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第1张

后背阳气去湿气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很多人都是喜欢去晒后背的,这样对身体是比较好的,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的确会有点效果,但是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本身人就要多晒太阳,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天天呆在室内,下面是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1

一、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真有效吗

晒后背可补阳除湿。

晒后背就是利用自然界的能量来补充人体的阳气,晒后背可助太阳驱寒、养中、益气,人体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即督脉和膀胱经,这两条经脉很容易感冒,感冒后会堵塞,晒后背部可疏通经络,补阳,祛湿。

二、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一般情况下,每天晒后背1个月,效果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日晒后补充阳气的时间也不同。

中医认为,背部为阳,风寒之邪入体,伤阳。年老体弱者易复发,加重病情。晒背能有效帮助人体吸收自然的阳气,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阳气。

从而改善阳虚气虚患者容易出现的手脚冰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症状。和血。建议在早上十点左右进行日光浴。根据个人体质,年轻人可以晒太阳约两个小时,而中老年人则可以晒太阳半小时。

另外,我每晚都用热水泡脚30分钟左右。因为人体的脚上有很多穴位,可以帮助刺激人体的阳气。必要时还可以用中药艾灸,也有很好的补阳作用。

三、晒后背对女人的好处

1、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 它还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身体感觉舒适。

2、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活力。

3、它可以杀死皮肤上的细菌。 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2

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在短时间内培补阳气,排出体内寒湿,促进身体钙的吸收,杀灭肌肤细菌,起到补阳、去寒湿、补钙、增强抵抗力等作用,但要注意晒的时候让阳光直射背部。

时间在早上的7-9点,下午4-7点为宜,不要选择紫外线强烈的10-4点之间,以免晒伤肌肤;同时不宜晒太久,可先尝试晒10分钟,然后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到30分钟到1小时即可。

晒背多久排出湿气

一般需要坚持1周-1个月才有明显效果。

人体如果湿气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有皮肤油腻,起湿疹,长斑,满脸油光,腰酸,舌头两端有齿痕,舌头发红便秘或者便溏,面色萎黄,口唇淡白皮肤松弛肥胖,睡觉流口水等症状。

如果晒背后自身湿气有往外排出的话,上面这些症状会明显减轻,如大便正常顺畅、皮肤有光泽、口味变好、睡眠质量提升的话,就说明自身湿气有往外排出,但晒背排湿并非快速见效方法,需要坚持进行才能看到好的效果。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半个月左右可见效。

阳气不足阳气不足表现为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生殖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等症,可通过晒后背补足阳气,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晒太阳后多长时间可以洗澡

休息2小时后即可洗澡。

晒太阳后不要立马就去洗澡,因为此时肌肤的毛孔全部处于张开状态,而且身体有较强的灼热感,如果马上遇冷水洗澡,容易受寒着凉,刺激肌肤引发晒后疼痛和脱皮现象。

建议晒完后先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要吹空调、喝冷饮,坐着休息2小时,喝点水,也可以喝点温热的红糖水、糖盐水补充水分和流失的电解质,等身体恢复后再用温水洗澡。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3

晒后背补阳气去湿气真有效吗?

晒后背可补阳除湿。

晒后背就是利用自然界的能量来补充人体的阳气,晒后背可助太阳驱寒、养中、益气,人体背部有两条大经脉,即督脉和膀胱经,这两条经脉很容易感冒,感冒后会堵塞,晒后背部可疏通经络,补阳,祛湿。

气血不足的人能晒太阳吗?

