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的时候右手臂肱二头肌短头肌腹位置被同学用手指甲用力抠,导致出血,会伤到肌肉,肌肉会消失吗?

初中初一的时候右手臂肱二头肌短头肌腹位置被同学用手指甲用力抠,导致出血,会伤到肌肉,肌肉会消失吗?,第1张

你说的这种情况,用指甲用力抠导致出血,实际上出血指视力表成皮肤破了出血。用指甲能有多大的威力,除非是用刀割裂的。这些只是表层皮肤的损伤,要不了多久就会好的完全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你是肌肉出现了问题,那么肯定会非常严重的,绝对会影响你手臂的基本功能的,所以说你不要担心担心都是杞人忧天的。

手臂肌肉是一切健身运动的基础。如果手臂有足够的力量,那么做引体向上、杠铃划船、哑铃上举等需要手臂肌群力量的运动就会更简单、更轻松、更高效。我们都知道做有关臂力的运动都可以锻炼手臂力量,所以我要详细的介绍一些对提升手臂力量更高效的运动。

通过负重形式来增加手臂力量无疑是最有效的。但往往这些负重训练的出错率是最高的,像杠铃划船,可有效地锻炼肱二头肌,但可能由于姿势不正确导致斜方肌成为代偿肌肉。所以就要格外注意姿势的标准。还有很多肌力训练练了好久就是没有成效,肱二头肌也没有隆起。那么就要考虑运动以外的东西,像饮食、休息等。那么怎样才能高效的锻炼手臂肌肉呢?

通过阅读本章,你将会了解到:

手臂肌肉的介绍及运动原理;提升手臂力量的动作及标准;睡眠和饮食对锻炼的影响;

一、介绍手臂肌群

我们都知道手臂是由小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组成。而肱二头肌是手臂力量的标志,我们总认为手臂越有力,肱二头肌隆起的高度就越高。其实这并不正确,相反肱二头肌的作用远没有肱三头肌的作用大,反而肱三头肌常被我们所忽略。

肱三头肌并不在身体的正面,所以为了美观而疯狂锻炼肱二头肌,导致肱三头肌力量比较薄弱。那么我就来分类介绍一下两个组成手臂的主要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1、肱二头肌

我们总是错误的认为手臂越有力量,肱二头肌隆起的越高。所以很多人在锻炼的时候专门针对肱二头肌,而不是手臂肌肉,导致肌肉发达,但并没有什么力气。手臂力量需要手臂的各个部位共同发力来完成的。

肱二头肌之所以成为肱二头肌,是因为肱二头肌有两个起点,一个起自于肩胛骨的上结节,称之为长头;一头起自于肩胛骨的喙突处,称之为短头。

而长头和短头也有不同的锻炼方法,当手肘在身体之后时做弯举动作,则这个动作着重锻炼长头。当手肘在身体前方时做弯举动作则着重锻炼短头。简单来说就是手心向上练短头,手心相对练长头。由于锻炼方式不同,所以锻炼的肌肉也会不同。

2、肱三头肌

我们都知道当肱二头肌收缩时,肱三头肌舒张,当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收缩。而肌肉就是刺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产生肌肉。所以也有很多办法可以同时有效的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最大的结构区别就是,肱二头肌有两个头,叫长头与短头。而肱三头肌有三个头,分别是:内侧头、外侧头和长头。

二、锻炼手臂力量的动作及注意事项

我们只有锻炼好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才可以让手臂变得更有力量。但是在锻炼时我们总是认为负重越大,锻炼效果越好。很多人就不在乎组数,只为了高负重。比方说杠铃划船运动能有效锻炼手臂力量,为了更快更有效的锻炼出肌肉而增大重量。这是不对的,其实手臂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都需要小重量,多组数的锻炼方式。

而肌肉代偿也是锻炼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如果姿势不正确,斜方肌可能就会参与肌力锻炼,并成为代偿肌肉,所以在进行运动时要格外注意姿势是否标准。

动作一:单臂哑铃弯举(肱二头肌)

