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按摩减肥怎么做有效果?中医按摩减肥的技巧是什么?

经络按摩减肥怎么做有效果?中医按摩减肥的技巧是什么?,第1张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按摩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理疗方式,对于有需求的男女都有较好的效果。当然前提是进行专业的经络按摩的情况下,而且每次按摩时间、力度都要适度,不然可能会诱发问题。那么经络按摩减肥怎么做有效果?中医按摩减肥的技巧是什么?

1、经络按摩减肥方法

一、配合相应时间进行经络按摩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主宰健康的根本,经络不畅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出现,其中就包括局部脂肪堆积、肥胖、下肢浮肿等。如果能够有效疏通经络,同时配合刺激有效穴位,就能够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由于人体经络错综复杂,不同经络有着不同的运行时间,因此想要达到最佳瘦身效果,需要配合相应的经络时间进行按摩。

瘦大腿前侧:饭后一小时,约19:00左右敲打胃经,以大腿前侧的髀关穴、膝盖上的伏兔穴下膝盖下小腿外侧的足三里为主,从上到下,每秒2下的节奏,每个穴位100下。

瘦大腿外侧:睡前11点左右,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穴位、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和膝阳关,因为腿部脂肪较厚,需用力敲打至微痛才好。每个穴位100下。

瘦腰:每天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前,敲打腰两侧,先左后右,每侧100下。

瘦腹:每天睡前按摩肚脐下元关穴,可以顺时针按摩也可以指压按摩,按摩100下左右。

二、经络减肥的作用原理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肥胖者的不同特点,不同部位的肥胖进行辨证施治,并与耳疗、脐疗、食疗相结合,借助针灸作用,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脏腑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1、刺激作用:通过针刺穴位和耳穴压迫的方法,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刺激,通过经络、俞穴将刺激信息传入脂肪组织,令其分解、液化,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而达到肌体的脂肪代谢平衡。

2、药物作用:利用药物透过皮肤、孔窍、俞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以发挥药理作用,从而加速脂肪的分解液化代谢,同时抑制脂肪的合成,因此达到减肥作用。

3增强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通过疏通经络和脐疗药的作用,可使血液及淋巴液加速循环,从而将减肥过程中分解、液化的脂肪成分带走,通过汗腺、呼吸道、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4调节内分泌失调,调节新陈代谢的平衡,及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失调在减肥过程中意义深远,许多肥胖者因种种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内分泌失调,通过减肥治疗后,她的激素代谢达到正常水平时,体重也很快会达到正常水平,脂肪的堆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营养过盛。通过耳穴治疗来达到抑制食欲的作用,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对减肥者来说至关重要。

三、经络减肥特点

1、疗效显著。通过经络减肥,能迅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一个疗程15次,可减5~80斤,24小时后可减2~9斤。

2、适用范围广。经络减肥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减肥患者,即使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仍可采用本法,同样会收到良好效果。

3、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经络减肥对操作者要求相对而言不是太高,且几乎无危险性。

四、经络减肥简易按摩法

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所以身体要减肥,找准这张网上相应的穴位即可。

1、头部按摩法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2、眼面部按摩法

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眼眶部按摩: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力向下擦到下颏处,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覆连续约10次,舌头顶住上颚部,下牙往上作叩齿动作连续20次。

3、加强肠胃功能

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续约2-5分钟。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以腹部发热为宜。

4、耳部按摩法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食指弯屈后,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5、四肢保健按摩法

加强手脚的新陈代谢,治疗酸痛,并可预防手肘、膝盖的退化。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泽等穴。互捻双手食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为宜。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至酸胀感为宜。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次。推涌泉:快速用力擦热脚底,可加强肾功能,防止脚底冰冷。

6、腰部保健按摩法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擦动,至腰部发热为止。并可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炼腰部肌肉。

