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华,而且格调高卓,磊落洒脱。王冕还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
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一回开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王冕却不是这样,他看得很透,像他母亲所说的那样不去做官,而是继续当平民。
其他人物信息:
历史上的王冕并不是如此的完美,处在元末时期的王冕年幼家贫,父亲只好让他替人放牛,混口饭吃。
可是,王冕爱诗文,多次因贪听私塾读书而晚归,还丢失了牧牛。因此,王冕屡次遭到父亲的毒打,但始终不改。见王冕如此痴迷,父母无奈之下只好让其自行选择。
自此,王冕躲在庙宇里,借佛前油灯读书,后师从韩性,学有所成。可是,王冕多次参加科举,却始终未能考取功名。心灰意冷之下,王冕放弃了科举仕途,开始“北游”之旅,到燕京一带游学。
王冕: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
王冕是个天真质朴的农民,一生都在困境中过活。他的诗里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灾难的深切关怀。
王冕画作
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有卓越的才华,而且格调高卓,磊落洒脱。他自幼就很有才,自习能力超强,而且十分洒脱,不拘于时,不慕名利。这与后面出来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后来出来了一个周进,也是有才的,可是一辈子都想中个科举,最后看到号板就失控了。
王冕自幼好学,白天放牛。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
借灯读书
王冕小的时候,求知欲很旺盛,好奇心也很强。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牛,他把牛放在草地上,自己就溜到私塾里去听村童读书,傍晚回来时,发现牛不见了,被他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可是他并不因此而罢,过了几天,他又到庙里坐在菩萨的膝上,借长明灯读书认字。
《儒林外史》一开始描写王冕放牛的故事,也可能是根据这件事写的。不过查考有关他的传记资料,王冕并不曾替别家放牛,也并不是幼年丧父。吴敬梓把王冕写成幼年丧父,从十岁上雇给人家放牛,经过这样的加工,使王冕作为一个农民艺术家形象就更加突出,性格也更鲜明,所以王冕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王冕在《儒林外史》中是一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蔑视权贵的人物形象。
王冕天性聪明,不满二十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但也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
王冕是作者在作品中树立的一个标杆,设置的一面镜子,与书中那些被科举制度引入歧途的追名逐利、迂腐固陋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王冕他看得很透,像他母亲所说的那样不去做官,而是继续当平民。
儒林外史王冕主要情节
1、体谅母亲的苦衷,顺从母亲的决定,辍学给人放牛。把好吃的拿荷叶包了带给母亲吃。把每日的点心钱攒下来买书看,买颜料画荷花。用卖画得来的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不满二十岁,就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贯通。靠自学,画得一手好荷花。
2、既不求官爵,又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 儒林外史王冕人物形象分析_儒林外史王冕主要情节_儒林外史王冕性格特点。模仿屈原衣冠,带着母亲到处玩耍,对别人的取笑不以为意。
3、京官危素想约会王冕,翟买办请不动,时知县亲自来拜,王冕离乡躲避。朱元璋慕名拜访,王冕讲以仁义服人的道理。后来朝廷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早早地逃到会稽山,隐居终老。指出八股取士之法会让读书人看轻文行出处,预言一代文人有厄。
王冕,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为人嵚崎磊落,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蔑视功名富贵,讲求文行出处。
一、懂事孝顺,聪明好学。王冕家住诸暨县乡村。七岁丧父,与母亲艰难度日。十岁时,他体谅母亲苦衷,顺从母亲决定,辍学替隔壁秦老家放牛。
他利用积攒的点心钱买旧书抽空读书,买颜料自学画荷花。一日雨后初霁,他看到雨后的七柳湖里,荷花如出水芙蓉,花叶上清水欲滴,分外好看,于是,突发奇想,买来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没多久便以画没骨花卉出名,从此,边卖画赚钱贴补家用,边苦读诗文。
王冕天资聪明,不满二十岁,便饱读诗书,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王冕母亲临终前告诫他不要出去做官,他尊从母亲的遗言,拒不为官,一生做平民。这也是他孝顺的表现。
二、性情孤傲,蔑视权贵。王冕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模仿屈原衣冠,带着母亲到处玩耍,对别人的取笑不以为意。
他受邀为京官危素画二十四幅花卉,深得危的赏识,危欲结识贤士,使人持帖子相约,不管翟办如何威言相劝,说王冕不识抬举,王冕仍不畏权贵,坚决拒邀。时知县屈尊拜贤,亲自拜求,王冕仍避而不见。他说:“知县仗势欺人,酷虐小民,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相与他?”
朝廷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连夜逃往会稽山,隐姓埋名隐居其中。后来,皇帝授他咨议参军之职,派人寻而不见。后人称他王参军,其实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体现了王冕不慕荣利,蔑视功名权贵的磊落形象。
三、主张以仁义服民,否定八股取士。朱元璋慕名拜访王冕,请求指示何以服浙民心,王冕道:“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不见方国珍么?”体现了王冕崇尚仁义,反对暴力的主张。
王冕否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讲求行文出处。显示了他独到独立的品质。
王冕(1287年~1359年)[1],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2]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3]
中文名
王冕
别名
王元章、煮石山农、梅花屋主
国籍
元末明初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
出生日期
1287年
逝世日期
1359年
职业
画家、诗人、篆刻家
信仰
道教
主要成就
用胭脂作没骨梅,创写意花鸟画新风
首创花乳石刻印
代表作品
诗作《墨梅》《白梅》;画作《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
典故
王冕画荷
性格
孤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