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具体为:
一付:
川续断 20 杜仲 20 防风 20 桂枝 10
红参(另包)10茯苓 20 当归 20白芍 20
黄芪 20 牛膝 20 炙甘草 10 秦艽 15
生地 10 川芎 10 羌独活(各)10 川草乌(各 另包)6
伸筋草 20威灵仙 15
第二付是在在第一付的基础上加 麦冬 10 五味子 10
这药方活血补气健脾强筋骨,可治风寒湿痹
第二付增强了滋阴效果.
你是什么情况?具体有什么表现和症状?
中医认为,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阴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 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
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以黄芪为主药的方药几例
◇当归补血汤
方药:黄芪50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生血。
◇归脾汤
A
方药: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属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证。
◇补中益气汤
方药: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
功能: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玉屏风散
方药:黄芪300克,防风、白术各100克。
用法:研成细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补阳还五汤
方药:生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活血,祛淤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食用禁忌: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黄芪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故孕妇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推荐:黄芪炖乌鸡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男子遗精、早泄有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黄芪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做法:1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2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注入鸡清汤,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推荐:黄芪枸杞炖甲鱼
配方:黄芪50g,枸杞30g,甲鱼500g。盐、豆油,冷水各适量。
制法:黄芪切片,纱布包扎;枸杞子洗净,甲鱼去内脏后切细。三者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炖熟,去药渣,用豆油、盐调味即成。
功效: 补中益气,滋阴生血。适用于鼻咽癌放疗疗法所致眩晕或白细胞减少者。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
病例验证张某,女,16 岁,学生,已四肢关节肿痛四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2个月。四年前因感冒发热后觉双膝关节疼痛,后渐及双踝、髋、肩、肘、腕等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在当地治疗,血沉75毫米/1小时,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1:160),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强的松、炎痛喜康等。病情时轻时重,两月前突然加重而来诊,中医辨为痹症而收住人院。证见四肢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局部皮色不变,触之灼热,肌肉萎缩,面色帝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搏结于关节,致使气血不通,郁而化热,久而不愈,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候。用本方治疗半年,复查血沉6毫米/1小时,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肿消痛减,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出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偏方1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2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缓解(关节肿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血沉,粘蛋白恢复正常)11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远期疗效(2年后)随访21例,其中缓解10例,显效9例,无效2例。
3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7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症状缓解,关节肿大消失,血沉恢复正常)45例;好转(关节活动自如,肿大未消退,血沉基本恢复正常)19例;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3例。治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一
组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 次
主治:血虚型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二
组成: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 次
主治:外感风寒型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三
组成: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 次
主治:血虚型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四
组成: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 次
主治:肾虚型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五
组成:生姜30 克,葱白、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天2 次,连服3~4 天。
主治:外感风寒致产后身痛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六
组成:葱白100 克、紫苏叶9 克、红糖50 克。
用法:先用水煎前二味药,再冲入红糖温服,每日1 次,连服3~5日。
主治:风寒型产后身痛,证见逾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七
组成:黑豆500 克、黄酒1000 毫引、红枣20 克。
用法:将黑豆炒至半焦,与红枣一起浸入黄酒,半月后去渣饮酒,每天2~3 次,每次20~30 毫升,连服7~8 天。
主治:气血虚弱型产后身痛,证见遍身疼痛,肢体酸楚,麻木,面色萎黄,肌肤不泽,头晕心悸,气短懒言,舌淡红,脉细无力。 。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八
组成:五加皮100 克(切碎)、酒适量。
用法:浸泡1 周后煮饮。
主治:产后身痛。
治疗产后风的中药方九
组成:红花9 克、白酒适量。
用法:红花加入水、酒各一半,煎煮,每日服1 次。
主治:产后足跟痛。
健康小提示
中医里面的艾灸可以有效的治疗产后风的症状,艾灸通过穴位、经络和热能三效合一来对身体进行调理,内作用于病灶,外使深层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都能流通顺畅。达到对产后风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形体消瘦,但临床中,还有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体肥胖,其实这种人,在古代被称为尊荣人,古代物质条件低下,这种患者在古代多半是富家子弟,平时缺少运动,体质虚弱,体型肥胖,肌肉松软,身体困重,易出汗,出汗后又被风寒所袭,气血凝滞,血瘀不通,血与津不能营养肌肉神经,故可见局部肌肤麻木不仁、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或有酸痛甚或肌肉萎缩,或有蚁行之感,这些感觉往往天气变冷或入夜后等阳气不足时加重,稍加运动气血稍活则又减轻,此时就可以考虑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什么时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1肢体无力,麻木不仁,活动不灵,或有酸痛,或肌肉萎缩。
2身体偏胖浮肿,自汗,恶风。
3舌质暗淡。
以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糖尿病并发症、冠高血压、脑梗死、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中风先兆等,都可以使用本方。
以关节疼痛为表现的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变形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也可以使用本方。
以浮肿为表现的疾病,如各种肾病、尿毒症、贫血、高血脂、肥胖等症,也可以使用本方。
此外创口不愈、皮肤皲裂、搔痒疼痛者,也可以使用本方。
此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是一张适合中老年人的日常调理方,特别是适合黄芪体质,缺少运动,虽食欲旺盛,但体质偏弱,面色黄暗,下肢浮肿,动则气喘,力不从心,甚至会有心肌缺血、胸部闷痛、头晕眼花等症状,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看成是由桂枝汤加减而成,去掉了甘缓之性的甘草,以求速效,阳气能尽快出表,加上黄芪,其性甘温能健胃补中,补气实表,增强全身细胞之活力,增强人体气血的运行,使津液精气充于外,以滋养皮表,倍用生姜则能助胃阳、驱水毒,用大枣补胃液而助血之营养,诸药合用,营卫调和,故病可愈。
临床使用本方时,血虚者常加当归,寒凝血运者常加附子,下肢症状明显者常加牛膝,屈伸不利者常加木瓜。但若是浑身疼痛、关节变形肿胀者,并非本方所治,当用麻黄、桂枝之类为佳。
总而言之,本方能够补气活血,是古代治疗血痹病的专方,具有改善心脑供血及微循环、增强免疫等作用,主治以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黄芪是一味具有补气补虚作用的中药,主要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功效。临床的具体应用如下:
1、黄芪能补肺脾之气,为补气的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与人参一同配伍治疗病后体虚,配伍白术还能补气健脾,治疗食少便溏或者腹泻。配伍当归能补气生血,治疗气虚血亏,配用附子能补气升阳,治疗气虚阳衰,畏寒多汗等。与人参、升麻、柴胡、白术等同用,还可以治疗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比如补中益气汤,还可以与人参、龙眼肉、枣仁等组成归脾汤,又可以治疗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证;
2、黄芪有益胃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常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组成牡蛎散治疗气虚自汗证。另外,可以与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物配伍,治疗阴虚盗汗证;
3、黄芪具有良好的脱毒生肌之效,常与当归、皂刺等同用,治疗痈疽不溃,与人参、当归、肉桂等药配伍,还可以生肌敛疮,治疗痈疽溃后久不收口;
4、黄芪有补气、利尿、消肿的作用,多配伍防己,黄芪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等导致的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证。
此外,黄芪还可以用于气虚血滞引起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半身不遂,或者气虚津亏引起的消渴等病证。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偏温补,对于热毒炽盛证,或者表实热证时暂不要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