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时不能吃哪些东西?

喝中药时不能吃哪些东西?,第1张

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可分为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常山忌葱、茯苓忌醋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如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服温中类药治疗“寒证”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在古代文献中亦有大量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鱼忌苋菜;鸡肉忌黄鳝;蜂蜜反生葱;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蟹、河豚、驴肉;白术忌大蒜、桃、李等。这说明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满意或起相反作用。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例如,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其他,诸如水肿病人少食食盐;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少吃“发食”如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

  “忌口”也不能绝对化,要因人、因病而异,对一般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来说,若长时间“忌口”,禁食的种类又多,则不能保持人体正常所需营养的摄入,反而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对恢复健康不利,因此,在医师指导下,可适当食用增加营养的食物,以免营养缺乏。

您好,知我药妆肌肤顾问很高兴帮助您。

    中药作为华夏的国粹,历来有着神秘的面孔,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而除了将中药用于人体的疾病医治之外,“药食同源”也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因此,中医保健美容具有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中草药化妆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这是中草药化妆品不同于其他化妆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中草药化妆品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将合适的中草药成分添加到化妆品之中,可以从气、血、阴、阳等各方面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使得中草药化妆品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且针对性强,美容效果持久、稳定。中草药来源于大自然,纯正温和,无毒副作用,相较于化学合成化妆品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介绍几个中药祛痘配方。

  1、枇杷叶清肺祛痘配方

  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野菊花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20克,当归10克。将以上材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两次温服。此法对于由肺风热而引起的右脸颊痘痘较为有效。

  2、白芷祛痘配方

  准备几片白芷、一汤匙蜂蜜、少量清水。先将适量白芷磨成粉,然后用清水或者蜂蜜调和,涂在有脸颊两侧长痘痘的部位。有消炎祛痘、美白的功效。

  3、野菊花煎水祛痘配方

  取野菊花50克、、200毫升水。将野菊花煎水后,待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再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10分钟左右,每日二次。长期坚持,可控制痘痘痤疮的复发。

  4、三色堇茶祛痘配方

  将新鲜三色堇,洗净,放入杯中,倒入热开水,浸泡5—10分钟,当汁液完全被开水吸收后,倒出一半于另一杯中,用三色堇茶点涂在痘痘患处,每天两次,在点涂的同时,喝三色堇茶,内服外用。 对祛痘痘、痘印有很大改善。

  5、茵陈蒿汤祛痘配方

  取茵陈30克,黄芩10克,益母草15克,大黄6克,甘草6克。将以上材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两次温服。

 更多肌肤问题欢迎您到知我药妆肌肤专家平台提问,或者到知我药妆官网进行在线咨询

很多人治病会选择中医,往往会喝一些中药,虽然中药的味道很重很苦,但是良药苦口,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喝中药的时候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些食物不能一起食用,以免影响药效,那么喝中药时不能吃什么?喝中药时饮食禁忌有哪些?

1、忌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喝中药的时候同时饮用浓茶,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受到影响,会降低药效。

2、忌生冷油腻食物

服用煎煮中药或者中成药丸药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这些食物导致肠胃受刺激,容易影响肠胃对药物的吸收,并且油腻食物难消化和吸收,与药物混合,更容易阻碍肠胃吸收药物,降低疗效。

3、忌吃萝卜

萝卜有消食,破气之功效,如果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药材,吃萝卜容易降低不要效果,影响药物补益作用。

4、忌辛辣刺激食物

喝中药时不能吃辣椒,尤其是有热性病症的时候;服用清热凉血或者滋阴消炎药物的时候更加不宜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导致中药药效尽失,或者药效减弱。

5、喝中药忌吃腐乳

腐乳中含有一种蛋白酶,容易与中药药效相互作用,导致药效消失。因此喝中药之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吃腐乳。

6、喝中药忌凉性水果

服用治过敏性药物之前尤其忌吃梨、山渣、柑橘和柚子等凉性水果,这些水果与抗生素发生反应,会使抗生素疗效降低,并且还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发生致命性心室纤维性颤动。

7、喝中药忌吃大蒜

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胃炎,肝炎等病,在服用健脾和胃药物的时候是要忌吃大蒜的,因为大蒜中含有大蒜素,能导致肠胃受刺激,使所服中药不能有效发挥疗效。

8、喝中药忌吃发物

发物一般指患了某种疾病的人治疗期间不宜食用的食物。姜,蒜等食物属发热植物,虾,蟹等食物属发风之物。患有哮喘的病人在哮喘发作期间,牛奶,鱼虾,蛋等高蛋白食物时需要忌口的;患有疥疮等皮肤病患者忌食虾,蟹等发物;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9、中药一般熬多久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到30分钟。

病人在服中药期间,与某些食物不宜同时进服,称为服药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一、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辛辣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消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2、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3、生冷类:

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难以消化。生冷类食物还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故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除湿药,或健脾暖胃药,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4、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坚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5、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6、忌饱腹时服药

吃中药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在吃饭前半小时,或者是吃饭后半小时来服用药物,这样吸收完全,治疗效果就好,使药物通过胃时不致过分稀释而保证疗效,以消化系统刺激不大的肠道抗感染药宜在饭前服,切记不要在吃得太饱的情况下吃中药,以免影响药物的真正疗效还有刺激到肠胃等正常功能。

二、喝中药要忌口,与这些食物不能同服

1、清热药躲开辣椒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黄、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或者牡丹皮、黄柏、金银花、桔梗、桑叶、连翘等寒凉药物,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类等,否则会减弱清热凉血类中药的疗效。

2、温补中药忌白萝卜

人参是补气的,而萝卜是行气、降气、破气的,如果萝卜和人参同时吃,可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其他的温补类药物,如西洋参、党参、黄芪、何首乌、熟地等,都与人参具有类似的功效,不适合与萝卜同服。无论生的还是熟的,萝卜都有行气的作用,要注意避免与补药合用。此外,具有清热解毒的绿豆,也会“抵消”人参等药物的补益作用。

3、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4、温热药最怕冷饮

室外虽然冰天雪地,可在屋内,暖气、空调已经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环境。很多人因此在大冬天还喜欢喝冷饮。这可能使人们的胃肠在不知不觉中变虚。吃太多冰冷食物会让胃的温度下降,不利于消化食物。

5、治过敏别吃芒果

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们也能买到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这里要提醒大家,除了海产类、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属于“发物”,正在服用治疗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中药的人,最好不要吃这类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513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