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屠宰企业自繁自育的生猪屠宰分割后怎样核算成本

你好,屠宰企业自繁自育的生猪屠宰分割后怎样核算成本,第1张

1成本核算定义及目的

猪的产品成本就是将该产品饲养管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费用之和,被产品单位量去除,所得商即为单位产品成本。核算产品单位成本的目的,一是分析各项费用的增减原因,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二是做到心中有数,给进入市场时机提供依据。

本文的成本核算并不符合会计规范,它是本人多年实践的经验算法,只供参考。

2产品成本种类

21种猪培育成本和使用种猪饲养日成本。

22仔猪出生成本与断乳成本。

23保育到20千克体重成本。

24育肥猪出栏成本。

3成本测算方法

养猪产品的成本测算方法种类繁多。这里提出简单直接成本(不含折旧和利息)核算方法,虽不太精确,与产仔头数多少和育成率高低因素有一定相关性,但经验证明差异不大,可供使用。

31种猪成本种猪年耗饲料费用加上饲料的15%~20%为饲料费以外的其它费用。种猪培育费与种猪淘汰收入基本相等不必计算。种公猪年耗料1000千克,种母猪年耗料为900千克。

32仔猪出生成本种母猪成本加公猪成本的1/20(一头公猪可担负2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被母猪年产活仔头数去除,即得每头仔猪出生成本。

33断乳仔猪成本仔猪出生成本+出生成本的10%为承担死亡数成本+补料成本+出生成本的11%为其它费用,即得每头断奶仔猪成本。

34保育到20千克体重的保育猪成本断乳仔猪成本+断乳成本的6%为承担死亡成本+耗料成本+耗料成本的20%为其它费用,即得保育到20千克体重的保育猪成本。

35育肥猪到100千克体重的成本算法同保育猪。

附计算例题:

A种母猪成本

①饲料费:11元/千克×900千克=990元

②其它费用:990元×20%=198元,990元+198元

计1188元/(年•头)

B种公猪成本

①饲料费:11元/千克×1000千克=1100元

②其它费用:1100元×20%=220元,1100元+220元

计1320元/(年•头)。种公母猪均按365个饲养日为一头。

C仔猪出生成本

①母猪分担成本:1188元÷(9头×2窝)=66元

②公猪分担成本:1320元÷18头÷20=4元

③仔猪出生成本:66元+4元=70元/头

D仔猪35天断乳成本

①补料成本:30元/千克×10千克=3元

②死亡成本:70元×10%=7元

③其它费用:70元×11%≈8元

计:70元+3元+7元+8元=88元/头,88元÷75千克体重=117元/千克。

E保育到20千克体重成本

①饲料成本:18元/千克×22千克=396元

②保育死亡成本:88元×6%=528元

③其它费用:396元×20%=792元

④断乳仔猪成本:88元

计:88元+396元+528元+792元=1408元/头,1408元÷20千克=70元/千克。

F育肥至100千克体重成本

①饲料费(料重比按32计):11元/千克×256千克=2816元

②育肥死亡成本:1408元×6%=84元

③其它费用:2816元×20%=563元

④保育猪成本:1408元

计4871元/头,4871元÷100千克=487元/千克。

如能将饲料实际单价和期间实际死亡头数代入公式,所得数字会更为准确些。

猪场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实行分群核算,也可实行混群核算。实行分群核算是将整个猪群按不同猪龄,划分为若干群,分群别归集生产费用,分群别计算产品成本。混群核算(也称为混群核算)是以整个猪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种猪场各阶段饲养成本控制和管理。在组织猪场成本核算时,大都采用分群核算,即按不同的猪龄划分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配怀阶段:包括未孕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公猪、包括配种舍、怀孕舍、产房猪群;

产仔哺乳阶段:包括待产母猪、哺乳母猪,为简化核算,可将本阶段当期发生成本归入配怀阶段成本或仔猪阶段成本中;仔猪阶段:包括未断奶仔猪,日龄一般为0-20天左右,体重在6-7公斤;

