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39度怎么退烧

小孩子发烧39度怎么退烧,第1张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那么该如何治疗?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酒精拭擦

 发烧39度以上可以说是高烧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

 3、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4、使用退热贴

 发热时使用退热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的患者来说,使用退热贴可以让发热得到有效的控制。

 5、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6、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7、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8、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9、冷水袋作枕头

 39度发烧时,可以使用冷水袋作为枕头,这样可以有效地带走一部分的'热量。使用冷水袋作枕头对于小孩加速退热起到很大的帮助。

 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小孩发烧39度时,一定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分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助于退热。

 症状名,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孩子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一、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别说已经到了高烧界限的39度,爸爸妈妈们就算看到孩子小脸烧得红彤彤,浑身滚烫,就已经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情了。小孩发烧39度爸爸妈妈究竟该要怎么办才好?

 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头部冷湿敷;超过385℃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但是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二、小孩发烧39度怎么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以避免很多因不可遇见的用药过敏或者避免部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的影响,家庭用得最多的针对小孩发烧到39度使用的物理降温主要有: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5、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妈在孩子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三、小孩发烧39度的症状

 小孩发烧39度时,除了全身发烫以外,还伴有呼吸急促,有时还会有颜面皮肤潮红,脉搏加快,口唇干燥,尿量少而颜色深等症状。

 如果小孩发烧到39度,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处理,发烧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愈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次;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次)。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四、小孩发烧39度的原因

 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体温39度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极为容易引起儿童惊厥,故如果发现小孩体温过高,到了39度应该立即送去大夫处进行治疗,小孩发烧的常见的原因一般为: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可引起发热。

 此种原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发热。如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肺等内脏坏死的发热。癌症,肿瘤也可引起全身发热。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4、身体有炎症或是着凉引起。

  1、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1、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1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小孩发烧39度怎么物理降温

 2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2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2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25、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妈在孩子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3、小孩发烧39度的原因

 31、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可引起发热。此种原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32、发热: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发热。如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肺等内脏坏死的发热。癌症,肿瘤也可引起全身发热。

 33、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34、或是着凉引起。

 体温参照表: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小孩发烧吃什么好

 1、牛奶米汤

 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2、代乳粉

 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3、小米粥

 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4、新鲜果汁

 鲜果含丰富的维生素,水分又多,榨汁后加入适量的温开水及蜂蜜即可。

 5、绿豆汤

 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最适合1岁以内的幼儿食用。只需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即可。

  如何预防小孩发烧

 1、保持小儿的睡眠充足,使小儿体内免疫卫兵有全面检查的机会,增加机体的抗病力。

 2、减少屋内密闭的时间,房屋每天要定时通风,成人避免在室内吸烟,使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也使细菌和病毒的数量减少。

 3、利用自然环境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并不是夏天炎热就不锻炼身体!强调要有规律性,每天20~40分钟,根据每个孩子的体能情况,循序进行。过度运动既不利于预防疾病,又损害机体免疫功能,会诱发疾病的产生。比如游泳是夏天最常选择的运动项目,孩子也喜欢,要特别注意掌握。起初时间短一些,逐步让孩子适应,以后每天40分钟左右,不要太长时间,孩子身体消耗太大,反而易生病。

 4、避免交叉感染。家庭中成人患者应尽可能避免与健康小儿接触。

 5、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有利于免疫功能的保护。

 6、减少带孩子到密闭的公共场所(如大超市或大商场)玩的机会。

  一、小孩发烧39度怎么处理

 别说已经到了高烧界限的39度,爸爸妈妈们就算看到孩子小脸烧得红彤彤,浑身滚烫,就已经是一件很紧张的事情了。小孩发烧39度爸爸妈妈究竟该要怎么办才好?

 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头部冷湿敷;超过385℃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但是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

 1、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二、孩子发烧39度怎么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以避免很多因不可遇见的用药过敏或者避免部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的影响,家庭用得最多的针对小孩发烧到39度使用的物理降温主要有: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5、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妈在孩子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三、孩子发烧39度的症状

 小孩发烧39度时,除了全身发烫以外,还伴有呼吸急促,有时还会有颜面皮肤潮红,脉搏加快,口唇干燥,尿量少而颜色深等症状。

 如果小孩发烧到39度,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处理,发烧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愈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表现: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次;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次)。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四、孩子发烧39度的原因

 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体温39度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极为容易引起儿童惊厥,故如果发现小孩体温过高,到了39度应该立即送去大夫处进行治疗,小孩发烧的常见的原因一般为: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可引起发热

 此种原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发热如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肺等内脏坏死的发热癌症,肿瘤也可引起全身发热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4、身体有炎症或是着凉引起。

 体温参照表: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小孩发烧39度该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该怎么办,发烧39度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已经算是高烧了,如果小孩发烧达到了39度爸爸妈妈们应及时带小孩进行就近就医,一起来看看小孩发烧39度该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该怎么办1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

 体温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摄氏度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摄氏度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家中应该常备婴幼儿退热贴。

  2、酒精拭擦

 发烧39度以上可以说是高烧了,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热效果,但是不要涂得太多哦。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帮助宝宝退烧?

  3、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4、使用退热贴

 发热时使用退热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病情并不是十分严重的患者来说,使用退热贴可以让发热得到有效的控制。

  5、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6、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的需求,避免出现意外。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9个方法帮宝宝退烧

  7、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8、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9、冷水袋作枕头

 39度发烧时,可以使用冷水袋作为枕头,这样可以有效地带走一部分的热量。使用冷水袋作枕头对于小孩加速退热起到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小孩发烧39度该怎么办2

  宝宝发烧385℃以下:物理降温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建议方法:

 不要盲目“捂汗”:一些家长认为给宝宝“捂汗”发烧会好得更快。但事实上,这样身体的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容易“中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擦身降温:妈妈可以用 75%的酒精,再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酒精擦额头、腋下、大腿根和颈部,千万不能擦前胸。

 当宝宝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妈妈同时考虑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吃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

  建议方法:

 使用退烧药: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使用最普遍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小孩子发烧是很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385℃以下可不上医院,只需家庭护理即可。当小孩发烧体温在39度以上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文章在生活百科栏目,希望您关注与阅读。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降温。

 3、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5、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6、保证睡眠

 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不过,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时就应该尽快帮宝宝退烧才安全。事实上,若是轻微疾病,发烧会出现2-3天左右,而且面对发烧的正常态度是找出发烧背后的病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不要一味要求医生把烧逼退,因为有时发烧是因身体出了什么特殊状况而导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2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