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见青山多妩媚是一句名句,意思是人与青山相互之间欣赏,既然在现实当中找不到知音,也许通过青山能够知解自己的心意吧。古代诗人经常用这种方法逃避现实,安慰自己不得志的心理。
2、在现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两种意思,一种被称为,她对你也是这种喜欢,就是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处在聊天的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喜欢,什么又叫真心喜欢。而且这些是女孩子的真实的想法。另外一个意思是,女孩比较暧昧,她不会让你知道她是不是喜欢你,并且这样的女孩子是有一定的之上的,比较有心计的,因此是在试探,也有可能是在耍你。对于哪一种是哪一种,需要你和对方相处之后了解她的为人才知道。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青山是高尚品格的象征,诗人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出处: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全诗: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译文: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我不为没见到古人(陶渊明)而感到遗憾!我遗憾的是像他那样的古人不曾见识我这样的疏狂傲气。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赏析: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读者不妨视野扩大些,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妩媚拼音介绍如下:
妩媚 wǔ mèi:①姿态美好可爱:风流妩媚。 ②风格柔媚:其书妩媚而失苍劲。近义词:娇媚 反义词:素雅 相似词:谄媚 献媚 柔媚 媚气 媚悦 媚态 姿媚 明媚。
1, 夏是妩媚的!瞧,满塘的荷花羞答答地露出那粉嘟嘟的脸儿,摆出各式各样的姿态笑迎阳光。
2, 突然发现几棵鲜艳的花朵挂着白雪,显得更加妩媚艳丽,宛如初披婚纱的少女。
3, 假如没有春风的存在,春天会失去她一半的妩媚。
4, 我更爱雨中去旅游。肃穆的青山原来多妩媚,深幽的绿水恰似好温柔。丛林变得滋润,石阶更显轻盈。雨中看云飞雾起,变幻多端,正如人生莫测;雨中泛舟寻清趣,远近皆朦胧,人在诗意中。
5, 肃穆的青山原来多妩媚,深幽的绿水恰似好温柔。丛林变得滋润,石阶更显轻盈。雨中看云飞雾起,变幻多端,正如人生莫测;雨中泛舟寻清趣,远近皆朦胧,人在诗意中。
6, 春天像妩媚的姑娘,沾花带叶,浓妆淡抹,总是对着平静的湖面欣赏自己的容貌。
7, 的确,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月季娇艳妩媚;没有百合高贵优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确实令人喜爱。
8, 郁金香飘香的季节,娇艳妩媚的女孩的笑容如花传芬芳。
1 至尊言灵师 文/柳赋语
简介:
“神说、明日天晴。”
“神说、后日云来。”
“神说,三十万大军,有来无去。”
于是,明日天晴,后日云来,那围城的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她没有强健的体魄,却是高手如云南大陆的最强者,她是不落的至尊言灵师——东方不落!
可惜,神却没说,她会死在最爱的男人和自己最信任的双胞胎姐妹手中。
垂死之际,心爱的男人拥着那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女人,笑看她落去最后一口气,她冷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神说,我会回来的……”
西大陆,南幽王府,痴女不再,至尊归来!
至此,一个至尊归来的传说,拉开了华丽的序幕……
多少年后,一个白衣寡淡的绝色女子游走于世间,创造了一段段传奇流传于世,她抬头忧伤地看着天。
“神说,渣男渣女都收拾完了,神寂寞了怎么办?”
“寂寞吗?你夫君喊你回家了!”
2 扶摇皇后 文/天下归元
考古界“红发魔女”挖墓挖得动静太大,墓室坍塌光荣做了烈士。
十七年后,穿越到五洲大陆、在底层挣扎的混混孟扶摇,一刀劈开即将另娶他人的心上人五指。
“相信我,她会是个十全十美的夫人,你带着她,就像贵妇牵着贵宾犬,到哪都身价百倍,相得益彰。”
不忠所爱,弃如狗屎。
从此后海阔天空,跋涉万里,夺七国令,争天下先,为了心底回归的信念,与七国权谋皇室悍然碰撞,同天下英才逸士际会风云。
而这一路相逢的爱情,是苍山之巅温暖的篝火、是刀光剑影清冷的回眸、是秋日金风飞掠的衣袖,还是冷月深林如箭的长奔?
当爱情与抉择狭路相逢,谁胜?
她说,我能献给你,不过这一身热血,你若不要,我只好放你的血。
她说,我一生的所有努力,都在与真爱背道而驰,天意弄人是么?那我就只好弄天吧。
裂帛三尺,溅血一丈,扩疆千里,横尸万计。
鸾凤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3 紫极天下
内容介绍:——她、前世的杀手,居然重生在一个废灵根的病弱女子身上!
