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和张衡谁先谁后

张仲景和张衡谁先谁后,第1张

张衡先,张仲景后,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近代欧洲发明的地震仪比张衡创制的地动仪晚1700 多年,但它所依据的原理与张衡的基本相同,这使我们不能不为张衡的卓越成就而感到自豪。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后人誉称“开创之圣,医道之宗”。

步入仕途

张衡纪念邮票汉和帝永元(89年-105年)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公府几次征召也不到。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张衡于是仿照班固的《两都赋》,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二京赋》,用以讽谏朝廷。大将军邓骘欣赏张衡的才华,多次征召他,张衡都不应命。

公元100年(永元十二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八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

职掌太史

张衡擅长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平常喜爱扬雄的《太玄经》,对崔瑗说:"我看《太玄》,才知道子云(扬雄字)妙极道数,可与《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传记一类,使人论辩阴阳之事,汉朝得天下二百年来的书啊。再二百年,《太玄经》就会衰微吗因为作者的命运必显一世,这是当然之符验。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还要兴起来的呢。"汉安帝早就听说张衡善术学,公元111年(永初五年),张衡被朝廷公车特征进京,被拜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于是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制作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写得较为详细明白。虽然在汉顺帝即位初年再调动它职,但后来又任太史令,张衡任此职前后达14年之久。他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

张衡不慕当世的功名富贵,担任官职,往往多年都不得迁升。自从离开史官的职务五年后,又回到原职。于是设客问体,作《应问》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当时,政事渐衰,宦官干政。张衡于是上疏陈事,劝谏顺帝。

外出国相

公元133年(阳嘉二年),张衡升任侍中,顺帝任用他在自己身边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顺帝曾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回答后出来了。但宦官还是担心张衡以后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群起毁谤张衡。张衡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

公元136年(永和元年),张衡被外调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刘政骄奢*逸,不遵法纪;又有不少豪强之徒,纠集一起捣乱。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他为政以清廉著称。任职三年后,张衡上书请求辞职归家,被征召拜为尚书。

张衡,字平子,出生在南阳郡西鄂县,他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

他的家族在当地是大姓,他的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称为圣童,张堪不仅有能力,还为官清廉,伐蜀时他是最先攻入成都的,但他面对珍宝却没有动分毫吗,在奉调离蜀郡太守任时乘的是一辆破车,携带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好的家风会影响几代人,张衡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自然也是个不错的少年郎,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文章也写得很棒,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

在东汉都城洛阳,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还有缘遇到了后来著名的学者崔瑗,并且成了此生挚友。

他虽然有一身才华,但却不自负,只是不喜欢跟俗气的人交朋友而已,生性淡薄,随心所欲。

到了汉和帝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因为他觉得那些人的生活太过奢华,铺张浪费,于是他仿照班固的《两都赋》,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二京赋》,用来讽谏朝廷。

公元132年,他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被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经过多次试验,确实成功了,准确率非常高,但是关于地动仪,说法也有很多。现在更是被移出了课本,还有专家质疑它。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各个国家的地震专家对地动仪提出质疑,他们还用精密计算方式否定了“直立杆原理”,这个研究成果还被国际地震学的专家承认了。

美国的地震学家更是用言语贬低了我们的地动仪,说它连测方向都是不准确的,这一度引起了舆论。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我们自己拆台了,我国的地震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傅承义就曾说过,房梁上挂一块肉都比张衡的那个模型强!

这话说的是挺重的,所以地动仪也在 历史 课本上消失了,但有时候,用现在的眼光看 历史 ,难免有些不公正的。

张衡的发明毕竟是为了整个国家人民的安全,并不是什么个人主义,他的行为还是伟大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关于张衡的地动仪被移出课本,还有专家的评论,大家怎么看呢?

文中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古代中国人是不怎么重视科学的,所以,到了近现代后,我们的科学水平直线下跌的落后于西方,当然这跟我们实用主义的文化相关。无论在科学理论还是科学实验以及科学运用上,我们都是落后的, 比如《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也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史》还是英国人李约瑟帮我们写的。

可见我们古代是多么不重视科学,不重视科学,那么,古代有科学家。有。其实,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可以向世界展示外,还出了很多科学家。比如鲁班、张衡、祖冲之、孙思邈、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宋应星等等。

在众多的科学家中鲁班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匠而已,祖冲之、孙思邈又太局限于某个领域内,沈括和郭守敬虽然有些才华,但在世界上影响力很低,所以,看去看来,既是全才,又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只有此人,而且此人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之为“圣”的科学家。他就是张衡。

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科学家,他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张衡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他的成就不局限于天文。他在数学、地理、文学、机械、绘画、历法、史学、发明等方面均有突出的才华和成就。