2、呼吸瘦身方法

站立呼吸

1站立姿态,用双手轻轻按在肚脐两侧,用平常的方式呼吸,感受腹部有没有动再刻意地用嘴和腹部配合进行呼吸感受。

2深深吸气直到腹部鼓起,再慢慢将气吐出。注意控制呼气和吐气的时间,吸气要保证在4秒钟左右,而吐气要控制在8秒吐净。

3反复几次,如果觉得区别不大,可以试试用双脚打开略宽于肩膀,双手叉腰站立,边做呼气吐气,边身体前倾,微微鞠躬,再直起背部,感受腹部呼吸时对腰腹部和背部肌肉的连动影响。

仰卧呼吸

1仰卧,手放在胸部以下位置,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感受腹横肌的运动。

2当感受到腹部内侧有拉紧的感觉时,就可以用口吐气了。

3习惯以后,试着稳住气息,不要太快吐完,然后小口吐气进行练习。运用到实践中,在扭转腹肌的同时进行腹式呼吸,效果会更好。

坐姿腹式呼吸

1保持冥想坐姿,放松全身,自然呼吸一段时间后,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2,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3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有效,但第一要认穴准,耳朵上穴位太多,其一一对应身体内脏既各部位。第二,按摩肚子要顺着肠子蠕动方向。我曾亲言目睹有人平躺着享用香油按摩腹部后立马要上厕所排便的情况。关键还在于日后坚持,否则易反弹

我们或多或少的听过按摩可以减肥,但是我们对按摩比较陌生,不知道按摩的手法,也不知道按摩从哪里开始,更不知道的顺序。今天,就交给大家轻松减肥的八步按摩法,能减肥的耳朵穴位和能瘦腿的腿部穴位,还有按摩要注意的事情。

1、八步按摩轻松减肥

第一步:从腿部开始

先把精油涂在手上,先从脚腕内侧开始按摩,然后顺着小腿往上轻擦至膝盖内侧;

再从脚腕开始轻擦,经过膝盖前侧继续往大腿的方向按摩;最后从脚腕的后侧开始,顺着往上轻擦并提拉小腿肚,在膝窝出缓缓按压。

第二步:臀部至背部

双腿并拢站直,骨盆立起来,背部肌肉往上拉伸,全身站成直线,伸出双手,弯曲手肘,从后方扶在左右侧臀的外侧,首先从上往下轻擦整个臀部,然后继续往上推擦至背部。

第三步:腹部

双脚站立与肩同宽,然后收起小腹,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小腹,轻擦肚脐外一周,按摩4秒。

第四部:手臂

往上屈肘举起左臂,手肘稍比肩膀高,上臂垂直往上伸展,右手打开,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从手腕开始,顺着往回按摩左臂,左右手臂各按摩3秒。

第五步:颈部

头部往右上方仰起,拉伸颈部左侧的肌肉,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利用指腹从耳后轻轻按压,然后竖着脖子往下推擦至肩部,左右两侧均按摩5秒。

第六步:脚跟

往前掂出右脚,脚趾着地,脚跟离地,往前俯下上身,用左手托着右脚脚跟,利用手掌以及手指,缓缓地按压脚跟,左右各按压1秒即可。

第七步:膝窝

屈膝坐着,左右脚一前一后地踮起脚跟,即按摩左腿膝窝的时候,左脚往前踮出,右脚往后收,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并拢,从内外两侧包裹膝盖,用指腹缓缓按压5秒。

