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
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
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
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
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
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
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
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打球时手腕筋伤了,接球使不上劲,特别是打高远球时,有没有什么好的缓解方法呢?
(大智若君)
由于没有提供疼痛的具体位置,这里不能给出明确诊断。可以提供以下常见腕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
1、局部冰敷
2、外用消炎止痛膏药或者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如扶他林口服片。
3、有条件的话,局部理疗如超声、短波、针灸等。也可以用扶他林膏对局部痛点自我按摩。
4、手腕固定,手腕固定有助于限制腕关节过度屈伸,减少疼痛范围,也是常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手腕疼,一打球就痛,怎么都好不了。一用点力就痛,护腕也没用。已经好久啦。
(-善意的-)
你有腕关节损伤史吗?一般腕关节痛都有明显的外伤史。羽毛球运动中撑地救球、训练中大力量卧推后,都可能引起腕关节的损伤。腕关节损伤后会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活。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重,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损伤,腕部肿胀、疼痛较重。检查时,将腕关节用力掌屈,背侧出现疼痛,则说明腕背侧韧带与腕伸肌腱损伤,反之,则为腕掌侧韧带或腕屈肌腱损伤;将腕关节用力向尺侧(内侧)偏斜,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则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反之,则为尺侧副韧带损伤;腕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出现疼痛,而且活动明显受限,则说明是韧带、肌腱等的复合性损伤。
腕部损伤要及时治疗,另外还要排除腕舟骨、腕月骨的损伤问题。你的腕关节疼痛已经好久了,应该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持拍手的手腕背部貌似有腱鞘炎,请问有什么康复方法?
(Leon丶李琳)
腱鞘是套在肌腱外面的起固定、保护、润滑肌腱作用的部位,由于长期过度摩擦,可能会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称为腱鞘炎。一般在早期症状较轻时,采取制动、理疗,必要时进行局部封闭治疗,症状可消失。若长期反复发作,腱周、滑膜组织变厚,局部隆起,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增厚的滑膜及筋膜。
手腕腱鞘炎,不知道如何恢复?恢复后打球该注意哪些问题?望解答,困扰很久了,都不敢打球了。
(说什么理由-然后-没有然后)
腱鞘炎是指套在肌腱外面的起固定、保护、润滑肌腱作用的腱鞘,由于长期过度摩擦,有可能会发生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引起肿胀,称为腱鞘炎。
手腕部的腱鞘炎又可分为: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若在查体时拇指屈曲、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的状态下,使腕关节尺偏时疼痛加剧,即可诊断。
2、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手掌远端鞘管起始部有明显压痛,大部分患者可于此处触及结节。
3、尺侧腕伸肌腱鞘炎。检查时,对抗腕尺偏伸直时,沿尺侧腕伸肌腱按压,可诱发腕尺侧剧痛,即可诊断。
仅凭描述不能确定您的具体症状,但针对腱鞘炎的一般治疗方法是:腕部制动即减少活动。如您非要打球,可以使用胶布缠绕固定。另外,每天局部热敷,必要时去医院打一针封闭,大多症状都可消失。若长期反复发作,腱周、滑膜组织变厚,局部隆起,可考虑手术切除增厚的滑膜及筋膜。
你好,手腕骨折后康复锻炼。主要是跟固定方式有关,一般是需要尽早功能锻炼的,手腕的功能主要是需要恢复手指屈伸的灵活性,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前臂的旋转灵活性。一般来说手腕骨折的固定方式有小夹板固定,这个固定范围一般就是前臂,腕关节固定都少,这个是可以很早期就可以功能锻炼的,屈伸手指,拇指对掌运动,腕关节屈伸,旋转,前臂的旋转运动,都可以渐渐开始和活动,只是骨折后需要有良好的夹板固定,用力不要太大。第二种是石膏固定,这个是需要越过手腕关节固定的,这个在石膏拆除之前,一般是一个月,一般是能够屈伸手指,腕关节不能活动,可以做前臂的旋转运动,石膏拆除后需要加强腕关节的屈伸和旋转锻炼,可以结合些活血通络的中药熏蒸治疗。第三中就是骨折后做内固定治疗的,一般来说钢板为多,这个固定比较牢固,常是骨折损伤到关节面了的,这个骨折后就可以开始上面写的功能锻炼了的。手部的锻炼以灵活性为主,肌肉的力量为次要,所以主要是自己的锻炼为主,可以在另外一侧手的帮助下活动。
