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本经脉腧穴有长强 、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督脉
①奇经八脉之一。出《素问·骨空论》。其循行路线,起始于小腹内,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头顶,下额,沿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齿。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该经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②经外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卒癫,……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极,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即发际穴。见该条。
督脉穴
①督脉所属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长强(少阴所结)、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共28穴。又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任脉的会阴。
②指后溪穴。《针经指南》:“后溪通督脉,为八脉八穴之一。”后溪穴又称为小督脉。
治法
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前、阿是穴。
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处痛,外展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臂臑、肩髃、阿是穴。
太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井、肩贞、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伏坐位,曲肘关节于桌上,充分暴露肩部疼痛部位,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后用中号火罐在大椎、肩髃及循经取穴位处拔火罐,留罐10~20分钟,一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夏季有寒邪,易袭阳位,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致经脉和经筋的气血阻滞,故肩部有拘紧感,疼痛酸胀。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归于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能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对机体有强壮补虚培元作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类经图翼》指出肩髃为手太阳、阳明、阳跷之会,《针灸甲乙经》指出肩髃主治肩中热,指、臂痛。本病属筋经病变,以临近和局部穴位取穴,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加强疏通局部经络气血,有较好的舒筋活血止疼之效。故针刺拔罐取大椎、肩髃及循经穴位,能疏通手三阳经之经气,促进气血的运行,疏散风寒于体表,缓解肩部疼痛。
督脉灸的注意事项
督脉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督脉灸要注意看体质
只要不是下面这三种体质的人都可以做艾灸(下面症状中占了3条以上则不适合艾灸,没占3条以上则可以)
11、阴虚火旺
症状:下午或晚上身体或脸颊发热发烫;身体燥热不喜多衣,手足心发热;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总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难解;小便少颜色深黄;舌体薄瘦,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12、阴虚阳亢
症状:舌红无苔,舌体干燥;两颊潮红发热;,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形体消瘦干枯;烦躁失眠;麻木拘急;或遗精,性欲亢进等
13、湿热过盛
症状:舌质很红,舌苔厚黄;大便干燥难解且粘滞;小便深黄;皮肤油腻总是长脓包型痘痘,痤疮等;口气很重
2、督脉灸要注意思想集中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督脉灸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督脉灸的效果
4、督脉灸要注意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5、督脉灸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6、督脉灸要注意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什么是督脉灸
督脉灸被称作灸中之皇,是即将失传的特种艾灸疗法;可以起到督肾同治,五脏六腑通调,是人体补阳,开经之最!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中医的养生密招督脉灸,就是在督脉上艾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恢复人体的自愈力。
督脉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中药和隔姜灸的疗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防病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灸疗的保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纳。而督脉灸则是最适合的一种大灸疗法。
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督脉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
督脉灸有什么好处
1、督脉灸可以治疗阳气衰弱引起的疾病
