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烤出好吃的鸡翅?

怎么烤出好吃的鸡翅?,第1张

1准备食材。鸡翅洗净,表面背面各刮两刀,放入适量大葱、姜、蒜、料酒、生抽,撒些黑胡椒,拌匀,腌制2小时。腌好以后,烤盘铺上锡纸,把鸡翅码好。

2 烤箱200度预热,预热的时候调汁——蜂蜜和生抽2:1调匀,然后在鸡翅表面刷上蜜汁,入烤箱中层烤10分钟。

3 十分钟后,把鸡翅翻面,刷上蜜汁,再烤十分钟。之后把鸡翅翻回正面,我觉得上色还不够,又再烤了5分钟,此时已经香味扑鼻了。

4香喷喷的烤鸡翅就做好了。

1,唱歌五音不全、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这是气息的原因,练习气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惊讶呼吸法,一种是深呼吸,然后发出"S"这样的音,越长越好。

2,多做发音训练,主要的就是做深呼吸,将所有的气息,在吸的时候沉在丹田,会感觉到腹部有胀满的感觉,然后再尽量的以最慢的速度呼出来,尽量的让呼气保持更长,试着如果背后有人用手按在腰的两侧的时候会发现腰部变粗了,这样反复的练气息,每天约十五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过一段气息会变得又稳又长。

3,唱歌的站姿:肩膀要平,一字掰开;脖子要直,在肩膀上放松而平衡,侧面与整个身子是一条直线,不可以前倾。双脚微开,与肩膀同距。屁股要收一点,给背部尾椎骨那里提供呼吸的空间。大家要记住,横膈膜是水平的,前后左右都有!扩张的部位不仅是肚子,还有左腰,右腰和背部。

4,唱歌需要较大的肺活量。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 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练习潜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划水,还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这些都是锻炼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5,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6,咬字、吐字准确、清晰,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7,唱歌这种事情要坚持练,不抛弃不放弃并带有一颗平常心,总有一天会你被自己的歌声惊艳。

拓展:唱歌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演唱呼吸与气息基本知识

 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是演唱的表现形式。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要根据歌曲题材、体裁和要表现的情绪而定。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分享演唱呼吸与气息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呼吸之所以能够成为歌唱的动力,就是因为吸进肺部的气息迫使肺部周围的呼吸肌群向外扩张,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在呼气时又反作用于肺部,促使肺部气息向外排出,经过喉咙引起声带振动,形成歌唱。腔体的打开灌满,音色圆润及收放自如的用声,全在于气息的运用。

 2气息是发声的核心动力,所谓科学地用气,就是要充分利用呼吸肌肉群,即膈肌和腹肌来控制呼与吸。所谓“嘴巴长在小腹上”就是启发你去找到科学的气息力点,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发声器官,保持发声通道畅通。

 3虽然呼吸在发声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却是歌唱发展着呼吸,而不是呼吸发展着歌唱。正如学钢琴没必要先练十指力量,学声乐也没必要先练呼吸。呼吸训练一定要基于喉咙打开的训练。

 4许多老师或专家在第一节课都会先讲呼吸,让学生试摸其腰部的呼吸状态。遗憾的是,他们没搞明白,打开的喉咙呼吸通道还没建立,再好再深的气息也只能是僵的,这还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呼吸和声音脱节、互不相顾。

 5声音的根基在喉咙、在咽腔,而气息的根基在横膈膜、在后腰。只有让声音坐在气上,声音才能松通,才能上下流动自如。歌声应该是在气息的作用下,顺着喉咙自然溢出的,不是唱出的或嘴巴造出的。

 6打开喉咙的训练,若能得到呼吸的支持,效果会更好。只有良好的喉咙打开,才能使气息得到良好的横膈膜支持,气息和打开是相辅相成的。

 7由于歌唱时要求音域宽、音量大,就必须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进行歌唱呼吸的机能训练,使之加大、加深,使无意识的自然呼吸变为有意识的歌唱呼吸。

 8要使肺部充满歌唱时所需要的气,根本用不着想着用鼻孔或嘴巴吸气,只要用肋下肌快速而轻微的动作带动横膈膜扩张,空气就会无声息地流入。

 9横膈膜+肋骨式呼吸法更适合女声,横膈膜+肋骨+腹部式呼吸法更适合男声。

 10“胸腹联合呼吸法”为多数专家所提倡,但本书赞成“腹式呼吸法”,因为这会使呼吸支点更深。腹部扩张运动自然会带动胸部,两者决不是等量运动和扩张。若要求两者同时联合呼吸扩张,不仅会顾此失彼,反而会增加学唱者心理负担,会使呼吸更僵。

 11因为自然的呼吸都是胸式的。所以,呼吸训练就是要把人为的,非自然的腹式呼吸用于歌唱。若能带动更多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同时工作则更好。腹式呼吸要体会上下左右都能并用,要收下腹而扩张其它部位,女声最好收上腹部。