正确的演奏姿势 演奏姿势端正、演奏者要端坐入静凝神、全身放松、含胸挺拔、两脚与肩膀同宽、肩臂自然下垂、前臂曲肘平伸、演奏姿势端正、动作表情大方,防止耸肩缩颈、低头弓背、双臂夹身、动作僵硬等不良现象。演凑时,扬琴要平稳、端正地放在琴架上,要保持适当的倾斜度,便于高音区的演奏。演凑者面对扬琴,坐于琴中稍偏左的位置,与琴的距离要以演奏高低音方便为宜。演奏者一般坐在椅子的二分之一处,上身端正、自然放松,大臂自然下垂,前臂向前平伸,两臂与肘部既不要向内加紧,也不要向外张开。两脚平放着地,稍分开或一前一后,这样,演奏不同的音区时能够移动脚的重心,保持用力的平衡。
扬琴的基本技法是两手轮流交替传统竹法有“左竹法”和“右竹法”两种。五十年代未王沂甫先生总结出弹、轮、颤、滑、点、拔、揉、勾”扬琴八法。随着扬琴的发展,过去单一竹法已变成充分发挥两手主动性、灵活方便的混合竹法。 在继承传统、吸收、借鉴姊妹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技法特长的基础上,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七类:单音技术、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两声部配置和色彩技巧。
腕力的运用
当三指握住琴竹以后,上下弹奏的过程由腕子完成,要求腕子直上直下的转动。这样才能使竹头正面击弦,取得好的音色。腕子是个“万向轴”,什么角度转动都可以,而且非常灵活,但让它直上直下转动并非易事,训练的方法是双手合十,或半握拳合在一起,不得分开,上下转动,才能达到直上直下转动的目的。避免造成腕子转动或向外或向内,给演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两个手腕在上下转动时力度要均衡,双手要基本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避免一只手高一只手低。在下键的过程中,手腕要放松,自上而下自然的下落,力量由腕的重力通过琴竹传到琴弦。在保持手臂各部位的自然放松下,上臂呈自然下垂状态,前臂屈肘平伸,琴竹以腕关节为圆心,依靠手腕屈伸转动和手指捻托琴竹的合力,辅以手臂的支持力,产生瞬间突发的击弹力量,使琴竹顺着空间扇形弧线,力聚琴竹头击弦。
“弹性力度”的运用
在弹扬琴时,琴竹下去应有弹性,也就是常说的用“弹性力度”来演奏,如何训练才能掌握弹性力度呢?假如击弦时,琴竹距琴弦二十公分高,弹下去后,迅速回到二十公分的高度,而且是刻意通过腕子回到原来的高度,琴竹击弦瞬间越短越好。“回竹”是产生弹性力度的关键。在演奏时,用巧劲把击弦动作中必要的紧张度,压缩到最小限度,所以就需要用弹力放松法,使键头在瞬间既有弹性又有力度充实地弹到琴弦上,使两只手在动态下求得放松。在“击弦”与“回竹”两个动作过程中,都要放松腕、臂、指的肌肉,只在键头触弦的一刹那,用巧劲有弹性地弹击琴弦,然后立即放松。
在实际演奏中,琴竹头在触弦前的一瞬间,向下击弹的用力状态已变成弹性放松,琴竹利用惯性击弦,这就是向下的击弹动作。这种惯性击弦的弹性放松,便于利用琴弦对琴竹的反向作用,迅速将琴竹反弹送回原先启动的高度。
手臂运用的基本方法
演奏的扬琴,是依靠手臂各部位肌肉关节的联合运动产生的弹击力量,作用琴竹下击琴弦,使琴弦振动发音,并通过琴码传递。这种联合运动正确与否,对演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演奏动作,是在手臂配合下,以腕指关节为活动的中心,采用拇食中三指持竹法,依靠手腕伸屈,转动和手指捻动上托相结合来完成。从臂、腕指三者的关系来讲,一般以手腕为主,手指以及手臂为辅。整个演奏是一个臂、腕、指节节带动,有机配合的协调动作。其动力性力量和琴竹的弹性重量及运动加速度构成的合力,最后集中于手指作用竹头,形成一个力的聚集点弹击琴弦。
琴竹是以腕关节为圆心,演奏时,各部位应在保持整体感和自然松驰的基础上,两臂下垂,两手向前平伸,自肘关节——手指一—竹头呈直线状态。肩、肘、指关节与其相邻的骨骼之间应当形成方便演奏的角度。
在演奏中:1手臂主要负责调整手和腕的击弦位置,配合手和腕作一些幅度较大,力度较强的弹奏动作。2腕的伸转可概括为类似于“甩”的动作。转动幅度不宜过大,两腕水平间距不宜过宽,动作要灵活有力,防止出现“搁弦”“剜弦”“前戳”“后拉”“平压”和“斜劈”等现象。3手指持竹,是以拇指第一节的中心部位,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的中部触竹,手型要自然。拇指和食指的感觉要敏锐,捻动应灵活,这对音质、音量、控制音色、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指上托系由无名指和小指同步配合,该三指应自然弯曲,相互贴近,托竹富于弹性,并与击弦运动保持频率相等。在全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敏捷性和“甩”“ 捻”“托”的同步性,保持点的感觉,发音颗粒鲜明,并使这种点的发音产生有如弦乐器的线条流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