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鉴别诊断怎么写_常用骨科鉴别诊断-病历首程必备神器

病历鉴别诊断怎么写_常用骨科鉴别诊断-病历首程必备神器,第1张

常用骨科鉴别诊断—病历首程必备神器 上肢及上肢带骨骨折

锁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外端高于肩峰,甚至形成梯状崎形,向下牵拉上肢时,骨外端隆起更明显;向下按压骨外端可回复,松手后又隆起;X 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脱位。

2、胸锁关节脱位 两侧胸锁关节不对称,可有异常活动,锁骨内端可突出或空虚。

3、臂丛神经瘫疾 易与婴幼儿锁骨骨折相混淆。前者锁骨仍完整,同时可见典型的肩部内收内旋、肘部伸直畸形;一般在2个月—3个月后可有显著恢复。

肩胛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肋骨骨折 伤后胸部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挤压胸廊时,骨折部分疼痛加剧;有时可合并气、血胸;X 线片示肋骨骨折。

2、肱骨外科颈骨折 多为传达暴力所致,上臂内侧可见瘀斑,有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肱骨大结节骨折

〔类病鉴别〕

l 、肩关节前脱位 受伤机制与本病相近,也表现为肩部肿痛,活动受限.但有方肩畸形,可扪及异位肱骨头,肩关节弹性固定.有时两者常合并存在。

2、肩峰骨折 均为肩部肿痛,但压痛点位于肩峰部,被动外展时可有一定的活动度;x 线片可见肩峰骨折。

3、肱骨外科颈骨折 症状、体征相似,但本病肿胀及瘀斑较明显,肱骨上端环形压痛,可有异常活动;X 线片见骨折线位于肱骨外颈.亦可两者合并存在。

肱骨外科颈骨折

〔类病鉴别〕

1、肩关节前脱位 亦表现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典型方肩畸形;但伤肢外展25°一30°位弹性固定,搭肩试验阳性;X 线可鉴别.有时两者合并存在。

2、肱骨大结节骨折 肩外侧大结节处压痛,外展活动受限,上臂内侧无瘀斑,无环形压痛。

3、肩部挫伤 系直接暴力所致.局部皮肤有擦伤、瘀斑,肿胀、压痛局限于着力部位,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X 线片无骨折征象。

肱骨干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外科颈骨折 肿痛在肩部,肱骨上端压痛;X 线正位片及穿胸位可显示骨折线在肱骨解剖颈下2厘米一3厘米;治疗后骨折多能愈合。

2、肱骨肱骨上骨折 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较明显,呈靴状畸形;X 线片示骨折线在肱骨下端扁薄处;治疗后常遗有肘内翻畸形。

3、上臂扭伤 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有牵拉痛,上臂功能障碍较轻;无环形压痛及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

肱骨髁上骨折

〔类病鉴别〕

1、肘关节后脱位 儿童肘关节后脱位极少见,脱位后肘后三角关系改变,患肢缩短,屈肘弹性固定;X 线摄征可确诊。

2、肱骨外髁骨折 肿胀及压痛局限于肘外侧,有时可触及骨折块;X 片摄片桡骨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肱骨髁间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髁上骨折 多发生于儿童,肘部肿胀疼痛相对较轻;X 线片示骨折线未波及关节面;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2、肘关节后脱位 弹性固定于135°左右,肘窝前方饱满,可扪及肱骨滑车;肘后鹰嘴异常后突,上方凹陷、空虚;X 线摄片有脱位征象,无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肱骨髁上骨折 肿痛较明显,呈环周压痛;X 线片示骨折线不波及关节面,桡骨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2、肱骨小头骨折 单纯的肱骨小头骨折多见于成人,合并部分外髁的肱骨小头骨折以儿童多见。亦有肘外侧及肘部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尤其屈曲90°

