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背部拔罐位置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拔罐在我国历史上其实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在中医里一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存在,一般将拔罐应用于中医用药的最常见的了,它能够治疗人体很多疾病,下面是女人背部拔罐位置。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1天宗穴行气消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精准定位:在肩骨部,当冈下窝中央凹处,与第4腰椎相平。选穴:当然垂臂,肩骨下角平第7腰椎,往上数3个锥体即第4腰椎,从而做直线与冈下窝中央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舒筋活血,行气消肿。主冶肩骨疼痛,乳痈等症。
膏肓穴补亏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3寸。
拔火罐作用:补亏虚,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肺痨,盗汗,咯血,记忆减退,频繁遗。精,羸瘦,虚痨。
至阳穴健脾养胃
归经:督脉。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后中间网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痕中。选穴:俯卧位,手臂紧靠人体两边,与锁骨下角齐平的第7胸椎棘突正下方。
拔火罐作用:健脾养胃,清寒湿,主冶黄疸,胸肋涨痛,畏冷,咳嗽,喘气,胸闷气短,胃痛,背脊强痛。
大杼穴清热解毒散寒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下第1个锥体就是第1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圆心做垂直线与第1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毒散寒,强壮骨筋,主冶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风门穴益气固表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选穴:大椎穴往下2个锥体即是第2腰椎,沿锁骨里侧端与后正中心线的重中之重做垂直线与第2腰椎水准的相交点处就是。
拔火罐作用:益气固表,袪风补虚,泄心中热。主冶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穴宣理肺气虚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
拔火罐作用:清热解表,宣理肺气虚。主冶咳嗽,喘气,咯血,鼻塞,脾虚湿困,盗汗,皮肤瘙痒,瘾疹。
厥阴俞宽胸行气
归经:足太阳光膀胱经。
精准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心线旁开15寸处。
拔火罐作用:宁心和营,宽胸行气。主冶痛心心悸,咳嗽胸闷,呕吐。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2以下背部的穴位,采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是脾俞穴。
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以下腹部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于肚脐上方。
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2、大横穴
取穴:位于肚脐右侧。
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3、关元穴
取穴:位于肚脐下面。
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以下下肢的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2、足三里穴
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女人背部拔罐位置3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祛风止痒,养颜美容。
主治病症:上肢红肿热痛,麻木,肌肉萎缩,面神经麻痹,面生痤疮,高血压,皮肤瘙痒,高热,肠炎,痢疾,荨麻疹等。
位置: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取穴。
拔罐功效:润滑脾燥,生发脾气。
主治病症:齿痛,喉肿,手腕筋肉疼痛,精神性阳痿等。
位置: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主治病症:胸痛,胸闷,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慌,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失眠,癔症,癫痫,胃炎,膈肌痉挛,急性胆囊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管性头痛,血栓鼻塞性脉管炎等。
位置: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取穴。
拔罐位置: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热病,头痛,腮腺炎,中耳炎,耳鸣,耳聋,高血压,牙痛,落枕,偏瘫,上肢痛等。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所以很多人会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来保养身体,拔罐就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人的全身各处都遍布了不同的穴位,那么以上就是来看看手臂拔罐位置有哪些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绕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宣肺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喎斜。
位置:在前臂掌侧,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清热宁心,宽胸和胃,通经活血。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狂,疮疡,胃痛,呕吐,手腕麻痛,胸肋胀痛。
位置:在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和胃止呕,截疟。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癫痫,热病,疟疾,胃痛,呕吐,肘臂痛。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拔罐功效:宁心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痴呆,癫痫,心痛,心悸,惊悸。
