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文言文怎样断句

王冕文言文怎样断句,第1张

1 关于王冕的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原文 王冕①,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会稽:地名。⑤韩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

阅读: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 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 _____________

(3)乃入见: 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翻译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答案

1丢、于是,就 2才、竟、于是,就 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2 文言文如何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 文言文 王冕

王冕求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方辄(3)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i,践踏)田,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翻译

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进入学堂听学生念书,听完便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忘记了他的牛。有的(人)牵着牛来责备(它)践踏了田地,(王冕的)父亲生气了,用鞭子打王冕,过后(他)仍然像以前(那样)。(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像这样着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呢?”王冕因此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夜里偷偷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照着佛像前的灯光读它,读声朗朗一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但是)心神安逸好像没有看见。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韩性过世,(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回到故乡,王冕买牛来驾母亲的车,自己穿着古代的官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路旁笑,王冕也笑了。

(1)牧:放牧牲畜。

(2)窃:偷偷地,暗中。

(3)辄:总是(常常)、就。

(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5)曷:通“何”,为什么。

(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

(7)执策:拿着书。

(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

(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0)恬:心神安逸。

(11)因:于是,就。

(12)录:收取。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括号中的词。

①(窃)入学舍:偷偷地

②(辄)默记:总是(常常)

③儿(痴)如此:入迷

④(恬)若不见 :心神安逸

⑤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认为奇特

⑥听(已):完毕

⑦冕(因)去:于是

⑧(录)为弟子:收

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

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4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王冕幼时读 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5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王冕读书专心入迷?

佛像多土偶,狞恶恐怖;冕小儿,倘若不见。

6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勤奋好学,孝敬父母。

7读完此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

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孝敬父母,文明礼貌

4 文言文 王冕

---------------

父命牧牛陇上 (陇)通(垄), 意思:(田埂 )

自被古官服随车后 (被)通(披), 意思:(穿着 )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策)通(册) 意思:(书本 )

门人事冕如性的事的意思(人们对待王冕像对待他的老师韩性一样)

翻译句子: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从这两段 文字来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互打

-------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5 文言文如何断句

个人来说:把人名地名等挖出来,剩下的字词,分析词性,是动词,形容词,名字还是介词等等,找出一种断句方法,让意思能翻译得通顺。断错了意思往往会偏差很多,但是译法还是通畅的,这就要涉及更深的学术方面了。

教学来说:

两个原则

1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

比如青山不能断为青/山

2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

否则就像上面人说的,一个标点断一下就行了

示范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6 《王冕》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王冕,诸暨人。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打了他,事后还是这样。王冕母亲说:“儿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朗朗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烧制的,狰狞(使人感到)害怕,可怕。王冕当时年幼,平静得好像不知道。安阳韩性听说王冕后对他感到惊异,就收他为弟子。王冕努力学习于是成为当时的大学问者。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踏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7 关于王冕的文言文翻译

注释:

曷hé:怎么;

韩性:人名;

卒:死亡。

王冕,字元章。小时候家里穷,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偷偷跑到学堂去挺学生们读书,到傍晚才回来,还把牛丢了,他父亲生气的踢打他,但之后还是那样。他母亲说:"既然儿子这么喜欢读书,为什么不同意他做的事呢?”于是王冕就离家住宿佛寺,晚上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的韩性听说后觉得惊讶,就收他为弟子,后来他被称为“通儒”(即学识渊博的人),韩性死后,他的门人们都把王冕当成韩性一样对待。

8 古文 王冕

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王冕僧寺夜读,选自《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狰狞可怖;冕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成博学大儒。 (《宋学士文集》)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注释