一100°常发生肘部疼痛加重并有阻力感觉;x 线表现常有特征性,需仔细观察正、侧位X 线片。

肱骨内上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肘关节后脱位 两者均有肘部疼痛、肿胀,伸直位固定.但脱位为环击肿痛,弹性固定于135°、肘窝可扪及肱骨远端,鹰嘴上方空虚,肘部呈靴状畸形;X 线片示脱位、无骨折征.关节向后内或后外脱位.肱骨内上裸骨折常可合并肘关节向后内或后外脱位。

2、肱骨内髁骨折 在小儿肱骨内髁内化中心未出现之前,X 线上不能显示骨化中心位置。肱骨内髁骨折与内上髁骨折主要根据x 线片上肱骨小头肱骨内上髁及桡骨小头骨化中心的位置变化加以鉴别;必要时与X 侧肘关节X 线片对照。

尺骨鹰嘴骨折

〔类病鉴别〕

肘关节脱位 两者均有肘部疼痛,伸直位固定。但脱位为环周肿痛,弹性固定于135°;肘窝可扪及肱骨远端,肘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X 线示肘关节脱位,无骨折征。

桡骨头骨折

〔类病鉴别〕

肱骨小头骨折 受伤机制相似,肘外侧肿痛,肘关节活动受限;但压痛点在肱骨远端外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前臂旋转活动尚可;X 线片可明确鉴别。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类病鉴别〕

1、尺挠骨干双骨折 症状、体征相似,儿童及成人均可见;X 线片示尺挠骨干骨折线在任何水平,无桡骨头脱位征。

桡尺骨干双骨折

〔类病鉴别〕

孟氏骨折 在肘前方可触及脱位的桡骨头关节面,X 线摄片可见桡尺骨干双骨折,尺骨骨折线在近1/3处并有桡骨头向前脱位。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类病鉴别〕

1、尺桡骨干下1/3骨折 前臂中下段肿痛、畸形,异常活动,前臂旋转工能受限,尺桡骨下1/3可扪及骨擦感,前臂活动障碍更明显;X 线片示尺桡骨干下1/3骨折,无下尺桡关节脱位。

2、桡骨下段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腕部肿痛、增宽,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明显餐叉样畸形,无桡骨下1/3处异常活动;X 线片常见合并尺骨茎突撕脱。

腕舟骨骨折

〔类病鉴别〕

1、先天性双舟骨 临床上较少见,在X 摄片上两块骨之间,界限清楚、整齐、光滑,无至密坏死或边缘不整齐现象。

2、桡骨茎突骨折 腕部桡侧肿胀、疼能,有骨擦音,X 线片见骨折线在桡骨茎突。

掌骨骨折

〔类病鉴别〕

1、掌指关节脱位 局部肿痛,活动功能障碍,弹性固定在过伸位,可扪及脱位的掌骨头;X 线片见掌、指关节脱位,无三角形骨块。

指骨骨折

〔病类鉴别〕

1、指间关节脱位 近关节部肿痛、活动障碍;指问关节弹性固定在伸直接;x 线可确诊.常伴有撕脱骨折。

2、伸肌健断裂 指背侧疼痛,伸指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X 线片无骨折征。

下肢及下肢带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转子间骨折 受伤机制与本病相似,但患者年龄常更大,局部肿胀明显,压痛点在股骨为粗隆部,皮肤一般可见瘀斑;X 线片可助鉴别。

2、髋关节后脱位 常见于青壮年,有强大暴力损伤史;患肢弹性固定于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位,在臀后可扪及脱出的股骨头;X 线片可鉴别。

股骨转子间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颈骨折 受伤机制与本病类似,但年龄琦对较小,局部肿胀及痕斑不甚明显,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X 线摄线可助鉴别。

2、髋关节后脱位 常见于青壮年,有强大暴力损伤史;患肢弹性固定于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位,在臀后可扪及脱出的股骨头;X 线片可鉴别。

3、股骨干上1/3骨折 青壮年及儿童多见,有明显外伤史;局部压痛敏锐,出现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扣及骨擦感和异常活动;X 线片示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转子间骨折 常见于老年人,压痛点在股骨大转子;X 线片可鉴别,