第八步:大腿根

双腿并拢,屈膝坐着,大小腿成90度直角,脚掌也要并拢,两手从外侧扶着大腿根,一边缓缓呼气,一边稍微往前俯下上身,同时慢慢从两手施力,按压大腿根10秒。

2、按摩耳朵穴位减肥

1控制饥饿

食指压右耳的饥饿点一分钟,换左耳做同样动作。

穴位瘦身主要用通过穴位的按摩来向大脑释放出我很饱的信号,由此来不吃东西也不饿。

2延长饱足感

用食指轻轻敲打右耳的内分泌点穴位60下,换左耳重复此动作。

瘦身原理按压内分泌点穴位可以使下丘脑中的食欲控制中心限制导致饥饿的激素的产生,并且提升使人产生饱足感的激素。

3避免压力下进食

拇指和食指捏紧右神门,保持一分钟。然后换左耳做同样的动作。

瘦身原理很多时候,人们吃得过多不是因为身体真的需要,而是压力使然。而按压神门能安抚身体,减少生理紧张,使刺激食欲的自主神经得到放松。

4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用小手指轻轻敲打右耳的胃点穴位60下,然后在左耳相同部位重复此动作。

3、按摩这三个穴位能瘦腿

1阴陵泉——二郎腿帮大腿消肿

阴陵泉穴是“小腿消肿穴”,经常给予刺激,便可以达到真正的消肿的目的,帮助身体除湿。值得一提的是,你会发现眼袋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位置

它的位置是在膝盖骨内侧有个小窝的地方。

方法

每天翘二郎腿,用掌心拍打阴陵泉穴3-5分钟就可让此穴位畅通,不妨在上午工作中时常变化姿势,给予它足够的刺激,也可为身体减压。

2血海穴——按压为双大腿通气血

当身体气血不通时,大腿就容易出现胀痛,看上去胖胖的,此时就需要按压血海穴,帮助双腿通气血,消除胀痛感。

位置

想要找到血海穴并不难,让同事帮忙,两个人相视而坐,让对方用手掌抱住膝盖,五指自然指向前方,大拇指间所在的位置,就是血海穴。

方法

用按压的方式就可以让此穴位“活动”起来,并可通气血,瘦腿效果就不错哦!当时钟转到上午10点,你可能有些疲倦,那就休息一下,与血海穴“亲密接触”吧!

3太白穴——互踩消除大腿疲劳

每日在外奔波,双腿经常处在疲劳状态,大腿就会越来越“健壮”。需要在脾经旺盛之时,刺激太白穴,消除双腿的疲劳感,从而避免粗壮现象出现。

位置

当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时,会看到脚中心有一条弧线,这条弧线的起点就是太白穴所在的位置。

方法

准备午餐前,经常用一只脚跟踩压另一只脚的太白穴处,便能消除双腿疲劳感,当然那也会促进双腿可爱曲线的形成。

4、按摩减肥注意事项

1按摩需要在身心充分放松的时候进行,过度疲劳、生病、发热等出现身体不适或情绪不安的时候要避免。

2避免在饭后2小时内,或酒后进行。

3皮肤上有伤或病患的部位要避免。

4沐浴后身体温暖的时候效果更佳。

5若双手摩擦力减少的时候,可以涂抹些按摩用的精油或乳液再进行。

6按摩前后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耳廓的神经、血管最为丰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经可影响胰岛素值,进而掏食欲,达到减肥的目的。

耳穴疗法为什么有效?

中医美容减肥方法中有一种刺激耳廓的耳穴疗法,而且颇有效果。然而,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耳穴疗法为什么这么有效,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耳廓与经脉、脏腑、神经关系密切

(一)耳廓与经脉的关系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如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经筋分别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或分布于耳廓周围,但均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病人,有轻微的触电或气体流动或一股发热暖流感由耳廓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如对针刺经穴循经感传显著的受试者、刺激耳穴时出现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在104次的测试中,90次所诱发的感传的循行路线与耳穴刺激互有特异的对应关系,约占865%,其余14例感传系沿着同名经、表里经或其他无关经脉的路线循行。由此可见,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耳廓与脏腑的联系

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亦说:“肾气温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也说:“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医著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千金方》中说“……神者,心之脏……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也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以上这些论述,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观察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即针前胃电波幅和频率偏低者,针后可提高;针前偏高的针后则能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

