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发痒怎么回事?

身上发痒怎么回事?,第1张

每到秋冬季,天气干燥,很多人就发生皮肤瘙痒。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皮肤变薄,身上有抓痕甚至血痂,好发于四肢伸侧和躯干两侧。中医认为在秋冬季节,燥邪当令,燥则肌肤失养,生风发痒。中医典籍称之为“痒风”或“血风疮”。同时在冬季,气温低不易出汗,使皮肤比较干燥,也会瘙痒。如果处理不当,搔抓易出现皮炎,甚至演变为湿疹,症状加重,易形成恶性循环。治疗秋冬皮肤瘙痒症有四大原则:1治疗发生瘙痒的基础病变——皮肤干燥症;2对症处理——止痒;3避免与去除造成皮肤干燥症的原因;4治疗继发的湿疹和皮炎。 治疗皮肤干燥症较有效的药物是尿素软膏,或白凡士林外用。尿素是天然的保湿药物,用尿素软膏抹在皮肤表面,有很好的角质保湿性能。可使皮肤润滑,外用尿素软膏最好的时机是洗浴之后,当皮肤潮湿时使用效果最好。 洗澡最好使用润肤的沐浴露,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次冲凉后使用一些润肤油,防止皮肤水分丢失。衣服要穿天然织物,贴身内衣最好穿纯棉的,增加透气性,与皮肤接触后不会引起过敏。 对症治疗主要是止痒。内服药物可选择抗组织胺类药物等,如钙剂、维生素C、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等。外用的止痒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如2%樟脑霜、2%石炭酸软膏)等。 没有发病的时候,为营养均衡,不需要忌口。发病的时候,就应戒酒,避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羊、狗、鹅肉也应尽量少吃,因为温燥的食物容易上火,加重瘙痒的症状。 皮肤乾涩及冬季皮肤痒 1将皮肤浸入温水中 2润滑皮肤,以避免皮肤的水分蒸散掉 3趁皮肤表面有水份时擦拭乳液 4最佳的乳液就是凡士林 5使用超脂质香皂 6勿太常使用香皂 7使用湿气机 8降低体温 9减少洗澡的次数 10切勿搓澡 11穿纯棉内衣裤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到了40岁左右就会逐渐到停经的状态。所以女性如果出现了月经的变化,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激素水平,明确自己是否已到更年期。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会有一些临床的症状出现,比如面色潮红、情绪急躁等。那么,更年期会身体瘙痒吗

更年期会身体瘙痒吗

 更年期一般不会引起全身发痒的症状,因为更年期主要是雌激素水平分泌降低之后,引起内分泌水平紊乱,患者会出现潮热烦躁,盗汗,失眠,以及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的症状,不会出现全身骚痒的表现。如果目前患者出现了全身骚痒的症状,需要考虑目前是否存在皮炎以及皮肤过敏等现象,可以及时到相应科室就诊,适当的给予外用止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人类在患上更年期之后,身体的机能是会减退的,而皮脂腺分泌的功能就会减弱,皮脂的分泌减少而导致皮肤干燥,在后期的时候会继发瘙痒。在进入更年期之后,不少人是会有烦躁,易怒,火气大等等不良的情绪,不良的情绪是会刺激到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症状出现的。女性朋友们在更年期之后,其卵巢功能是会衰退,而激素水平也随着下降,皮肤则是会出现了干燥,瘙痒等现象。

 发生更年期皮肤瘙痒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激素水平的下降,让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会变得干燥,没有弹性,这样的话是会很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疾病发生的,更年期皮肤瘙痒一般情况在开始的时候是会有局限性的瘙痒,进而会发展到身体大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全身瘙痒。

50岁月经还有是不是更年期

 50岁的女性月经如果还有,并不能说明就不是更年期。很多女性在50岁的时候虽然月经还有,但是月经已经变得不正常,月经周期变得不固定。这些都是更年期到来的征兆,说明女性已经进入了更年期。

 如果女性已经50岁了,但是月经非常正常,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那么这样女性就还没有进入更年期。其实女性是否进入更年期不是以年龄为标志的,而是以身体的衰老速度为标志的。女性进入更年期,显著的特征就是月经不正常。如果50岁了月经依然很正常,那么就还没有进入更年期。

 那么随着女性更年期的到来,不适症状的调节是女性应该注意到的。女性在更年期期间保持健康的身心,可以在医院医生的指导之下,和自己的努力配合之下,减少不适的症状。女性到了50岁左右,通常就会走入更年期的阶段,伴随而来的就是停经。

