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你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钢筋的排列问题,道路的受力钢筋是垂直于道路,而分布钢筋平行于道路。
2、受力钢筋设置于下层,分布钢筋在上层。
3、问题的第二点理解是错误的,35d指的是钢筋的搭接长度。
4、问题的第三点指的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对于道路来说,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于它的。
5、问题中的另外一个5公分指的是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垂直距离,施工时用马凳筋垫起来(提示:马凳筋在设计图纸中是不出现的,属于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标号应该在C30~c50之间,小了不抗压,容易损坏,太高造价高且脆性大。
扩展资料:
施工放样及模板安装
在制作钢筋网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是施工放样,并安装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路面边缘线、端部胀缝的位置,并检查模板顶面标高(即路面顶高)、路拱横坡、整度和模板平顺性。为了保证摊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移位、不下沉,安装模板时在外侧用钢钎锚固。
模板安装工序按几何尺寸准确性、施工中是否变形和稳定性3个方面检测验收,具体方法为: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每50m设一固定桩,直线段纵向每1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5m设一中桩,两侧采用钢模支档,保证摊铺厚度和高程都符合要求。
实际上,虽然有些文献要求模板应在绑扎钢筋之前架立好,根据施工现场的经验来看,不一定非要这样做,架立模板的目的是为了摊铺混凝土,与钢筋网的安装关系不大。
完全可以通过拉线定位钢筋网,先进行钢筋网的制作,再架立模板。这在模板数量有限而施工路面又非常长时有很大的优点,可以把处于终凝状态的混凝土模板拆下,安装到后续施工段内。
钢筋制作
在施工中对钢筋进行了抽验,试验和抽验数据都符合规范要求。根据钢筋混凝土裂缝开裂机理,裂缝的间距和宽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由于钢筋的锈蚀状况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有影响,施工中需对重锈钢筋进行除锈处理,以保证钢筋表面洁净无杂物。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预先调直,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根据规范要求,采用冷拉法时,I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2%,II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先将纵、横向钢筋加工成设计尺寸后,再运至工地焊接、绑扎成型。端部的矩形地锚梁和工字梁枕梁的钢筋网也是先在钢筋制作场地加工成钢筋骨架片,在工地就位后焊接或绑扎成型的。
钢筋网的安装
在路面基层检验合格、模板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钢筋网的安装。安装时首先将横向钢筋按设计尺寸布置于底层,然后布置纵向钢筋,确定钢筋在板厚方向的高度后,再焊接、绑扎成钢筋网。钢筋网及钢筋骨架的焊接和绑扎的精确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纵向钢筋接头采用电弧单面搭接焊的方法,搭接长度为16Cm,纵筋与横筋的交叉连接采用钢丝绳绑扎。纵筋的焊接接头应错开布置,焊接点连线与路面纵向夹角大约为45度,布置第一排纵筋时,可采用一组共99根不同长度的钢筋以错开焊缝。
浇筑前应检验绑扎或焊接安装好的钢筋骨架,不得有贴地、变形、移位、松脱和开焊现象。路面钢筋网及钢筋骨架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支架
钢筋标高采用支架固定,钢筋支架不仅要能够保证钢筋网的稳固,其自身也要足够稳定,以防摊铺混凝土时被推倒。
另外,钢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层,以避免钢筋支架阻碍cRcP面板的自由伸缩,或防止面板伸缩造成支架钢筋破坏基层。为此,采用中16钢筋弯拉制作成“厅’形,并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钢筋支架横向间距约为150cm,纵向间距为120Cm,即每隔一根横向钢筋下设置支架。施工时将部分钢筋支架点焊在横向钢筋下方,然后将已焊接好的纵向钢筋绑扎在横向钢筋之上,从而形成稳固支撑的钢筋网。
只点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摊铺混凝土时,其它部分的钢筋网会受到一定的推力,点焊在横筋上的支架较少,钢筋网受到基层表面的阻力也较小,比较容易产生滑移,可以避免产生翘曲变形。
实践证明,该钢筋支架在摊铺混凝土时,确保了钢筋网的稳固定位,而且该支架还具有加工简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与经济实用等优点
钢筋绑扎有4种方法,具体如下:
一、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梯板底主筋→绑梯板负筋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四、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扩展资料:
钢筋绑扎前的质量验收:
1、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
2、检查墙柱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净。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出柱(暗柱)、门窗洞口、地梁、墙的外皮尺寸线及轴线控制线。
4、根据弹线,检查钢筋是否有偏位现象,若有偏位距离小于钢筋直径d,将偏位钢筋按图所示调整到正确位置,若偏位大于钢精直径d,则需报设计处理。
5、检查墙柱竖向钢筋露出部分接头相错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6、逐个检查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直螺纹的接头质量,若发现有不合格接头,切掉重焊。
-绑扎
柱钢筋的绑扎流程为基础垫层完成→弹底板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设钢筋→绑扎→清理验收。
柱钢筋的绑扎注意事项:
1、柱、墙体的主筋在绑扎前,应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钢筋在焊接定位箍筋,并将柱、墙的钢筋与定位箍筋进行焊接固定,防止发生钢筋偏位。
2、柱、墙上部应绑扎3道箍筋或墙体水平分布筋,确保钢筋间距及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箍筋应与主要受力钢筋垂直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3、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比应符合,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4、对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先确定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由钢筋工长按结构形式特点进行策划,施工时特别注意与木工联系讨论支模、放预埋件和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小绑扎的难度。力求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准确到位的顺序进行。
扩展资料:
梁钢筋绑扎施工要求: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6、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7、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8、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绑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