(三)耳廓与神经关系

耳廓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

分布在耳廓上的四对脑神经及两对脊神经相中枢神经系统的均有联系,如分布在耳廓的耳额神经属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除司咀嚼运动和头面感觉外,还与脊髓发生联系;面神经除司面部表情肌运动外,还管理一部分腺体。延髓发出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咳嗽中枢)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除管理躯干、四肢、骨关节肌肉运动以外,还支配五脏六腑的运动。由脑、脊髓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胸、腰部发出的交感神经(分布在耳廓上的迷走神经属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在耳廓上伴动脉分布)所组成的内脏神经,对全身的脏器几乎有双重支配作用,两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协调,共同维持全身脏腑和躯干四肢的正常运动。

从耳廓神经分布看出,耳廓与全身有密切联系。从耳廓神经分布的显微观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神经进入耳廓后,从表皮至软骨膜中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高尔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样末梢及肌梭。由于耳廓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在耳穴治疗中如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现的“得气”,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尤其是痛觉感觉器,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影响。

耳穴疗法减肥的优点

一是疗效显著。耳针最大的特点是见效甚快,耳针减肥亦是如此。施术后即由饥转饱,随后日渐消瘦,适度而止。

二是方便经济。耳针减肥时,一般不用扎针、埋针,而是使用压丸法。系将黄豆般大小的粘有小丸之胶布贴于耳,数分钟便可完成。

三是绝对安全。除使用埋针方有耳廓易致感染之虞外,采用耳穴压丸绝无副作用。

四是作用广泛。耳穴都有“一穴多用”的作用,进行耳穴减肥时,往往可以兼治其它疾患,可谓一石多鸟。

耳穴减肥简单,安全,方便,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上班族的朋友来说是非常适合的。耳穴减肥的同时也可以配合上针灸、刺络拔罐、中药等,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每次治疗时间是15-20分钟左右,每次治疗间隔时间4-5天左右,这也根据每个的情况而定。

耳穴疗法取穴原则:

取穴原则就是指在用耳穴治病时选取耳穴的依据。当疾病确诊后,用哪些耳穴进行治疗根据什么原则选择穴位这是采用耳穴治疗疾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取穴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疗效。

取穴原则一般根据下列5个方面考虑。

一、按相应部位取穴:即根据人体的患病部位,在耳郭的相应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肩关节周围炎取“肩”穴,胆囊炎取“胰胆”穴等。这种取穴方法,是应用耳穴治疗疾病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许多疼痛性疾病、急性病,患病部位的相应耳穴,绝大多数可以找到敏感点,刺激这些敏感点,往往可以获得立刻缓解甚至消除病痛的效果。

二、按藏象辨证取穴:即根据祖国医学中藏象学说的理论,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例如,藏象学说认为“心主神明”,故“心”穴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又如治疗脱发,藏象学说认为“肾其华在发”,故可取“肾’’穴来治疗脱发,又如治疗皮肤病,藏象学说认为“肺主皮毛”,故取“肺”穴治疗各种皮肤病,再如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藏象学说认为“心与小肠机表里”,除取“心“穴外,再取“小肠”穴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按经络学说取穴:即根据经络学说取穴的方法。分为循经取穴和经络病候取穴。

1.循经取穴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取穴,如坐骨神经痛(后支),其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即取耳穴的“膀胱”穴治疗,又如臂之外侧痛,其部位属于少阳三焦经的循行部位,取耳穴“三焦”穴治疗,面三焦穴的发现和命名也是这样来的,再如偏头痛,其部位属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故取“胰胆”穴来治疗。