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等。通过艾灸督脉可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2、艾灸督脉可以保健养生
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吃太多凉性的食物,常吹空调等,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人们越感疲惫,精神越变消沉等,都在暗示人体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而不注重补充则会导致 “亚健康”。通过艾灸督脉这种物理性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
3、艾灸督脉可以治疗女性疾病
中医的思想,女性属阴性体质,因而相比男性阳气往往不足,导致很多女性易患寒性疾病,如手脚冰凉,痛经等。女性艾灸督脉可以大补阳气,使之达到御邪防病的效果。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痤疮等症状,通过艾灸督脉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生理
1、督脉
(1)督脉的循行:督脉起于小腹内的胞中,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的正中线脊柱的内部,经过项部的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着头部的正中线,经过头顶,额部,下行至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见图)
(2)督脉的生理:“督”有“总”、“都”及“中”的含义。“都”有督率、总督、督促之意。此脉循行于人身的脊背部正中线,它能够总管一身的阳经,是阳脉的都纲,所以称它为督脉。督脉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统摄全身阳气。因为人身的手、足三阳经和阳维脉都会于督脉,所以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它不仅有督率一身阳气的作用,还有调整和振奋阳经脉气的作用。临床中由于三阳经的阳气太过或不足而造成的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等病症,督脉可以起到调整阳气的作用。②维系人身元气。督脉有统摄一身真元的作用。因为督脉通过脊柱有脉、络和肾相联系,所以督脉和肾关系密切。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是元气生化之源,因此元气可以到达督脉,故督脉有维系人身元气的作用。③督脉与脑、肝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督脉循行于巅顶,并进入脑内,属脑。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颠顶所以脑的功能正常与否,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通过督脉反映出来。临床中对于肝经的颠顶痛等症及癫痫等脑的病变,都可以通过督脉出现的病症如小儿惊厥、精神失常等表现出来。上述病症应以治疗督脉为主才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总之,督脉能统率一身的阳气,调整振奋阳经的经气,并能统摄一身之真元。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曲骨穴,向下过会阴部,向后行于尾骶部的长强穴,沿人体后背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
督脉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温阳化湿的功能,督脉有总督阳气的作用,可以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恢复人体的自愈力。
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和药库,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源,很多时候我们都往外求,以为资源只是指一些财富地位,人际关系,其实我们真正的资源是在我们的内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经络。去唤醒人体自身的潜力和能力,只要把这种能力唤醒了,就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而且只有你的身体是最了解自己的,你的头脑可以欺骗你,但你的身体从来不会欺骗你,背叛你,他比任何外在的好的医生、权威的专家,都最值得你信赖和托付。
督脉,就是激发你自愈力最有力的资源。你就像一棵大树,你的后背、督脉就像坚韧稳定的树干,你的手臂像优美的这条,伸向天空与天际,大地与月亮,太阳与星辰,在那个地方浩瀚无垠,资源荟萃,那就是你的无意识之地,你的身体你的督脉所在的地方。那么多不同的资源,那么浩瀚深邃安全的光与爱之地,充满了信任与支持。这是浩瀚广阔的光与爱的场域,敞开你的身体,来到这里,那空旷寂静美好的觉知,触摸你的心,你的丹田,你的督脉。
督脉又像山,它是神圣之地,人们总是从中寻找精神指引,实现再生。山象征世界之轴,山是众神的居住之所。山,充满神圣,令人敬畏,充满威严,令人膜拜。它屹立于我们星球一切事物之上,只默默一站,便征服了我们,吸引了我们。它们本性粗犷,坚如磐石。山是梦幻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纵观大自然的全貌,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史前克后,山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固守传统的人来说,山,过去是、现在仍是母亲、父亲、守护神以及同盟。
也许你心中的山,山有有雪,低坡有树,请凝神呼吸,观察它,体会它的品质,尝试将这座美丽和坚稳的山,代入自己的身体,这样端坐的你就和你心中的山融合为一体了。你的头成了高耸的山巅,你的肩和臂,成了山的侧翼,你的臀和腿成了坚固的山基,深深地根植于你的坐垫或椅子中。在你自己的身体中体验向上提升的感觉,在自己的脊柱中体验如山般挺拔向上的感觉。将自己幻化为一座呼吸的山,岿然不动,沉静无声,进入坐化境界,超越一切语言和思想,内敛、稳定、不动。