2、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处压痛敏锐、骨擦感, 和异常活动;X 线片示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

〔类病鉴别〕

1、膝关节脱位 暴力强大,疼痛剧烈,肿胀严重,膝关节弹性固定在某一位置上,无骨擦音;X 线摄片鉴别。

2、髌骨骨折 膝前髌骨部位压痛,有移位骨折可扪及骨折分离所致的凹陷,伸膝功能障碍;X 线摄片可协助鉴别。

股骨髁间骨折

〔类病鉴别〕

股骨髁上骨折 骨折发生在腓肠肌起点以上2厘米-4厘米范围内,短缩、成角、旋转畸形,可有异常活动;X 线摄片骨折线不进入关节.

髌骨骨折

〔类病鉴别〕

1、副髌骨骨折 局部无明显压痛,伸膝无明显受限;X 线片见骨块边缘整齐、光滑,多对称存在,多发生在髌骨的外上角.

2、股骨髁部及髁上骨折 受伤暴力较大;压痛点在股骨髁部及髁上,可出现畸形,有骨擦音;X 线摄片可鉴别。

3、胫骨平台骨折 压痛点在胫骨内名外侧平台,髌骨前面摸不到裂隙;X 线摄片鉴别。

胫骨髁骨折

〔类病鉴别〕

1、股骨髁部骨折 暴力强大,压痛点在股骨裸髁部,X 线片示股骨髁骨折。

2、髌骨骨折 髌骨部压痛、裂隙,膝不能伸直,X 线片示髌骨骨折。

踝部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1 距骨骨折脱位 多由高处跌下所致;压痛点在距骨,X 线片可协助鉴别.

2 踝部韧带损伤 多由踝关节所扭伤所致;肿痛,压痛点在内踝下方或外踝的前下或下方;无内擦音和畸形;X 线摄片可排除骨折。

距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踝部骨折 压痛点在内或外踝,有畸形和骨擦音;x 线摄片可协助诊断.

2、跟骨骨折 高处跌下所致.足跟部有瘀斑、压痛;骨折移位严重出现扁平足,后跟增宽;x 线摄片可鉴别。

3、先天性距骨后三角骨 无明显外伤史,多由扭伤踝部照片时发现;照双侧X 线片对比多为对称性,三角骨与距骨后侧紧密相连,骨片界线清晰、光滑。

足舟骨骨折

〔类病鉴别〕

1、距骨骨折 多由高处跌下所致,压痛点在距骨,X 线摄片鉴别。

2、副舟骨 为对称性,与舟骨体连接平面齐整光滑,局部无压痛。

趾骨骨折

〔类病鉴别〕

趾拓或趾间关节脱位 足趾弹性固定在某一位置,无骨擦音;X 线片可鉴别。

跖骨骨折

1.第五跖骨基底骨骺未闭:小儿受到外伤后出现肿胀、疼痛,不能行走,摄片发现有骨骺未闭合时,与健侧对比,以便明确诊断。

2.腓骨长肌腱籽骨:受伤后同样有肿胀、疼痛,但肿胀、疼痛不明显,骨片光滑、规则,双侧均有。

躯干骨骨折

胸骨骨折

〔类病鉴别〕

胸壁软组织挫伤 无畸形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阴性,X 线片无骨折征。

肋骨骨折

〔类病鉴别〕

胸壁软组织挫伤 伤后初期疼痛逐渐加重,无明显固定的压痛点;且不能触及骨擦感,胸廓挤压征阴性;X 性摄片可资鉴别。

脊柱骨盆骨折

脊髓损伤

〔类病鉴别〕

1、脊椎前角灰质炎 多见于小儿;否认外伤史,一般都有高热史;往往出现的是部分肌群的瘫疾;X 线摄片无骨折脱位。

2、脊柱结核 无明显外伤史;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冷脓肿、瘘道;X 线片可鉴别。

