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服图案代表的等级
清早期,只有武官为补服制,而补子可随意缀织于朝衣、短褂、皮褂、马褂之上。到了顺治九年后,对补服的制作有了改变,几乎全盘承袭了明朝的定制,只有个别纹样有所删改。各级官员补服为石青色,款式也一致,为圆领、对襟、平袖过肘、身长过膝,区别仅在于补子形状和纹样的不同。
清代的补子直接袭于明朝,但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二者的主要区别,首先在于型制上。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用于褂。明服为团领衫,前胸补子是完整的一块,清服是对襟褂,前胸的补子被一分为二。明代的补子既有单独缀织到补服上的,也有事先直接织绣在补服上的,清代则为单独织绣成后再缝缀到补褂上的。明代的补子大约40厘米见方,清代的补子稍小,约30厘米见方;再有就是明代的补子多以红色等素色为底,金线绣花,清代的补子则是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五彩织绣,色彩艳丽。明代补子四周多为光边,清代补子四周加工精细,多采用花边,并具有装饰效果。明代文官四品以下的补子,多绣有一对飞禽,清代的禽兽均绣单只。
明代的补子只饰于前胸后背,清代宗室的圆补有的不仅饰胸,还有的饰于两肩之上。
缀绣在清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它只不过是绣工的复杂程度和颜色的差别。补子随着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官员所缀绣的补子图案各有不同,主要以文官采用飞禽饰样,武官采用走兽图案,用以显示出武官的威武气势。而官员的元配夫人为朝廷命妇,亦可随夫婿官阶,可在正式的霞帔胸、背部分缀有补子。
补子分圆补和方补两种。圆补用于贝子以上皇亲者,上为五爪金龙纹,分别饰于左右肩上及前胸和后背。方补均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
文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口若悬河为鹭鸶,七品为(氵+鸡)(氵+束+鸟),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
武官缀绣的补子图案分别为: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绣犀牛,八品与七品相同也是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清代的补服制度严格,任何人不得逾越。年羹尧的儿子因穿了四团龙补服一项,在给年羹尧定罪时,就有这一项:“非其人,不得服其服,顺礼也。”
当时,也有官员因自己的职位低,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私自找绣工制作的。加工厂清廷三令五申禁止私自制作比自己官职高的补子,但为了利益仍有造假之事发生。制作这些补子的机构,是皇家专门织造绸锦缎的织造衙门。皇家织造衙门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他们用各种绣丝彩料,运用和继承精湛的织绣技术手法,织绣出了誉满天下的传统服饰。这些补子如今已成了珍贵的文物和艺术珍品了。
由东北关外的女真民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清朝的官服突出了满族的民族特色,彻底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族官服面貌。这些服式的满族特色突出表现在冠帽、马蹄袖、袍褂和长裤上。
清代官员的礼帽十分特殊,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拖着羽毛长翎的圆顶大帽。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8月戴到来年2月,叫暖帽,另一种在3月至8月戴 ,叫作凉帽。暖帽为圆形,中间圆顶,周边有一道宽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绒布或绸缎制成。帽檐是貂皮、海龙皮、狐皮等名贵皮料做成。帽子顶上缀有红色的帽纬,中央装着顶珠。顶珠用宝石、珊瑚、金、银等制作,是区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标志。凉帽是一个圆锥体的笠帽,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成。外面罩上罗纱,缀有红色帽帏,加有顶珠。皇帝的帽子最为华贵,有3层帽顶,上面嵌有金龙。冠顶用金丝嵌制,上镶4条金龙,每条龙都口衔宝珠,冠顶中央嵌1颗大珍珠,周围也嵌有珍珠宝石。 马蹄袖,本名"箭袖",是武士射箭时挡在手部的防护衣物。外形酷似一只马蹄。它装在清人常穿的开衩箭衣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行礼时放下来盖住手。它是清人特别看重的满族民族服饰。
满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它与汉族袍服明显不同,上身紧窄贴身,袖子较细瘦,下身的前后左右开衩,这也是有等级限制的。皇室袍子开四衩,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在前后开两衩。袍子均为圆领,右衽。皇帝的礼服袍子用明**,绣有龙纹。官员和命妇们穿绣有蟒纹的袍子。
