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1张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 思维导图 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才利于物理的学习和巩固。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电现象

一、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Q”

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 方法 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

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

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正极出发,流回负极

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必须闭合。

电与磁

一、奥斯特的发现

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归纳

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能量与做功

1、做功

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是:与想要运动或已经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

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L2。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F2,所以L1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

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天平、定滑轮。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1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⑴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⑷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的位置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2020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总结

★ 2019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 初三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计

(1)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3)量程: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4)分度值:一个最小小格代表的值。

(5)最基本注意点: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的高低:

(1)摄氏温度:符号为t,单位符号℃,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2)正常人的体温是37℃。

3,体温计:

(1)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首先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故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应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是01℃。

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侵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侵入被测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书。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提醒: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水结成冰属于凝固。提醒:熔化和溶化不要混淆,前者表示物质有固态变成液态;后者表示一些溶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

2,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沥青等。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练习: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C)

A海波、石英、玻璃B食盐、萘、沥青C海波、冰、水晶D松香、玻璃、沥青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从外界吸热。

(2)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不断向外界放热。

(4)非晶体凝固特性: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现象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了一会变干了;湿衣服经过太阳的照射变干了等。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等。

2,沸腾现象

(1)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3)沸腾的条件:①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时要保持沸腾,必须对液体加热,但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不升高。

3,蒸发:

(1)蒸发的条件:在任何地方,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2)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的表面积。便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流动的越快,蒸发越快。

(4)控制蒸发快慢的方法: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采用相反措施。

(5)蒸发有制冷作用:蒸发式吸热过程,会导致液体和自身温度降低。

练习: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C)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4,液化

(1)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2)液化时要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则放热。

5,液化现象的判断

(1)“白气”“雾”是液化现象。如: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雾,是放热过程。

(2)“汗”是液化现象。如:自来水管表面上挂有一层水珠,是放热过程。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现象:物质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如舞台上笼罩的白雾,是由于干冰遇热升华变为气体。升华吸热,使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化为小水滴——白雾。

2,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如冬天树枝上的“雾凇”现象,窗户的内表出现冰花现象等。3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判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53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