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乒乓球拍的选择和弧圈球的知识

关于乒乓球拍的选择和弧圈球的知识,第1张

  乒乓球拍的选择。

  先要选择的是握法,一般来说分为直拍和横拍两种。乒乓球产生时欧洲人仿效网球拍的握法,基本上采用横拍,后来乒乓球运动发展到亚洲、产生了直握球拍。 据说横拍直拍的不同是由欧亚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决定的,欧洲人餐具多为刀叉,习惯横握;亚洲人使筷子的较多,习惯直握。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球拍的选择和打法、身体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欧洲选手人高马大,步阔营长,身体移动范围大,中选台优势明显,选择横拍可以大刀阔斧地进攻,发挥力量型的长处。而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选手一般个子不高,护台面积小,中远台移动不如欧洲选手范围大。但亚洲人反应快,头脑灵活,尤其是台内处理小球快捷多变,选择直拍能有效地发挥其变化多、腕部动作灵活等长处。当然,这只是就欧亚人种的基础特点而言,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近年来,欧洲选手中也出现了卡列尼茨这样的直拍好手, 而中国人当中也产生了第一个横拍世界冠军------孔令辉。

  然后是材质。

  (1)正胶海绵拍。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这是中国 选手最传统的球拍。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批批世界冠军都采 用正胶海拙扫,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刘国梁也是用正胶海绵拍击退了各路好 手。它的特点是弹性好,击球稳且速度快,适合近台快攻型的球员使用。正胶海绵 拍不容易吃各种旋转,正是由于粘性小也不容易制造强烈的旋转,所以正胶球拍虽 然拉不出强有力的弧圈球,但是在处理台内旋转球和正手抽杀方面却可以大占便宜。

  (2)生胶海绵拍。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台选手使用。我们熟悉的王涛,他的反手用的就是生胶, 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尤其是反手拨打台内短球时更是得心 应手,所以像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以便摆短时求得主动,同时又 能节省体力。王涛的反手弹打如今已成世界一绝,而南朝鲜以玄静和、朴境爱代表的 一批女选手采用直拍生胶的打法更是独树一帜,快速和抢先上手威胁较大。

  (3)反胶海绵拍,反胶就是粘贴时向下、粘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这 是现在最常见的球拍,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使用。 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所以打法以旋转为主的球员(如弧圈球、削球)必谙此道。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塞弗、马文革等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盖亭、王涛、孔令辉等快 攻结合弧圈打法的选手们是清一色的反胶。当然,反胶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4)防守型海绵拍。防守型技术一般以削球为主,也属于旋转型打法,故而横拍削球手正于多以反胶为主,反手则花祥繁多。像丁松,他反手用正胶,削出的球介乎转与不转之间,而且随来球旋转强弱产生变化,令对手判断经常失误。而陈新华反手则采用长胶,这是一种颗粒向上、直径小于高度的胶皮,旋转变化相当大,对方拉过来的球越转,削回去的越转,而且击球下沉,对方不容易借力发力。进攻型球员也经常采用防守型海绵拍以弥补其反手的不足,像蔡振华,他反手使用防守型海绵拍,类似反胶而且无粘性,击球力量减弱,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弧圈阅球尤为奏效,故而被称为"防弧圈型胶皮"。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以你最崇拜的运动员的球拍做为自己初学的样板,并且随 著球技的长进,结合自身特点相应变化。这是选择球拍的常用方法。

  根据打球的技术来选择。

  弧快型:一般推荐硬度适中的球拍,兼顾弧圈与击打。一般推荐较硬的五夹或较软的七夹,例如科贝尔、ANV-WL、VIVA等。

  弧圈型:一般推荐较薄的弹性较大的球拍,在此推荐斯蒂卡OC,价格便宜并且经典,但由于斯蒂卡OC球拍的良莠不齐,建议去实体店挑一支较为硬朗些的并且较重些的OC。你也可以选购红双喜的狂飙王,它也是很多乒乓球迷朋友们的最爱。

  快攻型:一般推荐购买支撑力较强的纯木球拍(如CL),资金充足者可选购蝴蝶的高端产品如直拍的蝴蝶王、横拍的格林卡碳素、施拉格碳素等暴力型球拍。

  根据打乒乓球站位的范围来选择。

  近台:近台选手一般以快攻为主,这种类型的选手一般很少退台,在比赛中往往是压着对方打,即使是防守也比较主动。此类型的选手一般推荐较厚些的纯木球拍,纯木球拍厚度在65毫米左右为宜。如果是直拍单面选手建议球拍重量在95克左右为宜;如果反手贴反胶重量最好控制在85克以下。按照硬板配软胶的配置方法,胶皮应该选择较软的套胶,如果以击打为主则最好配置外国套胶或正胶为宜,这样可以体现出速度的优势。在直拍中大家可以选择纯木的CL和芳碳的蝴蝶王这种类型的球拍,而横排可以选CL、P700、小鸟等较厚的纯木。