2.按经络病候取穴是根据经络之“是动病”和“所生病”的病候来取穴。“是动病”——经脉病候的一类,出《灵枢经脉》篇,包括:①经脉循行径路的病症,如手阳明大肠经。是动则病齿痛颈肿”。②经脉经气变动引致所连络脏腑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又如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是动则病 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其病主要由经脉传来,非本脏腑所生,故名“是动”。“所生病”——经脉病候的另一类,也出自《灵枢·经脉》篇,包括:①经脉所络属脏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②脏腑病延及所属经脉,反映在经脉据行路径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所生病还有“牖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其病一般由本脏腑所生,并非经脉传来,故名“所生’。 。是动病”和“所生病’都是经脉及其所络属脏腑症候群,如手阳明大肠经的是动病为。大肠手阳明之脉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治牙齿痛和颈肿时可取耳穴“大肠”穴,又如手少阴心经的所生病为。心手步阴之脉……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故耳穴“心”可治疗目黄、胁痛、上肢的内侧面尺侧和掌中热痛等。

四、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耳穴中有许多穴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是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命名的,又如肾上腺穴,是现代研究发现此穴有近似肾上腺的功能而命名的。因此,必须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理解和运用这些耳穴。如胃肠疾患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可取“交感”穴;又如肾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可取”肾上腺”穴来抗过敏、抗炎、抗风湿等。

五、按临床经验取穴:按临床经验取穴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个(或某些)穴位对治疗某病有效,取而用之。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胃痛,取“腕”穴,甲状腺疾患,取“肘”穴,肝昏迷,取“耳尖”、“结节”放血,老花眼。取“枕”穴等。

所以,每个病症取穴的多寡,应根据病情和上述5点取穴原则,进行全面考虑后选用。

影响耳穴疗法效果的因素: 

如果你以为仅仅在耳朵上贴几下、按摩几下就能减肥美容,那就错了, 事实上耳穴疗法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取决于4个基本因素:诊断明、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

1、诊断明

诊断明是指要清楚地知道或懂得接受耳穴治疗的患者是患什么病,即对疾病要有明确的诊断.明代医家汪石山说:“既不认脉,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以致误针成痼疾者有矣。问或获效,亦偶中耳!”,还指出:“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也无穷”。我们古人就告诫要重视明确诊断,治法随证而变。 要想提高疗效,首先必须明确诊断,不仅要知道是患什么病,还应辩明虚实寒热。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才能决定配方和手法,否则就是无的放矢,根本谈不上什么疗效高低。 明确诊断,正确辨证(包括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等),是提高耳穴疗效的基础和前提,即它是提高耳穴疗效的第一个环节。

2、取穴好

取穴好是提高耳穴效果的第二个环节,它要求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熟练地、灵活地运取穴原则。只有取穴对证,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3、穴位准

穴位准是提高耳穴疗效的另一个基本因素。穴位准不是指机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扎准就算穴位准了,而是指在耳穴的这个区域内扎准敏感点。因为耳穴虽不大,但有它一定的区域,往往是这个区域中的一点,穴位准指的是扎准这个敏感点。这就需要在扎针前仔细地用压痛法寻找其压痛点,或用肉眼观察法寻找其阳性反应,或用良导法探测其敏感点,然后再准确地扎在敏感点上。在临床治疗疾病时,不论是耳针或是耳压,要想提高疗效,就必须取准反应点,这已为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所证实。

4、手法对

手法对是指耳针手法、耳压手法等,重点从针刺方向、针感和刺激量3个方面加以论述。

1.针刺方向要根据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种选择针刺的方向,如针刺胃穴时,若是为了止吐(如防止晕车、晕船,或耳针麻醉作胃肠手术时的恶心呕吐),针尖应刺向贲门穴方向;若是为了治疗消化性溃疡,针尖应刺向十二指肠方向。临床经验证明,按这样的方向刺,疗效就较好。