现代医学证实,冬季晒太阳有利于增加人体皮肤和内脏的血液循环,改善造血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人体各部位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尤其在预防和治疗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特效。

但晒太阳谈科学。在冬季,有三个时间段最适合日光浴。第一阶段是在早上6点到9点之间。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低,让人感觉温暖柔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祛瘀。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是上午9-10点和下午16-17点。此时,紫外线中的A射线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中钙和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身体,促进骨骼的正常钙化。

为什么晒伤了皮肤是烫的

这种情况说明皮肤有点轻微晒伤,导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您可以将一些完美芦荟凝胶涂抹在灼热、疼痛的部位。它具有抗炎和杀菌作用。注意不要吃生、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海鲜。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喝热水。

人体中的阳气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中阳气就好像天体中的太阳一样,如果太阳不能正常运行,自然界中的生物必然不能生存,如果人的阳气失常,就会短寿和夭折。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十病九寒,阳气不足百病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手脚冰凉、虚胖、面色苍白、手足冰凉、痛经、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易感冒、鼻炎、咽炎、皮炎等健康问题。

都是人体阳气虚弱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身体寒气淤积、阳气不足的信号。在中医看来,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阳气不够,寒气与湿气便交织凝滞在体内,不能化解,故而百病生。 所以阴寒重的人晒背就是最好的良药。

《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张其成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养生教研室 胡晓飞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 黄涛教授

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辛海

北京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张洪钧教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病科主任医师 王保亮教授

北京市朝阳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王红蕊医生

武汉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王刚医生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全科医师 吕沛宛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这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三伏天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专家指出,从传统的中医理论来看,中医一直有“春夏养阳”的传统,而夏天里最热的三伏天无疑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如果注意养生,可以补充体内的阳气,而且阳气可以得以保存。以下十大方法,可以帮您很好地保护阳气。

01

早睡早起,每天睡够7小时

还有,就是注意生活起居,早睡早起。夏之际,日出时间较早,日照时间渐长,人们宜在这时候早些起床,晒晒太阳,以提升人体内的阳气。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而晚上不宜熬夜,以减少耗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02

每天晒一次太阳

可以通过晒晒后背来补充阳气。后背的督脉,就好比是人体的“发电厂”。太阳晒在后背的督脉上,就能给你的“发电厂”补充点儿能量。在阳光晴好的日子,每过两个小时,走到阳光照到的窗前,转过身来,背对窗子站上10分钟。

03

拍一拍背

中医认为,对背部进行全面拍打按摩,可以获得阳气。拍打手法是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沿着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复5遍;然后双手搓热,温捂腰部,每天1次。

04

顺应四时季节:少开空调多开窗

少开空调多开窗,顺应四时季节的变化。既然空调给吹走了我们的阳气,空调给吹走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为何不减少开放空调的时间,尽量享受一下大自然无赏提供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的自然空气。既世能环保,又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要顺应阳气变化而调节生活起居,以蓄积自然之阳气。阳气是人体生气之源,要想健康却病,延年益寿,就必须顺应阳气的变化,保护阳气,不使其有损。这就要作到慎养于内,谨防于外。临床中要根据阳气的变化规律来起居作息。白天阳气主外,鼓励患者白天要适当运动。傍晚不要参加活动量较大的锻炼,做到暮而收拒,无扰筋骨,使阳气潜藏。

05

饮茶:姜茶、花茶、 玫瑰、茉莉、黄芪等

玫瑰茉莉茶 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都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取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上述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

佛手泡茶 佛手6克,切碎,以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频频饮用,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

黄芪茶 阳气生发显著不足的,还可以用中药黄芪5克、桂枝3克、炒麦芽6克、当归3克,煮开后当茶饮。

红奶茶 很多人有喝牛奶补钙的习惯,专家指出,牛奶味甘性凉,能够补阴养阴,但是它也会给身体带来湿气,使阳气郁结。建议可以加入红茶后制成奶茶。红茶偏温热,有祛风祛湿的功效,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帮助护阳。

姜茶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06

喝汤:红糖姜汤、胡椒冬瓜水

夏季体内阳气向外宣发,是赶走寒气的好时机。想要除寒气,应该吃些温热的食品。不过大热天,大家都爱吃凉的,可以“热食凉服”。

如红糖姜汤是温热暖胃的,夏天喝,可以冲好后放置常温了再喝。寒性的食物可搭配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冬瓜性寒,可以白水煮好冬瓜,起锅前加点胡椒粉和盐,胡椒性温热,利尿排毒。