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是满族服装的一大特征。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较宽松,袖口平齐。马褂是一种非常短小的外褂,长不及腰,袖子不过肘部。对襟马褂也经常被当作宫中礼服穿用。**的马褂最为尊贵。与马褂相近的还有马甲,这也是由骑射生活决定的衣服式样。马甲没有袖子,主要贴穿,用以保暖,后来逐渐成了外衣。
清朝官服前标志——九品文武官
你说的是古建彩绘。在古代汉族建筑中,古建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古建筑彩画颜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图案大面积使用的颜料,彩画行业称之为大色;一部分是绘画部分用量较少的颜料,彩画行业中称之为小色。大色全是矿物质颜料,小色有矿物质颜料也有植物质颜料和其他化学颜料。
彩画在绘制前颜料分为若干层次,同一种颜色,分为深浅不同的几个层次,其中在原颜料中加白调和成的较浅的颜色称为晕色;加入白色较少,比晕色深的颜色称为二色。晕色、二色用量较大,但不称为大色,用在体量小的部位上则称为小色,同样是由矿物质颜料调成。
颜料种类
(一)白色
1、钛白,化学性能稳定,遮盖及着色力很强。由于质地优良,现在彩画中常作为主要白色运用。
2、铅白,不溶于水和稀酸,有良好的耐气候性。国产铅白粉具有很好的质量,为区别于立德粉,彩画中称为“中国粉”。传统彩画以这种白色用量最大。
3、立德粉,遮盖力比锌白强,次于钛白。
(二)红色
1、银朱,具有相当高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及高度耐酸、碱性。彩画对银朱的用量较大,因其色彩纯正,是主要的红色颜料。国产银朱有上海银朱和佛山银朱及山东银朱。
2、章丹,又名红丹、铅丹,色泽鲜艳,遮盖力强,不怕日晒,经久不褪色,彩画中大量运用。
3、丹砂,又名朱砂。大者成块,小者成六角形的结晶体。彩画中做小色用,使用时研细,现有成品出售。
4、胭脂,红色颜料之一。现均用市场出售的成品。
(三)**
1、石黄,又名雄黄。彩画用石黄出产与我国广东、云南、甘肃等地,现在彩画中对一些色彩纯正、细腻、遮盖力强价格低廉的矿物质黄颜料称为石黄。
2、藤黄,植物质颜料,有毒,可以直接用水调和,耐光性差,彩画中做小色用。
(四)蓝色
1、群青,半透明鲜艳的蓝色颜料。彩画中对这种颜料使用量很大。市场出售的广告色群青,色彩灰暗,彩画中很少用。
2、石青,天然产铜的化合物,色彩鲜艳美丽,遮盖力强,经久不褪色,是古代彩画的主要蓝色颜料,现在彩画中做小色。国画颜料中的头青、二青均可。
3、普兰,又名铁蓝,色彩深重而艳丽,在彩画中做小色。
4、花青,植物质颜料,由靛蓝加工而成。颜色深艳,沉稳凝重。
(五)绿色
1、巴黎绿,又名洋绿,产于德国。色彩鲜艳,明度高,遮盖力强,用于室外经久不褪色。巴黎绿是目前彩画大量涂刷绿色的主要品种。
2、砂绿,比巴黎绿色彩发黑,耐日晒,价格便宜。彩画中一般不用原品种砂绿,多用洋绿或佛青调和替代砂绿。
3、石绿,又名孔雀石,颜色鲜艳。将石绿捣研成细末,用水漂之,分轻重取用。色淡的为绿华;稍深的为三绿;更深的为二绿;最重的为大绿。在彩画中做小色。
(六)黑色
黑色,又名乌烟、黑烟子。遮盖力强、耐气候性强、耐日晒,在彩画中运用有悠久的历史。
项目二、彩画颜料调配训练
一、大色的调配
彩画所用大色均用原单一颜料加胶调配。但因大色的性能不同,所以调配方法也各异。彩画在施工前首先调各种大色,其他色如二色、晕色、小色可用大色相互配对,调配彩画颜料的方法取决于颜料的相对密度,一般相对密度大的颜料为中国粉、章丹、洋绿、红土子、群青(佛青)等色,相对密度小的颜料主要指炭黑烟子、银朱两色,但有些相对密度较大的颜料也因颜料性能不同,在调用时可先进行某些处理。
1、群青调配
调群青方法极简单,将颜料放入容器加入适量胶液,由少至多逐渐搅拌成稠糊状,之后再加入足够的胶和少量的水稀化,即可使用。
2、洋绿调配
传统调洋绿色之前,都用开水将其冲解,之后静置数小时再将水澄出,加胶。目前调巴黎绿均不用水沏,直接加胶与颜料调和,方法同调群青。
3、章丹调配
传统认为章丹中含有某些有害成分,故加胶前也用开水沏,有时沏二至三遍,之后漂净浮水,再加入胶液,目前多直接加入胶液,开始量少,搅和均匀后,再加足量胶液。
4、中国铅粉调配
中国原箱铅粉,内为块状与粉状颜料混合体,所以事前需将其碾碎、过筛,再加胶调和。调中国粉有多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使颜料与胶能很好结合,细腻好用。传统方法为:将中国粉与少量胶液揉合均匀,如同和面,之后搓成条或团,放入清水中浸泡,在浸泡过程中胶水与颜料会进一步结合,使用时浮去部分清水,将颜料捣解、搅拌均匀。这种方法如果用热胶揉合中国粉,效果更好,揉成团后同样放人清水中浸泡。存水中浸泡时间约一日即可。用这种方法调和的颜料,有时表面浮起一层泡沫,影响使用,需用纸将浮起的泡沫刮、粘、滤掉。另一种方法,可不将中国粉块事先砸碎,而直接用入量的开水沏,粉块随即瘫解,静置数小时,水凉之后浮去清水再加胶即可使用。如果粉块纯正,其中无杂质,可全部化开,也不需过箩,可直接使用。
5、黑烟子调配
黑烟子体质极轻,极易飘散,而且不易与胶结合,故在加胶时应先少加,可从占黑烟子体积的5%~1 0%的胶量加起,之后轻轻用木棍搅和,也如同和面,使胶液将黑烟子全部粘裹其中,再加足胶液并加适量清水稀释之后使用。丌始时少入胶液为调配黑烟子的关键,否则黑烟子极轻,漂在胶液上面就很难与胶结合。