2针感耳针与体针一样,要求获得一定的针感,疗效才好,一般的针感是痛、胀、热、酸、麻等。有些病症则要求针感直达病所,疗效才佳。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牙痛、腰背痛等病,最好针感能到达病所。如用耳针治疗坐骨神经痛,针刺坐骨神经穴时,一般要求针感应使患肢有热感,或冷,或酸麻,或胀,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减轻)等感觉。若无上述针感则应调整针尖方向,或拔出针另寻敏感点针刺或捻转针(顺一个方向捻转或左右捻转),以获得预期针感。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若针感好,常可获得。针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3.刺激量因为刺激量=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故对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对各耳穴给予多大的刺激强度,以及刺激时间和留针时间的长短。我们对某一疾病进行临床辨证后,必须正确决定对各个耳穴的刺激量,这是耳针手法的重要组或部分。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诊断明、配方好、穴位准、手法对,是提高耳穴治病疗效的4个基本因素。只有认真抓住这个“四要素”,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几种对肥胖症行之有效的耳穴疗法。

便秘点:对缓解便秘非常有效的穴位。便秘是由于肠胃蠕动缓慢或消化不良引起的,刺激便秘点可以有效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毒素排出。

位置:耳轮内侧上方

功效:促进肠胃运动,消除便秘。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 下。

胃点:一个与消化有关的穴位。腹部脂肪堆积是由于胀气或消化不良,对胃点施以压力可使消化激素活跃起来,促进消化。

位置:约在耳朵中央

功效:促进消化酶分泌,减少腹部脂肪。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 下。

 

内分泌点: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分泌点穴位控制下丘脑中的食欲控制中心,减少饥饿激素的产生,增加产生饱足感的激素并加快代谢速度。

位置:耳轮内侧下方

功效:增加饱足感,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 下。

饥饿点:这是一个跟饥饿感有密切关系的穴位。当肠胃向控制食欲的下丘脑发出“饿”的信号时,人就会有进食的欲望,而按压相应穴位能起到阻止信号传递的作用。

位置:耳垂上方

  功效:有效抑制食欲,阻止饥饿信息的传递。

  方法:间歇式按压,早晚左右耳各30下。

  专家提醒:

  1、这几个穴位,饭前或有饥饿感时按摩效果更好。

  2、为了更精确定位,可以用棉签棒代替手指按压穴位。

  3、耳部皮肤较薄,按压力度适中,不可过于用力。

  4、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

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耳朵按摩需长期坚持 耳朵按摩需长期坚持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摩耳有益中老年人保健 摩耳有益中老年人保健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按耳窝:

按摩耳部重要穴位 按摩耳部重要穴位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拉耳垂:

耳垂按摩很有效 耳垂按摩很有效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9、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10、养摩全耳:

耳朵按摩可疏通经络 耳朵按摩可疏通经络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减肥按摩的方法

 减肥按摩的方法,现在很多人都是比较胖的,按摩减肥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减肥方法了,按摩减肥就是减少我们皮下堆积的脂肪,加快脂肪燃烧,可以调理我们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下面看看减肥按摩的方法及相关资料。

减肥按摩的方法1

  按摩减肥手法

 按摩减肥是按我国传统的经络学说采取的一种减肥方法,疗效显著,又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按摩减肥主要运用于身体局部,常见的是腹部、臀部、四肢及肩背部,利用摩、捏、拿等手法。按摩四肢主要是推、拿、拍等手法。肩和背主要是按、揉、推、拿等手法。

 按摩减肥手法有揉腹。自己的两个手掌相叠,然后掌心旋转按摩自己的腹部。上起心口窝,下到耻骨,反复按摩30圈,让腹部发热。按压过程中,有硬的位置可能是宿便而致。

 可以轻缓揉摩,缓解便秘,减少腹部的赘肉。推腹。双手按在腹部两边,手掌用力推挤,让腹部前凸再松开手,腹壁回弹恢复原状,要按摩20次。有利于肝、脾、肾等器官保健。

 按摩减肥手法有擦腹。把自己的两个手掌放在自己的脐下小腹中心位置,然后上下摩擦30次,让皮肤发热。按肚脐,手掌重叠放在肚脐上,按压30次。也可以用拇指或食、中指,轻轻按压自己的脐部,小幅度环旋揉压脐部。可以治疗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按摩减肥手法还有按摩足三里。我们的足三里穴位就在我们的膝盖外边的下方一横指位置。通过按摩足三里,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调节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及通经活络。我们可以指腹反复按揉这个穴位100次。

