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脸上长斑,别担心,哪些方法让经血再多起来?

月经量少,脸上长斑,别担心,哪些方法让经血再多起来?,第1张

有很多女性朋友大概都会抱怨来月经时出那么多血,害得她们出去游玩也不方便,还要带很多卫生巾,以防不测。这样就有的女人就会问少出一点血不好吗,从医学角度上来讲,月经出血量少,还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女士因为月经量少,由此对她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不仅脸上长斑起痘,还经常头痛,严重的是还容易引起妇科炎症。现在我就月经量少谈几点调理的方法,希望能帮那些月经量少,脸上长斑的女性解除烦恼。

首先,女性朋友平时要适当运动。经常运动对于调理女性的月经量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运动可以让血液循环加快,增加血液的含氧量,这样女性的气色也很快就会好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慢慢改善月经量少的问题。并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去健身房锻炼,坚持每天慢跑三十分钟以上,四个月以后就能看出效果来。

其次,就是按揉穴位三阴交穴对于女性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穴位。因为按揉这个穴从头再来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而且还能促进气血运行,能使月经量少的情况得到改善。这个穴位在小腿内侧,只要每天坚持按揉一个小时,就能起到效果。

最后,以前我们都知道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适当喝些红糖水,但是现在喝红糖水已经过时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营养成分更高的黑糖。现在效果最好是缓坡黑糖,这种黑糖不仅温补效果好,如果经常喝还能调理月经量少的情况。

艾灸,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一根艾条可治疗失眠,便秘,减肥,美容,暖宫,助孕,体虚体寒,腰颈肩腿,乳腺,消化不良等400种疾病,做艾灸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艾与不艾的区别坚持3个月就表现出来了。

现代社会的女孩都是爱美的,很多女性起了黑眼圈会用眼霜,有了眼袋会用眼膜敷,有了黄褐斑,于是,美容产品的款款套装开始抢手。

可是这些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根治,恶劣的习惯都会让你复发,比如晚睡、吃油腻的食物都会导致皮肤变差,且会使脾脏受到伤害,表现在脸上就是长出黄褐色的斑。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则会引起肾脏功能不好,从而可能导致眼袋、脸上长黑斑和面部水肿等情况。那么除了改变这些习惯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

每个人身上的毒素,就像定时炸弹一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疾病。

就拿人体内的3处淋巴来说,最能反应我们健康的是颈部淋巴、腋下淋巴、腹股沟淋巴。淋巴循环使毒素有充分的机会与人体强大的排毒细胞的表面接触。超过99% 的可溶解毒素及新陈代谢后的废物能够被淋巴系统清除。如果毒素的积累是致病的根源,那么毒素的排除就是健康的起点。

1、当毒素藏于心时,会出现舌头溃疡、额头长痘、甚至失眠心悸、胸闷或刺痛等;

2、毒素藏于肝时,指甲表面会出现凸起的棱线或向下凹陷,乳腺胀痛、情绪抑郁、脸部两侧长痘、偏头痛,女性或可出现痛经等;

3、毒素藏于脾时,面部长色斑、口气加重、唇周长痘或溃疡、脂肪堆积、白带增多等;

4、毒素藏于肺时,皮肤晦暗、便秘、容易悲伤、多愁善感等;

5、毒素藏于肾时,可见水肿、下颌长痘、容易疲倦,女性还可出现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等。

找到了毒素在人体内的藏身之处后,我们就可以尽快把它揪出来,将它们清除出我们的身体。有些人觉得,节食就是排毒,不吃就不会产生毒素,其实这种节食的做法是错误的,节食不但不利于毒素的排出,而且还会损伤我们的五脏,特别是脾胃,会引起其他的疾病。排毒需要的不是节食,而是学会科学地调整饮食结构,安排好一日三餐。

让面色一直保持健康红润:敲打胃经

谁给面部供血最充足呢就是人体的胃经。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之经,直接通达于面部。 看下胃经的经络走向图。