① 手抓哑铃要握紧,开始时手臂要与地面垂直。

② 刚开始时,力量比较充足尽量不要将大腿作为支点,而通过肘部去借力。

③ 肱二头肌要收缩到极致。

④ 全程动作不宜过快,特别是下降时,过快的话哑铃的重量带动小臂,很有可能对肘部造成损伤。

哑铃弯举主要锻炼肱二头肌,重量不宜多大,能对肱二头肌产生较大压力即可。如果惯用右手,那为了保持肌肉平衡,右手的重量可以比左手哑铃的重量重一点。

单臂哑铃弯举运动建议:分成五组,每组进行20次,间隔时间休息30s同时替换左右臂。

动作二:颈后哑铃臂屈伸(肱三头肌)

① 全程都应放慢,重量要比平时使用的哑铃轻,肌肉稍微感受到压力即可。

② 新手在做颈后哑铃臂屈伸时,要保护好颈部,很多人找不到感觉,哑铃可能会砸到颈部或头部。

所以要格外注意颈后哑铃屈伸时,动作要缓慢进行。

颈后哑铃臂屈伸运动建议:分成五组,每组进行3分钟,间隔时间休息30s。

三、饮食和睡眠

肌肉也需要休息和补充能量。

1、饮食

增肌对饮食的要求很高。要格外注意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增肌的基础,也是力量训练要补充的物质。如果你不在减肥阶段,在增肌时建议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像鱼类、牛奶、牛肉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

还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很多人在减脂期间不摄入碳水化合物,其实这是错误的思想。碳水化合物会给身体提供很多能源,所以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特别在累的时候,以防身体产生虚脱现象。

尽量少食用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对身体有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是不干净的油炸食品可能还会产生致癌物质。

2、休息

休息是进行增肌训练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肌肉休息非常重要,如果你单纯只是想提高手臂力量,可以两天训练一次,没有必要天天训练,在家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俯卧撑来防止肌肉流失。

如果每天进行高强度锻炼肌肉也会支撑不下去,身体也会超负荷。

尽量不要熬夜,要做到早睡早起。清晨往往是锻炼身体最好的时间段。所以尽量选择在清晨锻炼手臂力量。

总结

想要锻炼某一块肌肉,必须先了解那一块肌肉。只有充分了解手臂肌群的运动原理,才能有效的进行锻炼。增大手臂力量尽量采用负重式的动作,也可以通过自身负重来增强手臂力量,比如引体向上,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不管选择什么方式进行训练,都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会有效果。

1、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腘肌和腓肠肌。

2、伸展:膝关节伸肌主要是股四头肌。

3、内旋:参与小腿内旋运动的肌肉是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和腘肌。

4、外旋:参与小腿外旋的肌肉是股二头肌。

扩展资料:

锻练膝关节肌肉方法:

膝关节常会“吃不消”。现今,跑步已成了一项全民运动,但很多人姿势、方法不对,或者在马路上、公园里跑步,对膝关节伤害很大。使用跑步机时,若步调与跑步机速度不协调,膝关节和肌肉跟不上,就会对半月板和膝软骨造成损伤。

有些中老年人热衷于爬山,但上山时,膝关节几乎承载全身的体重;下山时,膝关节还要额外负担下冲的力量。因此,不建议过于肥胖或膝关节本身就不好的中老年人长期爬山。

年轻人在打篮球、踢足球时,冲击力较强,如果急停、扭转等动作不规范或者用力不对,也可能会造成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损伤。

对于膝关节不好的人,建议将游泳作为强身健体的主要方式。在游泳时,人体处于平卧或仰卧状态,承重关节的压力很小,不足以造成损伤。为保护膝盖,在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将周围关节“动员”起来。平日里还需要锻炼腿部力量,维持膝关节的受力。

“静蹲”就是一种增强大腿肌肉力量的好方式:后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向前伸,与身体保持40~50厘米的距离,小腿与地面垂直,大腿小腿之间夹角不要小于90度,保持这个姿势到坚持不住后再休息,每天练习3~5次。

人民网—增强腿部肌肉 维持关节稳定

主要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二头肌肉是手臂弯曲后凸起的肌肉,三头肌是背对着二头肌的部位,有叫肱(gong)肌的

具体是有很多分类,如下

臂肌

臂肌覆盖肱骨,以内侧和外侧两个肌间隔分隔。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一)前群

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肱肌和喙肱肌。

1.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并以一个腱止于桡骨粗隆(图3-24)。作用:屈肘关节;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此外,还能协助屈上臂。

