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窍在我们两胳膊的连接处,我们平常背后这两肩膀连接的夹脊窍是闭死的,修道的要打开它,打开以后?

夹脊窍在我们两胳膊的连接处,我们平常背后这两肩膀连接的夹脊窍是闭死的,修道的要打开它,打开以后?,第1张

夹脊为什么称为双关,因为人身有两处关键大穴都在脊柱骨上,其一即肚脐正对后腰部的脊柱骨处,为命门穴;其二即膻中穴正对后背部的脊柱骨处,为夹脊穴。心神凝定在脊柱骨这两处大穴内,下边的命门穴可涩精固气,因为此处与阳关、肾脏及脐轮相通;上边的夹脊穴可洗心沐浴,此穴正是水火既济之处,如练功时收心太紧而火躁心烦,则可藏心于此,而入于虚无,则火燥心烦之症立除,此窍亦有回阳化欲止漏之神效。因这两个关窍穴位都在脊柱骨督脉上,是督脉上的两个重要关口,所以将这两个关窍穴位合起来通称为夹脊双关。

最近来诊所的很多朋友说一吹冷风,颈肩还有就开始不舒服了,问是不是夏天的时候空调吹多了,有什么办法能缓解一下。年纪稍微大点的叔叔阿姨很多也反应腰腿疼开始有反应了。说多年的腰腿病到了秋天慢慢就会加重了,用了太多方法效果一直也不好。

那么对于自己的身体,如果腰腿疼是久治不愈,我们是不是要换个思路?

1腰椎间盘突出或神经压迫不是唯一的病因;

2要考虑韧带钙化、筋腱挛缩、软骨老化、小关节间歇狭小的问题;

3考虑湿热下注的问题;

4考虑盆腔内及后壁(瘤体或淤滞增生物)的问题;

5考虑肝肾的问题。

那么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今天普及一个穴位“华佗夹脊穴”。天气开始转凉了,对于体质差的朋友来说,除了容易感冒之外,很多慢性疾病都开始复发。慢性疾病经久不愈,会伤及多个脏腑,使阴阳失衡,脏腑混乱,人体各项机能均下降或失常。

此时除揉关元、足三里,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外,还应从整体上调理各个脏腑的功能,重建或促进脏腑间的协调平衡。

“华佗夹脊穴”就可以强化人体的所有脏腑间及协调平衡体的所有脏腑,“华佗夹脊穴”在古代医学中被称作气血的“河路”,如果此“河路”受阻,也会导致脏腑混乱失衡,因此“华佗夹脊穴”不通也是导致慢性疾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华佗夹脊穴是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主要功效:调节脏腑、舒经活络。这些穴位与人体躯干部的脏腑相对应,脏腑功能下降时相应的夹脊穴处会出现酸痛、刺痛等不适感觉,而刺激这些部位也可以调节和提高相应脏腑的功能。如果自上而下对所有夹脊穴进行按摩,可以说是按摩了全身所有脏腑,对许多经久不愈的疾病,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故以古代神医“华佗”之名命名。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操作手法可以按摩,艾灸,针刺,刮痧,拔罐,贴黑膏药等。

“不通”的华佗夹脊穴,靠单纯的按摩效果是很慢的,必须借助热力才能快速打通。因为气血喜热不喜寒,寒则堵,热则通,华佗夹脊穴也是寒气最易堵住的地方,建议经常颈肩腰背痛的朋友一定在这个季节做好护理。这样随着天气变冷,我们才不会让加重的病情影响生活。

夹脊穴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效果也很不错:

1、配风池穴、大杼穴、阳陵泉穴可以缓解治疗肢体痿痹;

2、配膏肓傅穴、定喘穴、灵台穴、足三里穴治老年气喘;

1 后背刮痧手法一

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督脉位于后正中线;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征中线旁开05时。

2 后背刮痧手法二

先刮后背正中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可先对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3 后背刮痧的好处 缓解疼痛

背部刮痧可以调节肌肉收缩和紧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疏通经络

背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消除疼痛病症,缓解肌肉紧张,身体疼痛感和压迫感明显消失,有利于病灶修复。