6、银朱调配
银朱加胶方法介于黑烟子与佛青之间,银朱多体松轻,所以入胶量也先由少到多。银朱加胶量的多少影响银朱的色彩,加胶多,色彩浓重,反之色淡而轻飘,所以彩画俗有“要想银朱红,必须入胶浓”的说法。
7、氧化铁红(红土、广红土) 调配
氧化铁红调法同佛青,直接加胶即可。
8、石黄调配
方法同氧化铁红。
9、香色调配
香色即上**,有深浅之分,彩画不直接用土**颜料加胶调制,而是用石黄加少许红、黑或蓝调成烧的香的颜色,因此无固定色标,常分深香色与浅香色两种。香色既可以作为大色用于大量的底色涂刷,也可做小色运用,浅香色也可以与深香色对照做为晕色运用。
10、石山青调配
即浅蓝、偏绿的蓝色,用绿加群青再加适量白调成,石山青不常做大色调配,只在某种彩画需要时调用。
二、晕色及小色的调配
晕色比人色浅若干层次,当然要与白色有明显的差别,晕色都是用已调好的大色加已调好的白配制,晕色包括三青、三绿、硝红、粉紫、浅香色等。
1、三青调配
与国画颜料(小色)中的三青不同,是用群青加白调成,三青晕色不宜偏重,否则彩画画面色调不明快。
2、三绿调配
也不是国画中的三绿,是用洋绿,现指巴黎绿加白调成,三绿晕色不宜太浅,否则发白,色略比三青重,涂上可使彩画更加艳丽,故彩画调晕色有“浅三青、深三绿”之说,但是晕色应与原绿有明显的色差。
3、硝红调配
即粉红色,用银朱加白调成,色不宜过重。
4、粉紫
有两种配法:一种用氧化铁红加白调制,一种用银朱加群青再加白调制,前者方法简单,但色彩不鲜艳,后者色彩鲜艳,近似俗称的藕荷色,后者由于其中红与群青的比例不同,有偏蓝与偏红两种紫的效果。
彩画中的二色实际也是晕色,但运用中不称晕色,称二色,比晕色深,所以加白要少,调法与晕色相同,常用的二色为二青二绿。其他绘画用的小色传统多用原颜料研制,如研毛蓝、研赭石、泡藤黄块、泡桃红等,由于费工费时,现已改用各种成品绘画颜料,如广告色和国画色中的赭石、藤黄、酞青蓝、朱砂、朱膘、胭脂等,主要用国画颜料。
颜料调配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彩画中的很多颜料含有毒性,有些甚至为剧毒品,如洋绿、藤黄、石黄、铅粉、章丹等,其中洋绿和藤黄毒性最大,从材料调配时就应注意,对于质量差的绿,传统需将其碾压,过箩之后再用。加工过程中,吸入粉尘会使人口鼻发干、流血,接触后,会对皮肤某些部位如汗腺产生过敏反应,红肿骚痒,因此要注意防护。如筛绿时将其放在特制的箱子里进行,必须带手套、口罩,穿防护服,并随时注意洗手等。一旦入口,严重者会致死。
2、彩画的胶传统多为骨胶,骨胶及其骨胶所调制的颜料在夏季炎热天会发霉变质,产生腐臭味,故在运用时应按需分阶段调用,不可一次调制过量,如有用不完的胶,每日均需重新熬沸。用不完的颜料需出胶,出胶方法是将颜料用开水沏,再使颜料沉淀将胶液澄出,使用时再重新入胶。另外,由于夏天天气炎热,胶的性能也随之改变,即黏性减弱。有时不出胶,材料也无腐味,使用前也需另补少量新胶液,以保证其黏度。
目前彩画大量使用乳液胶调各种大色,乳胶色不会霉腐变质,因此不需出胶,但剩余的乳胶色干后不能再用。这是因为干后的乳胶色用水泡不开,所以也应按需配制,以免浪费。
3、各种颜料入胶量按层次而定,一般底色胶量可大些,上层色的胶应小些,否则易出现起皮、崩裂。
彩画施工中的色彩标识
彩画图案由多种色彩间杂排列,彩画图案繁密复杂,种类较多,施工时什么地方涂什么色很容易出现差错,传统彩画施工无设计图纸,什么部位涂什么色不能照图“施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和表达设计人的色彩安排,传统常在构件的图案之间和谱子花纹之中标以色彩加以说明。人们使用中用文字、数字和偏旁来代替汉字表达各种色。彩画用的色有青、绿、香、紫、黑、白、红、黄、章丹、金色,分别用七、六、三、九、十、白、工、八、丹、金表示。对于较浅的色如三青、三绿,可用三七、三六表示,但彩画施工时遇这种情况多不标注,即使标注仍用六、七表示绿青,施工中根据图案的形式就可确认应涂(先涂或后涂)深色或浅色,标注浅色代号只在进行浅调子的彩画时运用,如“新式彩画”,多为浅调子,如用浅蓝可标三七、二七等。
有区别。
清代服饰中等级最高的颜色是明**,它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才可享用,明**是凌驾于一切服色之上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颜色。
在后妃服装中,用颜色来区分等级也十分严格。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的朝袍用明**,皇太子妃用杏**,贵妃、妃用金**。等级再低的妃嫔用上述颜色则是僭越。
各式颜色大多出现在妃嫔们的便服中。艳而不俗的红色,娇俏可人的粉色,清新素雅的绿色,深邃端庄的蓝色……不似明**那般高不可攀,不似石青色那般庄重森严,是妃子们的一个个“本我”。
扩展资料
清朝后宫嫔妃们的衣服,从正式到休闲,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
妃子们穿礼服的场合很少,一般只有在重大节日,比如冬至、元旦还有册封礼上才会穿。从流出的剧照中可以看到,娴妃上位成皇后,穿的就是礼服。
而吉服,就是比礼服要简约,但是比常服要隆重的一种服装,一般是在礼仪场合穿,比如富察皇后的荔枝宴上,穿的就是吉服。