后来郭沫若为他题碑文时曾经写到:“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所以说,张衡在历史上的成就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多领域全面发展。

张衡出身不是很好,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十六岁后曾游学三辅,就读京师洛阳太学,虽才能出众,然无骄纵之气,从容淡静,不结交俗人,不谈俗事,而是“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常耽好玄经”,意思是说他有制作器械的巧思,尤其喜欢研究天文、阴阳和数学等方面的学问。

我们可以发现张衡与众不同,他不喜欢谈具体的红尘琐事,也不善于结交。他的兴趣在于探索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终极原因,沉浸于一些超越实际生活利益之外的事情当中。这就跟苏格拉底很像,跟亚里士多德很像。

张衡曾被推举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公府几次征召也不到。直到公元100年,永元十二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八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继续研究天文、数学方面的学问。

之后邓皇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听说张衡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公元111年,张衡被朝廷公车特征进京,被拜为郎中,再升任太史令。在太史令这个岗位上,张衡前前后后大概干了14年之久。事实上,他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

东汉时期的太史令主要掌管天文、历数,岁末上报新年历,同时负责国家祭礼、记录一些瑞应灾变之事等,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一起的“科学院”,这正是张衡的最爱。张衡也不用担心饭碗和吃不上饭,更不用担心卷入朝廷的是是非非。

所以,有了这个基础,张衡完成了多项早世界一千多年的项目。

首先,天文学方面。当然,天文学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地动仪。公元132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张衡传》中对他发明的地动仪有详细的描述,而且还记载了地动仪测量到了陇西一次地震的事情,也就是从这一次准确测量之后,朝廷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报地震的历史,在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的2世纪初,能做到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与国外类似的地震仪相比,早了1700多年。

张衡天文学的第二个成就是发明了浑天仪。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张衡的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铜球,铜球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球体内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装有几个铜圆圈,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刻有二十四节气等。

总之,张衡把自己当时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了浑天仪上,然后利用水力,推动铜球转动,如此,人们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天体运动的情况。

张衡的浑天仪在浑天说的宇宙论中建立起来的,张衡继承和完善了浑天说,并制作了浑天仪。浑天说在今天看来是最接近于近代宇宙学观点。可见思维超前。

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上的功绩,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可以说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绝对是世界性的。张衡是世界级科学家绝对不为过。

其次是机械方面的成就。张衡发明了制作了指南车、计里鼓车、独飞木雕等等,其中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这早于西方1800多年。

再次是数学方面的成就。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为31466,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

接着是历法方面的成就。张衡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近世所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最后是张衡在文学、史学、绘画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最著名的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张衡画过《地形图》,至唐还犹存。

总之,张衡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他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而且多项成就发明早西方一千多年。

当然,张衡之所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跟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科学的目的是实用主义的不同,张衡科学思维跟西方人很像,他研究科学,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源自于其生命天性中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渴望。

也就是说,张衡的思维跳开了中国人传统的实用主义思维,开始追求世界的本原,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宇宙的起源等等之类的,他追求的是一种科学哲思。他抬头仰望星空,将目光投向极为辽远宽阔的苍穹。这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这也就是张衡的意义所在。

张衡是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他集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于一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信仰:老庄、孔孟

重要成就:中国第一个研究地理地理的人,汉赋四大家之一,地动仪发现后取名张恒星、张衡火山口。

代表作品:《灵宪》《归田赋》《二京赋》《张河间集》等

官职:太史令、河间、尚书。

后人荣誉称号:木生

追逐:西希伯

张衡的一生

著名佛经张衡雕像。张衡家族成员世世代代都是当地的姓氏。他的祖父,被称为圣子的张堪,将数百万的祖传财产留给了他的侄子。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他为公孙述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孙述与吴宓朱涵一起掌管益州。后来领兵抗击匈奴,被拜为渔阳太守。几千骑兵曾经打败匈奴的一万骑兵。以后,在他的任期内,匈奴人再也不敢来打扰。他还教群众耕种和开放8000公顷稻田,使他们富裕起来。因此,有一首民歌歌颂他说:“张君为政府兴高采烈。”张堪是个清官。蜀国入侵成都时,他是第一个入侵的,但他没有带走公孙述留下的堆积如山的财宝。蜀郡号称天府,但张堪调离蜀郡时,坐的是破车,打理的只有一卷布。