  (1)诸暨:古地名,今浙江省诸暨市。

  (2)牧:放养牲畜。

  (3)陇:田埂。

  (4)窃:偷偷地。

  (5)学舍:学堂。

  (6)诸生:众多学生。

  (7)已:完毕。

  (8)辄:就。

  (9)曷:为何,为什么。

  (10)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11)痴:入迷,文中指一心一意。

  (12)听:听任。

  (13)去:离开。

  (14)依:依靠,倚仗。

  (15)潜:暗暗地、悄悄地。

  (16)执策:策通“册”,书本。执策,拿着书。

  (17)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

  (1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旦:早上。

  (19)土偶:用泥土塑成的佛像。

  (20)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

  (21)恬若:内心安然的样子。恬:心神安适。

  (22)录:收。

  (23)弟子:学生,徒弟。

  (24)遂:最终、于是、终于。

  (25)通儒:精通儒学的人。

  (26)如此:这样。

  (27)曷:通“何”,为什么。

  (28)安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的意思是: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

一、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二、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三、赏析:

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扩展资料: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参考资料:

-王冕好学

13、《在大海中永生》 一、 崭新、呜咽、奔腾不息、水天一色 二、爱护公物,爱惜(珍惜)时间、爱戴领袖 大海无边无垠,浪花奔腾不息,声音震撼人心 1、人民领袖关心爱护人民,人民爱戴人民的领袖。 2、奔腾不息的浪花涌向岸边。 三、 1、呜咽、卷着浪花、痛悼、作者对邓小平同志的敬佩和怀念。 2、永不停息、震撼人心、中国人民的儿子,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祖国同在、人民同在、衷心爱戴、在大海中永生。 4、搅和、搅拌、亿万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和无限哀思。 四、1、节俭、原委、明白 2、这时,邓小平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父亲气得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 3、倒数第二自然段 4、最后一个自然段 5、邓小平爷爷从小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是一个心里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的父母也非常地善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一、四声 四声、四声、三声 二、黑黝黝、绿油油、红通通、红彤彤、紫银银、蓝汪汪 飞来飞去、虎头虎脑、呆头呆脑、摇来摇去 探望病人、告别故乡、欣赏风景、散发清香 三、阵阵芳香、一只只蜜蜂、万紫千红 染红、欣赏、说不出的高兴、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呀 四、高尔基 儿子 鲜花 真诚的关系,热情的帮助 给予,留给人美好的东西;拿取,向别人索取。 爸爸,我真高兴,这些花能带给你和岛上的人这么多欢乐。我知道您想我,我也向您,就让它们代替我陪伴您吧!我一定牢记您的嘱咐,做一个播撒快乐的阳光天使! 15、《艾滋病小斗士》 一、携带、仁慈、孕妇、虚弱、折磨、曾经、遭遇、病魔、灾难 二、轩然大波、坦然、呼吁、歧视。 三、微弱、号召(?)、坚强、悲痛、参与、关爱 四、1、出乎意料、小恩科西惊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人们对艾滋病缺乏科学的认识,面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感到恐慌和畏惧。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3、一个勇敢的声音、顽强抗争、恩科西、他坦然面对艾滋病,一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五、1、恩科西一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2、不能。因为只有先接受艾滋病人,才会关爱艾滋病人。这是有先后顺的,接受是爱的基础。 3、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按时吃药挂水,接收治疗,定期检查身体,每天多吃水果蔬菜…… 16、《黄山奇松》 一、徒弟、陡峭、山峰,先锋,荣誉、誊写、悬崖、天涯。 二、称赞;充分;出名;专注。 三、依依不舍;千姿百态;饱经风霜。 四、1、耸立。董存瑞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电视塔耸立在青年路上,像一个钢铁哨兵。 南京长江大桥前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 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历经沧桑。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写满了智慧。(注:我认为,两个词语都可以选用) 五、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天然盆景,手臂,依依不舍 拟人,(注:我想,也许命题者要让我们说拟人,但,我不以为是拟人,因为他用了引号和好像,我让学生把这道题改一下,如果要把这句话改成拟人句,该怎么说?) 送客松伸出了长长的手臂,一边在给游客指路,一边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再见,欢迎你们再到黄山来做客。” 六、1、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形状。 2、奇形怪状。 3、(1)采用了总——分结构,文章有详有略。