保育阶段:指断奶离群的仔猪(20天—60天),包括:保育舍猪群;7-25公斤育肥阶段:指育成猪、育肥猪(60天以上—出栏),包括育成舍、育肥舍猪群,25公斤以上;三、猪场成本核算凭证为了正确组织种猪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建立健全种猪生产凭证和手续,作好原始记录工作,生猪生产的核算凭证有: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反映产品出售凭证、反映饲养费用的凭证。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一般有“猪群转群磅码单”、“种猪淘汰单”等,据此可编制“猪群生产日报表”和“猪群动态月报表”,对于猪群的增减变动应及时填到有关凭证上,并逐日地记入“猪群生产日报表”。月末应根据“猪群生产日报表”,编制“猪群动态月报表”,报告给财务部门,作为猪群动态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依据。反映猪只出售的凭证,有出库单、出售发票,应随时报告财务部门,作为销售入帐的原始凭证。

反映猪只饲养费用的凭证,有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表(包括种猪摊销)、饲料消耗汇总表、低值物料领用分配表、兽药等其他材料消耗汇总表。月终均作为财务核算的依据;四、猪场费用的分类

猪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各种各样的,为了便于归集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成本管理,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性质)和经济用途分类。一) 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将费用划分为不同的费用要素,而不考虑它的耗费对象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猪场的费用要素有: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汽车费用、工资及福利费、饲料费、防疫和医药费、物料费、燃料费、低值易耗品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水电费、修理费、社保费、其他支出等。

将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进行核算,能够反映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发生了那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可用以分析种猪场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支出水平,对比同期升降的程度和因素。从而为种猪场制定增收节支提供依据。

(二) 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猪场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这类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也不一样,例如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则用于管理与组织生产,因而需要按经济用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猪场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下列成本项目:

1 工资福利费:指直接从事饲养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津贴,以及实际发生的不超过按工资总额14%比例福利费、伙食费。

2 饲料费:指饲养过程中,各猪群耗用的自产和外购的各种全价料。

3兽药费:各猪群在饲养过程中耗用的兽药费。

4种猪价值摊销:指由仔猪等商品猪负担的种猪价值的摊销费。

5固定资产折旧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猪舍和专用机械设备、设备的折旧费。

6 低值物料摊销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摊销等费用。7.水电费:能直接由各阶段栏舍电表计提的水费电费;

8制造费用:指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包括以下几项:

(1)工资及福利费:指猪场管理及饲养员以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工资、奖金及津贴,福利费。

(2)燃料费:指猪场耗用的全部燃料。包括煤、汽油、柴油等油料。

(3)水电费:指猪场无法计入生产栏舍而耗用的水费、电费。

(4)修理费:指猪场维修猪舍、设备及其它部门发生的劳务费及耗用的零配件(包括运输工具的维修费、保养费)。

(5)低值物料摊销费:指不能直接计入各猪群及其它部门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的摊销额。

(6)固定资产折旧费:指除计入“生产成本”以外的办公楼、设施、设备、车辆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7)办公费:生产管理部门购置的办公用品等费用。

(8)运输费:车辆的养路费、保险费、停车过桥费等以及租用货车费。

(9)其它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的间接费用。

猪场的期间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这些费用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和归属期间,但不容易确定它们应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所以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按照一定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种猪场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1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种猪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期间费用。费用项目如下:

(1)工资及福利费 指场长、后勤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及发放的福利费。

(2)工会经费、职教经费:指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25%计提的工会经费、职

工教育经费。

(3)业务招待费: 指招待各类人员的发生的餐费。

(4)差旅费 指场内人员出差按规定报销的差旅费及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

(5)社保费 按劳资部门规定缴纳的各种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⑹电话费 指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话费和手机费。

(7)税金 指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的期间费用,包括存货盘亏盈、坏帐损失等其他费用。猪场可根据是否为经常性费用确定具体费用明细;

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费用项目如下:

(1)利息支出

(2)利息收入

(3)金融机构手续费 指与金融机构业务往来发生的手续费用。

(4)其他筹资费用

3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猪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项目如下:展览费、广告费、检疫费、售后服务费、促销费差旅费、包装费、生猪销售运费等;如为种猪场,则相关销售费用明细会更多些;五、猪场生产成本核算帐户的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为区别于工业企业,也可另设为“饲养成本”归集相关费用

为了归集生猪生产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应设置“生产成本”帐户,在这帐户下,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配种怀孕阶段、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育肥猪阶段个四个成本归集环节。在明细帐中还应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明细专栏。在分群核算下,该帐户的借方登记“生产成本”发生数,贷方登记结转的成本数,期末应无余额。