参考资料: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取得全面的发展。在工艺美术方面,汉代的工艺美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金属工艺、染织、漆器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在染织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朝廷成立了专门机构管理染织业,印染纺织成绩斐然。著名的马王堆出土的薄纱服装展现了当时染织技术的先进程度。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利仓之妻墓边箱中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香囊和巾、袱外,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获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三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一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
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人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一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为丰富了。
汉代,染织手工艺品在染织工艺、图案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成为中国染织工艺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印染已有夹缬、绞缬(即印染)、蜡缬(即蜡染)三种工艺。汉代四川成都蜀锦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都因此被称誉为锦城、锦官城,而城外洗濯蜀锦的岷江也被称为锦江。
汉代的印染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关于染织色彩,在文献上记载得较为具体的是史游所著的《急就篇》,结合湖南长沙马王堆、新疆民丰汉墓出土的汉代染织遗物来看,可知当时至少已能染出朱红、深红、青色、蓝黑、绛紫、墨绿、黄、蓝、灰、香色(浅橙)、浅驼(灰褐)、宝蓝等三十余种。
龙袍的龙有五爪,而普通官员的龙只有四爪。
1、皇帝的龙袍
皇帝龙袍以明黄、金黄或者杏黄一类的亮**为主,龙袍上绣有九条龙,以龙袍实物来看,前后加起来不过八条龙,但实际上还有一条是被绣在衣襟之内,所以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故龙袍实际上绣有九条龙。
若单从正面或者背面看时,看见的只有五条龙,这也真吻合了“九五之尊”之数。龙袍下摆还绣有许多弯曲的线条,叫做“水脚”,水脚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波浪之上还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崖”,寓意着“延绵不断”、“一统山河”、“万世升平”。
2、皇子、王爷的官服
王朝服一般也是龙袍,贝勒则是蟒袍,“蟒衣为象龙之服”,与皇帝龙袍的龙只是相像,不同的是皇帝龙袍的龙是为五爪金龙,而蟒袍则是四爪。
亲王朝服的颜色必须“暗于”皇帝,故只能用土黄、暗黄一类颜色,龙也得是盘龙、降龙,不得使用升龙、正龙,朝服下摆也绣“海水江崖”。
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
其特点是盘领、右衽、**。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帝王龙袍从隋文帝起,开始征用中国最好的蚕丝辑丝作为经纬线,并以手工丝秀龙等图案,辑丝丝绸制作龙袍壹直延续到中国封建王朝覆灭。
1描写樱桃语句
1、在春夏的时候时候,樱桃树上就已经挂满了一棵棵火红火红的小樱桃。
2、圆溜溜的樱桃挂满枝头,像无数个晶莹闪烁的红玛瑙。
3、樱桃一个个胀鼓鼓圆溜溜的,在阳光的照射下,从远处看,真像一颗颗又大又圆的小珠儿。
4、樱桃先是青绿色的,接着就变成淡**的,最后到了四月中旬五月初,樱桃便成熟了。
5、樱桃甜中带酸,香气浓郁,就像青涩又甜美的少女的粉色唇片。
6、樱桃花开了,虽然树叶还不是很茂盛,但是却开满了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一阵风吹过,树的花的花瓣像米粒一样飘了下来。
7、樱桃的颜色开始是青的,渐渐变成了淡红大红,就象一张张小红脸蛋,嫩嫩的,一碰就破,非常惹人喜爱。
8、樱桃的颜色开始,是青色的,渐渐变成淡红,又变成大红,大红色的樱桃就熟了,在树上可爱极了,就像一张张小红脸蛋。
9、成熟了的樱桃红彤彤的,远远望去,像一串串小玛瑙球,只要你站在树旁,用手轻轻一拨,那称心如意的红樱桃就会滑到你的手里。
10、一颗颗如山楂般大小的樱桃,如钻石般璀璨耀眼。
11、一棵棵樱桃树上,稀疏的叶子遮挡着一个个黄中带红的樱桃,樱桃一个个胀鼓鼓圆溜溜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从远处看,真像一颗颗又大又圆的金色珍珠。
12、抬头看树上的樱桃,将树枝压弯了腰,一簇簇拇指大小,圆溜溜红彤彤的樱桃让人流口水
13、三月份,白里透粉的樱桃花绽放了,像一颗颗五角星,漂亮极了!
