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褐色像蚕蛹一样的虫子

黑褐色像蚕蛹一样的虫子,第1张

花土里hei褐色象蚕蛹一样的虫子,长约1㎝是蜈蚣。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du腺的、掠食xing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hei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hei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突灶螽(Diestrammena japonica)又称灶马,川东民间和福建龙岩客家一带叫“灶鸡子”。属于直翅目穴螽科。此昆虫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该虫无翅,靠腿部摩擦发声。本物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保护级别:无危。

这是蓑蛾幼虫

幼虫肥大,胸足和臀足发达,腹足退化呈跖状吸盘。幼虫吐丝造成各种形状蓑囊 , 囊上粘附断枝 、残叶

、土粒等。幼虫栖息囊中,行动时伸出头、胸,负囊移动,因而有结草虫、结苇虫、木螺、蓑衣丈人、避债虫、皮虫、背包虫、袋虫等象形的俗称。(蓑蛾-)

一、性质不同

1、蚕蛹性质: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

2、蝉蛹性质:蚱蝉的幼虫,可食用。

二、形态特征不同

1、蚕蛹形态特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翼展39-43cm。身体翅膀黄白色到灰白色。前翼子板外缘在顶角后凹,横向线条略暗,不明显。尾端的线条和纹理为灰褐色,后翼比前翼轻,边缘的鳞片稍长。

雌蛾腹部肥,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窄,末端略尖。幼虫为家蚕,体色灰白色至白色,胸段2、3稍有肿胀和皱纹。腹部第8节背部有一个尾角。

2、蝉蛹形态特征:蝉腹部长圆锥形,共有10个腹段,第9个腹段成为尾端段。雄蝉的第一和第二腹段有发声器官,第十腹段形成肛门,雌蝉的第十腹段形成产卵管,产卵管相对扩大。幼虫生活在土壤中,最后的幼虫大多为褐色,与成虫相似。

扩展资料:

蚕蛹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9%,其中又以α -亚麻酸居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感染作用,有利于降低血压、降血脂、提高免疫力。还含有维生素A、B、D等多种维生素,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少量粗纤维、甲壳素、抗菌肽、溶菌酶和多糖。

蚕蛹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镁含量较高。其钙含量是牛肉的76倍,是鸡蛋的32倍,能增强肌肉和骨骼;镁含量是牛肉的4倍,是鸡蛋的12倍。此外,蚕蛹富含维生素、麦角固醇等活性物质。

-蝉蛹

-蚕蛹

-蝉

1、蚕蛹和知了不是一样的。

2、蚕蛹形态特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翼展39-43cm。身体翅膀黄白色到灰白色。前翼子板外缘在顶角后凹,横向线条略暗,不明显。尾端的线条和纹理为灰褐色,后翼比前翼轻,边缘的鳞片稍长。雌蛾腹部肥,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窄,末端略尖。幼虫为家蚕,体色灰白色至白色,胸段2、3稍有肿胀和皱纹。腹部第8节背部有一个尾角。

3、蝉蛹形态特征:蝉腹部长圆锥形,共有10个腹段,第9个腹段成为尾端段。雄蝉的第一和第二腹段有发声器官,第十腹段形成肛门,雌蝉的第十腹段形成产卵管,产卵管相对扩大。幼虫生活在土壤中,最后的幼虫大多为褐色,与成虫相似。

蝉,曾带给我童年无穷的乐趣。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令我神往,心旷神怡!

夏日的夜晚,那些发育成熟的蝉蛹,便会从树下的土里钻出来,爬进树丛,慢慢地蜕变,天亮时便会变成蝉了。在明媚的阳光下,晨风吹干了翅膀上的露水,它便展翅高飞,停在高高的树上鸣叫。

蝉和蛹都很好吃。童年时期家庭生活困难,除了过节,偶尔有荤腥,日常闻不到肉味,对一个孩子来说,蝉便是美味佳肴。

对蝉的兴趣,也不仅为了吃,挖蛹捕蝉,其乐无穷。夏日,农村的孩子要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多是背着背篓,手握镰刀 ,田头沟旁打猪草。太阳将落时,急急地赶回家,寻蛹挖蛹 。刨到一个小洞,快乐异常。伸手往小洞里一探,摸到蝉蛹,乐得心脏快要崩出来。

寻找蝉蛹也有技巧,在地面上仔细搜寻,会发现蛛丝马迹。蝉蛹为了破土而出,会以两只前爪不断抓土,若是发现地面有极细小如芝麻粒般小洞,周边土必然很松,稍用力一抠,洞口变大,蝉蛹便唾手可得。

还有一种办法,待天黒透,到树上去摸。那时候蝉蛹已经从土中钻出,慢慢地爬上树,在树干上摸 ,常可摸到。这是大孩子们的事,因为天太黑,我胆小,不敢出门了。

蝉蛹捉回来之后,有时也不急于投入火塘烧了吃, 用容器盖着,期待它变蝉,往往不能成功。只见背部裂开 ,蝉不能脱蛹而出,也许是缺少雨露或是氧气不足吧!

早晨,是捕新蝉的好时机。去矮树丛中捉那刚蜕变的蝉,因为它们还没有高飞的本领,比较容易捉到。这时的蝉是灰白色的,高飞的蝉是黑亮的。

想捉高飞的蝉,可以用一根长竹竿,顶端粘上面筋,悄悄地从蝉的背后伸出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戳 ,面筋粘住蝉的翅膀,雌蝉会鸣叫,似乎在唱就义歌。这也是比我大的男孩子干的,我只是帮助拿着粘到的蝉。同享捕获的快乐,结束之后分到几只。

粘蝉的时间一般都在中午,夏日中午很热,孩子们追着蝉的叫声,在树丛间穿来穿去,乐此不疲。

更有甚者,在蝉多的树下然起一堆火 ,人爬到树上猛摇树枝,蝉便惊慌失措投向亮光,于是纷纷落到火堆边,有时捡到大半盆。

这样需要好几个孩子兵团式作战,控制火堆的,摇树的,负责检蝉的,常常战果辉煌,检到的蝉很多。回家用盐水浸泡一下,炒着吃,味道很美。

现在城里出生的孩子,无法知道蝉滋味,难以理解我们经历的蝉趣,因为社会给了他们五彩缤纷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时光虽然艰苦,但是泥土的芬芳,晨露的清凉,蝉的歌唱,永远难忘!

          (一九九五年十月发表于《春笋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5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