2“制造费用”账户

为了核算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栏目进行归集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贷方登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

3、“幼畜及育肥畜”帐户的设置在分群核算下,猪群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应在“幼畜及育肥畜”帐户下核算。该账户借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增加;贷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减少;期末余额为存栏猪群的价值(存栏成本包括配怀期母猪、哺乳期待产母猪、及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商品猪成本)在此帐户下设置“配怀舍、哺乳舍、仔猪舍、保育舍、育肥舍”五个明细帐户,用以核算不同阶段猪群的价值增减变动情况和结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种猪为什么也列入“幼畜及育肥畜”帐户核算。依据农业会计制度,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均属于流动资产,而种猪则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由于种猪不同于其它大牲畜,它的生产周期短,更新比较频繁;加之种猪具有产畜和育畜并存的特点。为了使统计猪群变化情况的完整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把它作为流动资产来管理,这也是将种猪作为“幼畜及育肥畜”二级帐户核算的理由。六、 种猪场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分群核算下,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开支和应记计入期间费用的开支。2进行主副产品的分离,计算并结转各猪群本期增重成本。

3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和“幼畜及育肥畜”明细帐资料,从低龄到高龄,逐群计算结转转群、销售、期末存栏的活重成本。

4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及有关资料,编制“猪群变动成本计算表”。

5根据“猪群动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明细帐,编制猪群“产品成本计算表”。

七、生猪成本核算原理及流程1、生猪成本核算概念:生猪成本核算是按照生猪自然生长的各个阶段来划分,以各阶段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以种猪的怀孕天数各怀孕母猪头数、商品猪转群、销售头数及增重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对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分配、结转的计算过程;2、生猪成本核算流程图 不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其他直接成本项目饲料出库单土地租赁费分摊表种猪摊销分配表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水电耗用分配表低值物料出库单药品出库单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分配表配怀阶段饲养成本仔猪阶段饲养成本保育阶段饲养成本育肥阶段饲养成本饲料出库单药品出库单低值物料出库单水电耗用分配表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固定资产分配表其他成本项目制造费用(场部)制造费用(人工站)当期饲养成本配情阶段待产阶段仔猪保育阶段 保育猪出售育肥阶段 育肥猪出售内部供种 成本核算过程说明:① 配怀阶段成本转入待产母猪阶段成本分配方法:a) 待分配配怀总饲养成本=期初配怀阶段成本+当期发生饲养成本转入b) 转入产房成本=(转入产房待产母猪怀孕日龄÷当月怀孕母猪总怀孕日龄)×待分配总饲养费用② 待产阶段成本转入仔猪阶段分配方法:a) 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期初未结转的待产阶段成本+配怀阶段转入成本b) 转入仔猪成本=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本期分娩产仔母猪数÷(期初待产母猪数+配怀阶段转入的待产母猪数)〕③ 仔猪阶段成本转入保育猪阶段分配方法a) 待分配仔猪阶段成本=期初存栏仔猪成本+本期本阶段发生的饲养成本+待产母猪转入的成本b) 仔猪转入保育猪成本: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仔猪-本期死亡仔猪),则转入保育猪成本=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仔猪头数-本期死亡仔猪数)×期初存栏成本;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头数<(期初存栏头数+出生仔猪头数),则当期转入保育猪成本分两块,一为结转期初所有存栏成本,二为结转出生仔猪部分成本;具体方法根据头数与增重比例进行结转;④ 保育、育肥舍成本转结可参照仔猪成本结转来理解;转群、销售成本的结转主要根据当期出栏头数、增重的一定比例分配;3、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分录:①按单元场各阶段归集“饲养成本”或“生产成本”时如某场配怀舍耗用了饲料、药品、人工等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 …… 贷:原材料-饲料费 贷:材料物资-药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人工费……月末将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转入“幼畜及育肥畜”对应的各阶段中,“幼畜及育肥畜”不再区分明细项目;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转群或销售的账务处理:配怀成本转入待产母猪: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待产母猪转入出生仔猪: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仔猪转保育猪: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保育猪转入育肥猪阶段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保育猪、育肥猪销售时:借: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借: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转入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保育猪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育肥猪贷: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贷: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内部供种时:借:库存商品-某场-内部供种猪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内部供种转入其他母猪场分录见“八、种猪成本核算”库存商品月末无余额,存栏生猪成本在“幼畜及育肥畜”各场各阶段体现;八、种猪成本核算1、种猪原值的确定 