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生长育肥指标

肉牛生长育肥指标,第1张

养殖方法

  1、一般肉牛育肥可采用限制精料自由采食的肥育方法(即育肥初期限制饲养,育肥后期自由采食),此法能使饲料效率提高5%。

  2、公、母要分栏饲养。一般公牛比阉牛增重速度高10%,阉牛比母牛高10%,但是公牛阉割去势后1-2月内影响生长发育。采用药物或激素去势,用药时间长,效果差,同时有药残、激素残留,肉品不符合卫生要求,所以在选购架子牛时要考虑性别对增重速度的影响,公牛育肥不宜去势。

  3、育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脲酶抑制剂预混料,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以上。

  4、经常搞好环境卫生和进行防疫灭病工作,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控制和杜绝传染病与内外科病的发生。

  5、肉牛育肥达500公斤左右时应尽快出栏。因体重超过500公斤后,日增重下降,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增加,育肥成本提高,利润下降。

它既不是一种牛的品种,也不是单纯育肥后屠宰的牛,更不是肥的牛。而是经过排酸处理后切成薄片在火锅内涮食的部位,被称为“肥牛”。它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先进的排酸工艺,通常选择优质的腰背部的“背最长肌”和腹部去骨肌肉修割成形,制成“肥牛坯”送往餐厅。再经专用机械刨成薄片,然后蘸以美味的调料在火锅内涮熟,吃到嘴里的才是真正的“肥牛”。什么是排酸排酸是随着欧洲现代屠宰工业的发展传入我国的先进的加工工艺:刚刚屠宰的牛,细胞尚未完全死亡,还在进行无氧呼吸,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必须将牛胴体吊钩在有排风的排酸库内进行排酸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它将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酒精和水后挥发掉,肌肉的结缔组织变松散,体内废物最大程度排出或被分解,既改善了口感也利于人体的吸收,涮食后才有特殊的香气。排酸过程是牛肉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艺,在现代化屠宰厂普遍采用,没有经过排酸的牛肉,经常煮两、三个小时不烂,而且肉质干硬发柴,无油润柔软的肉感。这也许就是您长时间煮不烂牛肉的根本原因。国产肥牛中国的优质四大黄牛为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和晋南牛。近年来,国内的养牛企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育肥手段,在科学检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牛的种类、年龄、体态和所需营养成份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进行喂养、并辅以音乐按摩,啤酒饲料等先进的育肥方法,采用严格的卫生防疫手段,使育肥牛生活条件舒适,体态健壮、生长迅速。合理的育肥牛,经穆斯林或屠宰后,采用先进的国际上新兴的肉厚成熟处理技术,精细加工而成不同规格、适应不同烹调要求的、以不同方式包装的冷藏保鲜肉、冷藏部位肉,这些优质牛肉色鲜味美,香嫩可口、大理石花纹丰富,含有各种营养成份,适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不论涮还是烤都能达到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的境界。采用先进技术从牛身上可以分割出几十个品种,但由于涮锅品种主要选用牛的外脊和腹部内的部分,这些肉的肉质细嫩、清香、色鲜、味美且有丰富的大理石花纹,故倍受食客亲睐。肥牛刺身常选取外脊后段,因其肥肉少,色鲜、味美,肉质鲜嫩多汁,成大理石斑纹状,而且经过排酸技术处理后宜于吸收故多用于生吃,生吃又称刺身,此吃法源于日本料理。佐以日本酱油、辣根生食,鲜嫩爽口,回味无穷。

肉牛育肥前期营养水平不宜过高,营养类型以中高型为好

育肥中期一般为45~50天,科学搭配日粮,精料由少到多,每100千克体重应喂15~20千克,尽量满足增重时的营养需要,设法使牛多吃、多休息,以利长膘;育肥后期一般为20天左右,这一时期牛不大喜欢吃草,也不喜欢活动,应经常刷拭,适当增加精饲料与食盐喂量,如食欲较差,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喂量,限制饮水量,控制活动。

颗粒料的效果优于粉状料,肉牛日增重增加明显。

精料粉碎不宜过细,如玉米粉碎粒度应在1毫米以上,高粱粉碎粒度应为1毫米。

粗饲料以切短利用效果最好,粗饲料切割粉碎长度以5~10毫米为宜。

麦秸喂前应铡短后氨化或微贮,玉米秸应先青贮后饲喂,青贮玉米是育肥牛的优质饲料,饲喂青贮料时,在较低的精饲料水平下,就能达到较高的肉牛日增重,同时,按玉米青贮干物质的2%添加尿素,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青干草晾干后及时保存在草棚内或堆垛,防止雨淋或曝晒。

