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肉牛夏季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

南方肉牛夏季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第1张

0南方夏季高温高湿,且高温期时间长,往往影响肉牛食欲和精神状态,极易发生热应激,身体不适,引起疾病发,甚至导致死亡。为减少奶牛因高热产生的热应激和生产能力下降,热应激、采食量减少、增重减慢等,因此为确保肉牛在夏季发挥更好的生产效益,必须加强在夏季的饲养管理。

00一、防暑降温

001、加强通风。打开牛舍所有的门窗和通气孔,在栏舍内安装风扇,每天中午10点到下午5点打开风扇给牛舍降温,或在栏舍的两端安装鼓风机加强牛舍通风降温。

002、洒水降温。一是栏舍及运动场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之间每隔2小时洒水一次;二是在栏舍屋顶安装喷水降温设施。以水降温必须结合通风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适得其反。

003、搞好栏舍改造。一是牛舍屋顶、墙壁和牛栏地面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屋顶瓦下面铺垫刨花或泡沫,墙壁用空心砖,牛栏地面用绝缘水泥或漏缝地板;二是增加场区绿化面积,改善场内环境,最好在栏舍及运动场内种植水桐树;三是避免日光直射,在肉牛舍屋顶拉防晒网遮阳。

00二、改变饲喂方式,调整饲料营养水平

001、调整饲喂时间, 饲喂时,尽可能避开正午时间,在清晨和傍晚凉爽时喂料,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多喂,夜间不断料,晚上加喂夜饲,特别是哺乳母牛。但是,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不能突然改变。

002、饲喂青绿多汁饲料

00青绿多汁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不但适口性好,而且能解渴,对防暑降温和缓解肉牛热应激十分有利。在保证食入足量干物质的前提下,适量喂些优质青草、胡萝卜等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好处。在精饲料可适当增加麸皮、豆粕2%--3%的用量,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00在饲喂时不能只给牛喂青草,由于青饲料鲜嫩多汁、适口性好,牛常只因进食过饱而胃肠不适或负荷过重,导致水泻病。因此,牛日粮中的青饲料数量应逐渐增加,待牛的胃肠道慢慢适应后再以青饲料饲喂为主,而不能突然给牛全部改喂青饲料。牛是反刍动物,即使是在青饲料充足的时候也要在其日粮中适当饲喂质量较好的干草。

003、合理调整日粮组成,加强饲养管理

00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高温条件下,肉牛通过增加新陈代谢,加速向体外散热,以保持正常体温。据测定,室温每升高1 ℃,肉牛需要消耗3%的维持能量。因此,夏季要增加营养,而夏季高温又严重影响肉牛食欲,造成采食量下降,所以饲料中能量、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浓度应适当提高,而且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17%)。可在配合饲料中适当增加玉米、豆饼、鱼粉含量,使日粮中蛋白质浓度比正常水平提高4%左右,过瘤胃蛋白质占粗蛋白质比例达到35%~38%。试验证实,在肉牛日粮中添加日粮总干物质3%的脂肪酸钙盐,使日粮中脂肪水平达到5%~6%时,其利用率最佳。

004、补充氯化钾、维生素C、E

00肉牛发生热应激时,对氯化钾、维生素C、E 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在饲喂时需适量添加。在日粮中添加氯化钾,添加量为每天每头肉牛60~80克。碳酸氢钠的用量一般占精料的384%,或者每天每头肉牛用340克。在肉牛饲料中添加004~006%的维生素C。夏季可在饲料中添加正常量3~5倍的维生素E。

00三、改善饲养管理

001、饮水充足。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多维或05%小苏打,调节肉牛体内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002、降低饲养密度。降低比例为1/4-1/3,可避免拥挤,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应激,尤其是妊娠母牛,若密度过大,会因炎热烦躁打架引起流产,所以最好单栏饲养。

003、合理安排牛群调动、出售、去势、疫苗注射时间。此工作宜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避免高温季节牛长途调运。

004、控制配种时间。适当避开最炎热的7月~8月份配种,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配种、采精在早晚凉爽时进行。

005、保持栏舍卫生按规消毒。每天至少清理粪便2-3次,每7~10天消毒1次,尽量给肉牛创造干燥、清洁卫生的环境条件;清除肉牛圈舍内容易滋生蚊虫的垃圾、粪便等,消灭蚊虫,以阻断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的途径。

00四、及时治疗牛热射病

00热射病又称中暑, 是由于天气闷热, 空气湿度过大, 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蒙受热应激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过高、虚脱缺氧和脑神经机能紊乱。

00病牛体温升高至395℃~415℃,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精神沉郁,脉搏加快,心率可达100次/分钟以上,全身出汗,不停地喝水;严重时,病牛呼吸困难,鼻翼张开,张口喘气,眼窝凹进,出现脱水现象,体温高达42℃,此时,病牛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口吐白沫,濒临死亡。

002 治疗方法

0021 降低体温。尽快把病牛赶到一个通风、凉爽、宽敞的地方。可用凉水直接浇洒头部及全身, 并用凉水灌肠。同时用25 % 尼可刹米注射液10 ~ 20 毫升, 1 次皮下注射; 10 % 安钠加注射液10 ~ 20毫升, 皮下注射, 每日2 次。

0022 肌注安乃近,一次用量为10 毫升×3支。

0023 补充水和电介质溶液。多次少量地应用生理盐水和5 %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注射。必要时, 可应用氯丙嗦注射液, 按1 一2 毫克/ 千克体重, 肌肉注射。或强的松龙0 05 一0 15克, 肌肉注射。

0024 放血疗法。一般牛放50 0 一10 0 毫升, 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 0 0 一25 0 0 毫升, 间隙2 一3 小时, 再用同剂量药液静脉注射1次。