14、每年樱桃结果之时,结出一颗颗诱人的樱桃,鲜嫩欲滴,使人小心奕奕得摘下它,好像要碎掉了似的。
15、春雨如丝,洗润着樱桃树,樱桃树在春雨中“吱吱”作响,迎接着春雨的洗礼,茁壮成长。
16、大又红的樱桃好似珍珠玛瑙般晶莹剔透,味道很甜。
17、二三月樱桃长在绿叶间,到了快成熟时,有红的暗红的淡绿的深绿的,五光十色,美极了。
2描写樱桃优美的句子樱桃古今赞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1日 16:36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人国古代著名诗人之一。唐德宗贞元年间举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曾任杭州刺史。他非常欣赏苏杭一带的樱桃,因而写了一首七律: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洽举头千万颗,婆婆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诗中说:樱桃(又名含桃)是东吴(那时江浙一带称东吴)出产的最佳果品,香气浓郁,色泽鲜艳,味道特好。果子成熟时节,抬头年去,千万颗果子密密麻麻(洽洽:密集的样子)挂满枝头,使树枝坠垂摇曳,拂扫人面。鸟儿飞来偷吃鲜红的果子像衔着红火,人们争着来,摘果,踏破掉在地上的果子像踏破的珍珠。可惜遇到风吹兼雨打,过三两天,这样好的果恐怕就没有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把樱桃描写得相当淋漓尽致,让你似乎看到满树火红火红的樱桃,间到它的浓郁的香味。至于作为诗歌的深刻意义,它深含的感情、寓意,这里就不说了。
人国裁培和食用樱桃的历史很悠久。据传,唐代开始,每年皇帝还把樱桃分赐给群臣,为新举的进士举进樱桃宴。所以历来有很多诗人吟咏樱桃,把樱桃视为很名贵的果品。甚至李商隐用诗说:"鸟越香荔,齐名亦未甘。"就是说樱桃与荔枝齐名,心有未甘。当然李商隐是写诗,借以寓意,并非在实际上评判樱桃与荔国的高下。但樱桃确实也是美味有益的果品。据医书《名医别录》载:樱桃味甘无毒,调中益气,美志,止泄精气谷痢,令人好颜色。当代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亦载:樱桃能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而据分析,樱桃的营养成份也不错,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E和钙、磷、钾、铁等也相当丰富所以人们都喜欢吃樱桃。
樱桃可作为水果鲜食,还可入馔入药。用樱桃入馔,可加工成美味佳肴。据曾在慈禧太后身边任职的女宫德龄回忆,慈禧晚年爱吃的菜中,有一味"樱桃肉",是慈禧特别中意的一味菜。德龄说,樱桃肉的制法是,先把上好的猪肉切成棋子般的小块,加入调味品,再和新鲜的樱桃(没有新鲜的,也可用蜜饯的或制过的樱桃,先放在温水里浸到跟新鲜的一样好看鲜嫩)一起装在白磁罐里,加清水,在温火上慢慢的煨,约10个钟头,肉也酥了,樱桃的香味也出来了,尤其是它的汤,真是美到极点。笔者又在的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看到他提到一味"樱桃火腿",金庸没有写出制法,只说它娇红香,颜色既美,且别有天然的清香。樱桃肉、樱桃火腿,不知道今天有哪间酒家制做有这些佳肴呢?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樱桃》诗说:"此果非不多,此味良独美。"
3关于“樱桃”的句子后梁·宣帝。
《樱桃赋》 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东迎。 唐太宗。
《樱桃春为韵诗》 华林满芳景,洛阳编阳春,未颜合运日,翠色影长津。 唐·白居易。
《吴樱桃》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农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争摘时踏破珠。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宋·苏轼。《樱桃》 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
莫除枝上露,从向口中传。 宋·朱淑真。
《樱桃》 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
宋·辛弃疾。《菩萨蛮·席上分赋得樱桃》 香浮乳酪玻璃流,年年醉里尝新惯。
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
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唐张祜 。
《樱桃》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宋陈与义。《樱桃》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
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唐皮日休。
《樱桃花》 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 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
4描写樱桃树的句子11 四月,樱桃树上结了许多青青的小樱桃,它那翠绿的颜色,几乎让人分不清是生的樱桃还是绿叶。
1 每当春天到来时,一朵朵粉红色的樱桃花就开满了枝头。最让我奇怪的是樱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等叶子长齐了,树上就挂满了一颗颗青色的小樱桃,樱桃不但好吃,樱桃的花还很漂亮。
2 爷爷家的门口,有一棵粗壮的樱桃树。每年的暑假,我都去吃樱桃。这棵樱桃树,每年都会结出很多很多香甜的果实,好像知道我要来似的。
3这棵樱桃树的树干比较细,我一只手就能抓住它。树干上面分出几个树杈儿,每个树杈又分出许多小杈儿,像比赛似的伸向天空。
4 前几天家门前三颗樱桃树上,粉嘟嘟的樱桃花又开了。开始只有几朵,稀稀疏疏,后来,开得越来越繁茂,好似给樱桃树戴上一定白里透红的大花冠。
5 过了几十天,樱桃花谢了,樱桃树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叶子。不久,就有些绿豆似的小樱桃在碧绿碧绿的叶子中露出了头。
