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通气操作中哪项不正确

仰卧位通气操作中哪项不正确,第1张

俯卧位通气操作中哪项不正确(C)。

A  导管多的一侧向导管少的一侧翻身。

B  确认各导管、监测导线没有牵拉的情况下再翻身。

C  未按总指挥要求进行团队合作。

D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E  管路及连接的线路是否整齐清晰。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呢?

俯卧位通气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通气。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

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策略的一种手段在icu内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最终改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肺可复张性和血流动力学。早期实施能遏制轻型向重型和危重型进展,并且改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临床预后。‍‍‍‍‍‍‍‍

为什么俯卧位通气有效呢?

仰卧位时,背侧心脏后方一部分肺泡通气不良甚至完全未通气,背侧通气差但血流多,腹侧通气好却血流少,通气人血流比例失调。

俯卧位时,背侧通气明显改善,心脏后方通气不良的肺泡明显减少,萎陷的肺泡复张,通气/血流比例更好,同时,在重力作用下,气道内的分泌物也能得到很好的引流。

住院患者俯卧位通气评估考核通报书写如下:

1、评估患者,确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名称俯卧位通气

2、改善氧合改善高碳酸血症。利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改善右心功能。

3、最后确定注意事项和评分标准。

轻微症状的。

根据防控中心查询显示,新冠诊疗相关方案指出,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小时,轻微症状的病例则不需要。

新冠感染者俯卧位通气,是让新冠感染者趴着呼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169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