面对强者为尊的修真界!前世无所顾忌的杀手、今生举步维艰的废灵根!重重天堑如何征服?!
沉默观望你们当是胆小怕事?隐忍不发你们以为她任人欺凌?形单影只便是待宰羔羊?
——没有灵根如何?无门无派如何?没有灵兽如何?天材地宝统统没有又如何?!
无人问津的阵法、如何一夜之间名声鹊起!以至于“宝山易得、一阵难求”!!
怎知天极出、百万浮尸、万兽拜服!
怎知她登高一呼、冥魔四界、但听号令!
世人笑她狂、怎知自个儿看不穿?!
且看她如何颠覆世人眼光!一步步踏出绝世强者之路!!
片段一:莽莽百里、尸骸骨山、血溢成江!踏血而来的男子、肆虐的风扬起曳地的长袍、腥红着眼小心翼翼的抱起女子、颤声道:
“我的小公主、九幽、找到你了!”
片段二:面对滚滚冥水、惨嚎遍野、漫天映红,白衣男子执手而立。
“主人、你本应天上仙,何苦入地狱?”
“能站在殿下身边、便是肉身蚁噬、神魂煅塑、有何惧?”
片段三:她、人称邪仙子、黑暗之女,嗜杀、手段狠辣,路人闻风而逃、退避三舍!却独独愿与她对饮、引为知己,与之为伴、不惧与天斗!
“你不能去”
“呵、你这殿下去得、我邪仙子去不得?”
“……”
“死便如何?你我饮遍天下好酒、不妨试试那忘川之水?”
片段四:看着空空如也的水晶棺椁,女子眼睛渐渐血红、周身泛起阵阵黑雾、扬起的黑袍猎猎作响、空气阵阵扭曲!一点点映红的天际、魔界、冥界四方肃立!
她走到这一步是为何?!驱逐了她便好、竟敢、竟敢动她的母亲!
“你们可知、你们做了什么?这便是天下敬仰的仙界?!”
“既然天要拦我,我便、反了这天如何?!”
《我见大理寺卿多妩媚》百度网盘永久资源
https://panbaiducom/s/1JF5PlsSeogM21nNh2rNkcwpwd=0000
《我见大理寺卿多妩媚》>曾用名《女扮男装上朝堂》、《玉娘传》我见大理寺卿多妩媚,怎奈大理寺卿对我横眉冷对季凤青第一次去戏园子,是他跟着徐玉郎去查案。戏台上,一句“因何耳上有环痕”让他心头一动。他转头看向徐玉郎,笑着打趣道,你这耳洞,也是少年时候扮观音所留?徐玉郎抬眼看了一眼季凤青,折扇轻摇却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季凤青心里却说出了跟梁山伯一样的话,他也从此不敢看观音。徐家是金陵赫赫有名的绸缎商。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
--------出自哪里--------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作品原文--------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作品翻译--------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我不为没见到古人(陶渊明)而感到遗憾!我遗憾的是像他那样的古人不曾见识我这样的疏狂傲气。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相关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以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邑:县邑,指铅山县。辛弃疾在带湖居所失火之后举家迁往此处。
仆:自我谦称。此词:指《贺新郎》词调。
停云:指辛弃疾在瓢泉所筑停云堂。
竞来相娱:争相前来使我高兴。
意溪山欲援例者:料想溪山也想依照前例(以词赋邑中园亭事,即要我也赋一首《贺新郎》)。
意:猜度,料想。援例:依照前例。指以词赋邑中园亭事。
庶几:差不多。仿佛:相似,类似。渊明思亲友:晋代陶渊明有《停云》诗四首,自谓是“思亲友”之作。云:助词,用于句末,无义。
甚矣吾衰矣:这是孔丘慨叹自己“道不行”的话(梦见周公,欲行其道)。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的壮志难酬。
问何物、能令公喜:还有什么东西能让我感到快乐。
妩媚:潇洒多姿。
搔首东窗:借指陶潜《停云》诗就,自得之意。
江左:原指江苏南部一带,此指南朝之东晋。
浊醪(láo):浊酒。
知我者,二三子:引《论语》的典故:“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已四年。是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的,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辛弃疾“独坐停云”,触景生情,信手拈来,随成此篇,反映了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境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恨。
--------作品赏析--------
正如此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古人”,不是一般的古人,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读者不妨视野扩大些,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