(2)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 17、《黄果树瀑布》 一、缝隙、胸膛、沉醉、掩映、杰作、悬挂、隔开、山回谷应 (隙右边上半部分,隔字右半下) 二、部、个、条、幅、块、泓、尊、片、台(架) 三、涌、送、洒、打、扑、激(为什么不用漾) 四、2、虽、但、所以。 3、最后一句话 4(1)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乐声奏鸣、声浪 (2)气势非凡 (3)不能,因为漂浮写出了瀑布的声音巨大,充满力量,几乎将游客轻轻地托起,这也和“声浪”相协调统一;而飘浮是指在空中随风飘动。 (4)宽,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1、震耳欲聋、情不自禁、惊心动魄(有些词语,真的还不能肯定是成语) 2、阴沉沉、黑漆漆、气呼呼 金光闪闪、杨柳青请、 3、、、,,,。 4、当瀑流…… 5、由上游…… 6、丝丝清凉淌进了我的心房。 18《莫高窟》 一、fo 阴平 xian 去声 二、坐落 丰富多彩 反映 侧身 安详 三、慈眉善目 引人注目 宏伟瑰丽 腐败无能 举世闻名 断崖绝壁 四、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莫高窟的壁画雄伟瑰丽,飞天引人注目;莫高窟的藏经洞饱经沧桑;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五、1、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总起——分述——总结 2、承上启下。有些同学不仅不动脑子自己做答案,还把老师的答案抄错了。 3、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怀抱琵琶,轻拨银弦;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三五成群,窃窃私语;驻足凝神,仰望银河。 19、《天火之谜》 一、雷暴、瀑布、爆炸、暴躁 讽刺、疯狂、枫树、讥讽 击毙、雷劈、绝壁、劈头盖脸 二、不足为奇、欣喜若狂、怒发冲冠 陆文倩的100米跑第一,并不足为奇,因为她的实力太强了。 三、但,不仅,也,尽管,但是,只有,才 四、上帝的怒火,雷神、风筝实验、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避雷针。 五、1、惊叹、出身。(此为正确答案) 2、他虽在蜡烛店里做徒弟,但是好看书。 3、政治、科学、科学。 4、认真观察、勤奋学习、坚持不懈是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抄写、挣脱、家境贫寒、浙江、诞生、家徒四壁 二、博,多,丰富;鸿篇巨制,制造。 下落不明,明白,清楚。 化为乌有,何,哪里。 三、1、特地、考察、奋笔疾书、精彩。 2、因此,只要,就 3、新写的……巨著。 4、年老体弱,您不顾身体,拼命撰写《国榷》,您的这种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翔实精彩,你是谈迁一生心血的结晶。 5、只要不被厄运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6、岳飞、郑成功;祖冲之,李四光,张衡。 四、1、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成就杰出。 他发怒了,犹如一头豹子冲向了对方,挥起拳头狠狠地打了过去。 2、要当一名文学家,家庭停止供给生活费,政府要逮捕他。 3、最后一个自然段。 4、国榷 人间喜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诺贝尔》 一、 二、瑞典、端正、瑞雪 逝世、浙江、岁月易逝 铁锤、沉睡、睡觉 三、震惊、震撼、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四、1,确保运输的安全,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2这种zha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3解释说明。 五、1迟疑、惊诧、悲壮。 2这多么像……。草坪上…… 3、深邃、勤勉 4、略。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纲目、商贩、专利权、迷恋、勤勉、炉火纯青 二、翻山越岭、坚持不懈、(不教一日闲过)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三、为什么我们班拿不到流动红旗?因为我们班在卫生、纪律等方面做得不够好。 如果我们也能像人家那样努力,怎么可能不会取得好成绩呢? 四、目标专一而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五、1、语言不多,才智不出众。 2坚持不懈、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3、一二句。 4、都是第一句。 5、略。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1,理睬,白昼,衣裳,羞惭,灰溜溜,款待。 2、解决、解元;还钱,还有;差劲、差事;情不自禁,禁军。 3、头疼,找了几个人读,都说可以全部轻声。 二、依草附木、措手不及。 三、1、横、退、抡、扫。 2、洪教头,粗俗浮躁、傲慢无礼;林冲,为人谦和,武艺高强。 3、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自以为武艺高强就目中无人,结果丢了脸面,我以后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四处卖弄。 四、充军、弯下腰给人行礼(鞠躬),武军教官、暂且,姑且;为什么要厚礼款待?就是。 五、施耐庵、108,李逵,因为他善良正直,忠勇可嘉。 24、《少年王冕》 一、四声、一声、一声、四声、四声、三声。 二、贴补、晶莹、明媚、孝敬、耽误、隔壁。 三、一年的收成;家里用的;合起来抱;换个思路; 四、陪伴、孝敬、积攒、偷空 孝敬母亲、刻苦学习。 五、能,他一边放牛,一边学画画。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孝敬母亲,同时也不耽误自己的学习。 六、1青翠欲滴、绿得尤其可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2、王冕读懂了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了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他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心,哪有学不会的事情?说明了王冕刻苦学画的信心和决心。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故事。 七、父亲去世;到秦家放牛;边放牛边学画;离开秦家,以画画为生。 刻苦勤奋,孝敬长辈。