3、脊柱脊髓肿瘤 一般无外伤史;神经症状逐渐加重,疼痛晚上较甚;X 线摄片及CT 扫描可协助鉴别。

颈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颈椎病 多见于老年人,无明显外伤史或伤前已有症状;诉双手麻木无力或头晕外,常不合并截瘫,部分截瘫患者常为渐进性;X 线摄片可明确鉴别。

胸腰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

急生腰扭伤 多为腰部用力过度或体位不正闪扭所致;无纵向叩击痛和后凸畸形;X 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骨盆骨折

〔类病鉴别〕

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患肢常有短缩外旋畸形,大粗隆上移;X 线片可鉴别.

尾椎骨折脱位

〔类病鉴别〕钩状尾骨 无压痛,肛门指检无明显活动或仅有轻度活动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

〔类病鉴别〕

1、腰椎后关节紊乱 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厘米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毫升,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下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骑自行车可无症状。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脊髓碘油造影和CT 扫描等特殊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3、腰椎结核 早期局限性腰椎结核可刺激邻近的神经根,造成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反应,腰痛较剧,X 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CT 扫描对X 线片不能显示的椎体早期局限性结核病灶有独特作用。

4、椎体转移瘤 疼痛加剧,夜间加重,患者体质衰弱,可查到原发肿瘤。X 线平片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

5、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为慢性进行性疾患,无间歇好转或自愈现象,常有大小便失禁。脑脊液蛋白增高,奎氏试验显示梗阻。脊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如何训练前臂肌群:

  1,硬拉:硬拉需要极其强大的握力,如果没有握力,那么再强大的腿部力量,腰背部力量,在没有镁粉的帮助下,便无法拉起最大的力量。故硬拉是非常好的训练握力的方法之一。但是因为硬拉的特点,即很难让腰背部在短时间内恢复,所以硬拉从综合方面考虑,不是好的训练握力,前臂肌群的方法。

  2,哑铃农夫走/哑铃/杠铃耸肩:农夫走或者耸肩都需要强大的握力,否则不仅无法完成耸肩,更无法完成农夫走。此外,因为耸肩或者农夫走都需要斜方肌的巨大贡献,故农夫走,耸肩不只可以训练前臂肌群,更可以很好地训练斜方肌,而且不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故是非常好的握力和前臂肌群的训练方法。训练农夫走,一般来讲主要是以距离为主,即走多少米。

  3,引体向上:很多人反映引体向上做不了,归根结底往往都是因为握力的缘故。因为握力不是说你握住就是有握力,而是要靠前臂肌群的力量带动身体上升,所以握力对于引体向上便非常关键。当然这并不是说决定人攀爬能力的背阔肌等背部肌肉群就不重要,而是相比之下引体向上在初始阶段对于握力的考验更大(不考虑甩动身体的情况下)。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总次数,而不是具体组数,比如规定我必须完成50次或者100次的引体向上,而不用分具体的组数,即多少组完成,只要拉完50个或者100个等规定次数即可。

  4,毛巾/绳索引体向上:虽然不再是宽握标准的正手引体向上,但因为绳索,毛巾等特殊工具的加入,改变了动作姿势和发力方式,故虽然对于背部肌肉刺激不再强烈,但是对于前臂肌群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毛巾引体向上,或者绳索引体向上是几个最好的训练握力,前臂肌群的方法之一。毛巾或者绳索引体向上因为非常困难,故这里不是规定具体的次数,而是选择自己可以做的一日训练的最大次数。这不同简单的引体向上,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休息再次完成几次引体向上,但是毛巾或者绳索引体向上则不是单纯的靠休息就可以再次完成的。

  5,单臂引体向上:与单臂俯卧撑一样,都是单臂的动作,但是效果却迥异。单臂俯卧撑因为动作姿势的缘故,即双腿必须要分开一定距离,主要考验的是人的平衡能力,而非单纯的前臂力量。但是单臂引体向上则不同,虽然平衡性依旧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前臂力量即使再平衡也无法拉起身体。握力高强,或者手指手腕前臂力量强大的训练者,应该至少可以完成一只手的引体向上。训练中,如果我们无法完成单臂的引体向上,可以选择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来做变形的单臂引体向上。具体训练安排与毛巾,绳索引体向上的方法一样。