外购种猪原值=买价+运输费用+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内部供种原值=转出的成本+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只核算配种前耗用的饲料成本,后备料耗料定额标准按25公斤/头日来计算,后备猪所用饲料成本相应抵减配怀期饲养成本-饲料费;后备种猪耗用饲料成本=(达到配种前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入场时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后备猪头数/075公斤×25公斤/头日×引种当月后备料单位成本说明:后备种猪达到配种前均重暂定为110公斤/头,日消耗后备料25公斤/头,后备猪日增重075公斤;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外购: 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银行存款(外购价格)内部供种: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库存商品-育肥猪(某种猪场)耗用饲料: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饲养成本-配怀期正式配种:借:生物资产-公猪(母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2、种猪淘汰账务处理为方便种猪淘汰账务处理、减少母猪场区分未资本化的后备猪与已转入生物资产的种猪工作难度,外购或内部供种到各母猪场的后备猪,账务上应加上达到配种状态的饲料成本后当月计入“生物资产-种猪”中;为简化账务处理,淘汰种猪处理不区分后备种猪,全部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种猪”科目,月末作“生物资产-种猪”减少;淘汰种猪账务处理如下:销售淘汰种猪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月末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借: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某场)借:营业处支出-种猪贷:生物资产-种猪 死亡种猪清理时按上述账务处理;至于是属“营业外支出”还是“营业外收入”应视处理销售淘汰种猪收回的残值款是否大于未折旧完的种猪净值来定,如果残值收入大于种猪净值,则“固定资产清理”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否则计入“营业外支出”。九、对外报表:1、资产负债表:指截止自然月最后一天,公司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2、利润表:指在公司规定的经营周期内,如我司平常月份为上月29日至本月28日、季度为自然月为1-30或31日为周期的反映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状况的报表;3、现金流量表:指反映自然月内资金的收付存变化情况的报表;十、内部管理报表1、期间费用报表①管理费用报表:归集公司管理部门,包括总经理室、财务部、行政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技术部等部门发生的相关明细费用;②销售费用报表:归集专为销售生猪发生的相关费用,如检疫费、运费、运输途中残次死亡损失等;③财务费用报表:归集当期银行手续费、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等;2、生产成本报表①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按商品猪类别统计各基地、单元场当期的销售头数、重量、收入、及对应的成本,可为经营者提供各类产品贡献的毛利状况;②增重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基地、各单元场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与当期商品猪增重的关系,为经营者提供当期生猪生长情况与当期成本的对比状况;③料肉比表:按财务盘底口径计算的当期增重与当期耗料来计算的料肉比,可分为全群料肉比、全程料肉比、商品猪阶段料肉比等;④内部供种报表:主要反映种猪场当期供应给其他母猪场作后备种猪的报表;⑤淘汰死亡种猪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当期淘汰死亡情况的报表,具体有淘汰一头回收的残值及损失或收益;⑥出栏、转群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出栏、转群生猪成本明细比例构成的报表,可为经营者对比提供某些成本超支或可控制的信息;⑦存货明细表:反映月未使用或未销售的库存物资,包括存栏生猪、饲料、药品、物资等;经营者可分析各场存货,推算其下一阶段的盈利情况;

  当前,养猪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出栏率低、胴体重低、瘦肉率低、猪与粮食比价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我国地方猪种的特点是繁殖力和抗逆性强,肉质较好,性情温驯,能大量利用青粗饲料。但生长缓慢,屠宰率偏低,瘦肉率少。而三元杂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适宜大力推广。三元猪有内三元猪和外三元猪。内三元杂种猪主要是以我国地方品种猪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猪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猪作母本,再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猪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外三元全部选用外来品种杂交而成。

  饲养三元猪必须掌握和利用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控制营养、环境因素,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日增重、降低饲料消耗和生产成本。重点抓好以下四项生产技术措施。

  一、选购种猪和苗猪在养猪生产中,尤其是处于扩群饲养阶段时,常常出现养母猪见母就留、养肉猪见苗就要的现象,不能认真进行选购,这是不符合科学养猪要求的。选购种猪和苗猪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引种目的要明确,二是引进的猪种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三是要了解系谱情况;四是要把好外型鉴定关;纯种猪要符合品种特征,杂种猪要拥有优良种用体型体况。五是食欲要好。