2.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骨面。作用:协助上臂前屈和内收。

3.肱肌brachialis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 起端有3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向下行经大、小圆肌之间;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止方的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向下3个头会合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上臂后伸和内收。

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大多数是长肌,跨过多个关节运动前臂和手,肌腹位于近侧,细长的腱位于远侧,所以前臂的上半部膨隆,而下半部逐渐变细。

(一)前群

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和内侧面,共9块,分4层排列。

1.浅层(第一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

前臂肌1

屈肌。

(1)肱桡肌brachioradialis:起自肱骨外上髁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作用:屈肘关节。其它4块以屈肌总腱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

(2)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面。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3)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radialis:以长腱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屈肘,屈腕和腕外展。

(4)掌长肌palmaris longus:肌腹很小而腱细长,连于掌腱膜。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flexor capiulnaris:止于豌豆骨。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只有一块肌,即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lys。肌的上端为浅层肌所覆盖。起自肱骨内上髁、尺骨和桡骨前面。肌束往下移行为4条肌腱,通过腕管和手掌,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每一个腱在近节指骨中部分为两脚,止于中节指骨体的两侧。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节、屈腕和屈肘。

前臂肌2

3.第三层 有两块肌,位于桡侧的拇长屈肌和位于尺侧的指深屈肌。

(1)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起自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以长腱通过腕管和手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2)指深屈肌flexor cligitorum profoundus: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4.第四层 为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是扁平四方形的小肌,位于桡、尺骨远程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作用:使前臂旋前。

(二)后群

共有10块肌,分为浅、深两层。

前臂肌3

1.浅层 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这5块肌以一个共同的伸肌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

(1)桡侧腕长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向下移行于长腱经手背,止于第2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外展。

(2)桡侧腕短伸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在桡侧腕长伸肌的后内侧,止于第3掌骨底。作用:伸腕。

(3)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肌腹向下移行为4条肌腱,经手背分别至第2~5指。在手背远侧部,掌骨头附近,4条腱之间有腱间结合相连,各腱越过掌骨头达指背向两侧扩展为扁的腱性结构,称指背腱膜。

(4)小指伸肌extensor digiti minimi:肌腹细长,长腱经手背尺侧至小指,止于指背腱膜。作用:伸小指。

(5)尺侧腕伸肌extensor carpi uluari:止于第5掌骨底。作用:伸腕,腕内收。

前臂肌4

2.深层 也有5块肌从上外向下内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

(1)旋后肌srpinator:位置较深,起自尺骨近侧,肌纤维向下外并向前包绕桡骨,止于桡骨上1/3的前面。作用:前臂旋后。

其余4块肌均起自桡尺骨和骨间膜的背面。

(2)拇长展肌abductor pollicis longus:止于第2掌骨底。

(3)拇短伸肌extensor pollieis brevis: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

(4)拇长伸肌extensor pollicis longus: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底。

(5)示指伸肌extensor indicis:止于示指的指背腱膜。

1、斜方肌

起于枕外隆凸、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及全部胸椎棘突。纤维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止于锁骨外侧1/3、肩胛冈和肩峰。

近固定时上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上回旋;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

2、胸大肌

胸大肌在胸廓前上部浅层。起端即锁骨部(锁骨内侧半)、胸肋部(胸骨和上位5~6肋软骨)和腹部(腹直肌鞘的前壁)。止点为肱骨大结节嵴(锁骨部和腹部肌束上下交叉)。肌腹呈扇形,向外上集中呈“U”形扁腱止于大结节嵴(结节间沟外侧唇)。

胸大肌收缩时能使肱骨内收及旋内,胸肋部可使举起的上肢后伸,帮助呼吸;锁骨部收缩能使肩关节屈曲。

3、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致密结缔组织索)分隔。此肌起自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

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此外,该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4、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故名。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近固定时,肱二头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远固定时,肱二头肌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5、髂腰肌

髂腰肌系髋肌前群肌之一,由腰大肌和髂肌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的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两肌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的深处下至髋关节的前面而止于股骨的小转子。此肌可屈与外旋大腿,下肢固定时使骨盆和躯干前屈。受腰丛肌支(胸12腰1-4)支配。

以上内容参考 --斜方肌、--胸大肌、--腹直肌、--肱二头肌、--髂腰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04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