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后宝宝变化大,除了不爱长胖还有这4种,家长多了解

6个月后宝宝变化大,除了不爱长胖还有这4种,家长多了解,第1张

#爱是个动词#

宝宝出生时白白胖胖很招人喜欢,有的宝宝就算出生时比较瘦小,但养上几个月也是胖嘟嘟很可爱的。

看着怀里的宝宝被自己照顾得这么好,妈妈们也是很自豪的。不过,在宝宝6个月之后,妈妈们发觉,宝宝这长胖的“阵势”好像停下来了,每个月体重的增长不再明显, 是不是照顾不好的原因呢

体重增长缓慢其实很常见

小宝宝在6个月之后体重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饮食结构改变了,因为宝宝6个月之前几乎是全母乳或者奶粉喂养,而在6个月之后就会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之前的饮食是水样性质,营养也容易被吸收,身体里水分含量高,所以看起来胖嘟嘟的。

但,添加辅食之后,宝宝的身体要有个适应的过程,而且有些宝宝对辅食会比较排斥,营养没及时跟上,体重自然就增长得慢一些了。

来看一组数据:

0-6个月的小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到6-8个月之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一般每个月体重增长400-500克,身高增加1-15 ,6-10个月出牙0-4颗。

不过,妈妈们再观察几个月就会发现,宝宝后面长的肉肉不再像以前那样软绵绵,而是更结实了。

小宝宝 健康 成长确实离不开家人的悉心照顾,但宝宝在6个月之后有个分界线,在这个阶段的前后,宝宝的各种能力逐渐发生变化, 除了体重增长缓慢 ,还有以下几个变化。

1生病次数多起来了

之所以在6个月之前,宝宝好像有防护罩保护着很少生病,那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和免疫力,简单点说就是 母乳在默默保护着宝宝

但6个月之后,这些抗体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就需要宝宝自身要建立起免疫系统,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身体慢慢适应,所以总容易被一些细菌、病菌感染,所以就容易生病了。

要是生病期间,宝宝的胃口变得不好,那体重都有可能不增反减呢,其它人一看到,就看出来,这宝宝好像瘦了。

确实,我女儿在6个月之前真的很好带,什么小感冒都没有,但就在满6个月没几天,孩子就出疹子了,虽然知道幼儿急疹是孩子们都会有的,但看着宝宝难受,我也跟着难受。

不过,这个疹子也不是什么坏毛病,它是来增加宝宝体内抗体的,妈妈们只要帮助宝宝度过这几天就好了。

2活动量变大了

宝宝在6个月之后,不再是躺着玩或者被妈妈抱在怀里,他们要学习新的本领,比如坐、爬、走等。

一般来说,6个月左右的宝宝首先是练习坐,然后等到8个月左右练习爬、10个月左右练习站起来、1岁左右就会走路了。

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宝宝的活动量明显会比以前增加,有时候让他们好好躺着玩,他们就是喜欢翻过来;有时候让他们好好坐着,一转眼他们却扶着某个物体站起来了,所以妈妈们要看紧一点,不要让受到碰撞、跌倒。

同时,在家里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注意室温即可,以免耽误宝宝锻炼这些本领,应该穿便于活动的、宽松的、没有纽扣和多余装饰的衣服。