  二、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肉猪饲粮中粗纤维含量的多少会影响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饲粮中粗纤维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降低有机物(或能量)消化率2个百分点和粗蛋白质15个百分点,从而使采食量减少,日增重降低和背膘变薄,瘦肉率上升。建议在饲粮粗蛋白和消化能水平正常时:体重20-35kg阶段,粗纤维含量约为5%-6%,35-90kg阶段为7%-8%,但不宜超过9%。

  三、 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同体重的猪要求最适宜的温度不一样,体重11-45kg为21℃,体重45-90kg,舍温18℃最适宜,而体重135-160kg的猪,舍温16℃最适宜。当温度过高时,可采用搭凉棚、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等措施,提高猪的日增重。当温度过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提高温度。如推广应用塑料暖棚猪舍和栏内厚垫草的方法。

  (二)适宜的光照条件和通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适宜。肉猪一年四季都必须通风,但是,在冬季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矛盾,不能只注意保暖而忽视通风,造成猪舍空气卫生状况不良,使猪的增重降低和饲料消耗增加。

  (三)适宜的空气成分注意猪场绿化,及时清除和妥善处理粪尿、污物等,使猪舍通风良好和做好猪舍清洗和消毒工作。

  四、肉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合理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 1去势目前我国农村多在仔猪35日龄左右、体重5—7kg时进行去势,此时体重小,手术较易施行。近年来提倡仔猪生后早期(7日龄左右)去势,以利手术恢复。 2防疫主要预防肉猪的五号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病。目前普遍采用20-55-70日龄免疫程序,具体做法:仔猪出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接种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 3驱虫生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虫、疥螨和虱子等内外寄生虫。通常在6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120日龄左右第二次驱虫。常见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及中药复方制剂等。

  (二)养好断奶仔猪刚断奶后的第一个月,幼猪生理上正处于骨骼、肌肉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但胃和大肠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此时因断奶仔猪生活环境发生突然改变,所以应从营养和管理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掉乳膘,或形成僵猪。一是饲粮营养水平应采用肉猪早期阶段的标准,但要注意饲料变换的过渡。二是进行合理的分群。三是进行采食、排泄、卧睡“三角定位”调教,使其建立条件反射,有助于保持猪圈清洁、干燥,有利于猪生长。四是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检查猪群健康状况,主要观察猪的采食、行为动态和粪尿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宜的猪群规模和饲养密度在每头猪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肥育期以10-16头为宜,最多不超过20头。饲养密度大小因肉猪的体重和猪舍地面结构而不同,通常随猪体重增大,每栏饲养猪头数相应减少。

  (四)合理调制饲料饲喂肉猪的配(混)合饲料,一般宜生喂,如大麦、玉米、米糠等,生喂营养价值高。猪的配(混)合料调制成的物理状态,影响猪的肥育效果。颗粒料喂猪,效果很好。喂干粉料,日增重比喂稀料好。饲喂湿拌料,日增重一般均优于干粉料。浓粥状饲料的肥育效果优于稀料。(浓粥状料料水比1:4、稀料料水比1:8)在肉猪的饲养实践中,饲喂哪一种物理形态的饲料,要根据饲料种类、设备及饲喂方法而定。若搭配青饲料饲喂,应洗净后生喂,以青料与配(混)和料分开饲喂效果好。

  (五)适宜的饲喂次数我国饲养肉猪普遍日喂3次,现有不少的猪场和农户已实行日喂2次,这是比较适宜的。每日喂2次的时间安排在清晨和傍晚。

  (六)饲喂方式和喂量肉猪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2种。如果既追求日增重高,又要求胴体瘦肉多,可采用前期自由采食与后期限制(能量)饲喂相结合的饲喂方法。并供给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七)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 “一条龙”肥育方法又叫一贯肥育法或直线肥育法。此法通常将肉猪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为三个阶段,前期20-35kg,中期35-60kg,后期60- 90kg或以上。根据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需要的特点,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此育肥方法,猪的日增重快,肥育期短,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