07

吃一点韭菜、蒜、椒、荠、姜等

补阳可以适当多吃点辛温发散的食物,酸味食物要少吃,因为不利于肝气疏泄和阳气生发。 

韭菜 不仅是有益蔬菜,还是趋利避害的良药。李时珍曾赞韭菜“乃菜中最有益者”。

中医认为,韭菜性味甘辛温,具有温肾助阳、益肝健脾、行气止痛、止汗固涩等功效。根据中医“春夏养阳”之说,此时吃韭菜,能够温补阳气、祛散阴寒,是保养阳气的有效方法。

大葱 里含的苹果酸、磷酸糖等,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促使发汗,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体内寒气。

大蒜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杀灭想在体内打算活动的细菌,同时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糖的含量,从而保护肝功能,配合春季养肝。从中医的角度讲,养肝也是护阳。

白胡椒 能温胃散寒,做韭菜炒鸡蛋或韭菜饺子时加些白胡椒,能预防感冒。 

芥菜 含有丰富的A、C、D维生素,能提神醒脑、解除疲劳。芥菜有一种辛辣的芳香气味,可以旺火沸水焯一下,也可以急火快炒,从而减轻“异味”。

生姜 其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具有健胃功能。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吃助长生机的莴笋、豆苗、蒜苗、小葱、豆芽、荠菜、竹笋,滋补脾胃的大枣、山药等。水果里的樱桃、青梅、杏子、李子等,都能温阳滋补,助养阳气。

08

泡一次热水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09

按一些穴位

在针灸处方中,突出脐周穴位(左右天枢、气海或关元、中脘),以调理脾胃,振奋脾阳;以及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位以温补肾阳;同时注重风池、风府、大椎、百会的重要性,以通调督脉之阳气。中药处方中灵活运用桂枝、薤白、干姜、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以固护阳气。

大椎穴 中医认为,寒气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为了防止受风寒,入空调房之前用手掌把颈后的大椎穴搓热,这里是人体阳气的制高点,把这里搓热的话,能提升人的保护能力,可以免受风寒。

肾俞穴 腰为肾之府,是人体阳气的根基。用热水袋热敷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神阙穴 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没有暖水袋的,不妨用手搓一搓。

敲胆经(大腿侧) 在人体上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络,叫做胆经,《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思是说所有脏腑经络的阳气,都会依附着胆经升发起来。所以,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握紧拳头双手在大腿正外侧肉最丰厚的地方敲打10分钟,让胆经得到激发阳气升发起来。

关元穴 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其位置是: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经常按摩关元穴能起到补益元气、强身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每天早晚将双手重叠,以关元穴为中心按揉50下左右,然后用双手食指指腹重叠在一起,点按穴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010

适当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振奋阳气,通达全身气血。散步既可以锻炼腿部肌肉,还可以缓和肌肉的紧张,产生放松、镇静的作用。对神经衰弱、情绪抑郁、失眠、和同血压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了散步以外,传统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以及爬楼梯、踩单车、原地跑步、跳绳、跳舞、游泳等,可以根据各人的体质、病情的需要等实际情况选用。如孕妇、肺心病患者可以选用呼吸操;高血压病人可以选用散步、八段锦、太极拳、气功,以及爬山等;痔疮、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以做提肛运动。

温馨提示

重视阳气养生并不等于否认阴精的作用。《素问·宝命全行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人体健康,虽以阳气为主,但阳气以阴精为基础,故阴精失常亦可影响阳气功能而导致疾病。阴阳是互根互用的。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做到“补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腻阳”。因此,要把握阳气养生规律,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目标。

中医认为背部是阳气之所,背部是整个人体的缩影,所以养背也是不可松懈的事。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养背的概念,也很容易忽视背部的保养。其实养背也是增强阳气的做法,那么该如何养背呢?可以试试这三种方法,让你阳气十足,做个阳光向上的人。