0025 甘露醇或山梨醇, 剂量50 0 ~ 10 0 毫升, 静脉注射, 经6 一12 小时, 再注射l 次。

很多人因为减肥而苦恼,也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如何增重而烦闷。增重方法第一条就是吃,但必须是要通过合理膳食增重,也可以通过增加肌肉来增重。如果这两种方法仍无法增重,建议去咨询一下医生,有可能是身体状况比较特殊。

通过饮食增重,你需要计算你的静息代谢率RMR,静息代谢率是指人体在静止休息的情况下,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通过计算出来的数值,可以大概知道,你需要增重一斤时,要摄入多少的热量。因为你不可能一整天都是保持不动的状态,所以还需要估算一下每天运动消耗的热量,再决定每天的摄入。

增重不能太快,最好每周增重不要超过两斤,增重过于快速,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每天三餐正常吃,在两餐之间加一次零食,不用吃高脂肪的食物来增重,多吃增肌肉的食物和零食,体重就能提升。但同时要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腹部肥胖,所以蛋糕、面包、炸薯条、巧克力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增加肌肉。做举重训练,在增加肌肉的同时也能刺激食欲,有几点需要注意。随着肌肉的增加,代谢率也会提高,在原有的摄入量上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热量才能增加体重;刚开始训练的一段时间,你的体重增长会比较快,等过了这段时间会减慢甚至停滞,这时候就需要重新规划运动量和热量摄取的多少;在训练的开始,不要因为肌肉酸痛就放弃,这种疼痛是正常现象。想要练出大块的肌肉,可以通过挑战极限重量,让目标部位超负荷运动。在训练期间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同时饮食中也要包含充分的脂肪。

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 25 - 30 ℃ 、育成猪 20 - 23 ℃ 、成年猪 15 - 18 ℃ 。

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署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经常向猪圈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栩、设里洗浴池,封闭式猪舍要打开通气孔和所有门窗通风,供给充足饮水,防止中暑。另外,搞好绿化有助于改善整个猪舍的环境温度。

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不同条件下的保温措施是:封闭式圈舍要吊顶棚、厚垫草、多装猪、卧满圈、舍内吃食、舍外排粪,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据实践,封闭式猪圈高密度饲养,冬季舍内室温可保持在 10 - 15 ℃ 。在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的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堵壁和棚盖的裂缝,加盖作物秸秆如稻草等来保温,防止贼风侵袭猪体。另一方面,一圈多装几头猪、多给垫草、挤着睡,温食、温水喂猪,喂稠不喂稀,减少体温散失,避免尿窝等措施也能提高敞圈猪舍的温度,起到保温作用。

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25-30℃;

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22-25℃

育肥猪的最适温度:19-22℃;

种公猪的最适温度:17-21℃;公猪对高温敏感,可使睾丸组织中的精母细胞活力降低,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精液品质降低,

此时配种,母猪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显著降低。

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18-21℃;

妊娠早期母猪对高温的忍耐力很差,当外界温度长时间超过32℃时,妊娠母猪通过血液调节已维持不了自身的热平衡而产生热应激,胚胎的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在高温环境下,母猪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急剧增加,从而控制了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进而造成母猪卵巢功能紊乱或减退所致。另外,高温还能使母猪子宫的内环境发生不良变化,使早期妊娠母猪的胚泡附植受阻,因而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产仔数减少,死胎、畸形胎增多。

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20-22℃;

也有人主张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l8℃。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有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足饮水等,防止中暑。另外,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定时舍外排泄粪尿,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对于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的四围裂缝,防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加垫草,喂温水温食等,以减少体温散失。

二湿度对猪的影响

湿度大小对猪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和温度一起发生作用。如果温度适宜,即使湿度从45%上升到95%对增重也无明显影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因体散热困难,导致食欲下降,采食量显著减少,甚至中暑死亡。而在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增加,猪感觉寒冷,相应猪的增重、生长发育减慢。易犮生关节炎、肌肉炎、神经痛、肠炎、白痢等。此外,空气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性微生物繁殖,使猪抵抗力降低,易患湿疹等皮肤病;如果过低,也会导致猪体皮肤干燥、干裂,降低其防卫能力,使呼吸道及皮肤疾病犮病率增多。。猪舍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为宜。为了防止猪舍潮湿,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来排除潮气,如天气阴冷,则可在猪舍走道或地面撒石灰等来吸收潮气。

猪的适宜湿度在50~70%均不能低于40%,不能高于80%

猪对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适应性强,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家畜之一,除因宗教和社会习俗原因而禁止养猪的地区外,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可养猪。

从生态学适应性看,主要表现对气候寒暑的适应、对饲料多样性的适应、对饲养方法和方式上(自由采食和限喂,舍饲与放牧)的适应,这些是它们饲养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猪如果遇到极端的变动环境和极恶劣的条件,猪体出现新的应激反应,如果抗衡不了这种环境,猪体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生长发育受阻,生理出现异常,严重时就出现病患和死亡。例如,温度对猪生产力的影响,当温度升高到临界温度以上时,猪的热应激开始,呼吸频率升高,呼吸量增加,采食量减少,生长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公猪射精量减少、性欲变差,母猪不发情,当环境温度超出等热区上限更高时,猪则难以生存。同样冷应激对猪影响也很大,当环境温度低于猪的临界温度时,其采食量增加,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打颤,挤堆,进而造成死亡。又如噪音对猪的影响,轻者可使猪食欲不振,发生暂时性惊慌和恐惧行为,呼吸、心跳加速;重者能引起母猪的早产、流产和难产,使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减少和变态现象等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1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