从事任何生产或经营项目,都必须学会经济核算。只有进行经济核算,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绝大多数养猪户都没有养成经济核算的习惯,对养猪成本到底多少不十分清楚,从而也难以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因此,也难以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养猪为了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为了赚钱。但赚没赚到钱?赚到多少钱?什么原因导致赚得多、赚得少或赔钱?这些都是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是头等要事,它统领着养猪生产的所有事项。由于农户养猪即使规模较大,也很难聘请专业财会人员,所以在此我们设计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经济核算方法,只要具有小学四年级以上学历的人,都可以自己独立进行经济核算。经济问题,就是要和数字打交道。因此要记录所有支出和收人的各类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有序的排列和计算,就会得出各项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从各方面反映出养猪的经济状况。为了记录、计算方便起见,我们列了七个表格。只要按表格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加减乘除计算就可以了。 应用此表时,养猪户需将圈舍进行编号,若同时购进一批猪,装进几个圈舍,可以汇总在一行填写,若不同时购猪,应该分开表格填写。(l )项“人栏时间”仅填月、日,年份写在表上方。(3 )项“猪群体重”需要在购猪时实地过秤,如难以过秤,也应该进行估重,将估重结果作为记录依据。本表也适用于自繁仔猪的农户。购进仔猪情况一般先知道“购猪费用”( 5 )项,计算得到(6 )项“头均费用”和(7 )项“仔猪价格”,而自繁情况,需先了解一下仔猪价格行情,参照行情填写(7 )项“仔猪价格”,然后计算(5 )项和(6 )项。表2 需要说明的是,( 2 )项“配合饲料品种”需自己命一个名称或代号,填人表格。表3 需说明的是,圈舍编号应与表1 的编号相一致,这样在应用饲料品种时会一致。(1 )项“配合料品种”应与表2 中命名的饲料名称相一致。若直接应用成品配合饲料,直接填写料名或代号。(2 )项“头数”,第一行直接填写人栏头数,以后各行均以换料初始时间的存栏头数为准,这个数值有可能小于人栏头数,因为在饲养过程中,可能会有死淘头数。因此,从第二行开始,这个数值等于人栏头数减去(15 )项“死淘头数”。(3 )项“始时”和(4 )项“末时”表示的是应用某一种饲料的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6 )项“始重”第一行数据将表1 中的人栏猪群体重抄过来;从第二行起,“始重”即上一行的“末重”。( 7 )项“末重”是在应用一个品种饲料结束时,将存栏猪称重后的记录数据。这个数据是一个难以落实的项目。因为每次换料,都称一次猪的体重,是一项十分麻烦的事。但这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饲养管理步骤。有了这一项,就可以计算在不同的饲养阶段、应用不同的饲料,猪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日增重。有了这几个数值,不仅可以判别饲料的质量及饲料的质量与价格关系是否合算,还可以随时反映出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饲养规模在1 一2 个圈舍的农户,若对所选择的饲料没有信任感或对自己的饲养水平没有把握,最好每一次换料时,都称一遍猪的体重。对于饲养规模大的专业户或者养猪场,最好是选择有代表性1 - 2 个圈舍,坚持不懈地记录各阶段猪的体重,计算各阶段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日增重。这样就可以监控整个猪群的饲养水平。若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解决,以免到出栏时后悔晚矣。在饲养过程中,没有条件称猪的体重,一定要在出售时,称猪的体重,因为购猪者有秤。这会有两个好处:第一,在猪的重量上不会吃亏;第二,可以记录到出栏体重。由于有了出栏体重,就可以计算全程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日增重。虽然各阶段情况不明,但全程情况还是做到了心中有数。若饲养过程中不能称重,( 7 )项各行都空下来,最后一行填写一个出栏体重数值。(8 )项“增重”等于(7 )项减(6 )项。( 9 )项“料量”,即实际饲喂的饲料数量。若用成品配合饲料时,同一品种购多少,应有记录。若没有剩料,此数据就是购料数量。若用浓缩料配料,依据表2 查取数据填上即可。只是在圈舍多,同时用几个品种饲料时,不要搞混。在出栏时,若有剩余,配料量应减去剩余料量。( 10 )项“料价”填写简单。若购成品配合料,如实填写即可;若用浓缩料,需将表2 中计算的配合料价格抄过来。(11 ) 项“料费”是计算结果。这个数据不仅用来计算各阶段的钱肉比,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成本核算时,要用到饲料总费用。( 12 )、(13 )、(14 )三项都取决于猪的称重数据,若缺乏各阶段此数据,只有依据人栏体重和出栏体重计算全程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旧增重”了。