅,只能去除身体表层的湿气,起不到调理身体机能的作用。阳气补充足了,就像汽车加满了油,才可以运转游刃有余,希望亲们可以集中按照疗程艾灸,才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案例二: (刘某),女,33岁。

我整个后背酸痛半年多,早上起来的时候最严重,另外小腿还冷、睡眠质量一直都比较差、可能是睡眠不好的原因所以脸色也不太好,发黄,嘴巴里面经常会觉得苦,白带也是黄黄的,白天上班总是觉得很困,偶尔还有点胃痛。因为上班,也没有特意去治疗,严重的时候就偶尔拿点药吃吃。

2015年12月份开始接触艾灸,开始就是点艾条灸灸,有时候下班回来累了就不灸了,这样隔三差五的效果也不太明显,现在下班回来我就边看电视边灸,定个闹钟灸多久就好了,果然艾灸还是要坚持,大概一个半月左右,后背酸痛基本好了,只有胸至腰的这段脊柱在腰挺直时还有点痛,其他所有不适都没感觉了。

 穴位:肺俞

  

穴义: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传于膀胱经。

  

名解:肺,指肺脏。俞,输也。肺俞名意指肺脏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定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心俞穴

  

心俞穴:

Xīn

shù(BL15)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肝俞Ganshu(BL

18)

  

肝俞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穴义]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肝,肝脏也。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脾俞Pishu(BL

20)

  

穴义穴位名。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肾俞Shenshu(BL

23)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中脘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法: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关元

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魂门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简便取穴法:可以先找到与肩胛下角水平的棘突(该处为第七胸椎棘突),再向下数两个棘突(该棘突下凹陷处是筋缩穴),平筋缩外4横指的宽度即为3寸,是魂门穴。

魂门主治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黄疸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脊柱的整体观:

  (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2)后面观: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3)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鹘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运动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脊柱的活动取决于椎间盘的完整,相关脊椎骨关节突间的和谐。

  脊柱的长度,3/4是由椎体构成,1/4由椎间盘构成。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2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