各类饲草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碎石等杂物。

合理饲喂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由于肉牛饲喂方法不当或饲料不干净等原因,肉牛瘤胃、瓣胃往往容易沉积杂物,造成食欲不好、消化不良。

此时宜空腹灌服1%的小苏打水,待牛排出杂物后(以拉黑色稀粪为判断标准),再开始饲喂育肥饲料。

健胃后的牛精神好、食欲旺盛。

让牛只有充分的反刍与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与活动次数。

饲喂/顷序一般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

草拌料时,应冬拌干,夏拌湿,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

每天饮水2~3次(夏天3~4次),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一、技术简介

肉用牛的肥育,主要指专用肉牛品种一次性肥育。也有将乳用牛的公牛犊用来育肥的。牛犊断奶后就算在肥育牛之列,我国肉用牛的肥育多为成年牛的肥育,不少地方多为老龄牛的肥育。幼年牛一面生长,一面囤肥。即在长骨架肌肉的同时也积累一定的脂肪;而成年牛肥育,主要长体宽,向宽深发展。囤积脂肪的能力很强。这是幼年、成年牛肥育的不同特点,因此不同的牛有不同的肥育技术。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切无专用肉牛品种,但肉用品种牛杂交改良地方优良品种,不但可以生产高档牛肉,而且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

全省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

三、技术规程;

(一)育肥牛源的选择

育肥牛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品种、年龄和体型外貌三个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品种

可选用夏洛来、短角、海福特等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肉牛;在西北农户以西门塔尔、短角、秦川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后代肥育效果较好, 黑白花牛的公牛和杂种后代肥育效果也比较好,或选用地方良种肥育如秦川牛、南阳牛等。

(2)年龄

应选健康无病, 1~25 岁, 最多不超过3岁的牛。

(3)体型外貌

肥育牛一般要求身架大, 被毛光泽, 皮厚而稍松驰, 眼明有神, 头宽, 嘴方, 颈稍短而厚实, 肩宽, 胸深, 背腰长, 腹圆, 后躯平广, 侧视似矩形, 尾根粗, 其尾洼窝大而浅, 四肢粗壮, 特别是后大腿粗长。

(二)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1舍饲育肥的一般饲养管理

(1)准备好充足的饲草料。一般按成年牛80天计, 每头牛准备麦秸400多千克, 配(混)合饲料200多千克, 在饲喂过程中, 粗饲料应占饲料总量的30%以上。

(2) 做好饲草料的加工调制。麦秸喂前铡短氨化或微贮, 玉米秸应先青贮后饲喂, 青干草晾干后及时保存在草棚内或堆垛, 防止雨淋曝晒。 各类饲草料喂前除去尘土、铁丝、碎石等 杂物。

(3)注意饲喂及饮水。一般以日喂2次较好, 早晚各1次, 间隔12小时, 使牛只有充分的反刍与体息时间, 减轻劳动强度与活动次数。饲喂顺序一般先粗后精, 先干后湿, 少喂勤添。 草拌料时, 应冬拌干, 夏拌湿, 不喂霉烂变质的饲草料, 每天饮水2~3 次( 夏天 3~4 次 );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

(4)棚圈要向阳、干燥、通风, 每头成年牛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 圈内设饲槽, 圈外应有向阳、遮阴、拴系的场地和饮水槽。冬天应搭塑膜暖棚, 以便保温。

(5) 保持圈舍、用具清洁卫生。每天清理棚圈内外粪便, 垫上干土。圈内外用具每半月左右用 03% 来苏儿消毒, 饲槽喂前彻底清扫干净, 每周用 10% 的碱水消毒1次, 水槽及时清 洗, 每天刷拭牛体 1~2 次。

(6)限制运动量。肥育阶段要安静少动, 尽量创造利于反刍与休息的环境。拴系牛只的绳子要短, 只能上下站立, 不能左右摇摆游动。

2 肥育期的饲养管理

(1) 育肥前期, 一般为20天左右。进栏后驱杀寄生虫体外消毒。公牛去势, 灌服健胃药 2~3 次, 或加喂人工盐 60~100克或灌服清油。开始育肥的 2~3 日内, 应多饮水, 勤给草, 少添料, 以便适应摧肥。也可喂一些轻泻性饲料, 如麦款、粉渣、 甜菜渣等, 干草、青草自由采食, 随着肥育日期的增加, 粗饲料由多渐少, 精饲料由少渐多。

(2)育肥中期, 一般为 45~50 天。科学搭配日粮, 精料由少到多, 每100千克体重应喂到15~2O千克, 尽量满足增重时的营养需要, 设法使牛多吃多休息, 以利长膘。

(3)育肥后期, 一般为20天左右。这一时期牛不大喜欢吃草, 也不喜欢活动, 但日增重最快, 应经常刷拭, 适当增加精饲料喂量与食盐给量。 如食欲较差, 应适当减少精饲料喂量, 限制饮水量。继续拴养, 控制活动。

