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与膈俞距离

心俞与膈俞距离,第1张

心俞与膈俞距离15寸。心俞,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烦,心痛等症状。膈俞,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用于治疗胃脘痛,呃逆(打嗝),气喘,咳嗽等病症。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

《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同样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

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

背腧穴歌诀:(必背)

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论,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十五大肠六,七八关元小肠俞。 十九膀胱二十中膂,二十一椎旁白环俞

重点背部俞穴的讲解和分布:

1.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                  6.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7.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8.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9.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0.小肠俞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11.膀胱俞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肺俞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②本穴如有反应,在肺经的太渊、孔最、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④诊得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等病变。

2.心俞①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3.肝俞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③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等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胆俞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多属黄疸。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则属下肢麻木。

5.脾俞①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软若棉样,以虚证为多。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

6.胃俞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7.三焦俞①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带下、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②提示:三焦俞若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是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征(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8.肾俞①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②诊得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③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9.大肠俞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10.小肠俞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多有头晕、后头疼痛、后项拘挛之症。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11.膀胱俞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②按得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等症状。③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前三个都是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经穴

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位于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治疗心脏疾病特效穴

血会膈俞。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因为膈腧从位置上而言:上则心俞,心主血,下则肝俞,肝藏血,故膈俞为血会。又膈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而足太阳多血。”

《备急千金药方》:“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医学入门》云:“主胸胁心痛,痰疟,痃癖,主一切血疾。”《循经考穴编》:“主诸血证妄行,及产后败血冲心。”《医宗金鉴》云:“膈俞主治胸胁痛,兼灸痰疟痃癖攻,治一切失血证,多加艾灸总收功。”《针灸逢源》:“治诸血证及胸胁痛。”《针灸聚英》:“主心痛周痹。”

单穴功用

委中,又名血郄、委中央、郄中、中郄、腿凹。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因其穴居腘窝正中,委曲之处,故名委中。此处血络丰盛,视而可见,临床上常用于放血为治,故又名血郄。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下合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胃肠炎)、中暑、小腿肚转筋(腓肠肌痉挛)、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肛门瘙痒、乳痈、遗溺、小便难、虚汗盗汗。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又为八会穴之一——血之会穴。本穴内应横膈,又善治膈肌病证,故名膈俞。本穴具有清血热、止出血,益气血、疗虚损,和胃气、宽胸膈、止呃逆之功。用于治疗呕吐、噎膈、饮食不下、呃逆、咳嗽、气喘、潮热、盗汗、胃脘疼痛、两胁胀痛、腹中痞积、热病汗不出、怠惰思卧、各种血证(吐血、咯血、大便下血)。

伍用功能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下合穴,"下"指下肢而言,"合"有汇合的含义,下合穴乃六腑相合于下肢阳经的腧穴,按照《内经》:"合治内腑"的原则,本穴具有调整膀胱经的经气,奏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

膈俞为血之会穴,有清热凉血、益气止血、和胃降逆、宽胸快膈之力。委中以泻血热为主;

膈俞以清血热为要。委中突出一个"降"字;膈俞侧重一个"升"字。二穴相合,一清一泻,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力增强。

主治

1.丹毒,此症多因风热化火,湿热化火,外伤感染所致。病之初起,患部焮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症。

2.头痛,证属瘀血阻络者。

操作法

委中:俯卧,于腘窝横纹中点,二肌腱之间取穴。直刺05 1寸,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膈俞:俯卧,于第7胸椎棘突下、至阳穴旁开15寸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向下斜刺03 05寸,或向脊柱方向斜刺05 12寸。

经验

委中—膈俞伍用,治丹毒时,委中以三棱针点刺放血为法,膈俞先用针法,继用拔火罐,以出血为度。盖放血治之称为放血疗法,是属古之刺络法的范畴。其治疗作用有解表退热、祛风止痒、醒脑开窍、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镇吐止泻等。

瘀血头痛案例

京城名医于书庄先生1987年7月17日治疗一患有瘀血性头痛之男性患者,病起于20岁时右头部被重物击伤,即见局部青紫肿痛,几天后瘀血被吸收,但出现右侧头隐痛,持续10余年,未予治疗。近2年来转为闪电样刺痛,多在午后、晨起时发作,阴雨天加重,每次发作持续30秒钟左右,疼痛重时用手指按压可减轻。舌质红,脉弦细。血压15/114千帕(114/86毫米汞柱),头颅CT未见异常。证属瘀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处方:膈俞、委中、阳陵泉。操作:上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留针20分钟。针刺膈俞有柔和酸胀之针感,针委中有触电样感觉,针阳陵泉有较强的酸胀感,有上述感觉者为得气,气至病所。治疗2次后,头痛缓解,又针3次,以资巩固。随访3个月,未见再发。

按语:患者系外伤损络、血瘀气滞、阻塞络脉,故见头痛经久不愈,虽未见有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脉涩等血瘀之舌脉之象,但根据痛有定处,其痛如针刺样的症状判断,职是血瘀头痛无疑。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膈俞乃血之会穴,委中为膀胱经之合穴,二穴伍用,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之功,阳陵泉为筋之会穴,足少阳之合穴,因其痛在侧头,属少阳之位,故针之以疏通少阳经气,活血化瘀而止痛。作者在临证之际,治疗多例脑外伤之头痛,皆用此法,无不收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5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