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之后,一直要求老百姓剃头,只留下后面的一小部分扎成一个长辫子。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太平军又要求老百姓把头发给蓄起来。所以在清朝末期,老百姓在头发上面就犯了难,剃头是得罪了太平天国,不剃头又得罪了清朝,两者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好在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前面的头发留得不长不短。
老百姓都是比较软弱的,他们也只是想要好好地活着。想当年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就强制要求所有的老百姓剃头,不剃头者就会被杀头,百姓不得已只得顺从,剃头的这种方式也渐渐被大家所认同。
清朝晚期的时候,国内的起义军层出不穷。太平天国是其中最强劲的一支,在太平天国占领的地方,太平天国发布了告示,要求所有男性一定要把头发给蓄起来,不能再剃头了,坚持剃头的话就会被杀头。对这种强制措施,老百姓也不敢不从。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太平天国和清朝那时候是共存的。剃头的老百姓碰到了太平天国的人会遭殃,蓄发的老百姓碰到了清朝的人也会遭殃,弄不好还会因为这个头发问题丢掉了性命。他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将前面的头发留出一点,长到一定程度,又给它修剪掉,头发都保持在不长不短的长度。这样一来,他们碰到清朝的人来查,就说自己还没有时间去剃头,碰到太平天国的人来查,他们就说自己的头发已经蓄上了,只是还没有长长。在那样的乱世,百姓根本就没有话语权,也只能凭着这种方式苟且偷生。
我感觉清朝时道士可以保留自己的衣冠发饰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都认为道士是神人,所以说没有人敢去碰触道士的霉头。
还有就是第一个说法:和清朝时候在人间流传的“十从十不从”规矩有关。在这个流传很长时间的民间歌曲里,就有一个“儒从释道不从”。也就是说,不是和尚的汉人都需要穿满族服装,并且削发留辫。但是,如果他们是出家人,就可以保留原来的汉族服饰和发饰,不用做出改变。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习俗,道教和佛教的服饰都未曾发生改变,而且道教继续可以将头发盘起来,和尚也依旧可以留光头。
还有就是第二个说法:和清朝皇帝的规矩有着亲密关系。在清朝建立以前,他们本就对中原土著宗教的重视感觉远不如入关之后,然而当清朝皇帝建立规矩的时候,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了宗教对于百姓的影响力。而且早在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就已经深受佛教影响,满清八旗正式入主中原以后,他们也已经开始插手佛、道二教的管理。当时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这些在民间影响力巨大的宗教,他们并没有采取强硬的被迫归降手段,反而是对这些人礼遇有加,采取包容怀柔政策。
还有就是道教之所以没有更改道士衣冠,一是由于以前的民间习惯影响,二是由于皇帝对于道士的管理更加松。让这些道士保留他们原来的特别,其实就是清朝皇帝,安稳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办法。
清朝统治后,满族统治者要求所有汉人都要穿满族服装,戴满族帽子。他们还发布了剃头令,凡是汉族男子必须剃满族人的发型,留满族人的辫子。如果汉人坚持不改头换面,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到边疆。
由于汉人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思想影响,起初没有多少汉人愿意剃头,但清朝政府颁布了严厉的剃头令。如果他们不执行剃头令,就形同死罪!许多汉人不得不履行剃头留辫子的命令。
好多人会说,如果那时候的光头和秃头的男人因为没有头发,而留不了辫子,他们这算违法吗?会不会被杀头呢?
让我们先来谈谈清代各个阶段的发型。
在清朝初期,头发的数量非常少。除了头顶和后脑勺的一小部分头发扎成辫子外,其余的头发都被剃掉了,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到了清朝中期,只有头顶有点头发,但比清朝早期的发量略多一点,但是辫子较长。在晚清时期,大家可以参考下现在拍的清宫剧,男子都是剃掉了前半部分的头发,在后脑勺上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为什么要剃头,留辫子?
清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头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防止满族被汉人同化,让汉人习惯满族的发型。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号召人们剪掉辫子,大街上又开始有人排队剪辫子。
清朝刚灭亡后,大多数男人还是不敢剪掉他们的辫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害怕在剪掉辫子后被政府杀头。这表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统治理念对汉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秃头和光头没有发量扎辫子,他们会被砍头吗?