若有死淘猪,这三项计算稍麻烦一些。因为猪群的增重还要考虑到死淘猪的体重。首先要记录“死淘猪头数”( 15 )项和“死淘猪体重”( lto 项,( l0 )项“死淘时间”标示一下,以便与饲喂阶段相对应。猪群的增重应等于“末重”加上“死淘猪体重”减去“始重”。这样,计算出来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日增重相对准确一些。最后一行,合计(5 )、(8 )、(9 )、(11 )、(15 )、(l0 六项,将每一项各行的数值累加,即可得到合计值。另外,利用合计行计算全程的“料肉比”、“钱肉比”和‘旧增重”。最后,还可计算平均料价~总料费/总料量,将其数值填在(10 )项的“料价”合计行。填写本表时,圈舍编号要同其他表格一致。将发生在记录圈舍猪群的各项疫苗、药费等按时间顺序逐一填写即可,最后合计总费用。表5 其他费用记录( 3 ) 圈舍数本表可以记录水电费、圈舍修理费、取暖费、构建大棚费等无法在其他表格中记录的费用。设立单个圈舍费用项目,目的是为了核算考虑。填写时,若未同时出栏,分行记录,直至全部出栏,计算合计数。(3 )项,只计算合计死淘率。 此表圈舍编号要与其他表格相一致。(3 )、(5 )、(6 )、(8 )、( 11 )各项数据从其他表格中抄过来即可。(4 )项“圈舍折旧费”要单独计算。首先要有圈舍建造费数据,用代号a 表示;其次要人为确定圈舍使用年限,用代号b 表示;每年养几批猪,用代号。表示;圈舍数用代号d 表示;那么单个圈舍饲养一批猪的折旧费为a / ( bXcXd )。此数据要单独记载,长期应用。在填写( 4 )项“圈舍折旧”时,要将此数据乘以(1 )项“圈数,,。( 7 )项“人工费”,若外雇饲养员,必须填此栏。单个饲养员年工资和待遇总数用代号a 表示,负责圈数用代号b 表示,一年饲养猪批数用代号C 表示,那么一批猪单个圈舍人工费为a / ( bXC )。此数值要单独计算。在填写(7 )项“人工费”时,要将此数值乘以(l )项“圈数”。若自己饲养,可不填此栏。若填此栏,可借鉴第二大题中“人工费”计算方法。表格左下角的“成本比重”的记录和计算方法需说明一下。设置此项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成本,也就是分析“仔猪费用”、“圈舍费用”、“药费”、“其他费用”、“人工费”、“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将(3 )、(4 )、(5 )、(6 )、(7 )、(8 )项数值分别除以( 9 )项数值,再分别乘以10 。%,即可得到各项成本比重。5 .养猪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养猪要学会进行经济分析,而每一批猪的经济核算数据给你提供了经济分析的依据。将每一批猪经济核算的相关数据汇总在一起,就可以进行有实际意义的经济分析了。表8 经济综合指标对比分析表1 至表7 均是某一批猪记录和核算表,而表8 是各批猪经济综合指标对比分析表,其数据均从表1 至表7 中摘抄过来。利用这个表,可以对比(3 )一(16 )共14 项经济指标,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解决方案,进而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比如,第二批猪的“头均利润”低于第一批,那么就要看,是“头均收人”低,还是“头均成本”高?如果是“头均收人”低,一方面是由于生猪价格行情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售猪体重小引起的;如果“头均收人”不低,肯定是“头均成本”高。那就有必要去查一查哪项成本高。对比(6 )一(11 )共6 项指标。若“仔猪比重”高,一方面是仔猪价行情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死淘率高引起的;若“圈舍比重”高,往往是由于圈舍装猪数量少引起的;若是“药费”高,不是仔猪体弱多病,就是防疫出了问题,再不就是饲养管理不到位,引发疾病,或者是治疗费用支出不合理;若是“饲料比重”高,分析起来就比较复杂。首先要对比一下(14 )项全程“钱肉比”,如果“钱肉比,,高,不是饲料均价高,就是质量差或者是饲养管理和猪的品种有问题。查看一下(12 )项“饲料均价”,若“饲料均价”不高,就对比一下( 13 )项“料肉比”指标。若全程“料肉比”高,就查一下表3 中各阶段的“料肉比”指标,具体看哪一段“料肉比”高,同时对比(15 )项‘旧增重”,再结合回忆整个饲养管理过程,去找出问题的症结。若“料肉比”、“钱肉比”、‘旧增重”不高,就要对比一下(15 )项“死淘率”,若“死淘率”高,必然要导致饲料费用高,因为死淘前必然要消耗一部分饲料,而这部分饲料费已计人了饲料总费用。这也就是在表7 中未列到“死淘费”一项的一个理由,“死淘费”中的购仔猪费也未从“仔猪费用”项目中扣除,也已计人成本核算中,药费等也如此。另外,每养一批猪都可以与以前各批次进行对比,从而找到差距或进步。经济分析的结果出来后,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去改变你的经营管理决策。比如,过去应用的饲料不合算,就可以重新选择饲料;猪的品种差,导致饲养成本高、利润低,可以重新选择好的品种猪饲养;圈舍条件差,导致饲养成本高,就改善圈舍条件;饲养技术不过关,就要加强学习。另外,还可以去和养殖水平高的养猪户或猪场去对比、交流,不断发现差距,找到差距的症结,请教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如此养猪,就会无往而不胜。