排出毒素

刮痧过程中,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加快,体内废物,毒素能快速排出体外,血液得到净化,全身抵抗力也会增强。

治疗疾病

背部刮痧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症。如刮拭心俞可治疗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刮拭肺俞可治疗肺脏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咳嗽等。

4 后背刮痧注意事项

1,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

2,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肋过大,以免伤及脊椎。

3,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受术者体质、病情选用泻刮或平补平泻的手法,用力均匀,尽量拉长刮拭,中间不要停顿。

1 颈椎病能针灸吗

颈椎病能针灸。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中医的理论,颈椎病是由于风寒侵袭,气血不合,经络不通所致。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是应用其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颈椎病的针灸治疗目前常用绝骨、后溪穴这两个部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穴位对于颈项部有疏通经络,调理血气,舒泾止痛的作用。同时根据中医局部取穴,邻近取穴的原则,同时还可以辅以颈椎夹脊,风府,大椎,魄户,天桂等穴位,治疗颈肩部僵硬,颈肩背部疼痛等症状。

2 颈椎病针灸的穴位 颈夹脊

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天柱穴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后溪穴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申脉穴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配穴治疗

根据颈椎病临证分型,督脉、足太阳经证可配伍风府穴、昆仑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小海穴、少泽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风寒痹阻可配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可配伍肝俞穴、肾俞穴。兼有头晕头痛症状的可配伍百会穴、风池穴;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则可配伍中脘穴、内关穴;伴有耳鸣、耳聋症状者可以配伍听宫、外关穴。

3 针灸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2、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自发性出血,损伤之后血流不止的人,都不适宜针刺法。

4、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1 夹脊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1按摩夹脊穴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2功效:按摩夹脊穴具有调节脏腑、舒经活络的功效。

2 夹脊的意思是什么

“夹”,相对的方向固定不动;“脊”,指脊柱。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就好像将脊柱固定,故名“夹脊”。

3 夹脊穴的主治病症

夹脊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4 夹脊的配伍功效

1夹脊穴配风池穴、大杼穴、阳陵泉穴:可以缓解治疗肢体痿痹;

2夹脊穴配膏肓傅穴、定喘穴、灵台穴、足三里穴:治老年气喘;

3夹脊穴配命门穴、次髎穴、腰阳关穴、白环俞穴、阿是穴穴、华佗夹脊(腰2—4)肾俞穴、承扶穴、殷门穴:治坐骨神经痛。

一、针挑疗法根治牛皮癣(身边实例,强烈推荐)\x0d\\x0d\针挑疗法也称挑治疗法、针刺疗法、挑病筋、截病根疗法,是用针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x0d\或一定部位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挑出、挑断皮内纤维状物质(此即病根所在,淤塞经络,气血不通,导致疾病丛生;而健康人则没有,一挑即出\x0d\血),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简易外治疗法。它由远古的砭刺法和络刺发展而来,是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具有调理气血、疏通\x0d\经络、解除瘀滞的功效。此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安全根治,无副作用,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可有效治疗胃脘痛、腹痛、胸胁痛、腰痛、肩凝痛、落枕、坐骨\x0d\神经痛、痔疮、疳积、急性结膜炎、痤疮、淋巴结结核、癫痫等疾病。\x0d\1、治疗牛皮癣的取穴\x0d\在背部大椎穴与肩胛骨内侧所组成的三角区内(两肩背部),重点是夹脊与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反应点特点:略突出于皮肤,小米粒大,压之不褪色的小红点(如果没有小红点,就直接在两肩背部用针挑刺,患者一般不出血,皮下有白丝丝,一一挑断)。\x0d\2、操作\x0d\\x0d\将小红点或病区用针刺破,再挑断皮肤内的白色纤维(只有病人才有,且不出血,微痛),出血就停止,再挑其它病点。每次左右肩背各挑刺3-5个点,挑完后用涂碘酒消毒,一般不必敷盖纱布。每隔7天挑治一次,选点不同。一般3次即可见效,两月痊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1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