6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樱桃树。阳春三月,白里透红的樱桃花开了,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裂开似的,有的花在树枝后面躲着,像在和我捉迷藏。有的花三五成群,像在做游戏,有的花两朵在一起,像在打架一样。
7 奶奶家院子里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樱桃树,长得有两人多高了,记得在我小时候,这樱桃树就是这般高大。每当早春时节,樱桃树就先开起了白中带点儿粉色的樱花,在花瓣簇拥中冒出几缕金黄中带点胭脂红的花蕊。
8 细雨如丝,一棵棵樱桃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雨雾中欢笑着。阳春三月,樱桃树上满是嫩芽儿,一个个都含苞欲放,风一吹,就摇来摇去的。
20 姥姥家种了一棵樱桃树。它长的十分高大,它的干有碗口粗细,它的枝叶长的十分茂盛,就像一把碧绿的大伞。
一、清代朝冠
清代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用于祭祀庆典的有朝冠;常朝礼见的有吉服冠;燕居时有常服冠;出行时有行冠,下雨时有雨冠等。每种冠制都分冬夏两种,冬天所戴之冠称暖帽,夏天所戴叫凉帽。 皇帝朝冠,冬天的暖帽用熏貂、黑狐。暖帽为圆形,帽顶穹起,帽檐反折向上,帽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用四条金龙相承,饰有东珠、珍珠等。凉帽为玉草或藤竹丝编制而成,外裹**或白色绫罗,形如斗笠,帽前缀金佛,帽后缀舍林,也缀有红色帽纬,饰有东珠,帽顶与暖帽相同。皇子、亲王、镇国公等的朝冠,形制与皇帝的大体相似,仅帽顶层数及东珠等饰物数目依品级递减而已。皇帝的吉服冠,冬天用海龙、熏貂、紫貂,依不同时间戴用。帽上亦缀红色帽缨,帽顶是满花金座,上衔一颗大珍珠。夏天的凉帽仍用玉草或藤竹丝编制,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帽顶同于冬天的吉服冠。常服冠的不同处是帽为红绒结顶,俗称算盘结,不加梁,其余同于吉服冠。行冠,冬季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其余如常服冠。夏天以织藤竹丝为帽,红纱里缘。上缀朱牦。帽顶及梁都是**,前面缀有一颗珍珠。
文武官员的朝冠式样大致相同,品级的区别,一是在于冬朝冠上所用毛皮的质料不同,而更主要的区别是在冠顶镂花金座上的顶珠,以及顶珠下的翎枝不同。这就是清代官员显示身份地位的“顶戴花翎”。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chēqú车渠,一种南海产的大贝,古称七宝之一〕,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金顶。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干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作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用玉、翠或珐琅、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
“目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和硕额驸①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初,花翎极为贵重,唯有功勋及蒙特恩的人方得赏戴。康熙时,福建提督施琅以平定台湾功第一,沼封靖海侯,世袭不变。而施琅却上疏辞却侯爵,恳请依内大臣之例赐戴花翎。经部议,在外将军、提督没有给翎先例。最后,还是由康熙帝特别降旨赐戴。以世袭侯爵换取一翎,足见当时花翎之贵重。而“顶戴花翎”也就成为清代官员显赫的标志。到清中叶以后,花翎逐渐贬值。道光、咸丰后,国家财政匮乏,为开辟财源,公开卖官鬻爵,只要捐者肯于出钱,就可以捐到一定品级的官衔,穿着相当的官服,荣耀门庭,欺压地方。清代小说《红楼梦》写秦可卿死后,贾珍因贾蓉不过是个“黉〔hóng洪〕门监生”,写在灵幡上不大好看,就用1000两银子为贾蓉捐了个五品职衔的龙禁尉,使葬礼风光了许多(《红楼梦》第十三回)。清初极为难得的翎枝,此时也明码标价出售。开始是广东洋商(专营对外贸易的商人)伍崇耀、潘仕成捐输十数万金,朝廷无可嘉奖,遂赏戴花翎。以后,海疆军兴,捐翎之风更盛,花翎实银一万两,蓝翎5000两。以后又援照捐官之项折扣,数目很少,捐者遂多。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时,条奏捐翎改为实银,不准折扣,花翎7000两,蓝翎4000两。此时的顶戴花翎其实已变了味道。但其象征荣誉的作用依然存在。直至晚清,李鸿章因办洋务有功,慈禧赏他戴三眼花翎。
二、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清太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28年),就曾渝告诸王、贝勒:“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循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嗣后凡出师、田猎,许服便服,其余悉令遵照国初定制,仍服朝衣。并欲使后世子孙勿轻变弃祖制。”(《清史稿·舆服志》)作为载入史册的清代官服定制,是干隆皇帝所定,距清定都北京已近百年。直至清末,官服制度再无大的变动。这是一套极为详备、具体的规章,不许僭越违制,只准“依制着装”。上自皇帝、后妃,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得按品级服用。
三、蟒袍
蟒袍,也叫“花衣”。蟒与龙形近,但蟒衣上的蟒比龙少去一爪,为四爪龙形。蟒袍是官员的礼服袍。皇子、亲王等亲贵,以及一品至七品官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别等差。如皇子蟒袍为金**,亲王等为蓝色或石青色,皆绣九蟒。一品至七品官按品级绣八至五蟒,都不得用金**。八品以下无蟒。凡官员参加三大节、出师、告捷等大礼必须穿蟒袍。
四、黄马褂
清代还有一种黄马褂,是较受荣宠者的服装。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都例准穿黄马褂,褂用明**。正黄旗官员的马褂用金**。清代皇帝对“黄马褂”格外重视,常以此赏赐勋臣及有军功的高级武将和统兵的文官,被赏赐者也视此为极大的荣耀。赏赐黄马褂也有“赏给黄马褂”与“赏穿黄马褂”之分。“赏给”是只限于赏赐的一件,“赏穿”则可按时自做服用,不限于赏赐的一件。如干隆时曾给提督段秀林赏穿黄马褂。段秀林为官古北口,一次随驾扈从热河,干隆帝召见时,见他须发皆白,便问他尚能骑射否段秀林答:“骑射乃武臣之职也,年虽老,尚能跨鞍弯弧,为将士先。”干隆帝遂在宫门前悬鹄一只,令段试射。段秀林一箭中鹄,干隆大喜。为奖励其武功,便赏穿黄马褂。到清代中、晚期,得此荣耀者为数较多,僧格林沁、左宗棠、李鸿章等均蒙恩赏穿。