怎么敲打胃经呢

1、敲击面部

方法:把指甲剪平,然后开始用10个手指肚敲击面部,这时敲打的主要是胃经,但同时也敲了大肠经、小肠经。

ps:有人一敲面部就爱打嗝,这是肠胃功能得到了很好调节的表现。

2、捋捋脖子

面部的胃经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跟下面的整条胃经还没有接通,还需要给它接通一下。接通点就在脖子上。不过别敲脖子,一敲脖子就想咳嗽,不舒服,捋一捋才舒服。

有的人脑供血不足,其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给头部供血的颈部出现了问题。因此多捋颈部就可以改善脑供血不足,而且颈部在这时是有阻塞的,稍微使劲一捋,对着镜子一看,如果出痧了,这就证明有淤血堵在这里了。

经常这样捋,心脑血管疾病也可以得到防治。而且捋脖子还是调节血压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高血压的可以帮助降压,低血压的能帮助维持比较好的状态。它的机理就是打通心脏和头部之间供血的通路,让头部供血充足。

3、敲打胸部,腿部

要让胃经完全发挥给头面部供血的功能,在捋完脖子后我们还要以空拳来敲打胸部。

方法:位置是乳头上下到心窝,两个拳头相对敲,这正好是胃经的循行位置。

然后,在大腿的正面和外面1/2处接着敲,最后再敲一敲小腿中间胫骨的外侧。这些部位都包括了胃经的大穴。

连敲几天后,会觉得面色非常红润,原来蜡黄、比较发暗的脸色已经不见了。这就是气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头上去了,而且肠胃功能也会很明显地得到改善,吃饭、睡觉都会特别香。

掌握这些艾灸美容灸法,天天面如桃花

一般脸上的每个穴位施灸10-13分钟,身体上的每个穴位施灸15-20分钟,如果能用艾灸坚持这样做几个疗程,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皮肤红润光洁,身体很舒服。

艾灸——透诸经而除百病

为什么说艾灸疗法更适合现代女性养生呢,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对女性的寒性体质特别有效,特别是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等,艾灸把热力和阳气传到体内,把寒湿驱赶出来,使体质变得平衡。

现代女性因为缺乏运动有很多人都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表现在指端寒冷,身体容易发麻等,艾灸时女性最容易出现艾火传导的现象,这说明艾灸的阳气和热力在沿着经络蔓延,可疏通经络,理气活血。艾灸法用于面部和身体综合调理有助于美容改善气色,使皮肤红润细腻有光泽。所以说艾灸是非常适合现代女性养生保健的方法,有病则祛病,无病则有益身心。女性常做艾灸可以精力充沛,改善皮肤,增强子宫和卵巢功能,延缓更年期抗衰老。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印堂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气海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从身体和面部靠近穴位一同对证调理女性的身体体质,可以说是给女性朋友整个身体“做美容”。当然,美丽的成果也自然会明显的体现在脸上。

1、皱纹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全身12经脉,都“上诸于面”,人有什么样的健康状况,颜面就有什么样的直观反应,直接表现在脸部的皱褶、色泽上。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下关、神阙、阿是穴。

2、色斑

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致生斑。

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3、暗疮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

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4、瘦身

中医理论认为贪图安逸或情绪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水湿,流溢肌肤,蓄积于皮里膜外,是导致肥胖的原因。所以除了控制食量、多运动外,内调也是瘦身美体的关键。

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合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穴位按摩治黄褐斑:1由上而下按揉足太阳膀胱经5遍,重点按肝俞、心俞、肾俞、脾俞、三焦俞。