外阴瘙痒常发生在阴道内、大阴唇外侧、阴阜、阴蒂和小阴唇、会阴有痒的感觉,并可扩散到肛门附近。是局限性瘙痒症的一种。往往奇痒难忍,常以夜间为甚。常在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阴瘙痒常表现为阵发性,也有一些为持续性,常在夜间加重,剧痒时坐卧不安,长期瘙痒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感染。因长期搔抓,局部可浸润、肥厚及色素沉着。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诊断容易。

患有这种病症的姑娘,大多数羞于求医,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日久变成顽固性骚痒,以致影响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影响学习、工作。

外阴瘙痒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引起本病的局部因素中最常见的有:

①外界刺激。有时避孕药亦可引起瘙痒。内裤太紧、内裤摩擦、月经带的刺激亦可引起瘙痒。由于不重视外阴的卫生,阴道分泌刺激物、外阴分泌物、汗液等刺激,潮湿、浸渍、化纤内裤、不合格的月经带、毛糙的卫生纸的刺激,外阴及阴道内用药引起过敏、以及经常用肥皂洗外阴等均可导致外阴瘙痒。外阴瘙痒常伴有肛门瘙痒,后者与外痔、长期大小便失禁、肛瘘、肛裂、肛门排泄物及粪便残迹的刺激有关。

②外阴局部疾病。外阴局部疾病有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疥疮、阴虱、癣、萎缩性角化苔癣、粘膜白斑病、蛲虫病、接触性皮炎、子宫颈炎等。女性儿童肛门瘙痒常由蛲虫引起,往往夜间加重。此外,肛门瘙痒常波及外阴引起瘙痒,大汗腺痒疹、汗腺毛囊角化病也可引起外阴严重瘙痒。

③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糖尿病、贫血、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皮肤病、肝胆疾病(如黄疸)、肾脏疾病、淋巴瘤等。除全身瘙痒外,常伴有外阴瘙痒。据统计,500例糖尿病病患者中34%有局限性瘙痒,以女阴瘙痒为主。

④精神因素。如忧虑、忧郁、紧张、烦燥时常自觉外阴瘙痒,越抓越痒。

⑤饮食因素。食物中缺乏铁、核黄素、微生素A、微生素E、脂肪等,使外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

⑥特发性外阴瘙痒症:原因不明,与情绪干扰或某些轻微刺激有关。

治疗:

若发生外阴骚痒,首先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注意避免情绪的忧郁和紧张。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应去医院就诊,查出骚痒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时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原因,做出相应外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瘙痒症,积极控制糖尿病,瘙痒常可缓解。女性患者有滴虫、霉菌时,除每晚在阴道内放相应的坐药外,前者可服灭滴灵,后者可用伊曲康唑一日疗法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有阴虱病可用30%百部酊治疗,有淋病可用淋必治或菌必治治疗,有沙眼衣原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用美满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白带减少,也减少了对外阴的刺激,外阴瘙痒即可缓解。服用抗组胺剂如扑尔敏、安太乐、酮替酚等,有镇静止痒作用。外用药物可用皮质类固醇霜、膏。若只有外阴瘙痒,外阴皮肤不增厚,可用用霜剂如复方康纳乐霜或适确得霜。如经搔抓后局部出现浸润、肥厚,则可用刺激性的药物,以反免引起接触性皮炎而使病情复杂化。

可用药液清洗或药膏涂搽,严重时须到医院治疗。

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意治疗原发病,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肥皂洗得过勤。禁搔抓,忌酒及刺激性食物。

切忌瘙抓、摩擦、热水烫洗。

适当应用镇静药,安全药、抗组织胺药调整情绪,减少忧虑和紧张,减轻瘙痒。

局部用止痒药。

以上措施最好在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发现外阴瘙痒后,特别要注意对外阴、衣物和生活洁具、床上用品的消毒。可以用洁尔阴之类的卫生洁剂稀释后浸泡、搽拭。

外阴瘙痒症是一种与感觉神经功能失调有关的皮肤病,注意局部卫生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方法。