在冥想中将自己幻化为高山,这样我们就能与山的力量和稳固相通,并对之加以吸收接纳,从而壮大自我,我们可以利用山的能量支撑自己,使自己能够以觉悟、宁静及澄澈之心对待每一时刻。这种做法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思想、感觉和对自己的执念,看清自己的 情感 风暴和危机,看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就像看清山中的天气一样,种种情绪化的“天气”,都是主观的、个人化的,我们不能忽视或拒绝我们个人生活中的这种“天气”,我们必须面对它、尊重它、感受它、认识它、清醒地感知它,因为它有能力催毁我们。我们用这种方式感知它,我们才能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更深刻地了悟沉默、宁静和智慧。对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情绪,只要我们肯凝神细听,它能告诉我们很多。
去感受你的督脉,你的经络,你的身体。#清风计划# #第七感爱身心经络静观#
任、督、冲、带脉,皆为奇经。人体奇经有八,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脉的循经没有共同规律,多为“别道奇经”,又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相合,故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奇经”。因数为八,又称“奇经八脉”。任、督、冲、带为其中之四。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用任脉相交,使左右两侧之阴经通过任脉而互相联系。因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任一身之阴经”。另外又有调节月经,妊育胎儿的功能。故又说“任主胞胎”。督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督脉起于胞宫,下出会阴,沿背侧正中线上行,经颈总进入脑内并有支脉络肾,所以说“督脉属胞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因此,督脉基本上反应胞与脊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冲脉,亦起于少腹以下,在女子相当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亦主妇女月事。上述任脉、督脉和冲脉,在女子均起于胞中,故有任、督、冲“一源而三歧”的说法。这三条经脉主要调人体的生殖功能,因此“调理冲任”是治疗妇女月经病的主要原则。“温养任督”是治疗男女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有关上述三经的起源起“胞宫”的实质,许多学者发表不同看法。关于人体“奇经八脉”,古人并未注明男女之别,可见不分男女性别,人人皆应有任、督、冲三脉,但起源又都注明胞宫,那么男子又起于何处?目前对这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胞宫”并非单纯指“女子胞”,而应是盆腔中内生殖器官的概括,即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如具体讲女子是“女子胞”,则男子应是“精室”;二是任、督、冲三脉不能说起源于“胞宫”,应该说起源于会阴,这样就不存在“男子任、督、冲三脉,无处起源”之说了。关于带脉,起于季肋,环腰部一圈,犹如束带,因此得名。带脉有约束与调节上下纵行的各条经脉的作用。
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很多人平时都会去放松的,而且背部经络疏通常见捏脊疗法,属于推拿疗法的一种,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以下看看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及相关资料。
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11、背部有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通过疏通这两条经脉之后,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因为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这样能够增加身体的阳气,这样有效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受风寒等等相关背部怕冷的相关情况。
2、有益于增加背部的血液循环。背部疏通对身体的话是否有一定的好处的,特别是如果说觉得特别劳累的话,可以疏通局部的经络气血。这种情况的话,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到户外运动运动,多活动,少吃辛辣口味热气的东西,一般三种情况可以定期的进行背部刮痧治疗的好的。
通常背部的经络疏通,并不是在医疗范畴里边的一个操作,一般来说这种操作是指在背部通过推、揉等方法,调理颈、肩、腰、背的疼痛。而背部经络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做背部经络疏通,会影响到脏腑组织,常见好处有以下几种:
1、缓解疲劳:由于不良姿势,以及长时间工作,背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背部经络疏通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让人体达到放松的状态;
2、促进消化:膈俞、脾俞、胃俞穴等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其对应为脾脏、胃脏,进行背部经络疏通有助于健脾和胃、促进消化、缓解腹胀等;
3、调阳经气血:人体后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督脉主一身阳气,膀胱经是脊神经出入的地方,而各个脏腑和膀胱经都有相应的反应区域,背部经络疏通有助于温经散寒,振奋阳气,有一定调阳经气血的作用。
对于女性而言,背部经络疏通还有助于美容养颜,如果作用于腰骶部,还可以对妇科疾病症状有所缓解。可见背部疏通经络好处较多,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
背部疏通经络的好处主要是两个方面,
1、背部有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通过疏通这两条经脉之后,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因为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这样能够增加身体的阳气,这样有效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受凉等等相关背部怕冷的相关情况。