2食指按压束骨穴,每秒按1次,5~10次。

3由上而下推督脉5遍,再由督脉分向左右两侧推擦15遍左右。

4治疗面部黄褐斑及黑痣的方:藜灰膏。药物组成:藜灰5两。

使用方法:将黎茎烧成灰,用水淋灰上,取汁;再淋,再取汁。三四遍后,取汁放入铜质容器,然后隔水炖煮,待浓缩到稠厚时取出即成。使用时先用针尖拨破患处,再点藜灰膏。

注意:使用时因其有轻微腐蚀性,故不宜沾到好肉。美容作用:治黑痣生在面上,大者不过3遍,十分灵验。

前些日子重温了几年前收藏的五行养生专家张鹤瑶老师的《不生病的纪律》(2012年12月第28次印刷版),在这本书中,张大夫融经络说、道家导引之术、五行经络功法为一体,阐述了自己关于女人身心性护养的独特方法,分享了女性保持健康和美丽的小秘诀。

我刚开始接触养生那会,除《内经》外,这本书也算是我的启蒙书籍,书中好些方法我都试过,对于控制体重、消灭痘痘、祛除湿气等等确实是有帮助的。毕竟从开始养生以来,短短的几年,我从一个一百多斤满脸痘痘皮肤黝黑的糙爷们变成一个94斤(好吧,最近变成93斤了)体态轻盈脸上没一颗痘痘的女子确实也算一种逆袭了。我很想写一写关于这本书的读书体会,与姑娘们分享下书中很多神奇的保养之法,但因书中内容涉及到心、肝、脾、肺、肾总共56种保养方法,实在太过复杂,让我一直不知从何下手。

刚好这两天闲来无事看《黄帝内经》,读到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

书中指出秋天是“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强调秋天的保养之道对于肺的重要性。我忽然想到,中医也有“肺主皮毛”一说。而今处暑已过,九月将至,虽天气还是很热,但早起还是能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有所变化。那么,我何不就从秋季养肺这样一个微角度切入,顺应天时来说说有关“肺”的事呢?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较之于百度词条类似“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这样干巴巴的解释,我更喜欢张老师在《不生病的纪律》一书中有关肺功能那些平实却生动的文字阐述。

按照张老师的说法,肺有两项重要功能:其一,我们吃下的食物经过脾转化成的精微之气、呼吸时吸入的空气均由肺负责安排发放到全身,有了气的推动,血液能在身体里循环,气血足,人才能面色红润,显得年轻有活力;其二,肺会及时清理人体内的脏气,随着呼吸和流汗,把体内的垃圾毒素排出,让体内不生尘埃。

在《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中有云“肺之合也,其荣毛也”。肺保养得好的人,肌肤纹理细腻,紧致光泽,富有弹性,涂护肤品也很容易吸收。反之,未好好保养肺,稍微着凉或受热,人就很容易生病,身形单薄,皮肤粗糙,毛孔变大,看起来非常显老。

肺功能出现问题的姑娘,身体内的气不足,没有力气推断血液去营养身体,更没法儿把身体里的毒素排干净,进而诸如肌肤粗糙、干燥、瘙痒、过敏、毛孔粗大、失眠、反应速度和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很多姑娘用了不少护肤品,皮肤状况还是不尽人意,归根到底是吃了不懂保养的亏。要知道,肺主皮毛,保养好肺对皮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肺属金,脾胃属土,在五行中,土生金。也就是说脾胃就像肺的母亲一样,保养好脾胃就能从根本上补益肺金。把脾胃保养好了,脾胃化生气血的能力会很强,就能给肺提供充足的气,肺气足了,皮肤才会水感、红润。

《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好吧,如果你跟我一样记不住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让我们把胳膊伸直,手掌朝上,从锁骨下方的中府开始,循着胳膊外侧一直到大拇指的少商穴,就是肺经所在位置。如果你不知道中府穴在哪里,也没关系,我们平时用得比较多是小臂上从尺泽到少商这几个穴位,对着上图就可以看到了。

至于具体位置怎么找,按照萧言生先生的《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上的方法,找经络上的穴位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记分寸,中医上我们是以“同身寸”为单位进行衡量,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比如“三寸”大约是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另一个是找反应,所谓的找反应,是指身体有异常的话,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我们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这样的反应,那就说明找对地方了。