 12歌唱时,小腹应随着音高的变化,改变收缩力量的强度。同时,在这基础上还要加以有弹性的扩张,这就会形成一张一收的对抗力量,或叫做呼吸支持力量,也可叫呼吸支点。小腹部收缩还会带动声带闭合。

 13歌唱时,要尽可能把余气放出来。若乐句结束时,气息没用完,也要在瞬间把气放出,因为这样可推动重新吸气。否则,就会感到憋气。吸进气后,胸肌、肋肌、膈肌、腰肌、背肌都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14“气出丹田”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理科学的,气只能吸到肺里,何以能出自丹田这说法意在强调“底气”,强调排气。呼气控制主要是靠横膈膜和小腹还有后腰的力量。

 15体会并把握腰腹之间的气息对抗,就得到了横膈膜和两肋的支持。要有意识地学会唱完一个乐句后立刻放松腰腹部,以气断声,这样你会感到所唱的每一个音都仿佛依托在深的气息上。

 16歌唱吸气时横膈膜周围要始终保持扩张,着力点放在腰上,这是歌唱的气息源。横膈膜一经扩张,下面的四周一定都是展开的,但不要牵扯胸部,尽可能控制在横膈膜。吸气不要让人看出来,更不可让人听见。

 17如果在歌唱呼吸的对抗中横膈膜力量放松了,就要提醒他多一些吸气的感觉,这就自然会与共鸣连上。一吸气,腔体就打开;腔体开了,共鸣也就丰富了。

 18歌唱时,喉咙的感觉应是在继续进气,而不是出气。这感觉既可使喉头保持低位置,又可使气息保持力量,这也就是反复强调的“吸着唱”。用“吸气”状态歌唱就是提示你保持喉咙扩张、喉头降低和保持吸气支持的力量。

 19喉咙紧,气就吸不进去,也深不下去。吸气时若肌肉僵,喉咙也打不开。吸气的深浅与腔体的打开程度是呈正比的,用吸气的状态来唱,共鸣腔体打开就容易。

 20西方的呼吸训练着重于咽腔肌肉的扩张,并尽可能保持它,这就需要低喉头、高软腭、宽喉咙,舌位略向前。

 21有了打开的喉咙和腔体,声音的结实、清晰与丰满就是气息的问题了。若气息的强弱恰好适合声带的发声需要,发声的效率或共鸣效果就会较高。

 22共鸣和呼吸是鱼水关系:没水,鱼不能动;没气,声不能动。以气带声,声音里总有混着气的感觉。高位置和深呼吸是统一的整体。

 23用鼻子呼吸可以改进深呼吸技巧,也可防止过快地消耗所吸进的气。鼻呼吸还可过滤空气使之变暖,这比用嘴呼吸有益,但用鼻子快速吸气会使鼻孔明显扩张,不雅观。用嘴吸气能够通过反射作用恰当地调节共鸣器官,但外气直接进入会刺激口咽腔,使之干涩,口鼻共用能使软腭和喉咙后部处于打开的状态。总之,各有利弊,二者结合为最好。

 24好的发声一定与气息有关。到底吸多深、吸多少,要依据所唱乐句的音高、音量、长短、强弱甚至声音的色彩和表现来决定和预计。如果用唱高音的呼吸状态来唱低音,就唱不响。同样,若用唱低音的呼吸状态来唱高音,也唱不圆,唱不准。因此,吸多与吸少是同样的错误,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音高和音量最经济地用气。

 25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深呼吸,如果吸气过多,全身就会发僵。所谓支持,就是把气吸进来后,不要让它马上跑掉,用保持吸气的感觉来唱就是支持。如果用气过冲,敏感的声带就会自然收缩,声音就会发紧,就会损伤声带。

 26吸气若不深,呼气就会缺少支持,整个歌唱状态都会受到影响。与其它唱法比较,美声唱法呼吸更深,用这样的方法唱出来的声音有一个“型”,圆润、饱满、明亮、通畅。但若太深过满,腹部就会缺少应有的弹性,还必然会带来喉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

 27运用“吞饮气息”的感觉可以达到不浪费气息的效果。气短的人,一般是用气量过多的人,自以为吸了一大口气,实际上是锁住了气息。

 28歌唱时,吸气的肌肉群从来都不能休息,好像是在持续吸气。吸与呼在体内产生对抗和压力,这就叫呼吸支持,它作用于声带,使声门产生振动,发出声音,把这声音送到共鸣腔体中去振动,就形成了歌唱基本效果。

;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

  1、呼吸练习目的:掌握横膈膜呼吸方法,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使呼吸能支持歌唱。

  标准:流畅、自如、稳定,寻找与嗓子合作的感觉,以腹式呼吸为主。

  (1 )、吸气:

  A、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吸气时将小腹完全放松,边吸边向外膨胀,自然缓慢的将气息吸进小腹(意守“丹田”),小腹鼓则为吸气,小腹收则为呼气。