  中近台:此类选手兼顾弧圈与快攻,弧圈球以打拉式为主。此类型的选手推荐球拍厚度在6毫米左右的纯木球拍。直拍和横拍选手一般以两面反胶为主,因为拉弧圈球的动作要比快攻的动作幅度要大,建议球拍的重量控制在85克左右为宜,如果选择的拍子较重可以选择较轻的胶皮予以搭配。直拍选手可以选择YASAKA的YEO,横拍选手可以选则科贝尔、波尔芳碳等球拍。胶皮则推荐中等硬度国产套胶,以制造弧圈兼顾击打为主。

  中远台及远台:此类型选手以纯弧圈为主,极少有击打,在比赛中一般以远台相持弧圈球为主。此类型选手推荐较薄的5夹纯木,球拍厚度为55毫米左右。配置胶皮以较硬的国套为主,最为常见的配置为斯蒂卡OC与40或41度狂飙搭配。

  弧圈球。

  日本乒乓球队发明了弧圈球打法,它是一种强烈的上旋球,特点是既有强大的攻击力又有很强的稳定性。由于它的旋转非常强,因此它虽然是上旋球,却从传统上旋球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类。按击球的方位来划分,弧圈球可分为两种: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为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旋弧圈,直板正胶弧圈(俗称小上旋)和不转弧圈(俗称假弧圈)。

  弧圈球的种类按击球方法区分有: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侧身弧圈球;按旋转特点区分有: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侧旋弧圈球以及不转弧圈球(假弧圈)。具有强烈的上旋,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进攻技术。第一弧线运行较慢,第二弧线下坠快,球反弹冲力大,以弧圈球为核心技术形成了直拍、横拍多种弧圈球打法,当今欧亚弧圈高手比比皆是,德国的波尔,希腊的格林卡,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以及我国的王励勤、马琳、王皓、马龙,韩国的柳承敏、吴尚垠等,都以拉弧圈球见长,成为世界乒坛超一流选手。

ADIDAS阿迪达斯 TENZONE

ULTRA天嵩特级内能套胶:型号:AGF-10627/8/9/30 TENZONE ULTRA 天嵩顶级胶面

特点:涩性套胶

类型:反胶

厚度:20/MAX

硬度:硬-

适合打法:近台弧圈结合快攻 正/反手均可

海绵:增强技术的新型海绵/颜色:白色

性能特点:对于高水平球员,强旋转,良好的稳定性,精确的控制力是必需的。阿迪达斯的"OCT(Optimized Contact

Technology)"就是为了达到这些条件而采用的一项专门技术。通过各种研究和各项测试,使其吃球性得到了最好的改善,从而开发了套胶"Tenzone

ultra" "Tenzone Ultra"

强大的旋转能力和杰出的控制能力,使球员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拥有稳定的表现。球员只需要专注于他们的技战术发挥而不用担心太多的失误。"TenZone

Ultra"推荐给以旋转为主并且喜欢尝试各种技战术进而掌控比赛的选手使用。

由于楼主没有给出具体的预算以及有没有横打等细致问题,所以只能笼统点推荐几款,弧圈以五夹纯木最好,因为五夹纯木通常吃球深,有咬球能力才容易拉弧圈的。银河MC2,60至70元,结构是KOTO+云杉+阿尤斯+云杉+KOTO,两面表面有微晶涂层。这板优点在于比较吃球,加了微晶后球速加快了,板身薄、手柄设计、肩位设计都很适合横打。缺点是加了微晶涂层手感不太好,板身薄造成底劲不足,另外微晶涂层很不粘胶,很容易掉下来。银河W6,这板是仿马琳年轻时用的YE,结构是安哥利+淋巴+阿尤斯+淋巴+安哥利,优点是控制极佳,吃球极深,旋转很强,手感柔和而清楚,手柄设计、肩位设计都很适合横打。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板身太软,造成球速较慢。100元左右银河M2,这板是仿马琳现用的YEO,结构是黑胡桃+云杉+阿尤斯+云杉+黑胡桃,这板优点是全能,控制好,球速快,发力打透面材后是比较咬球的弧圈板,台内挑打和推档又是块硬朗的快攻板。但这板需要有发力可以打透那很硬的黑胡桃面材功力的人才是神板,否则只是块死硬的垃圾板。另外这板有个很典型的特点,弧线极为低平,这种弧线杀伤力极大,但同时又不容易在过网和界内找到落点空间,不知道是好是坏了。100元左右上面几块底板本来正手配39度狂飚是最好的,但楼主的要求中要省钱,估计也不会是灌胶的玩家了,所以推荐用729-08代替,08这胶比狂飚力量小些,弧线也没狂飚那种贼,但控制更在狂飚之上,配这几种底板都很适合。60元左右反手推荐用世奥得2000F风横打专用,这胶半粘,能拉能打,除了比一般的反手专用胶稍重点(只是一丁点,没有正手胶重)之外,以不到40元的价格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推荐!

下旋拉弧圈嘛!力量大的用普狂三,要是追求高质量的省狂或是neo狂飙(我自己用neo),平常打着玩的就不用花大钱去买省狂了,现在假的也多(国狂就更多假的了),neo够用了,neo弹性大些,控制还可以!要是特别追求控制那天极肯定比狂飙好,软弹嘛,但弧圈是没有狂飙杀伤力大,比较好防!如果你打比赛特别想控制的。。。那用铂金或者海夫(忘了是哪款),不过那个挺烧钱,但是听说很万能!打比赛追求速度用省狂,国内基本是用省狂啦!