手太阴肺经上有十一个穴位,每个穴位在健康和养生这门学问中都有重要的功能。如果我们全部拿出来讲,这篇文章的篇幅可能长得足以让您在阅读中睡着。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全部讲了很多人反而记不住,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平时看到一篇好文章兴奋不已,觉得内容好充实,加上没有随手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看完文章就去睡觉,一觉醒来,一夜回到看书前,什么都记不住,更不用说去实操了,相当于白白浪费了时间。所以思来想去,我决定这次先讲两个可以让姑娘们变美的穴位。

名称由来 :际,边际。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之边缘,又此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际相会之处,故名。《灵枢·本输》:鱼际者,手鱼也。《类经》:手腕之前,大指本节之间,其肥肉隆起形如鱼者,统谓之鱼;寸口之前,鱼之后曰鱼际穴。

取穴位置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或取侧掌,微握掌,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是。

主治功效 :清宣肺气,清热利咽,可治疗风热犯肺,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治肘臂挛痛。日常用两手对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鱼际,感觉酸痛时,再稍稍坚持一会儿,能增强肺功能,从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体健康。

养护宝典:每天按揉鱼际20分钟,最好在每天中午11点时进行,肌肤会变得水嫩嫩,不易衰老、起皱纹。

名称由来 :尺泽穴,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尺,“尸”(人)与“乙”(曲肘之形象)的合字,指前臂部。泽,浅水低凹处。因其位置特点而名。《黄帝内经·明堂》杨上善注:“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谓从此向口有尺也。尺之中脉注此处,留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

取穴位置 :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功效 :喉咙疼痛、感冒、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千金方》:主呕泻上下出,两胁下痛。

养护宝典:如果你是先天敏感型皮肤,经常得皮炎湿疹,每天按揉尺泽30分钟,一个星期,过敏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既然说到肺经,不得不说说与肺经相对的手背的那一条经络,即与肺经相表里的大肠经。 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共二十穴,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大肠的功能我们都知道,想要大肠好好干活,离不开肺的支持。如果肺气弱了,肺里的浊气就不能及时排出去,这浊气就要窜到大肠捣乱,给大肠造成负担,毒素就会堵在大肠上。肺的功能强弱直接影响到女人的皮肤的毛发,而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的毒多了,女性的脸上就会起痘痘,身上起湿疹,甚者出现便秘等问题。

百度词条: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好吧,我知道你们并不关心这些。我们还是来讲一些大家容易看懂的东西。

大肠经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肤病,中医讲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浊气不能及时排出会直接通过大肠排泄,肺功能弱了,体内毒素便会在大肠经淤积,所以脸上起痘身上起湿疹这些问题,大肠经可以十分好的调节。对于大肠经,我们今天拿出三个对于变美这件事有帮助的穴位来说。

名称由来: 二间。二,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间,间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故名。

取穴位置 :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主治功效 : 目昏,鼻出血,齿痛,牙龈炎,口歪,咽喉肿痛,热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腰痛。

养护宝典:如果你经常窝在沙发看电视,就很容易有双下巴,每天按揉二间30分钟,坚持一个月就能甩掉双下巴。

名称由来 :阳溪的阳指手阳明大肠经的属性或手背的属性; 溪(绤)指肉之小会处或山洼流水之处。阳溪即指此穴属阳位于两筋之间的低洼处,经络的气血就像溪水那样从此处流过。

取穴位置 :阳溪位于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功效 :此穴名为阳溪,是指阳气像溪水般周流不止,所以此穴最善通经活络,经常按摩,并配合金鸡独立,可以有效防止脑中风和高烧不退等症。

养护宝典:如果想成为小脸美女,每天按揉阳溪30分钟,1-3个月,整个脸部就能紧绷缩小。

名称由来 :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

取穴位置 :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功效 :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实验结果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养护宝典:曲池是女人必须牢记的美容要穴,每天按揉曲池30分钟,能排出毒素,使身材保持窈窕。