关于衡水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及品高质佳,除有可考的古籍记载之外,在民间尚有许多优美的传说。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乃是滏阳河畔酒井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滏阳河畔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村口有一家酒店——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书“老白干酒”。

掌柜的是一位40多岁的寡妇,人称薛二嫂,她经营的是前店后坊,生意兴隆。

一日,店里来了位白发老石匠,开口讨酒喝,日复一日,照常喝酒不付分文。

薛二嫂找机会问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说:“你们这儿的酒不是‘老白干'吗?为什么还要钱?”薛二嫂说:“不错,我们这儿的酒是叫‘老白干',这种酒是我祖上几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酿造的,这酒洁白纯正,酒度高烈,点燃后不留水份,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把它叫‘老白干'。

这酒是我们自己酿的,老师付只管喝,有钱付钱,无钱白喝。

只要能给‘老白干'扬名,足矣!于是薛二嫂依然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

为答谢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后院独自动手凿出了一口水井,完工后,老石匠却在井旁化作一缕轻烟而去,众人无不称奇,只见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于是按上辘轳,汲上井水,竟然是清明的甘泉水。

用此井水酿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风味独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纷纷在此附近建坊,用此井水酿酒,此地日益兴旺发达。

数百年后,小村庄也就变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酿成的独具风味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声远扬。

当然这是传说佳话。

传说之二:王之涣与老白干酒

衡水古称桃县,唐中宗神龙年间,大诗人王之涣曾在桃县任主薄。

据说王之涣非常喜爱老白干酒,吟诗作赋时,常要饮酒助兴。

相传王主薄还请鲁班的徒弟喝过衡水老白干酒,那横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拱桥,便是鲁班的徒弟酣饮老白干酒后,酩酊之中露绝术,妙手建筑而成,并且顺手牵羊不知从哪方挪来一尊青石麒麟,至今还蹲在老石桥头。

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涣的政绩功德和鲁班徒弟的神工绝艺,认为酒还是请这样的官喝!

传说之三:王冕赞酒

相传元朝画家王冕一日来到衡水,时值隆冬,天气寒冷,冻得他瑟瑟发抖。

忽见一茅舍,他决定进去避避风寒。

舍内一老者见他如此凄冷,遂取出白酒一壶,请他饮下驱寒,王冕也不推辞,一杯一杯喝下肚,清不自禁说道:“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馋,连喝十杯皆愿干”,并向老者询问此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此乃衡水老白干酒,这个地方到处都在产酒啊!”王冕带着感激离开茅舍,走出老远仍在自言自语:“衡水烧锅到处有,琼浆玉液日液流,来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8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