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觉得脖子发僵,突然一天不能动了!竟是高位截瘫

她总觉得脖子发僵,突然一天不能动了!竟是高位截瘫,第1张

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撰文 邹海波

编辑 保健君

从脖子僵疼到高位截瘫

警惕脊髓型颈椎病

小张是一位程序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时间一长,脖子出现了发紧的症状。身边同事大都有这种现象,所以她认为很正常。可是问题日益严重,有时她一伸懒腰,双手会出现过电、发麻的感觉。因此她开始去做颈部按摩,借以放松缓解。

这一天,小张加完班,脖子又僵又疼,她照常去做颈部按摩。刚做完的时候,她觉得症状缓解、全身轻松,但其实,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她袭来。

第二天,小张一觉醒来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完全动弹不得,怎么努力都没用,她惊叫呼喊,同住的室友拨打了急救电话。

非常遗憾的是,医生给小张的诊断结果是高位截瘫!

高位截瘫,意味着人体从颈部向下都不能动弹,只能瘫痪在床。

以上病例中的这位患者,其实平时颈椎病就已经很严重,出现了肢体发麻、脖子发紧的症状,但她却没有重视。如果患者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就会诊断出她患的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病

在临床上有许多种分型

我们今天要讲的

就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比如造成瘫痪

可以说它是颈椎病所有类型中

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01、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当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时,就会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这就是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 15%。

02、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 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肢、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多不规律,以手臂的麻木多见。

上肢的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

手笨拙、无力,出现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上肢肌力减弱等。

下肢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

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肌力减弱,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导致走路不稳,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

03、脊髓型颈椎病自测方法

测试一:头后仰测试

坐在凳子上,上身挺直,两手在体侧自然下垂,然后头部尽量向后仰。如果出现上肢麻木甚至下肢麻木的症状,就说明可能存在脊髓型颈椎病的风险。

颈脊髓管理着上肢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当颈部脊髓受压时,神经传导受阻,就会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发胀的症状。手向上伸时(如伸懒腰、取拿高处物品时),会出现上肢的过电感。

测试二:弹中指测试(霍夫曼征)

测试者一只手托起受试者手腕,使受试者的腕关节背屈,手指都处于自然放松的半屈状态。然后测试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中两指夹持受试者的中指中节,用拇指迅速弹刮受试者中指指甲。

若受试者其他四指不动,则说明正常;若受试者其他各手指出现向掌心屈曲的动作,即为霍夫曼征阳性,说明患者存在脊髓型颈椎病的风险。

04、患上脊髓型颈椎病怎么办

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时,应该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的骨科就诊。医生会通过 X线片、CT和磁共振成像 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一旦确诊了脊髓型颈椎病,这种病理改变不经过手术是很难解除脊髓压迫的,所以疾病逆转和自限的机会不多。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没有手术禁忌证,都应该考虑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05、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脊髓型颈椎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瘫痪甚至死亡,而且它的发病有一定的隐匿性,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保护颈椎,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阻止颈椎病的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

注意姿势

切记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经常伏案工作或用电脑工作的人,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劳逸结合。

颈部放松

如果颈背部出现不适,可以采用仰卧位,颈后垫一个相对柔软的小枕头或毛巾卷,使颈部肌肉放松。

如果您已经出现了肢体发麻、无力等症状,属于脊髓型颈椎病的高风险人群,那么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不可随意做按摩

按摩可能加重脊髓颈椎病的症状,甚至造成意外损伤。

有些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认为颈椎病是常见病,脖子有些不舒服也属于正常现象,去按摩一下就会好转,他们会随意去一些非医疗机构的场所进行按摩,这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

防止跌倒

有脊髓型颈椎病风险的人跌倒后可能会导致瘫痪,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别是老年人,家中要采用良好的照明和防滑设施,预防跌倒。

及时就医

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邹海波

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显微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脊柱脊髓杂志》《颈腰痛杂志》《The Spine Journal 中文版》编委。

擅长采用多种显微/微创手段治疗颈椎、胸椎、腰椎疾病,如全脊柱内镜下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经椎间孔的侧路镜及经椎板间孔的后路镜);MED(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手术等。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转载授权请联系我们

zlnbjzz:010-64216645

医生检查病人时可以发现,颈部的活动一般没有限制,四肢肌肉一般没有明显的萎缩表现,上肢握力可有减退,双下肢肌肉力量大致正常。上、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四肢肌张力增高,病人行走时呈痉挛步态或呈剪刀步态,但上肢在病损节段水平可出现迟缓性麻痹。同时,医生用橡胶叩诊锤在病人四肢的肌腱处敲敲打打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四肢腱反射亢进,若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则表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一般在躯干及四肢可以查出有痛觉过敏或减退的区域,这也往往是与运动神经元疾病鉴别的重要之处。病人可有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以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的表现,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检查出四肢病理反射阳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张立髌阵挛(+):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夹住患者髌骨上缘,突然向远端方向用力推动,并保持一定推力,阳性者髌骨上下颤动。踝阵挛(+):患者仰卧位,髌膝两关节稍屈曲,检查者用左手托起患者小腿,右手持患者足底前端,突然推足呈背屈位,并保持一定推力。阳性者踝关节呈节律性反复跖屈运动。巴宾斯基征(+):病人仰卧,下肢屈曲,检查者用左手把持病人踝关节使肌肉放松,足呈轻度外展位,由后向前划足底外缘皮肤。如拇趾背屈,其余四耻呈扇形散开则为阳性。霍夫曼征(+):检查者以右手的示、中二指夹持病人的中指末节,使其腕关节背屈,其余各指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检查者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时由于中指的指深屈肌突然受到牵拉,而引起其他各指屈曲运动。上述阳性反射,是脊髓受到病变侵害的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颈椎病患者手术以后的康复训练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病情的恢复和患者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首先要对颈椎病患者消除其悲观、急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一种心理康复疗法。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术后更好的康复。 对于术后患部,在其切口及组织愈合之前要避免颈部过多、过度活动,并预防术后外伤,尽量保持术后局部的安定。 术后,当患者病情已趋平稳时就开始康复训练,如进行深呼吸运动,可防止长期卧床而致的肺部感染。要进行握拳、足趾背屈等小关节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术后创伤的恢复,还可防止肌萎缩。 在恢复期,患者先在床上运动,以后逐渐改为坐位及下床运动,以肌力训练为主。上肢以手抓、拿为主,下肢主要是直腿抬高、伸屈活动为主。此外,还可以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的训练。

  瘦就要吃的好,并且要加强锻炼,注意平时的饮食。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一)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二)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一)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二)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三)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四)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五)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二)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三)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四)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五)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六)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

  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一)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二)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三)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四)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五)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六)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

  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如果没有外伤,那么颈椎病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尽快去脊柱外科就诊,否则神经受压迫时间长了会出现变性、坏死,那时候的病情就难以逆转了。

更多问题可前往好大夫在线搜索深圳北大医院我的名字进一步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08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