大肠经总共20个穴位,你记不住或者找不准也不要紧,只要每天把两只胳膊上的大肠经都按摩一遍,就可以达到排毒的效果了。早上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时,或者7点到9点胃经当令时,按揉效果最好。要注意,越是按起来比较痛的、皮下有结节和条块的地方,越是要重点按摩,直到痛感和结条节块消失,才说明经脉畅通了。当然,市面上也有卖五行经络刷,据说可以方便大家进行按摩,不过我自己用了一次之后发现摩擦得皮肤很痛,果断放弃。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说“忧伤肺,喜胜忧”,即说肺气不足的人特别敏感多疑,容易伤感。而伤感的人老爱哭,又进一步伤肺,使肺气更加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按《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中“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说法,肺出了问题的人,做事总是没有魄力,唯唯诺诺,没有争强好胜的心,说话办事小心谨慎,总是怕得罪人,此外,身形单薄、贫血、怕冷,这都属于脾肺弱。只有好好好保养肺,使肺气充足,肺功能增强了,人有了魄力,才能敢说敢干。保养好肺,就无需每天为使用哪种护肤品费劲心思,因为五脏本身能给你最好的保养,就看你是否懂得它们之间的生克规律了。

知易行难,很多人看过很多的养生书籍、文章,却依然做不好保养这件小事,归根到底在于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但未曾去动手尝试,或者是尝试了却未能坚持,到最后只能默默地放弃在看书时心中燃起的想要变得更健康的小火苗,放任自己继续葛优躺和熬夜。对此,我决定停止啰里啰嗦再讲几句的打算,默默地按摩穴位去了。

  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请不要把穴位当作“拦路虎”!事实并非您想象的那么复杂!

曾经有位灸友留言,他说他想学习艾灸,然后给母亲“扎艾灸”,这位灸友的孝顺之心值得我们尊敬,而他提到的一个新词语——“扎艾灸”,却反映出一种社会常态:很多人常常以为针灸就是扎针。

 针和灸,作为两个主要的经络治疗方法,千百年来常常被医家以一种联合的方式进行称谓,时至今日,还在流行。很多不明白的人常常以为针灸就是扎针,然后以为艾灸采穴也要像扎针一样,特别精准。

事实上,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手段,采穴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针:使用特制的银针插入人体,依靠针的刺激作用,发挥治疗的作用,其特点是对操作者的专业水准、操作手法要求高,采穴必须精确 。

 灸:通过燃烧艾条,会产生短红外波,借助这种红外波的良性刺激,艾灸才会有效。因为这种短红外波的发散性的,所以艾灸是对 一片区域进行的能量覆盖,而不是一个点。

 总而言之,扎针和艾灸起效的原理大相径庭,对采穴的精准要求也不尽相同。扎针采穴是一个点,艾灸采穴是一个区域,请大家记住!

        当配完穴位后,还是建议自己上百度去找穴位。这样做,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百度搜索,能够掌握一定的关于穴位功能作用的知识;第二个,可以通过文字解说和介绍,直观的看到穴位的所在位置。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穴位都有被收录,其中有详细的取穴方法和图示。 在中医穴位定位方法,主要以突出的身体标志为参照,然后辅助以手指的距离测量。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找,都是可以很准确的找到穴位。

  比如:天枢穴,与肚脐平齐,旁开两寸(也就是3个横指的距离), 那么我们找到这个区域进行艾灸就行了,偏差半厘米、1厘米,不会影响效果。

  具体原因,还要回到上面的所讲:就目前大家的日常艾灸来看,无非是悬灸和随身灸两种,艾灸能量的作用方式都是发散性的,尤其是随身灸的覆盖面更广,只要有效覆盖到该穴位即可。

人身上的穴位,并不像黄帝内经里面说的那样“在固定的地方”。比如关元穴,就肯定在人身上肚脐以下三寸,然后你用手量出那个位置就肯定是关元穴——其实这是现在人的误区!这是把书给“读死”了!