患有外阴疡痒症的人会感觉外阴部瘙痒,严重时昼夜不安,以致影响工作、生活,因此,十分痛苦。这种病常在四十五岁以上妇女身上发生。

外阴部皮肤神经末梢十分丰富,感觉也十分敏锐,因此,很小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外阴强烈的瘙痒。从局部讲,不注意卫生和患有女性皮肤病、阴道炎及子宫颈炎;冲洗外阴和阴道内用药等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和化学反应;尿液(尤其是糖尿)和肠道寄生虫(特别是烧虫)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外阴瘤痒。从全身因素来看,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及核黄素缺乏、慢性便秘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分泌物减、外阴干燥,也能引起瘙痒。

外阴部疡痒时轻时重,夜间加重的情况时有发生,其部位多在阴蒂及小阴唇附近,严重的会遍及整个外阴及肛门周围。由于长期;瘙痒,外阴部皮肤会因摩擦而变厚,并过度角化变成灰白色。经常搔抓,还有可能造成皮肤破损,从而引起继发性感染。

患外阴瘙痒症后应注意: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洗内裤。内裤宜宽大,最好使用质地柔软的棉制品。

外阴瘙痒是外阴各种不固病变所引起的一种症状,是妇科疾病中较常见的扰人难忍的症状。

病因

1.局部原因

①特殊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昆子、疥疮都可发生瘙痒。烧虫病引起的幼女肛周及外阴痒一般在夜间发作。

②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外阴皮肤发白。更年期因卵巢功能低下可致外阴痛痒。

③药物过敏与化学药品的刺激:香皂、洁尔灭、避孕器具、会阴垫、尼龙裤等化纤织品均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癌痒。

④有刺激性的阴道排液刺激外阴痛痒:如老年性阴道炎、官颈糜烂、宫颈息肉、服液刺激、糖尿、膀胱炎、肾孟肾炎的胺尿、尿失禁、尿病等。

5外阴的皮肤病、扁平苔藓,慢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牛皮癣、擦伤、旁疹、肿瘤等。

2.全身性原因

①糖尿病。

②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等出现外阴瘙痒。

③不明原因外阴痛痒。目前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方面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

瘙痒部位多生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区。阵发发作,也可是持续性的,夜间发作。

诊断时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经过,仔细进行全身检查和局部检查,必要时作阴道分泌物的培养、药敏试验或局部的病理学检查。

治疗

①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热水洗烫和使用肥皂。有感染时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内裤要透气、宽适,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

②病因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醋酸铅溶液或3%的硼酸液外洗,然后口服或阴道用药。灭滴灵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连服7天,夫妇同服,阴道上药,每晚一次,每次02~04g,连续7天,待下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上述治疗。连续试验3次,均为阴性则视为治愈。治疗期间禁房事,经期不上药。霉茵性阴道炎用4%苏打水或用1/2000新洁尔灭液洗外阴,然后上药。4%克霉唑软膏、制霉菌软膏均有效,连续上药7晚,待下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一次,共重复3次。连续3次阴道分泌物检查均为阴性者则视为治愈。

3对症治疗:

外用药 急性炎症时可用1%雷锁辛加1%利凡诺溶液,或用洁尔阴或络合碘洗外阴,洗后可涂40%氧化锌油膏。慢性瘙痒可用地塞米松乳剂外擦。

内服药 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C、A、E。扑尔敏4mg,每天3次。更年期患者口服乙萌粉025~05mg,每天1次,连服10天。

中药外洗 蛇床子15g、百部15g、白薄皮15g、木槿皮15g、苦参15g煎水外洗或坐浴,每天1~2次。

慢性荨麻疹新发现: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荨麻疹过敏原特异性IgE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瘙痒和风团,通常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机制诱发。大约15%~25%的患者一生中患过荨麻疹,80%~90%的荨麻疹不能找到外部原因,这些患者传统上被称为患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平均病程为3~5年,部分患者可能持续20年。

慢性荨麻疹的疾病分类

疾病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发病机制并指导治疗。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将荨麻疹分为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和非变态型荨麻疹,其中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又分为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荨麻疹。这种深入分类的目的在于对IgE介导的荨麻疹可尝试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皮肤炎性反应细胞侵润模式类似变应原诱导的迟发相反应,表现为浅层血管周围炎。而其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r干扰素(r-IFN)}提示一种Th0或混合Th1/Th2反应模式,而不是单纯的Th2反应。

抗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前沿科学:

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自身免疫学说,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越来越受临床荨麻疹研究的重视。虽然组胺被认为是荨麻疹发病中最重要的介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风团会很快消失,荨麻疹得以缓解。结合上述IgE介导型免疫学说,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循环中或趋化到组织的嗜碱性细胞是产生组胺的2种主要源细胞,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有IgE高亲和力受体,变应原结合可导致后者交联并诱导细胞中的组胺为主要炎性介质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也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释放。除了组胺,其他肥大细胞介质(白三稀)也在荨麻疹中发挥作用。

