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发最早是什么朝代?

盘发最早是什么朝代?,第1张

说起来,在中国,盘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各地均有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发簪为证。互动百科网《发髻》中说:“生活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历史先民们,就已盘发为髻。”又说:“少数民族妇女梳盘髻的现象,历来都很普遍。古籍中即有‘三苗首’‘乌蛮……男妇髻……’。四川凉山居民‘椎髻、跣足……从夷蛮习俗’的记载。”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西汉时期滇人青铜贮贝器盖上的妇女形象,很多梳盘髻,青铜舞俑也盘发于顶。

最初,人们盘发为髻是为了对头发有所管束,方便劳作、打猎、采集野果,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加强,为了美观而进行了样式的变化发明,男女皆束发为髻,以簪管束,所不同的是,小孩和少年在头顶两侧梳髻,额前梳刘海,鬓边留垂发,并不插簪。插簪演变成了成年人与少年的分界:女孩子到15岁时,盘发插笄(簪子);男孩子也同样15岁时束发为髻,20岁时行冠礼(戴冠),表示成年。

妇女盘发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早:河南安阳曾有出土的盘发头顶商代妇女俑;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上妇女脑后梳椎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上的妇女及女子木俑发式皆为盘髻;隋朝妇女盘髻称“盘桓髻”;唐代妇女梳螺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众多妇女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一八七号唐墓出土帛画上妇女都在头顶梳螺髻;清代妇女盘髻脑后。

由此不能不说现代新娘的“盘头”与古代盘髻有关。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沔阳有户人家娶媳妇,女方家恰好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出嫁,妹妹送亲。这一天她们仍跟以往一样,姊妹俩穿戴一致,接亲的人难以分辨,牵亲婆误将妹妹当作姐姐拉去拜堂,送入洞房,结果闹成婚姻僵局,气坏女方父母,上告到衙门讨还公道。州官听取原告与被告的申述和申辩,明白了一切,判“男方娶亲,忙中出错,过在女方”。女方不服,说男方欺人,州官解释:“姑娘出嫁,既做了新娘,理应梳妆打扮,俗话说,女大十八变,上轿一大变,新娘上轿未变模样,还与平常人一样,又用孪生妹妹送亲,男方误将妹妹当新娘,情有可原。本州做个和事佬,妹妹同新郎错拜天地,也是缘分,只好将错就错,成就好事。”女方虽然不服,毕竟自己也有错,州官担心以后出现同等事情,于是出榜:姑娘出嫁必须精心打扮,变个模样,像出嫁的样子,不能乱了礼仪。此后新娘成婚必须梳洗打扮盘新发、开脸的礼仪就传了下来,真正成为婚嫁印记。

       妓生通常是从小在教坊接受各种艺术训练,如乐器、书艺、舞蹈、文学、女红等,有些还包括 医术,在宴会上提供表演和奉客。在古代,一个女孩要经过称为盘头的仪式、戴上加髢,才成为正式的妓生。

妓生盘头就是说她毕业了,可以接客了。与现在大学生毕业了就个个人头上都戴一顶四方帽同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7064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