  6,哑铃腕弯举:这是很多腕力运动员都训练的一个动作,因为手腕腕关节屈伸的缘故,所以腕弯举直接决定着最基本的前臂肌群的训练效果。但是在训练中,不仅仅是腕弯举,所有的针对手指手腕前臂的肌群都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腕关节的健康问题。因为他们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训练手腕的屈伸,故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腕弯举这种直接给手腕压力的动作,一定要注意训练安全。腕弯举的训练同样是要注意以肌肉为主的训练,而非单纯的以力量为主的训练,即一定要建立在4X12这种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很多顶级的腕力高手,东欧或者俄罗斯的运动员,也无法单纯的靠低次数,大重量的腕弯举来获得前臂肌群的力量。强大的肌肉群总是力量的基础保证。

  7,绳索杠铃旋转:这不是单独的器械,而是自己组装的,方法非常简单:用一根杠铃杆,麻绳,和杠铃片就能组合完成一个悬垂的训练手腕的器械,把麻绳一段拴在杠铃杆的中间,另一端绕过杠铃片中心,打一个死结。然后把手臂向前伸直,与地面平行后,在手臂不动的情况下,通过手腕的弯曲,利用前臂肌群的力量,旋转,让绳索带动杠铃片上升。这种训练也可以通过边扎马步的方法,边训练,我记得我小时候学武术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这个动作不要练太多,一次旋转为一组,一次训练控制在10组以内即可。

  8,锤式弯举/哑铃肱肌弯举:这两种方法主要训练的其实是肱肌,肱肌属于前臂肌群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的大臂肌群的连接部位,故肱肌的强大与否也是前臂肌群能否发挥一定力量的关键之所在。很多我们日常所做的哑铃弯举,本来是以训练肱二头肌为目的,但因为动作姿势不注意,我们很容易练成锤式弯举,故训练目标也就不再是肱二头肌,而变成了肱肌。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对于肱二头肌的训练,姿势标准是多么的重要。

  9,棍,棒类运动:比如羽毛球,网球,棒球,曲棍球等运动都会训练到前臂肌群。可能网球,棒球,曲棍球我们打的不是很多,但是羽毛球只要用心打一场,基本在隔天就会感觉到前臂肌群的强大酸痛感。

  10,特殊日常活动:握力,前臂肌群都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随时用到的,故训练前臂肌群也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来做到,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活动,职业,比如厨师,骨科医生,大客车,货车司机等职业,都是需要强大的前臂肌群和握力。我好几次与骨科大夫掰手腕都是悲剧而归,原因就是因为前臂肌群的强弱。