2、背部疏通经络,有助于增加背部的血液循环,因为背部容易出现劳损,比如在低头伏案时间长久或者是枕头过高,都会引起背部出现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过度疲劳,形成劳损。
通过疏通经络之后,能够增加背部的`血液循环,这样能够促进动脉供血,促进劳损部位病灶恢复,并且能够增加静脉回流,促进劳损所形成的炎症以及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代谢,这样背部酸痛以及活动不利的症状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2做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
1、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
2、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
3、抗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衰老是正常的,想要延缓衰老,除了运动及改变饮食的方式之外,建议大家可以养背。
4、放松全身肌肉。因为背部的血液流通受到阻碍导致,想要缓解缓解疲劳及疼痛,使全身肌肉放松,这时养背是关键。
5、保护肝脏。背部有一个穴位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6、治疗颈椎病。保养背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治疗颈椎病。
背部经络疏通的按摩手法
1、用毛巾热敷五分钟,使背部毛孔打开。
2、倒入精油于双手从上到下呈波浪式上背部精油,掌揉腰部顺着膀胱经拉至肩部,揉肩部至上部推出。
3、然后用手掌推膀胱经并搓热,用双手的拇指推膀胱经。
4、双掌揉肩、拿肩,拇指打圈揉肩部由颈椎推至风池并点揉,拇指推肩胛骨缝并拉抹肩部由上肢推出。
5、拿揉颈椎,双拳推拉肩颈,再用双掌合推拉肩颈。
6、双拳搓热背部,点膀胱经上的俞穴,指推背部三条线。
7、搓热腰部并点腰椎上的穴位(理夹脊、点夹脊、理膀胱经、点膀胱经、推膀胱经)双掌搓热 由下往上搓热腰部。
8、双手再提拉腰部,后由腰部推向肩部从上肢排出,最后掌揉三焦,搓热膀胱经由上肢推出。
背部经络疏通的好处3经络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联系
1、人体内代谢毒素的周期是28天,也就是四周一个回合。背部经络疏通是将身上的经络疏通,让血气下行不受阻止,这样才能顺利排出身体内的毒素,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轻盈。
2、在中医方面,人体是遍布14经络的。这些经络外连接五脏六腑,外达到皮肤肌肉。而平常经络的疏通是对于治未病和恢复脏腑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效果。
因为经络是有三大作用。
(1)连接着五脏六腑,沟通内外。
(2)可以输送营养遍布全身。
(3)能够保卫身体,抵御外来病菌入侵。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来连络的。而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通”,身体的病痛大多是由于经络不通引起的,只有经络畅通,才能使气血正常运行。
背部经络疏通适合的人群。
(1)麻将爱好者;
(2)家庭主妇;
(3)办公室一族;
(4)长期开车司机;
(5)椎炎、肩周炎等肩颈病的患者。
1、因背部两侧分布着身体重要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同时经络上分布有关各个脏器的穴位,通过背部经络疏通有助于补肾壮阳、调理机体,还可促进血液循环等。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有助于驱寒保暖,缓解气血瘀滞等情况;
2、背部经络疏通可以缓解背部肌肉劳损不适,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枕头过高等引起的背部肌肉紧张、韧带损伤等慢性肌肉劳损。同时可以帮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动脉供血、静脉回流等,增加新陈代谢,对于劳损、颈椎腰椎疾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背部疏通经络还可辅助治疗,如用于改善成人的睡眠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病症。通过沿脊柱从上之下的推拿,反复刺激疾病所对应的穴位,可改善疾病症状。
此外,背部富含支配人体各个脏器的自主神经,通过捏脊刺激神经,可影响内脏的神经体液调节,从而改善相对应的脏器功能。但需注意背部经络疏通不适合所有人群,也需注意避免过度操作,以免造成皮肤、肌肉损伤。建议到正规的中医院,经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后,由医生进行操作。
一、概述
调节阳经气血的总督。
二、循行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行于会阴部,向后从尾骨端上行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至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处。
附《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三、疾病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疾病。
督脉阳气过盛:颈背腰痛、颈部发硬、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督脉虚寒:畏寒肢冷、走路摇不定、头晕目眩、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神经衰弱、健忘、痴呆、精神分裂等,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如痔疮、脱肛、子宫脱垂等。
四、保养
保养督脉,可用刮痧板沿督脉进行刮痧,可以缓解头痛、热病、颈背腰痛。
督脉上的命门、腰阳关、身柱、大椎为重要的 养生 穴位,用艾条温和灸两穴,每次10~15分钟,对整个督脉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还可以提升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力。
保养督脉没有特定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