第一种方法,可以做背部按摩。按摩也是很不错的事,很多人每月都要去按摩院,去按摩一下。按摩背部,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很轻松,精神气十足,又能增加阳气,让你看起来活力十足,像一个小太阳。

第二种方法,捶捶背部。捶背能够舒筋活血,同时也能够振奋阳气,达到了强心益肾以及增强活力的功效。同时捶背能让我放松身体,抗疲劳。只是捶背也是一个很讲究的问题,很多细节是需要做到的。比如捶背时,不要太过大力,这样会有反作用。

第三种方法,搓搓背。其实搓背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而且不费事,你只要冲劲的时候,用温热的毛巾多搓搓背,就能增加阳气了,何乐而不为呢?搓背还是一件特别舒服的事,温热的毛巾,让我们的血液更加的通畅,让我们阳气十足。同时搓背的时候,切记水温不要太高了,以免烫伤。

以上就是这些方法都可以去试试,只有养好背,身体才不容易感冒,不用吃药打针。同时也能让你看起来正能量十足。 

很多人的 养生 关键词里,有“养腰”“养腿”“养膝盖”,但往往忽略了支撑人体整个躯干的顶梁柱——脊背。其实,背部也是 健康 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无论是 养生 锻炼还是美容保健,都不应离开对于背部的保养,如果能将背照顾好,疾病就不容易找上门。

平时不养背,迟早要遭罪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四大 养生 区之一。背部的 健康 状况,往往反映着人体脏腑的运转情况。

从中医角度看,背部分布了两条举足轻重的经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位于脊背正中,总管全身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背两旁,从上到下分布着背俞穴,共12穴。背俞穴是五脏六腑经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一些重要穴位,也是风寒外邪容易入侵的地方。

“日常保养背部十分重要,特别老年人,若背部寒邪入侵,容易引发感冒、腰酸背疼、下肢关节不适,甚至是风湿、心血管疾病等问题。”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马巧玲医生认为。

试试这样保养背部

“日常,可通过一些保健方法,使我们后背的经络更疏通,泻火泻热、祛湿驱寒,起到保养全身的作用,也有缓解颈腰椎疼痛,甚至减肥的效果。”马巧玲医生介绍。

中医手法

背部的俞穴都与内部的脏腑相联系,艾灸背部,最重要的就是艾灸背俞穴。利用艾条药性和热量,让背部的气血动起来,是扶阳祛寒湿的好方法。

除了背部艾灸,还可采用背部督脉灸、针刺、背部走罐、背部经络手法疏通等,进行背部保健。

背部走罐一般是走后背的督脉和膀胱经,它是调整脏腑阴阳、调理气血的一个过程。“督脉灸将药物、生姜、艾绒以及经络、腧穴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补虚温阳的作用。”马巧玲医生介绍。

晒晒背补阳气

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同时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一般在上午10点至11点晒太阳最好,此时阳光温暖柔和,一般每次晒20 3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近天气暖和了,可以搬个小凳子坐到屋外,背朝太阳,暖暖地晒晒背。

无论是哪个季节,适当的晒太阳对身体都有益处。但很多人在晒太阳的时候会忽略晒后背。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

睡前捶背

睡前捶背也是养背的好方法,科学地刺激背部两条经脉,相当于保养五脏六腑。

自己捶背时,可坐可立,身体稍稍前倾,双手握拳至背后可能到达的最高部位,自上而下沿脊背轻捶,连续捶打5 10次,力度以捶击身体震而不痛为宜。

提醒

背部怕冷多是阳虚

有时候,身体的 健康 状况也会通过背部反应出来。“比如背部汗多是人体阴不足、阳气不能敛降而散于外的表现;背部怕凉或冰冷多是人体阳气亏虚、阳气不能升发而上达于外的表现。有些老人腰背总感觉进冷风,即便是暖和的天气还是畏寒怕冷,抵抗力差,这可能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银川市中医医院针康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天伟解释。

还有些人,背上总是湿漉漉的,既怕热又怕冷,可能是阴阳两虚。要平衡阴阳,养阴和温阳同时进行。每天按摩位于腰两侧的肾俞穴有助于滋肾养阴;常吃点红枣、桂圆、黑木耳等食物可温补。