关节活动度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 度。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 关节活动度,前者是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 后者由外力产生,无肌肉的随意运动。法医 学鉴定时,测量关节的主动与被动ROM 时,应注意两侧比较,以关节起始位为中立 位0°法纪录,如肘关节活动度:伸0° (中立位),屈140°。(沈忆文)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关节活动度 外文名 :Range of motion 简称 :ROM 别称 :关节活动范围 测定方法,临床症状,评定标准, 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 临床症状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评定标准 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具体内容 ROM评定的工具与规则 ROM的测量 一、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 1、舒适 2、暴露测量的关节 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4、专人测量 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三、测量结果的记录 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 第三节 ROM的测量方法 一、脊柱 (一)颈椎ROM 1、颈前屈 0 ° -- 45° 2、颈后伸 0 ° -- 45° :端坐或直立 轴心:下颌角 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 0 ° -- 45° :端坐或直立 轴心:第七颈椎棘突 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 0 ° -- 45° :仰卧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直立位 轴心:L5棘突 固定臂:体侧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直立位 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仰卧或直立位 轴心:头顶 固定臂:平床面 二、上肢ROM (一)肩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分别可在三个面围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肩部的运动主要是盂肱、胸锁、肩锁、肩胛胸壁四关节配合协调共同完成。 前屈60º、外展30º、由盂肱关节完成,以后的运动由肩胛胸壁关节参与,运动比例2:1。 1、肩关节屈0°-180° :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2、肩关节后伸0°-60° 轴心:肩峰 固定臂:体侧中线 3、肩关节外展0°-180° :坐或俯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坐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坐或仰卧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二)肘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肱尺关节:肘关节的主要部分,完成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协助近端桡尺关节的运动。 桡尺近端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肘关节伸展-屈曲0°-135°/150 ° :坐位 轴心:肱骨外上髁 固定臂:上臂中线 3、前臂旋后0°-80°/90 ° :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4、前臂旋前0°-80°/90 ° :坐位 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三)腕ROM 解剖及运动学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1、腕关节掌屈0°-80° :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平行 2、腕关节背伸0°-80° :坐位 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 3、腕关节尺偏0°-30° :坐位 轴心:手背第三掌骨根部 固定臂:前臂中线 4、腕关节桡偏0°-20° (四)、手部关节 1)解剖:骨的构成 8个腕骨、5个掌骨、14个指骨(拇指2个指骨)数个籽骨。 A、腕间关节:腕骨间关节(相邻腕骨间)运动很小。腕横关节(两排腕骨间)运动大。 B、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对指活动大,其余小,4、5屈、伸15`20` C、掌骨间关节 3个(2-5间) D、掌指关节屈、伸、侧方运动,被动旋转。 E、指间关节 屈、伸运动。 2)运动学概要 拇指: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2--5指掌指关节屈、伸、外展、内收。 3)手的功能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手的动作;握、捏、钩。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 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自然微屈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4)活动范围测量; 手指ROM 1、掌指关节( MP)屈曲0°-90°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掌指关节(MP)过伸0°-15 ° --45°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3、掌指关节(MP)外展0°-15 ° --45° :坐位 轴心: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4、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0°-110° :坐位 轴心: PIP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5、远端指间关节(DIP)屈曲0°-90° :坐位 轴心: DIP顶部 固定臂:远节指骨 5)拇指ROM 1、拇指掌指关节(MP)屈曲0°-50° :坐位 轴心:拇指掌指关节顶部 固定臂:掌骨 2、拇指指间关节(IP)屈曲0°-90° :坐位 轴心:拇指指间关节顶部 固定臂:近节指骨 3、拇指桡侧外展0°-50° :坐位、手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4、拇指掌侧外展0°-50° :坐位、手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5、拇指对指 用尺测量 三、下肢ROM 1、髋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髋关节是球凹形关节。颈干角:110~140度,平均127度,〉140度为髋外翻,〈110度为髋内翻。前倾角20度,股骨内旋时前倾角消失,外旋时前倾角增大。 髋关节的运动轴:额状轴屈、伸。矢状轴内收、外展、垂直轴。 2)ROM测量 量前屈125度,后伸15度,内收35度,外展45度,内外旋各45度。 2、膝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构成。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胫腓近端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屈膝时轻度旋转 膝关节内半月板功能:保护、充填、制动、调节压力、滚珠作用、润滑作用、弹簧作用。 2)ROM测量 膝关节屈--伸0~130度。内旋0~30度,外旋0~40度。 3、踝及足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踝关节:下胫腓关节(上下、前后、旋转、侧方运动),距小腿关节(背伸、跖屈) 踝关节韧带:前、后韧带、三角韧带(内; 距胫前韧带、胫舟韧带、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腓侧副韧带(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足部:共26块骨组成;跗骨7、跖骨5、趾骨14。足部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重要关节;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前两个关节使足发生内、外翻,后两个关节称为跗横关节使足发生内收外展。 ROM测量 踝关节活动范围:跖屈45度、背伸45度,内翻40度,外翻40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3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