3要长牙齿了

虽然说宝宝是在4个月左右开始长牙齿,但更多的宝宝是在6个月左右才开始长的,甚至还有8个月才开始长,但不管怎样,第一颗牙齿不能晚于1岁后长。

宝宝在长牙齿期间会有很多特点,比如 口水增多、爱咬人、爱哭闹、低烧等 ,所以妈妈们要善于发现这些特征,帮助宝宝舒服度过。

①口水增多: 这是因为乳牙萌出是会持续刺激牙齿神经,刺激唾液腺而导致口水分泌过多,那些来不及被吞咽的口水就从嘴角流了出来。

这时候妈妈们就要及时用小手帕帮宝宝擦干净口水,后者戴上口水兜,尽量不要让口水往脖子里流,要不然容易刺激到皮肤。

同时,家长们也不要看到宝宝可爱就总爱用手去捏宝宝的小脸蛋,这样做反而容易刺激唾液分泌得更多。

②爱咬人: 长牙期间牙龈会肿痛,而小宝宝不懂的表达也不懂得如何缓解,只能依靠咬人或者咬玩具来缓解。

妈妈们如果突然被宝宝咬到不要大声惊叫,这样会吓到宝宝,晚上有可能睡得不安稳。同时,也可以用磨牙棒、牙胶给宝宝咬着玩,转意他们得注意力。

③低烧: 很多宝宝长乳牙之前都会低烧,这可能是身体的一种机制,这种发烧一般会持续3天左右,而且容易反复。

4要吃辅食了

宝宝是在6个月后开始吃辅食的,因为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营养不够身体所需。吃辅食一方面是锻炼宝宝咀嚼和吞咽能力,一方面是增加更多、更全面的营养。

锻炼咀嚼能力有利于肠胃功能发育,有利于唾液腺分泌,促进消化和吸收;有助于牙齿的生长;有利于面部骨骼、肌肉发育。

关于辅食添加,以下几个建议需了解

①一开始添加辅食以高铁为主,添加期间要遵循少量多餐、逐渐添加原则,同时观察宝宝的适应能力,是否出现过敏、排便异常等情况。

②辅食一开始要稀,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再调稠一点,如果妈妈们不懂怎么调,可以参考说明书,不要随心所欲,觉得稠一点,宝宝吃得饱,就过量加入,这对宝宝的肠胃其实是种负担。

③添加辅食之后还是要以奶为主,不要以辅食为主,因为这个时期添加辅食不是为了宝宝吃饱,而是让他们适应新的食物,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再加上奶制品的营养来得更丰富些,宝宝的肠胃功能也不够强,只有 辅食和奶 一起才能让宝宝更好的吸收营养。

最后, 6个月之后就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分界线,从躺到坐、从奶到辅、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大进步,妈妈们提前了解,以便更好照顾宝宝。

您好,混迹 育儿 界的医学、药学、心理学、营养学四栖生物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同样的婴儿,可能体重的增长在不同的标准上规律增长

以前一个朋友自己180厘米,老公182厘米,儿子生出来就是56厘米,体重43公斤。之后那也是一路比别的孩子要长得快很多,总之就是一马当先,比其他小朋友长得要快,三岁的小朋友刚上幼儿园就常常被老师以为了大班的孩子。有时候早上做早操时莫名其妙就被老师带到大班甚至学前班去了。

所以孩子的体重增长和他的基础体重有关系。

体重去做儿保时写的是中下,中-,中等,中+,中上都代表是正常的。如果写的是下等,就要注意了,上等那体重的增长就是太快了,有时候体重增长大快也不是好事。

像我朋友的儿子也是身高超高,体重中上,看起来身形还是偏苗条型的。

婴儿的体重增长男女有细小的差别

男孩子出生体重平均数是332公斤,而女孩子出生体重的平均数是321公斤。到了一岁男孩子的体重平均数是1005公斤,而女孩子出生体重的平均数是918公斤。也就是女婴的体重无论是出生时还是增长速度都比男婴轻一点,大概是差距为07左右。

平均数也就是50%的孩子在这个水平上,孩子的体重增长,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生长发育曲线图,一般孩子的儿童保健手册上也会有。每次给孩子去量体重时可以在上面画一个点,之后一次一次的体重连成线,如果孩子的体重一般在3%-97%之间说明在正常范围。

而正常之内一般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轨迹。一般来说就是有些孩子一直处于中上的水平,而有些孩子就是中下水平。

孩子体重增长的规律

一般来说孩子的体重增长在前三个月长得最快,平均每个月长1公斤,相当于出生三个月后体重就翻了一翻。

3-6个月平均每个月长06公斤,到半岁时体重是16斤左右。

6-12个月,体重的增长速度慢慢的减速,一般每个月长035公斤左右。

1岁之后一年就长25公斤,不如出生前三个月长得多。

相对于体重身长的增长更关键

有研究发现,孩子的体重增长速度大于身长的增长速度的孩子,以后长不高的可能性更大。

菁妈寄语:孩子的体重只要在标准之内,甚至是中等以下就可以,而身长可以在中等以上会更好,也就是孩子的体重增长比身长增长慢一点会更好。

婴儿体重增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但规律性因人而异。

1-12月龄宝宝体重增长规律

一般情况下,1-12月龄宝宝体重的计算可以参照以下两个公式来计算:

1-3月龄宝宝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x08 1

3-6月龄宝宝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 06

7 12月龄宝宝标准体重=出生体重+月龄 05

以上体重计算均已千克为单位。宝宝体重在标准体重x(1 10%)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常,体重低于最小值属于体重偏低,高于最高值则属于体重偏高。

举个例子,某宝宝出生时体重为3千克,3个月时体重为10斤,而3个月宝宝标准体重=3+3x06=48Kg,96斤,宝宝10斤的体重在10%的范围内,所以是正常的。

1-2岁的宝宝体重增长为25千克,2岁到青春期的孩子每年增长体重约2千克。妈妈们可以以此为参考计算孩子的体重增长情况。

什么影响的宝宝的体重?

影响宝宝体重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参考以下几种:

遗传

父母偏胖,宝宝偏胖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反之,父母偏瘦,宝宝体重偏轻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宝宝性别

一般来讲,男宝宝会比女宝宝要重一些。

营养

营养不良的宝宝,体重偏轻,营养过剩的宝宝,体重会偏重,这个不需要多解释。

疾病

身体 健康 的宝宝体重一般会在正常范围内,而一些患病的宝宝,体重多数比正常偏轻。

正确检测宝宝体重变化

儿保医生建议,在宝宝出生的一年内,2、3、6、9、12月龄分别测一次体重,宝宝出生1-3岁每半年称一次体重,之后每年称一次体重,这些结果标在宝宝体重曲线图上,就可以根据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宝宝生长发育的评价。如果出现异常,应积极寻找原因。

有规律。目前我国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2kg-33kg。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天时达到最低点,7-10天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体重下降最多可达200g-300g。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生婴儿不能很快适应母体外的环境,表现为多睡少吃,吸乳不足,而呼吸系统以及皮肤又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也相对多,从而导致体重减轻。

婴儿满月时平均增重10kg-11kg;生后第2和第3个月平均增长约12kg和10kg;4-6个月平均每月增重045kg-075kg;7-12月个月平均每月增重022kg-037kg,全年共增重约65kg从这个数据可见,婴儿出生后头三个月体重增长速度最快,以后随月龄增长而逐渐减慢, 一般生后

3月龄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1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

尤其婴儿一岁后体重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减慢,并且能独立行走,活动量增加。并且从外表看1岁以后的宝宝不如以前那么胖了,这也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营养不良或者有病。一般1-2岁全年体重增长20kg-25kg,2-3岁全年增长约20kg,

你好,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多少正常,是每个年轻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

正常足月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天会出先暂时体重下降现象,临床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初的三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为150-180,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张2500-3000克。等到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重2000克,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专家建议:建议在宝宝出生后2、4、6、9、12个月各称一次体重;1-3岁时每隔半年称一次;3-7岁时每年称一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线。如果宝宝的体重曲线和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向下,则表示可能存在生长缓慢,应该及时的寻找原因。

无论什么年龄段,体重都是人判定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婴儿体重增长是有规律的,了解婴儿正常体重增长的规律并定期测量,对及时发现问题有好处。

在我国,婴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15 327kg,正常波动在25 40kg。新生儿生后3 4天会出现生理性的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刚出生时体重的7 8%,若下降超过10%或下降时间超过2 3周则需要到医院查明原因。体重下降一般在7 10天后就开始体重逐渐增加。

婴儿出生前三个月体重增长最快,平均每周约增长200 250g,第4 6月时每周增长150 180g,半年内体重增长约2500 3000g。5个月的婴儿体重是刚出生时的两倍,1岁时体重是刚出生时的3倍。

婴儿的体重有估算公式:1 6个月体重(g)=出生体重(g)+(月龄 700g);7 12个月体重(g)=6000(g)+(月龄 250g)。

儿童体重一般不应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的10%。若超过以上同龄标准的20%,则为肥胖;或低于同龄标准的15%,则为营养不良。父母们要经常为宝宝称体重,科学喂养,才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张帆 营养学博士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kg左右,生后前半年增长最快,每月平均增加600 800g。后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 400g,3 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6kg),1周岁时增至3倍(9kg)。

宝宝在出生前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一般每个月增长600 1000克。出生后3 6个月每月增长600 800克。6 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1岁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 3岁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小孩的体重可以用这个体重(kg)=年龄(岁) 2+7(或8)的公式估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3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