张衡和他爷爷一样,从小受苦,从学校学习。十几岁的时候,他会大惊小怪。16岁时,他离开家乡出国留学。他首先去了三福地区,那里曾是学术和文化中心。这一带绚丽的山川和雄伟的秦汉古都遗址,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我去了东汉的都城洛阳。在那里,他提前到了商科的最高学府,认识了著名学者崔原,并与他成为了朋友。张衡兴趣一般,自学《五经》,已掌握六艺原理。他还喜欢讨论数学、地理、地理和机器制造。然而,在他的青年时代,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诗歌、辞赋和散文上。虽然他高高在上,但他并不自满。我舒服,不喜欢和外行交朋友。

张衡在官宦汉和永元皇帝任职期间被推举为孝,但没有接受,也不能经常被朝廷征召。提前说一下,国家已经安静很久了,既然你低于你的高贵,就没有什么奢侈浪费的。于是,张衡模仿班固的《两都赋》,经过十年的苦心思考,做出了《二京赋》,用来讽刺朝廷。大将邓骘浏览张衡的才能,屡招屡试,张衡却配不上他的命。

公元100年,张衡受南阳巡抚保德之邀,做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八年后,保德调任京师,张衡去了官邸。

专业的谋士张衡,擅长机器,对地理、阴阳、历法计算都很敬业。我喜欢《太玄经》,一个普普通通的杨雄,对崔元说:“我是看到《太玄》才知道紫云这个奇妙的数字,可以和《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一种传,让人争论阴阳。汉朝得天下书二百年。两百年后,会不会是《太玄经》年的灵异?由于作者的运气会持续到永远,这是一个真正的考验。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派将崛起。”安帝早就说张衡精于艺术,公元111年,张衡以御车的特点考入北京,被拜为大夫,并被提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了阴阳,醒目地参考了历法,制作了浑仪。他的作品是《灵宪》和《算罔论》,详细清晰。汉顺帝虽然在即位初期换了职,但后来被任命为太史令,张衡担任此职长达14年。他的许多严肃的

公元133年出国,张衡升任中举,顺帝任命他在身旁陈述对国家政事的看法。帝舜曾经质问被世人痛恨的张衡。太监们害怕他的名字,用他们的眼睛盯着他。张衡回答了一句有些捉摸不透的话,走了出来。但是宦官们还是很郁闷,张衡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祸害,所以都联合起来诋毁张衡。张衡经常思考如何站出来行动。想到吉凶祸福都是阴暗微妙的,不容易理解,所以做了《应问》来表达和依靠自己的感受。

公元136年,张衡调任河间郑。刘正骄奢*逸,不循规蹈矩;也有很多暴虐的人,聚在一起闹事。张衡上台后,纪律严明,打击豪强,在暗中查出汉奸的名字。他被抓了一段时间,级别就变得沉默了。他在政治上以诚实著称。在位三年,张衡上书请长归乡,被召起来拜为尚书。

我们从小就在课本里学过张衡还有他发明的地动仪。不过张衡的一生也不仅仅只有只发明了地动仪这一个成就,而是还有很多发明,只不过这其中地动仪是最出名的。毕竟古代自然灾害很多,也没有现代的科学方法可以做到精准预测,所以就只能造出一个比较简易的地动仪。当然地动仪的实用性也有部分人持怀疑态度,等地震都出现了才预测会不会也太晚了不过古人的确在这方面能力有限,也就不要要求太高了。这次就帮大家讲讲张衡除了地动仪还有哪些其他发明呢

张衡是东汉人士,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果说千年以前就有人想到发明一个可以预测地震的仪器还是非常有想法的。对于张衡来说,也是当时少有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这可要比诸葛亮都早了十几年。张衡也是在很小时候变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才华,因为自己的兴趣非常广泛,除了基本的四书五经,对于天文地理只是张衡变现的更加积极。后来张衡被人推举当官,但是并没有接受,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自由一点,而且也不喜欢和官场上的俗人打交道。毕竟古时候的文人多多少少会有些清高,但是最后张衡还是当过几年主簿,但是每当几年就辞官回家做研究了。

可能官场的确不太适合张衡,因为张衡是一位实干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太消耗精力。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据说在当时还准确的预测出了几场地震,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预测不准能提前有个防范也是好事情。张衡一生除了发明地动仪,还发明了浑天仪、瑞轮荚、指南车、地形图和独木飞雕等。这在当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东西,几乎没人能像他一样对于机械的制造非常痴迷,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转化到现实当中。

其中浑天仪就更加的令人感动震惊了,当时的古人是没办法知道地球外面是什么样子的,甚至连地球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但是却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发明了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实不实用先放到一边。起码对于当时人们的智慧已经有了很大的敬佩。如果张衡能晚生个几百年,说不定还能发明更多实用的东西,这个对于国家的发展就有非常大的作用了。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

  后来,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

  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地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4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