在清朝,每个男人都要扎辫子。对于秃头男人,只要他们不掉光所有的头发,他们会把两边的头发都剃光,然后留一把头发编成辫子。至于光头,那就没办法了,你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头发就杀了他,所以光头是压力最小的。
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即使是皇帝也经常穿着明朝的汉服,让外国画师给他们画像,如雍正和乾隆皇帝。从那以后,剃头令开始变得越来越放松。
在太平天国运动后,男人逐渐开始留头发了,男人发量越多,就代表清朝满族的统治力量就越弱。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清朝发型起因
清朝由原来居于东北的女真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
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政策。对被征服的 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作为臣服的标志。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清朝发型演变
我们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然而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秦世祯《抚浙檄草》:“小顶辫发”每个炎黄子孙,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铜钱大一点,梳成一根小辫,叫“金钱鼠尾”式。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实在不堪入目,不过1647年清寇广州剃发易服令竟还 的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福州遗民所撰《思文大纪》愤怒写道:“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羶。”“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顾炎武《断发》诗
值得一提的是,满洲统治者在颁布剃发令所要求的剃发标准,并非现在人们常常看到的剃半个头,而是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那种清末才有的、现在不合事实地垄断了所有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当时也得死,因为满清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著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1793年英国访清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纪实画稿证明,乾隆时期还是金钱鼠尾。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中译本为《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事实上,满清发式从明代到清末是一直变化的。 明代女真男性的发式,与清末那样的前剃后辫有很大距离,剃发数量与结辫粗细差别很大。在1595年,即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朝鲜派往赫图阿拉的使者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详细记述了赴使在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营垒里所见到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关于发式这样写道: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女真男性的发式,即其剃发的习俗,是将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很少的一点头发,结成辫子下垂。如此得到了女真发式的全貌:脑后留下小手指细的头发,拧成绳索一样下垂,余发全部剃掉。配合这样的发式,胡须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而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书中这样描写清人的发式:“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对于满洲“留头不留发”的标准发式“金钱鼠尾”,当时人也都有描述。1648年七峰道人《七峰遗编》叙明末常熟福山陷落前后事,记载满人发式,是所谓“金钱小顶”。
1799年,日本宽政十一年,嘉庆四年,中川忠英于长崎访谈清国商人,出版了一本专门辑录清国人习俗的书《清俗纪闻》一书,其中《冠礼》卷的绘画中,一侧背站立的教书先生头顶蓄发,编一长辫垂于后背,其长度已达腰部,辫尾有发带系结。从这张实图上看,头顶蓄发,部位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4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按照图上的式样同清初金钱鼠尾的情况相比,蓄发从一个金钱变成四或五个金钱,数量比清初增多是明显的,但是如果将剃发与蓄发相比较,剃发还是主要的,也就是说剃发占大部分,蓄发仍然属于少部分。而再过100年,清人的辫子变粗了,剃头面积变小了,由初期的金钱鼠尾式变成了今人所熟知的“阴阳头—半瓢”式。陈登原《国史旧闻》中描述得:剃发,就是把额角两端,引一直线,依此直线剃去直线以外之发。现将清末发式与剃发令发式比较一下,结果令人吃惊地发现,两者虽是继承演变关系,但差别较大。前者几乎将全部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结辫下垂。而清末则将大部分头发保留下来,结辫下垂,仅剃掉极少一部分头发。都是又剃又辫的发式,却给人以判若两人的印象。辫子和剃头是成反比的,这时的辫子已经简直比一条小蛇还粗!为什么会长粗遗老张鍅《清末社会鳞爪》记载:清军“在打交手白刃战时,将辫子缠于脖项,藉以避刀砍。所以军人的辫子较大,如发少则搭以假发,或加黑丝线,以壮其形态。”就这样,满清的辫子,经历了:鼠尾——猪尾——蟒蛇的发展过程,才发展到我们今天认识的阴阳头的形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