(4)饲料配方与日粮组成。根据生产实际, 以肥育中期为标准, 将不同类型的日粮组成提供于后, 供参考。

粉渣饲料型:

粉渣8千克, 麦麸05千克, 蚕豆麸1千克, 油菜饼05千克, 燕麦麸05千克, 麦秸4千克, 粉渣水15千克, 食盐50克, 石灰粉15克。

草料结合型:

混合精料( 玉米60%, 麦麸20%, 胡麻饼18%, 食盐2%)25~35千克, 混合天然干草45千克。

油饼与酒槽型:

胡麻饼2~3千克, 玉米05千克, 麦麸05千克, 麦秸4千克。 酒糟16千克, 混合精饲料 ( 玉米55%, 麦麸30%, 菜籽饼10%, 骨粉4%, 食盐1%)1千克, 麦秸2千克。

放牧加补料型:

白天充分放牧, 放牧后补饲混合饲料 ( 玉米50%, 麦麸27%, 胡麻饼20%, 骨粉2%, 食盐1%)2千克。

(5)肥度的初步鉴定。育肥结束时, 牛只是否达到育肥标准,应对肥度进行初鉴, 其主要特征如下:

肥育高峰期的牛, 一般不贪食, 采食量下降, 触摸肩、背、 腰、臀部等处皮肉有弹力感觉。触摸肋间有柔软弹性实质感, 肩前淋巴结明显增大而充实, 尾根下的洼窝饱满或隆起, 手按软而充实且有弹性。后腿股部明显变粗腿围增大, 与后下肢相比明显粗壮。一般情况下架子牛经过60~100天肥育, 体重达450~500千克即可出栏, 犊牛达18~24月龄, 体重320千克即可出栏。

(三)育肥技术

1 易地育肥技术

肉牛易地育肥是指在不同的地方繁殖、培育和肥育。常见的是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幼龄牛大约在16~18月龄出栏, 体重可达300多千克, 其它牛可根据市场情况, 集中育肥2~3个月, 体重可达300~350千克。

2 不同类型牛只育肥技术

(1)幼年牛肥育。主要指一般幼牛与奶用幼年牛的肥育, 包括犊牛、周岁牛、15~2 岁牛。

1)一般幼牛育肥。在犊牛长架子阶段, 需要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饲料, 以粗为主, 以精为辅。粗饲料以优质青干草为最好, 精饲料按配合比例衡量, 饼类饲料不小于 20%, 每天喂干草4~5千克, 青贮饲料3~4千克, 混合精料15~2千克。催肥期一般为3~4个月, 平均每天喂混合精料2~4千克, 青贮饲料3~4千克, 干草4~5千克。饲喂方法: 摧肥前期25天, 中后期40天, 每天喂2次。饲喂方案见表3-1。

2) 公幼牛肥育。一般饲养18~20个月龄, 肥育期间抓好三关:

第一抓哺乳关。哺乳期一般45~55天人工哺乳。公犊出生后, 哺初乳5~6天, 然后转人肥育牛舍。为了防止下痢, 每天可喂2次磺胺咪, 每天喂奶3次, 每次约075千克, 对等量开水,奶温应保持在38℃~40℃。每次可掺100~150克豆浆, 或用代乳料饲喂,7~10日龄开始练习采食犊牛料与优质青干草, 供给清洁温水, 每天3次。犊牛料可采用配方: 小麦麸30% 、蚕豆5%、炒大麦50%、豆皮粉10%、骨粉2%、磷酸盐1%、食盐2%。

第二抓断奶关。哺乳45天后, 逐渐减少哺乳量, 每天喂025千克奶, 掺入玉米面、豆面, 调成乳粥, 喂4~5 天后即可断奶, 之后每天喂犊牛料15~18千克, 分3次饲喂, 并供给优质干草和块根类饲料, 有条件时可结合放牧。

第三抓膘关。 12~18月龄是育肥的最佳阶段, 舍饲以优质苜蓿草与绿草饲料为好, 也可喂优质谷草粉或干草、玉米青贮及混合饲料。若条件许可, 争取多放牧, 以促进日增重。混合精料的配方为: 豆饼28%、 玉米30%、高粱10%、小麦麸20%、棉籽饼5%、鱼粉5%、骨粉1%、食盐1%。

(一)妊娠后期的饲养

妊娠期最后两个月胎儿的增重占到胎儿总重量的75%以上,因此,需要母体供给大量的营养,精饲料供给量应逐渐加大。同时,母体也需要贮存一定的营养物质,使母牛有一定的妊娠期增重,以保证产后正常泌乳和发情。但也要注意防止母牛过肥,对于初产母牛保持中上等膘情即可,过肥容易造成难产,而且产后发生代谢紊乱的比例增加。