1、猪吃料计算方法:以育肥猪为例,体重为10-20公斤的猪,其每日采食的风干料量为1公斤左右。

2、体重为20-50公斤的猪,其每日采食的风干料量为1855公斤左右。

3、体重为50-80公斤的猪,其每日采食的风干料量为2575公斤左右。

4、体重为80-120公斤的猪,其每日采食的风干料量为3075公斤左右。

近期以来,市场上生猪收购价下降,而养殖成本在不断上涨,这将会影响到未来养殖业的发展,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效益,本人谈谈几点不成熟看法,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一、 仔猪成本。就当前市场上价格来看,卖一头110公斤重的肥猪,收入1540元,而仔猪就要花费500元,占收入的324%。如果是自繁自养则可降低成本15%。养一头母猪一年花费4000——4500元,可以提供15——20头仔猪,每头仔猪成本220——280元。因此,建义有条件的最好自繁自养。

二、 饲料成本。现阶段成品乳、仔猪饲料价格每公斤36——37元,育肥猪饲料每公斤32元,平均价格每公斤 34元。养一头猪大体要月用280——300公斤饲料,费用950——1000元,占收入的617——65%。如果自配饲料,则每公斤花费28元,可降低成本13%。这说明自配饲料划算。同时,应当多种植青绿饲料和块茎饲料,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

三、 养猪规模经营成本。(一)是设施设备的影响,据调查建一个年出栏300头的规模猪场,需要投资20万元。每头猪成本700元左右,如果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养殖企业投资使用期没有工业企业长,它受市场需求影响很大,如果一旦建起,使用寿命短了,成本就高。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也可以租赁有果园闲置圈舍;另外,建议由国家建场,业主租赁,就像农贸市场一样,由一个主体承建,摊主分租摊位,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充分利用资源。雇工成本影响,规模经营与雇工人数比例要恰当,当前一个养猪工人,一年需10000元,可以养500头猪,如果要养600头,雇二个工人,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四、 猪品种对成本的影响,主要是优良品种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一些;反之,地方品种则高一些。

五、 饲养管理工作的影响。(一)是场地选址,要选交通便宜,冬暧夏凉,水电易通的地方,可以适当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科学的饲养;包括科学的配料、合理的饲养方式、仔猪早期补料等。(三)是强化管理;包括适时配种、合理分群、防寒保暧、防暑降温等工作,均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高低。

1、养猪成本主要包括猪舍成本、饲料成本、防疫成本、人工成本等,出栏一头生猪成本大约需要1000-1300元。而生猪出栏的重量大约为250-3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斤10元计算的话,一头猪的利润大约为2000元左右。

2、在养殖猪的时候要选择适应能力比较强、育肥效果比较好的品种进行养殖,还需要给猪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充足的水源,保证猪舍通风、干燥,给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有利于猪生长发育。

3、猪舍建设在向阳干燥、地势开阔、水源充足的地方,猪舍要便于通风,还需要修建排粪沟、食槽和水槽等设施。

4、在养殖猪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母猪的选择,加强妊娠母猪的管理,可以开展杂交繁育,这样可以提高仔猪的出生率。还需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断奶个体的体重重和断奶的窝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16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3
下一篇2023-09-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