  省狂当然比较硬啦,他本来就是为了适应那些专业队的,他们平常一天下来N盆多球,还有其他锻炼,手臂的力量比我们业余的大很多,所以要打透胶皮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省套之所以比普通的硬就是这个原因。

  这款芳碳底板算是比较硬,但是面材不硬,而且很轻易就能感觉到那些碳素的硬感,所以建议胶皮最好是用MAX的,而狂飙一般来说都是2.15的,轻松透板,你用来击打可能会很爽,但是拉弧圈的时候就会难受一点。

  用上这类型的芳碳底板,我们也不能一昧的追求速度或者旋转,而是更加注重速度和旋转的结合和偏重,这个要根据你自身的打法来决定。

  个人建议用38度的银河月球做正手,这款胶皮还算是比较通透,在涂胶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涂均匀和压平,否则会出现一些网上的人说的发空,其实他并不是发空只是,他的海绵不算完全容纳胶水,很轻易就能除胶的。另外这款胶皮也比较轻。

  反手建议用2.2mm以下海绵的胶皮,可以用粘性的中软729启源。手感很不错,放在反手也容易打透。

  有问题欢迎追问

胶皮用狂3或者729-08都可以,但看您的问题估计是在技术上,可能没有用到腰,手腕,手指,想要拉出暴力弧圈仅靠力气大是不够的,要把力量都用在球上,发力要集中,并且腰,手腕,手指都要发力才可以,推荐区各大乒乓门户网站看看技术版块,多看看教学片,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我的回答主要是想帮您走出现在的误区“力量大就能拉出好弧圈”,希望能帮到您。

分类: 体育/运动

问题描述:

尤其是生胶、长胶

解析:

(一)正胶海绵拍。正胶就是胶皮颗粒向上、高度与直径相等的胶皮。这是中国选手最传统的球拍。正胶海绵拍

不容易吃各种旋转,正是由于粘性小也不容易制造强烈的旋转,所以正胶球拍虽然拉不出强有力的弧圈球,但是在处理台内旋转球和正手抽杀方面却可以大占便宜。

(二)生胶海绵拍。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有下沉,搓球旋转弱,适合近台选手使用。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尤其是反手拨打台内短球时更是得心应手,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可以在摆短时求得主动,同时又能节省体力。

(三)反胶海绵拍,反胶就是粘贴时向下、粘性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种胶皮,这是现在最常见的球拍,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使用。反胶打球的旋转力特强。反胶容易制造旋转,也容易吃转儿,掌握有一定难度。

(四)防守型海绵拍。防守型技术一般以削球为主,也属于旋转型打法,故而横拍削球手正于多以反胶为主,反手则花祥繁多。

几种乒乓球拍的性能:

(一) 胶皮拍

正胶短齿胶皮拍 球拍底板上贴一块胶皮,颗粒向外,颗粒高度在15毫米之内。

性能:弹力均匀,击球稳健,易于控制球,但其弹性差,击球速度慢,力量也不够强,可以产生强烈旋转。

(二) 海绵拍

1、 正胶海绵拍 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外的胶皮,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颗粒比较硬,但缺乏粘性。

2、 反胶海绵拍 在海绵上贴一块颗粒向内的胶皮,表面平整柔软,有较大的粘性。

性能:摩擦力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反弹力差,回球速度不如正胶海绵拍快,且不易控制转球。

(三) 不同性能的球拍

1、 长胶球拍 颗粒高度在15-17毫米之间,颗粒向外,柔软。可直接在底板上贴一块长齿胶皮,也可在薄海绵上加贴一块长齿胶皮。

性能:用长胶拍打球产生的旋转变化,往往使对手难以适应,并引起惧怕心理。它主要依靠来球的旋转或冲力增加回球的旋转强度或旋转变化。用削球回击拉过来的弧圈球,则球更加旋转;对方拉过来的上旋球用挡球回击,则变为下旋球;如来球下旋,用搓或推(拱)回击则变为上旋转;回削一般拉球或对搓时,回球不转;发球多为不转球;控制球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同时击球速度较慢,难以发力攻球。

2、 生胶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在较薄的海绵上贴一块生胶皮,其胶体的含胶量比正贴胶皮大,故颗粒比较柔软,弹力较大,颗粒的高度一般在08-1毫米之间。

性能:弹性强,摩擦力较小,击出的球速度较快,略下沉,能减弱对方拉弧圈球的威力,在控制球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不易制造差异较大的旋转变化,击球时要更多地依靠运动员本身发力。

3、 防弧海绵拍 这种球拍是在一块结构松、弹力差的海绵上反贴一块厚而硬、粘性小、有些发涩的胶皮。

性能:这种球拍缓冲性能强,可减弱强旋转球的作用,常用于控制对方拉出的弧圈球,但减弱了回球的速度和旋转强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76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