五、贵妇冠服
妇女服饰中的最高等级是皇后、皇太后,亲王、郡王福晋(满语“妻子”,译为“夫人”),贝勒及镇国公、辅国公夫人,公主、郡主等皇族贵妇,以及品官夫人等命妇的冠服。它与男服大体类似,只是冠饰略有不同。 冠有朝冠、吉服冠,分冬夏二种。皇太后、皇后朝冠,极其富丽。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各贯一颗东珠,以金凤相承接,冠周缀七只金凤,各饰九个东珠,一个猫睛石,21颗珍珠。后饰一只金翟,翟尾垂珠,共有珍珠302颗。中间一个金衔青金石结,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二条明**条带,末端缀宝石。皇后以下的皇族妇女及命妇的冠饰,依次递减。嫔朝冠承以金翟,以青缎为带。皇子福晋以下将金凤改为金孔雀,也以数目多少及不同质量的珠宝区分等级。冠饰还有金约、耳环之类的饰物。金约是用来约发的,戴在冠下,这也是清代贵族妇女特有的冠饰。金约是一个镂金圆箍,上面装饰云纹,并镶有东珠、珍珠、珊瑚、绿松石等。耳饰,按清制规定:“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原来满族妇女的传统习俗是一耳戴三钳,与汉族妇女的一耳一坠不同。就是说,满族妇女小时即需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戴三只耳环,一个小小的耳垂负担三只耳环,其苦可知。而皇后耳饰的重负,无异于一种刑罚。但满族统治者却乐此不疲,一再强调,不许更改。干隆皇帝特为此事下过诏渝:“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徐珂《清稗类钞》)。以至到民国时期,满洲妇女中仍有沿此陋习的。
六、清代男服
一般男服有袍、褂、袄、衫、裤等。长袍,又称旗袍,原是满族衣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清兵入关后,全国军民在必须“剃发易服”的命令下,汉族也迅速改变了原来宽袍大袖的衣式,代之以这种长袍。旗袍于是成为全国统一的服式,成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服装。它可以做成单、夹、皮、棉,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旗袍的样式为圆领、大襟、平袖、开褉。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也在演变,尤其是妇女的旗袍,变化较多。总的趋势是更加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到民国时期,这种长袍仍是一些正式场合的服装。与长袍配套穿着的是马褂,罩于长袍之外,原是骑马时常穿的一种外褂,因便于骑马,故称“马褂”。其式为圆领,有开衩,有扣襻,长仅及腰。
马褂亦有单、夹、皮、棉之分。满族进关之初,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穿用。康熙(公元1662-1722年)末年,富家子弟开始穿着。雍正时(公元1723-1735年),穿者日多。以后传至民间,不分贵贱,逐渐作为一种礼服。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其中一种叫得胜褂,对襟方袖,最初仅用于行装,自从傅恒①征讨大小金川回京后,喜爱它的便捷,平时经常穿着,随即风行一时。翻毛皮马褂,是达官贵人们的服装。坎肩,或叫马甲、背心,清代很时兴。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无领、无袖、对襟,穿脱方便,有的还套在长袍外面起装饰作用。清代坎肩在用料、做工上十分讲究,式样变化也多。“巴图鲁”坎肩,比较特殊。“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其式样如南方的“一字马甲”,在一字形的前襟上装有排扣,两边腋下也有纽扣。当时在京师八旗子弟中甚为流行。后来在它两边的袴褴〔lán兰〕处加上袖子,称作“鹰膀”。
《红楼梦》中写贾宝玉与众姐妹相约到芦雪庭观雪景,宝玉就“穿一件茄色哆啰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八旗子弟骑马时常穿这种“鹰膀褂子”以显威风。坎肩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至今仍是人们喜着的衣服。长衫、袍褂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礼服,官吏所穿的开两衩。另有一种冬季穿的不开衩的长袍称“一裹圆”,是市民百姓的服装,官绅人家也常以它作为日常便服。 清代服装的颜色,比较丰富,民间除不准使用**、香色(介于黄、绿之间的颜色)外,朝廷限制不多。然而人们的喜好和社会的时尚,各时期不同。清初,流行蓝色,人们取其清淡、明快,于是天蓝、宝蓝等色受到人们喜爱,甚至影响到皇宫内院;干隆中期,崇尚玫瑰紫,人们爱其“红火”,于是围绕红色的大红、真红、枣红、粉红等又成为男女老少服装首选的颜色;干隆末年,福康安①喜穿深绛色,人们争相仿效,称为“福色”。“福”既代表绛色,又蕴含福气,人们愿借“福”色衣获得幸福,故绛色又风靡一时;至嘉庆(公元1796-1820年)末期,又一反绛色的深暗而追求鲜亮洁净的浅灰、亮灰、银灰等色彩。
清代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这可能与满族的习俗有关。帽有礼帽与便帽。礼帽分暖帽与凉帽两类。暖帽用于寒冷季节,是缎子或呢绒、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四周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依天气冷暖分别镶以毛皮或呢绒。凉帽,形如斗笠,一般百姓的凉帽是用竹、藤丝编织的。便帽,最常见的是瓜皮帽,帽由六瓣缝合而成,上尖下宽,呈瓜棱形,圆顶,顶部有一红丝线或黑丝线编的结子。为区别前后,帽檐正中钉有一块明显的标志叫做“帽正”的。贵族富绅多用珍珠、翡翠、猫儿眼等名贵珠玉宝石,一般人就用银片、料器之类。八旗子弟为求美观,有的在帽疙瘩上挂一缕叫做“红缦”的一尺多长的红丝绳穗子。这种形制,也有变化。咸丰(公元1851-1861年)初,“帽正”已为一般人所不取,为图方便,帽顶又作尖形。帽为软胎,可折迭放于怀中。一般市贩、农民所戴的毡帽,也沿袭前代式样。冬天人们多戴风帽,又称“观音兜”,因与观音菩萨所戴相似而得名。清代男子着便服时穿鞋,着公服时穿靴。靴多用黑缎制作,尖头。清制规定,只有官员着朝服才许用方头靴。
