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涉及力法基本方程含义的问题。
力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力法的基本体系中,沿多余未知力方向上的位移等于原结构相应的位移,方程右端可能不为0。
如果把整根杆件去掉,缺少了杆件的变形,就要认为把杆件的变形加上去,所以右端不为0
力法由位移协调条件列方程;
位移法由静力平衡条件列方程;
力矩分配法就是位移法的特殊情况。
力法:以广义力为未知量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静不定结构具有多余约束,其广义来知力不能单由平衡条件求出。
位移法:以广义位移(线位移和角位移)为未知量,求解固体力学问题的一种方法。位移法的思想是法国的C-L-M-H纳维于1826年提出的。
力矩分配法:用一般的力法或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时,都要建立和解算线性方程组。如果未知数目较多,计算工作将相当繁重。H克罗斯于1930年在位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必解方程组而是逐次逼近的力矩分配法。
基本结构要是静定结构,有好几种取法(任意去掉一根连杆就是的),以上只是其中一种。
力法是用力代替约束,使超静定结构转为静定结构的求解方法
M1图就是在X1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
Mp图就是外力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
基本知识还是多要看看书的
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是多余约束力x。
结构力学计算中,把多余力作为基本未知量的计算方法称为力法,结构力学计算中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方法称为(力法),以未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的方法称为位移法。
确定原结构的基本未知量即独立的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数目,加入附加联zhi系而得到的基本结构。令各附加联系发生与原结构相同的结点位移,根据基本结构在荷载等外因和各结点位移共同作用下,各附加联系上的反力均等于零的条件,建立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扩展资料:
力法的基本思路:把超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为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
一个在外力P作用下的三度静不定刚架。若以固端B处的三个约束为多余约束,则相应的静定相当系统如图2所示,除原载荷P外,它在B点处还承受三个广义未知力X1、X2、X3,即原周定端B对刚架的水平约束反力、垂直约束反力和反力矩。如果以Δ1、Δ2和Δ3分别表示B点对应于X1、X2和X3的广义位移(Δ1和Δ2为线位移:Δ3为角位移),则根据原结构在B点的个广义位移均为零的条件,可写出相应的三个变形协调方程:
Δ1=X1δ11+X2δ12+X3δ13+Δ1p=0,
Δ2=X1δ21+X2δ22+X3δ23+Δ2p=0,
Δ3=X1δ31+X2δ32+X3δ33+Δ3p=0,
-力法
力法是根据多余约束对应的位移、变形条件建立方程;位移法是根据未知结点位移对应的平衡条件建立方程;两种方法都是用来求解超静定结构,但是位移法也可用来解静定结构。这两个方法一般都是由三个方程得来,一是平衡方程,即物体受力平衡,二是几何方程,描述的是物体变形与应变的关系,三是物理方程,描述的是物体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其实质条件是物体受力平衡,同时变形协调。
力法:由力法基本结构在外力、未知多余约束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与原结构等效,可知位移、变形也等效,再根据多余约束对应的位移、变形条件建立方程。
位移法:由位移法基本结构在外力、未知结点位移作用下的位移、变形情况与原结构等效,可知受力情况也等效,再根据未知结点位移对应的平衡条件建立方程。
你好,你所说的建筑力学,其实在土木学科,我们称它为:结构力学。
下面我仔细帮你梳理一下知识框架:
在我理解,结构力学的内容大体分为三大块,第一块:解静定结构;第二块:解超静定结构;第三块你的问题还不涉及到。
其中:
第一块:在“求解静定结构”时:我们要求会计算结构的内力、结构的反力、结构的位移。
在求解结构位移时,我们可以使用解析法,通过计算求得结构任一点位移。当遇到特殊情况(虚拟弯矩图和实际弯矩图至少有一个是直线图形时):我们可以采用图乘法来进行简便计算。
第二块:在“求解超静定结构”时:我们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力法,另一种是位移法。
所谓力法:
就是将多余的约束转换成力,整个结构转变成第一块的静定结构,利用力法方程和一开始静定结构的知识,可以求解出多余的约束反力,进而可以解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力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选择静定的基本结构(去掉多余约束,以多余未知力代替)。
(3)写出力法典型方程。
(4)作基本结构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据此计算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5)解算典型方程,求出各多余未知力。
(6)按叠加法作内力图。
(7)校核。静力平衡校核+位移条件校核
所谓位移法:同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一开始并不是去掉多余约束,而是约束住每根构件的转角、位移,利用位移法方程和形常数、载常数表,和静定结构的知识,可以解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进而求出位移等。
并且在求解位移的时候,仍然常用到图乘法来简便运算。因此,图乘法是一种求位移的简便工具。
以上是综述类的回答,应该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如果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再问我哈。
基本结构:力法就是以超静定结构中多余约束力为基本未知量建立线性方程求解结构内力的结构力学方法。
基本思想:以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已知的结构(通常是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根据多余约束力作用点沿多余约束力作用方向的位移(或变形)条件,建立关于多余约束力的方程(即力法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后转化为静定结构问题。
扩展资料:
计算基本步骤
1、确定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选择静定的基本结构(去掉多余约束后称为基本结构,以多余未知力代替多余约束后得原结构的相当系统)。
3、写出力法典型方程。
4、作相当系统的各单位内力图和荷载内力图,据此计算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
5、解算典型方程,求出各多余未知力。
6、按叠加法作内力图。
7、校核。静力平衡校核+位移条件校核
参考资料:
以广义力为未知量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静不定结构具有多余约束,其广义来知力不能单由平衡条件求出。用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的要点是:求解时可把结构的多余约束去掉(去掉的约束数应等于结构的静不定度),并代之以相应的广义力,这些广义力称为多余未知力。这样就得到一个静定的基本结构(见静定结构),又称相当系统。在这种结构中,多余约束转化为作用外力。为使基本结构的变形和原结构相同,须使解除约束后对应于每一多余未知力的广义位移和原结构在该点的广义位移一致,这个条件称为变形协调条件。每个变形协调条件都对应一个协调方程。因此,n度静不定结构就有n个变形协调方程,它们正好弥补了静不定结构平衡方程数日的不足。将它们和平衡方程联立,就能求出全部的广义未知力。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多余约束的选取不同,会得到不同的静定基本结构,但这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