减肥按摩的方法2

 1、按摩足三里减肥法:这个穴位的位置在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在平时如果适当的按摩足三里,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疾病,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的作用,同时好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具体按摩的时候找准穴位,用指腹采取适当力度反复按揉此穴100次即可。

 2、压三穴减肥法:这三个穴位可帮助瘦腹部,

 (1)中脘穴:位置在胸窝口与肚脐量两部位中间,中医认为适当揉压此穴可以帮助提高胃部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2)气海穴:在肚脐往下一横指宽的位置,按压此穴可以调理精神状态,治疗精神紊乱、忧郁。

 (3)关元穴:具体位置在肚脐往下三横指部位。中医认为按压此穴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腹凉等寒体症。

 3、按摩三阴交减肥法:三阴交的位置在内脚踝向上三横指宽部位。在平时适当按揉此穴可以保健肝、脾、肾,同时还可促进下身血液循环,起到瘦腿的作用。

 4、敲击脚底:每天晚上睡觉前使用拳头采取适当力度敲击脚底,能够帮助减轻疲劳,帮助内脏排毒,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加快脂肪燃烧的作用。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比较有效的减肥按摩手法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减肥瘦身方法也有了更多认识和了解。大家在平时应该注意坚持进行按摩,并且还应该适当控制饮食,相信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够明显调理体质,收到较好的减肥瘦身效果。

减肥按摩的方法3

 腿部:先把精油涂在手上,先从脚腕内侧开始按摩,然后顺着小腿往上轻擦至膝盖内侧。再从脚腕开始轻擦,经过膝盖前侧继续往大腿的方向按摩;最后从脚腕的后侧开始,顺着往上轻擦并提拉小腿肚,在膝窝出缓缓按压。

 膝窝:屈膝坐着,左右脚一前一后地踮起脚跟,即按摩左腿膝窝的时候,左脚往前踮出,右脚往后收,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并拢,从内外两侧包裹膝盖,用指腹缓缓按压5秒。

 臀部至背部:双腿并拢站直,骨盆立起来,背部肌肉往上拉伸,全身站成直线,伸出双手,弯曲手肘,从后方扶在左右侧臀的外侧,首先从上往下轻擦整个臀部,然后继续往上推擦至背部。

 腹部:双脚站立与肩同宽,然后收起小腹,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小腹,轻擦肚脐外一周,按摩4秒。

 手臂:往上屈肘举起左臂,手肘稍比肩膀高,上臂垂直往上伸展,右手打开,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从手腕开始,顺着往回按摩左臂,左右手臂各按摩3秒。

 颈部:头部往右上方仰起,拉伸颈部左侧的肌肉,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并拢,利用指腹从耳后轻轻按压,然后竖着脖子往下推擦至肩部,左右两侧均按摩5秒。

 脚跟:往前掂出右脚,脚趾着地,脚跟离地,往前俯下上身,用左手托着右脚脚跟,利用手掌以及手指,缓缓地按压脚跟,左右各按压1秒即可。

 大腿根部:双腿并拢,屈膝坐着,大小腿成90度直角,脚掌也要并拢,两手从外侧扶着大腿根,一边缓缓呼气,一边稍微往前俯下上身,同时慢慢从两手施力,按压大腿根10秒。

  按摩减肥要点有哪些

  按摩减肥要点一:分清按摩种类

 在进行按摩减肥之前,首先必须要了解按摩的种类有哪些,这样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种类的按摩形式,让按摩达到明显的瘦身功效。其实,按摩的种类从大方面来说主要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抓捏按摩,另一类则是手掌按摩。而要选择按摩的类型,主要是根据要按摩的穴位来进行分类使用。

  1、抓捏按摩

 这种按摩类型主要是使用手指的第二关节来进行抓捏式的按摩。这个按摩类型的针对性很强,当是在按摩某一个穴位的时候,这个抓捏法就是最佳的按摩方式,因为可以让特定的穴位充分地被按摩扭动。