总是心情不好,肝预的特别厉害,哪些穴位疏肝最好用?今天呢,教你三个特别好用的穴位。
一,肝经的原穴,叫做太冲穴,太冲穴呢,就在我们的脚上,脚和大指和二指之间的这个指缝,顺着它向上推啊,推到这儿,你推不动了,这个位置就是太冲穴,太冲穴这个穴位有非常好的疏肝理气的作用,对于有经常的肝气郁滞的人呢,平时一定要去多揉这个太冲穴,往哪揉呢?要往你的脚心涌泉穴的这个方向去揉,我们叫做太冲透涌泉点按的时候感觉到有明显的酸麻胀感,你会发现平时爱生气,爱抑郁的人越严重,这个穴位啊,会越明显的有酸麻胀感。
如果你平时感觉肝火特别旺的话,除了用太冲穴之外呢,你还可以用它前面的在这个指缝这个位置,在指蹼这个位置,这个地方的这个行间穴,诶,这是行间,这是太冲穴,那如果说你爱生气,火气特别大,你就用前面这个穴位,如果呢,你觉得啊,自己爱抑郁的,你就用后面这个太冲穴,那他们两个呢,就有非常好的去,一个是清肝火,一个去疏肝的,这样的作用好,那刚才呢,我们一下学了两个穴位,行间清肝火,那太冲呢,是疏肝。
二,肝的木穴,叫做七门穴,七门穴在哪呢?它呢是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乳头呢,在我们正常人身上是第四肋间隙,就是呢,第四和第五跟肋骨之间的个空,那从他呢,在往下走,摸一个肋间隙,再摸一个肋间隙,这个地方呢,就是我们的第六肋间隙了,乳头直下,那这个位置呢,我们去揉按一下,会发现有非常明显的有种酸麻胀的感觉,尤其是右侧这个位置。
如果你平时爱生闷气的情况下,我们教你几个方法,最简单的拍打气门穴,拍打气门穴有非常好的通过拍打的方式啊,来去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那第二个呢,我们还可以去这样按揉奇门穴。第三个我们还可以用手啊,诶,这样去把奇门穴由内向外梳理啊,沿着我们的肋骨的这个边缘,肋骨之间的肋间隙,我们进行一个这种梳理,你会发现这个方法呢,也有非常好的这种疏肝理气的功效,这个方式呢,一定要学会它。
三,肝腧穴,肝腧穴我们怎么找啊,你看我们后背这个地方摸一摸,这儿有一个肩胛骨,肩胛骨的这个最下缘啊,它呢,平过来正好叫什么呀,叫做葛术,在这个地方啊,叫做葛术,那葛数呢,再往下摸两节葛数是第七胸椎脊凸旁开15寸,再往下,有一节空着,再往下呢,找到第九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旁开大约也就是你自己两个手指的这个宽度。
肝竖穴了正好在我们后背,你自己用手,发现这个地方很难够到,那怎么办呢?我教你啊,你在墙上粘上一个硬硬的这个硬球,比如说呢,放上一个,呃,像这种网球啊,这样的东西放在墙上之后呢,你正好用后背这个位置啊,去靠它,去顶它,去把那个球啊,正好顶在这个肝腧穴上,那么你会发现呢,这个方式有非常好的去按摩肝束来去达到了疏干理气的功效,那你会发现很多人说我喜欢呀,就是撞树,你会发现你一撞树的时候,最容易撞到哪几个穴位啊,就是我们后背最隆起的这个葛树,还有呢,肝跟竖穴的位置。
导读『二十四节气灸』是在特定时令节气进行温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致宜”的防治思想。同样的穴位不同的灸疗带给您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要错过哦!
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在养生方面,人体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注意人体阴阳平衡。此时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在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顺应节气施行助阳祛寒的“节气灸”,有的放矢,是一个简便又高效的方法。
那么春分节气该如何养生,该艾灸哪些穴位呢?
春分节气养生保健要点:
中医养生与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密切相关,所以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衡,以"和"为本,为一年健康打好基础。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除了应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因而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宣肺补肾。
一、平抑肝阳,协调平衡
春分时节,艾灸养生需要注意阴阳平衡,艾灸风池穴可以配合惊蜇艾灸我们介绍的疏肝理气、滋阴柔肝的肝经原穴——太冲,一起按揉艾灸,一阴一阳,协调平衡。
风池穴。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因此,艾灸风池穴能够调动阳热之气,从而起到壮阳益气的效果。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简便取穴方法:采用俯卧或坐位,枕骨之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艾灸前按压太冲穴、风池穴一分钟;
2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3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7次。
二、健脾益气,补肾强筋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寒暑平分,此时身体更加敏感易激,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脾胃方面的疾病。
肾俞,顾名思义是掌管着肾脏的穴位,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体内对应着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可益肾填精,强壮元阳。艾灸肾俞,还可加以搭配关元、中脘等穴调理脾胃。
定位: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
简便取穴方法:俯卧,神阙(肚脐)正对背部处旁开15寸。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
三、止咳定喘,宣肺补肾
春分节气忽冷忽热,容易引发感冒,造成过敏性哮喘的反复发作。所以在春分之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要注意肺气的调护。定喘穴在此时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定」,指安定或平定。「喘」指咳喘、哮喘。在春分之时,以定喘穴为主,配合巩固肺气的风门、肺俞,以及提升阳气的大椎、百会等穴位,能够起到预防哮喘发作、止咳平喘的效果。
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简便取穴方法:坐位低头时,在脊柱区,当颈部最高的突起处下,旁开05寸。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
春分时节,杨柳青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此时阴消阳长是春分节气的特征,我们更需要顺应天时,调节自身的能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结合养生的食疗,以及穴位的艾灸、按揉、拔罐手法,更好地调节自身的阴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