TIPS

背部也需要注意保暖

很多人认为,后背是比较“厚”的,相对也比较防寒。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若是没有帮助背部留住温暖,身体内的寒气也会随之增加,阳气也会被打压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夏天依旧畏寒的原因。

“背部为阳中之阳,如果背部受冷,易伤及阳气而致病。背部 养生 还忌讳出汗后着凉风或遇凉水。”李天伟医生提醒。

原标题:养好背部等于保养全身

配图来源于网络

激发身体的七个生阳点,这样补阳气不花一分钱

琪女子  文小叔说  5天前

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

是说春夏季节是阳气升发、长养的季节,

在此季节培育、长养人体阳气,

不仅可强身健体,

还可抵御防范秋冬季节常见病的侵扰。

说到补阳气,

很多人都知道要常晒太阳,吃些补阳食物,

但少有人知人体本身就有7个“生阳点”,

激活这7个“生阳点”,

就如给人体加油,能源源不断地产生阳气!

1百会生“头阳”

人的头阳亏虚时,

表现有头沉头重、头痛、眩晕、

精神不振、多梦易醒等症状。

按揉拍打百会能产生阳气、醒头目。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

刺激此穴,能打通阳经,充盈脑中阳气。

方法:

用右手的指腹顺时针方向揉百会穴。

每次10分钟,一日2次。

空闲时也可用一只手轻拍百会穴100下,

对生阳也有好处。

2中府生“肺阳”

肺阳不足常表现为呼吸不畅、

胸闷气短、咯痰清稀、易感冒等症状。

治疗应振奋肺中阳气,可点按中府穴。

中府穴,两手叉腰,

找到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

然后垂直向下一肋骨即为中府穴。

其为肺经首穴,刺激此穴能有效补充肺中阳气。

方法:

用一侧食指点按另一侧中府穴,

以有微热感和酸痛感为佳。

每次点按5分钟,

之后换另一只手点按另一侧的中府穴,

每天上下午各点按一次。

3神门生“心阳”

心阳不足常表现为心悸怔仲,

咳喘心闷,形寒肢冷,失眠多梦,

伴有纳呆少食,下肢水肿等症状。

治疗应振奋心阳,可刺激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刺激此穴能振奋心脏的阳气,

安心神、改善失眠!

方法:

用一侧的大拇指掐另一侧的神门穴,

每次3~5分钟,

之后用相同方法掐另一侧神门穴,

每日1~2次。

4中脘生“胃阳”

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

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伴有泛吐清水,

或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等症状。

治疗应温胃补阳,可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

刺激此穴能补充胃中阳气,

促进胃动力,改善消化功能。

方法:

四指并拢,

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

每次5~6分钟,每日2次,

要在饭后1个小时后点揉。

5足三里生“脾阳”

脾阳不足常表现为面色萎黄、

头晕、唇淡、食少、不消化、腹泻、

四肢不温、倦怠等症状。

治疗应温补脾阳,可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

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

揉按足三里穴可温补脾阳,

增强体力,延年益寿。

方法:

用两手的拇指指端,

同时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

缓缓用力,再迅速松开,

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

这样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5分钟。

以酸胀、发热的感觉为宜。

6涌泉生“肾阳”

肾阳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

伴有五更泻、浮肿、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

治疗应补肾温阳,可点按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心,

第二、三脚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脚底连线的

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刺激此穴,能激发肾经气血,补充肾中阳气。

方法:

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

每次3分钟,之后换另一只脚操作。

每晚洗脚时做一次。

7至阳生“背阳”

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

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

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

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

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

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

方法:

至阳穴,是指督脉的气血在这里吸热后,

可以化为天部的阳气。

所以有疏肝理气,温阳通络的作用。

每日适当晒背,

可振奋全身阳气,实属补阳佳选。

人体的7个“生阳点”你都掌握了吗?

激活它们,为身体注满阳气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3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