找穴位的具体方法是:

1、首先在书上或者网上查出要灸的穴位的位置,如果有兴趣深入钻研的可以买一个经络小铜人来研究。

2、活用手势,身上量出精确的身上的位置。

3、用点燃的艾条在身上的那个位置上面动作小一点,左动动,右动动,上动动,下动动,具体范围不要超过1厘米,来回找,找到能发动“感传”的具体的地方。也就是放到这个地方,感觉到“不仅仅是这个皮肤烫热,而是其他地方也开始热了”。找到这个地方之后就可以开始放在上面灸了。

 每个人的穴位都被黄帝内经标注好了,其实是很精确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具体穴位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经历,个体不同,所以穴位可能不会一模一样。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去找。并不要完全按照书里面说的,就认定了那个地方。

      除了利用身体的标志物、手指测量距离的方法来采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寻找、探测感觉。 一般来说,穴位所在之处,更为敏感,当身体出现异常时,穴位区域也会出现异常。

用手指按压,感觉异常的地方就是穴位:

①用手抚摸有刺痒的感觉;

②用手指按压会觉得酸麻胀疼;

③手指按下去感觉有一个硬结;

④穴位上有斑点或者此处皮肤的颜色与其他处不一样;

⑤摸上去跟周围皮肤有温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有的时候会特别明显;

⑥按下去,手指的感觉很空,好像里边没有东西存在.也没有弹性。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要突出一点:找穴位并不难,不要把采穴当做拦路虎,错失改善身体的机会!不管你有没有基础,不管以前是否接触过,只要你想获得艾灸的健康益处,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保证你最多不超过一天,就能独立自主的采穴。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足三里

  一般来说,女性脸色不好看,没精打采都是因为脾胃功能弱,造成气血生成少,不能滋养皮肤,所以脸上看起来没有血色和光泽。要想使自己的皮肤富有光泽就要增强脾胃功能,而增强脾胃功能就要按揉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保健穴。

  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弯腿的时候,把四肢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一横即是。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按揉3~5分钟,或者用按摩锤之类的东西进行敲打,使足三里有酸胀和发热的感觉,时间最好选在早上7~9点,因为这时胃经气血最旺盛。

檀香汁

方药

白檀香、浆水适量。

用法

将白檀香捣磨成汁,浆水制法是:将煮熟的小米,浸泡在冰水中五、六天,至生出白色泡沫时,滤出备用。每晚用温浆水洗脸,毛巾擦干,然后在雀斑局部涂上檀香汁,第二天晨起擦去。

功效

本方对雀斑有效。

来源

民间验方

鲜姜酊

方药

鲜姜50 克。

用法

加人50% 酒精500 毫升,浸泡15天,外搽患处,每天4~5 次。搽药半月后完全消退,无复发。来

功效

主治雀斑。

来源: 民间验方

冬瓜藤祛除雀斑

方药

冬瓜藤若干。

用法

冬瓜藤熬水,用来擦脸、洗澡,可使

皮肤滋润,消除雀斑。

功效

对消除雀斑有效。

来源:民间验方

柠檬冰糖汁

方药

柠檬汁和冰糖适量。

用法

将柠檬搅汁,加冰糖适量饮用。

分析

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00克柠檬汁中含维生素C 可高达50 毫克。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和B 族维生素等。

功效

常饮柠檬汁,不仅可以白嫩皮肤,防止皮肤血管老化,消除面部色素斑,而且还具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随本明象

来源

民间验方

按摩除雀斑法

用法

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 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要以轻柔为原则,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每天上午9~ 11点剌激血海祛斑效果最好,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呈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就可以了。

分析

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功效

适用消除雀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868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3
下一篇2023-12-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