  B 、用数数的办法练习快速吸气、换气嘴里不停地像喊操那样按“四八拍”数数,声音不要太响,数与数之间要停顿,不去想怎样吸气和换气,只要有节奏地数,留意腰部的“缓劲”和小腹起伏的动作,气息就自然而然地被动地吸入。

  ( 2 )、控制:

  A、“慢吸 5 秒——停息 5 秒——慢呼 5 秒” “慢吸 5 秒”时,意守小腹缓慢地鼓腹吸气;“停息 5 秒”时,收复提臀,腰围膨胀,不吸气却想着吸气的感觉;“慢呼 5 秒”时,腰围保持吸气的膨胀感,意念向上缓慢地呼气。

  B 、“打哈欠” 体会“打哈欠”时“气息回流”、“气息倒灌”的感觉,亦是控制气息“吸着唱”的感觉。

  C 、"S" 音吹气 门齿轻合,嘴唇咧开,舌尖抵下齿背。小腹深吸气后,让气息从齿间细长,均匀,缓慢地摩擦而出,发出不出声音的 "S" 的送气长音。此时注意力放在腰、腹之间,体会气息的饱满状态。

  D 、“惊讶”与“惊呆” 人在“惊讶”时气息是呈静止状态的,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在此基础上延长时间就是“惊呆”的感觉,这时能明显感觉腰腹之间是扩张的。在坚持“惊呆了”的感觉时,就可以随意活动下巴,这是练唱者尽快体验和掌握发声阶段“吸着唱”控制气息的方法。

  (3)、流动:

  A.叹气练习 深吸气后略做停顿,然后从胸口“嗓子眼”的位置,以叹气的感觉发出一个无声的“嗨”字,将气息痛快地叹出来。“叹气”时下巴、舌根、颈部一定要有“懒洋洋”的感觉,让腔体等着气息和声音的到来。

  B、哈气练习 吸气后略停顿一下,然后张开大嘴向前哈气,主观想着边“哈”边“吸”,去建立“又呼又吸”的感觉,这时腰的周围明显膨胀。

  (4)、换气:

  A、练习数数儿,找换气的感觉。

  B、练习“狗喘气”,体会横膈膜在呼吸换气中快速颤动的情况,此时下巴与喉结往下掉往下沉,是一种“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2、呼吸的发声练习 (以下练声曲均可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唱(中声区),半音升降上下移动,始终要保持平静、兴奋、不急不躁的心态。)

  练习一:4/4 5 4 3 2 | 1 ——— || U

  目的:通过这条练习寻找“吸着唱”的感觉,熟练后换成其他母音唱。(a, o, i , e)

  要领:

  A、小腹处平静地吸气(鼓腹吸气)

  B、双唇拢成吹气状的口形唱U母音,音色略暗。

  C、发声时感觉声音随着气流源源不断地顺着咽腔通道“吸”进胸腹之间,后腰后背有轻微的 吸气膨胀感。

  练习二:4/4 1 2 3 4 5 4 3 2 | 1 ——— || m

  目的:寻找咽腔与鼻腔产生共鸣振动的感觉。

  要领:

  A、松小腹,快速轻柔地鼓腹吸气。

  B、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颈部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

  C、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对气息加以控制,在意念里有一种气息被横膈膜往下“吸住不动的静止”感。

  练习三:2/4 5 3 4 2 | 1 ——— || a

  目的:建立气息流动的感觉。

  要领:

  A、用“叹气”发声的感觉起音。又称做“舒气起首”、“软起首”。

  B、下巴与前颈部“懒洋洋”地放松,且以均匀、缓慢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向下“叹气”,感觉“嘴里的气儿与胸腹之间的气儿相通”。

  C、感觉声音贴着咽壁往胸口“落”,气息源源不断地顺着咽壁流入胸腹之间。

  D、发声时声带与喉结没有任何感觉,“忘掉你的喉头,注意听咽腔‘落底’的音响。

  E、切记声门不能漏气,而是感觉气息绕过喉头从后面的咽腔通过。

  F、寻找“又呼又吸”的声音流动感觉。

  练习四 2/4 1 2 3 0 | 3 4 5 0 | 5 6 5 4 | 3 2 1 0 || m i ma m i ma m i ma m i ma

  目的:建立快速换气的感觉。

  要领:

  A、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中,用“内视、内听“的感觉,在咽壁的共鸣位置上去找混在气息中松弛明亮的音色和上下通气的状态,且声音要唱得连贯,音量力度要均匀。

  B、在休止符上换气时,要留意小腹的弹性和腰一缓劲儿的换气动作。

  C、发声时喉底打开,音越高,胸越松,胸口越通气。 歌唱呼吸要领口诀鼓腹吸气沉“丹田”,贴着咽壁“吸着唱”。胸口松开向下“叹”,气沉腔底腰扩张。“又吸又呼”声流动,气向下“铺”因向上腰一缓劲儿就换气,被动换气不用想。“关闭”高音气倒灌,腔体松开“一米长”。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忌紧咬牙关。

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扩展资料:

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

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唱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8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