七、女服
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 满族妇女的长袍,圆领、大襟,袖口平大,长可掩足。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贵族妇女的长袍,多用团龙、团蟒的纹饰,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绦或彩牙儿。满族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在袖里的下半截,彩绣以各种与袖面绝不相同颜色的花纹,将它挽出来,以显示另种风致和美观。领与袍分离,是清代初期旗袍的又一特色。妇女穿旗袍时也需戴领子。这是一条迭起约二寸左右宽的绸带子,围在脖上,一头掖在大襟里,一头垂下,如一条围巾。至同治、光绪时期(公元1862-1908年),逐渐出现带领的袍、褂,至坎肩也有领子。领的高低也在不断变化。民国以后,已经没有不带领的袍、褂了。这种长袍以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一旗袍了。
八、清代满族女服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日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一般高一二寸,以后有增至四五寸的,上下较宽,中间细圆,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有的底部凿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底”。
鞋面多为缎制,绣有花样,鞋底涂白粉,富贵人家妇女还在鞋跟周围镶嵌宝石。这种鞋底极为坚固,往往鞋已破毁,而底仍可再用。新妇及年轻妇女穿着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岁时开始用高底。清代后期,着长袍穿花盆底鞋,已成为清宫中的礼服。 汉族妇女的服装较男服变化为少,一般穿披风、袄、裙。披风是外套,作用类似男褂,形制为对襟,大袖,下长及膝。披风装有低领,有的点缀着各式珠宝。里面为上袄下裙。裙子初期还保存明代遗风,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以后随时代推移,裙式也不断发展,创制不少新式裙样,如一种“弹墨裙”,也叫“墨花裙”,是在浅色绸缎上用弹墨工艺印出黑色小花,色调素雅,很受妇女喜爱。以后也有在裙上装饰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铃的,还有一种在裙下端绣满水纹的,裙随人体行动,折闪有致,异常美观。
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时兴的“鱼鳞百褶裙”,是对传统百褶裙的发展,即在裙子折裥之间用丝线交叉串联,裙在展开时犹如鱼鳞一般,新颖多彩。裙、衫的长短搭配也时有变化。清初时仍沿袭明嘉靖以来的遗风,上衣较长,裙子露出较短,不遮双足;晚清以后,衣与裙渐短,衣长至胯,裙在脚面以上;辛亥革命后,变化更大,尤其知识妇女多着圆翘小袄,配以长褶裙,颜色协调,显得端庄大方,清秀淡雅。清代后期,南方又流行过不束裙而着长裤,裤多为绸缎制作,上面绣有花纹。另外,还有背心,长可及膝下,多镶滚边。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将里面的毳毛露在外面,叫“出锋”。清代中期以后,妇女冬季流行披斗蓬,还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云肩的。
九、梳妆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较多,孩童时期,与男孩相差无几。《红楼梦》描述贾母八旬大寿时的排场,“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头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侍候”(《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这未留头的小丫头就是男装打扮的女孩子。女孩成年后,方才蓄发挽小抓髻于额前,或梳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已婚妇女多绾髻,有绾至头顶的大盘头,额前起鬅〔péng朋〕的鬅头,还有架子头。“两把头”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这种发式,使脖颈挺直,不得随意扭动,以此显得端庄稳重。梳这种发髻者多为上层妇女。一般满族妇女多梳如意头,即在头顶左右横梳两个平髻,似如意横于脑后。劳动妇女,只简单地将头发绾至顶心盘髻了事。以后受汉髻影响,有的将发髻梳成扁平状,俗称“一字头”。 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楼,名“大拉翅”。 汉族妇女的发髻首饰,清初大体沿用明代式样,以后变化逐渐增多。清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将头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有的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燕尾式”。后来还流行过圆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样。此外,还有许多假髻,什幺蝴蝶、罗汉、双飞燕、八面观音等等。清末,又有苏州厥、巴巴头、连环髻、麻花等式样。年轻女孩多梳蚌珠头,或左右空心如两翅样的发式,或只梳辫垂于脑后。以后梳辫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头饰,北方妇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制作覆于额上的。《红楼梦》中写刘姥姥见到“那凤姐家常带(戴)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红楼梦》第六回),就是这种打扮。江南一带还时兴戴勒子,上缀珠翠,或绣花朵,套于额上掩及耳间。髻上饰物还有簪,用金、银、珠玉、翡翠等制作,有的做成凤形而下垂珠翠,有如古代的步摇。还有的做成各种花形,行走时轻微摇动,华丽而动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