有研究认为,约2/3的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有关,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或)抗IgE抗体,在急性发作期约58%的患者在体内有IgE分子的自身抗体,25%患者有抗IgE抗体,而血清中IgE抗体的升高是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分泌的幕后主因。有一些个案报道了抗IgE抗体和抗白三烯制剂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治疗有效。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与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确定有明确过敏原,治疗方案中应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

临床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1代如扑尔敏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第2代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一线药物,但大家会发现,抗组胺药物对荨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药就能控制,不吃药依然会起荨麻疹,从急性荨麻疹到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断断续续,依然是无法摆脱荨麻疹困扰,近几年通过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导型过敏的研究,人们已开始将抗IgE抗体免疫疗法介入到了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湿疹)、常年性鼻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抗IgE抗体免疫自限疗法。

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的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因此康敏元益生菌能够对抗IgE抗体,调整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就症状做缓解,无法调整过敏体质。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降IgE抗体免疫疗法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最终可缩短治疗荨麻疹的病程,减少荨麻疹复发率。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学馆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呢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最常见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根据病程的不同,荨麻疹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荨麻疹病程在6周以内,一般病程1~2周,多发生儿童和青年人,多数患者有明确的病因。荨麻疹皮损表现为风团,临床上有如下特征:1)风团为境界清楚的呈鲜红色和苍白色的水肿性损害;2)大小不等,呈圆形、环形或向周围扩散形成不规则形,可融合成片;3)骤然发生,一般在1~24h内消退,反复发作,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4)伴有剧烈瘙痒或烧灼感;5)风团可发生在任何部位,黏膜受累时出现腹痛、腹泻、喉头水肿等,后者如发生在严重患者身上可出现窒息而威胁生命;6)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过敏性荨麻疹的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做出荨麻疹诊断,但要确定病因比较困难,需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病史的询问应包括以下方面:起病时间,风团持续时间和频率,昼夜变化规律,风团大小、形状和分布,是否伴有血管性水肿,伴随症状,家族性过敏疾病史,是否患有内科疾病、感染性疾病,用药史,手术史,治疗效果,个人爱好,饮食,吸烟习惯,居住环境和工作类型,蚊虫叮咬,女性患者和月经周期的关系,物理因素和运动,精神因素,生活质量。另外检测抗核抗体与IgE抗体的测定,IgE抗体升高是诊断荨麻疹也很有帮助。

过敏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消除或治疗刺激因素或病因在荨麻疹治疗中最重要,因为消除刺激因素或可疑因素后荨麻疹可能自然消退。反之,重新暴露相关因素后荨麻疹复发,可为致病原因的确定提供证据。

(二)全身治疗

目前的全身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控制炎症反应等,补充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减少血清中的IgE抗体,全身抗过敏联合治疗有利于缩短荨麻疹治疗周期。

1、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肥大细胞释放介质是荨麻疹发病中的重要环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在治疗荨麻疹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的有效药物很少。虽然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抑制肥大细胞介质的作用,但必须长期使用较大剂量,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抗组胺药

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能在体内争夺组胺,从而有效缓解过敏症状。但是西替利嗪在一些患者中可有嗜睡,咪唑斯汀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肝损害等不良反应,肾脏疾病患者应减量使用。

对急性荨麻疹可选用1~2种。

对于慢性荨麻疹来说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如晨起风团较多,则临睡前应给予稍大剂量;临睡时风团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两种同时给药。对顽固性荨麻疹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等联合应用。

3、成人抗过敏益生菌配方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免疫调节抗过敏:

人们现在对荨麻疹的治疗只关注了症状治疗,并没有对过敏反应的本身:由于过敏源刺激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使体内免疫球蛋白E异常增多,反复接触过敏源使体内产生大量的IgE抗体并长久的附着在免疫细胞上,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的分泌伤害自体的一种免疫反应,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目前荨麻疹的治疗多停留在抗组胺等炎症阶段,一部分人会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尝试治疗,但过敏并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体的五种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国际免疫学研究对解决引起荨麻疹的IgE抗人抗体治疗方法就是大量补充人体抗过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强型来降低体内的IgE抗体,通过刺激干扰素分泌来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应答恢复正确。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66076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