  2、手掌按摩

 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刺激穴道的方法,在外出或会议之中,这是个相当简便的方式。

 但是相对于抓捏按摩,手掌按摩通常为为了让紧绷的身体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消除身体的疲劳。因此,在决定按摩之前,首先要选择按摩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让自己得到更好的享受。

  按摩减肥要点二:适合按摩减肥的部位

 很多人在按摩减肥的时候都认为每一个部位都适合采取按摩的方式来进行减肥瘦身,但事实上,在实行局部按摩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适合采取局部按摩的方式来进行按摩,因为有些部位即使按摩也不能起到疏通经络的功效。

 在实行局部按摩减肥的时候,最适合的部位主要有腹部、四肢、胸背部和臀部,在对这些部位进行按摩的时候,可以让身体内的血液快速循环运作,起到良好的疏通经络的功效。

 另外,在这些部位进行按摩,还可以使身体的毛细血管不停地扩张,让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功能加速,对于堆积在体内的脂肪也起到非常良好的分解和消耗作用。而这些部分的按摩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即使在家中也可以自己进行按摩,而且还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按摩自己的这些部位。

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耳朵上面有很多的穴位,经常按捏能刺激神经,改善气血循环。关于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揉耳朵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一起来和我了解看看吧。

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 提拉耳垂-改善气血循环

建议大家平日可用「提拉耳垂法」改善气血循环。首先,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至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若能坚持每天揉耳朵10分钟,绝对有利於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

同时,可用「手摩耳轮法」补肾气养生。首先,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2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慢性病症。

按摩耳穴-对应五脏六腑

中医师沙政平强调,人的耳朵上分布着93个穴位,不同位置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尤其耳朵上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按摩耳朵就相当於给五脏六腑做按摩,治病、养生、延寿,只要这一招,全部搞定,是养生健体的捷径。不过,提醒大家,一般按摩上半部耳穴主要诉求安定神经,可治疗失眠或戒菸,也有爱漂亮的年轻人按摩耳穴抑制食欲来减肥;但建议按摩耳穴前要清洁或消毒耳朵,避免按摩过程破皮造成感染,养生不成反伤身。

保护耳朵方法-避免噪音

保护耳朵的方法很简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避免噪音」。国外甚至有专家建议,使用家里的电器用品,如磨豆机、吹风机、吸尘器、果汁机、抽油烟机时,以及去看球赛、烟火等热闹的户外活动时,都要配戴耳塞,阻绝噪音。

对於耳朵的保健,中医师提到,有些观念要注意,平日若不小心有异物侵入耳朵,最好就医,不要自己试图取出,因为不当挖耳伤到耳膜。另耳朵进水时应使用棉花棒吸乾,但使用棉花棒要小心,不要用力摩擦耳道,以免造成伤口感染,引起并发症。

揉耳朵的正确方法

1失眠要按上下耳窝:失眠,中医称“不寐”,大都由心、脾虚弱及肝气不畅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耳窝中的“脾”“肝”穴位。

2牙龈肿痛按耳垂: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1失眠要按上下耳窝:失眠,中医称“不寐”,大都由心、脾虚弱及肝气不畅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耳窝中的“脾”“肝”穴位。

3心绞痛按下耳窝: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4打嗝按上耳窝: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多是由于脾胃虚弱,以及暴饮暴食引起胃气上逆所致。

5四肢疼痛揉耳轮: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捏耳朵会不会把耳朵捏大

不会的,常捏耳朵可清心明目,容光满面,常搓耳朵能美化容颜,常搓耳朵能治疗高血压、低血压,还可以通过对具体部位的按摩,有针对性地预防某些疾病。

大家可以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多捏新生儿耳朵有什么好处

建议不要按捏新生儿的耳朵,这种情况应该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相反应该是有坏处才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127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