舍饲时,饲料除优质青粗饲料以外,混合精料每天不应少于2-3千克。在分娩前30天,进一步增加精饲料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为宜。同时增加饲料中维生素、钙、磷和其它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预产期前2-3周,开始降低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比营养需要量低20%。同时,保证日粮中磷的含量不低于钙的含量,有条件的可改喂围产期日粮,这样有利于防止母牛出现乳热症。分娩前最后一周,精饲料喂量降低一半。

(二)妊娠后期的管理

妊娠后期管理的重点是为了获得健康的犊牛,同时保持母牛有一个良好的产后体况。为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运动锻炼,特别是在分娩前1个月,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难产。但应避免驱赶运动,防止早产。

妊娠后期初产母牛的乳腺组织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应增加每天乳房按摩的次数,一般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直至产前半个月停止。按摩乳房时,要注意不要擦拭乳头。

要计算好预产期,预产期前两周,将母牛转移至产房内,产房要预先做好消毒。预产期前2-3天,再次对产房进行清洗消毒。初产母牛难产率较高,要提前准备齐全助产器械,洗净消毒,做好助产和接产准备。

1、瘤胃素

是一种生物性的化合物,能促进肉牛增重的饲料添加剂。目前使用的制剂为瘤胃素钠,每千克饲料添加55毫克~33毫克。每头牛日喂50毫克~360毫克。

2、碳酸氢钠

又称小苏打,是奶牛常用的缓冲化合物添加剂。奶牛泌乳期,每头奶牛日粮中添加10克碳酸氢钠,试验组牛比对照组牛每头多产奶2千克~3千克,奶的质量亦提高。

3、醋酸钠

将制剂醋酸钠按1升奶加30克~35克的比例,与精饲料或甘草粉混合后饲喂奶牛,可使每头牛日产奶提高07千克~12千克,含脂率提高016%~021%。

4、多犊锭

这种添加剂对奶牛、肉牛犊牛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并能提高奶牛发情受胎率及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和奶牛产奶量。其使用量为每吨配合料添加100克~150克,也可按每头牛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克~6毫克添加。添加时应与精料拌匀,现拌现喂。

5、刺五加

主要应用刺五加浸出液,在泌乳牛饮水中添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

6、丙酸钠

是一种适用于小公牛的能量添加剂。日粮中添加丙酸钠(占饲料量的3%),可提高牛的能量营养水平,日增重可达1200克~1300克,小公牛15月龄~16月龄体重可达490千克。

肉牛持续育肥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育肥阶段进行育肥,直至达到出栏体重(12~18月龄,体重400~500千克)。

使用这种方法,持续育肥增重快、饲养期短、生产的牛肉鲜嫩,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肉牛育肥方法。

一、放牧加补饲持续育肥法

在牧草条件较好的地区,犊牛断奶后以放牧为主,根据草场情况适当补充精料或干草,使其在18月龄体重达400千克。

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哺乳阶段,使犊牛平均日增重达到09~1千克。

冬季日增重保持04~06千克,第二年夏季日增重在09千克,在枯草季节,对杂交牛每天每头补喂精料1~2千克。

放牧时应做到合理分群,每群50头左右,分群轮放。

在我国,1头体重120~150千克牛需15~2公顷草场。

放牧时要注意牛的休息和补盐。

夏季防暑,狠抓秋膘。

二、放牧-舍饲-放牧持续育肥法

此种育肥方法适应于9~11月份出生的秋犊。

犊牛出生后随母牛哺乳或人工哺乳,哺乳期日增重06千克,断奶时体重达到70千克。

断奶后以喂粗饲料为主,进行冬季舍饲,自由采食青贮料或干草,日喂精料不超过2千克,平均日增重09千克,到6月龄体重可达到180千克。

然后在优良牧草地放牧(此时正值4~10月份),要求平均日增重,保持08千克,到12月龄可达到325千克。

转入舍饲后,自由采食青贮料或青干草,日喂精料2~5千克,平均日增重09千克,到18月龄体重可达490千克。

三、舍饲持续育肥法

采取舍饲持续育肥法首先制订生产计划,然后按阶段进行饲养。

犊牛断奶后即进行持续育肥,犊牛的饲养取决于培育的强度和屠宰时的月龄。

强度培育和12~15月龄屠宰时,需要提供较高的饲养水平,以使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在1千克以上。

制订育肥生产计划,要考虑到市场需求、饲养成本、牛场的条件、品种、培育强度及屠宰上市的月龄等。

按阶段饲养就是按肉牛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营养需要特点将整个育肥期分成2~3个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06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