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力|调理体质,刮痧原来这么强

增强免疫力|调理体质,刮痧原来这么强,第1张

董氏医学的脉诊入门,只需要掌握一个脉法,郁脉。

中医认为,有其形,必有其气,气实则郁。 找到郁脉其实就是找到经络淤堵的地方,疏通开就可以解决当前不舒服的症状。

现代人长期伏案工作,整天手机不离手,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从前不离不弃是夫妻,现在不离不弃是手机,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长期这样的状态就会导致气机瘀滞的病态存在。

如果阳光明媚的日子,可以走出房间,在阳光下哪怕做做扩胸运动,打开心胸,消除伏案工作、玩手机电脑的不良气机状态。如果你体力强,耐力好,可以做俯卧撑,可以做单杠、双杠,这样也能把经脉疏通开,跟刮痧一样。

刮痧是把经络里面的「离经之血」清理出去, 是不是变相的疏通了经络,甚至拓宽了经络?现在常见的高血压就是因为血管里面垃圾太多,导致血流速跟不上,需要用降压药扩展血管。

有人会问, 拓宽经脉有什么作用呢? 那我问你:为什么现在公路要不断加宽?你肯定会说,因为现在车辆越来越多,不加宽,就会容易堵塞。现在的网络,也在不断升级,从3G到4G,马上就到5G时代。

因为只有这样信号覆盖面才广,流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才不会因下载一个**、打个 游戏 ,就让人等得心急火燎的。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现在为什么人普遍容易心急火燎吗?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普遍追求速度吗?当然这或许只是个外因,有一定影响,但真正的内因是人体的管道脉络变狭窄了,河狭水急,道路如果堵塞,人开车就会着急,人体血脉管道变狭窄堵塞,也会容易得高血压、烦躁、焦虑症。

讲到这里,刮痧的意义大家明白了吧。

我临床 运用刮痧提升免疫力 的,最常见的是针对一些三天两头一受寒就感冒咳嗽的患者,一般十天左右刮痧一次,连续三到五次以后,明显免疫力就提升很多,不容易受风,后背不容易怕冷,也不容易被人传染感冒了。

为什么十天左右刮痧一次呢?因为刮痧有一个诀窍,就是不能带痧刮痧,也就是痧没有消退之前,这个出痧的地方不能再刮痧。痧没有消退,就说明这个局部还有良性的弱刺激,这个时候刮痧,只会对皮肤造成损害,既伤肌肤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如何运用刮痧提高免疫力

我们先讲 膻(dan)中刮 ,膻中刮首先要定位膻中穴,它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往上一寸六分是玉堂穴。

膻中穴是八脉交会穴的气会,又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募穴,这可是一个开心穴, 平时心情郁闷的时候,可以轻轻敲打一下,也可以刮痧,可以让人心情愉悦。

不过 手法一定要轻柔 ,因为这里不论男女都是皮包骨,所以请一定手下留情。另外如果女性刮膻中刮的时候,需要注意,胸部有不明包块不可以直接刮局部,乳头乳晕禁刮。图上由内而外刮的时候,是刮在两个肋骨之间。膻中刮治疗感冒,主要针对有咳喘的。 没有这些症状,只要用项五带和肩胛环就可以了。

膻中刮这个位置还可以让你的免疫力快速提升。 你们是否知道,人体内有一个器官叫胸腺?脖子下面有两个突起的骨头,是锁骨。胸腺就在左右锁骨下方大概四横指宽的地方,可用指尖轻按附近的皮肤,会找到一个约一个指甲大小的地方,有点胀胀或酸酸的感觉,那就是了。

胸腺是造血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并运送到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这种淋巴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能刺激胸腺生长,而性激素则促使胸腺退化。

找到胸腺后,用一个食指或者中指指腹按压它,不用太用力,只要有被压迫的感觉即可。按几下休息几秒,一天按几个回合,就能刺激它正常分泌腺体,提升我们自体免疫力。

讲到这里,我想起曾经看过赵德贵先生写的《丹田纵横探》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叫「神室」。书中讲神室藏神,「神居肺之下,心之上」,「肺第三叶间,魂魄所栖息也」。又指出它是「圣胎所结之地」,「居肺下一寸三分」。

神室既然在「肺之下,心之上」和「肺下一寸三分」,我们不妨用经穴来定其位。任脉有个穴位叫华盖,中医基础讲肺为华盖,所以华盖穴对应我们的肺。而玉堂穴对应我们的心,它在膻中穴往上一寸六分,大概比一个拇指的宽度多点。

两穴之间为紫宫穴,在紫宫穴旁有个神藏穴,它属于足少阴肾经,这个部位的内部就是神室。

按现代生理学来看,神室所在的位置正是胸腺的位置。 胸腺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有主管人体免疫机制的重要功用。胸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退缩,到老年又回缩到10—15克。所以,老年期免疫力和应变力均有所降低。

如果还担心自己找不准怎么做呢?可以刮痧呀, 一周或者半个月做一次膻中刮,这又是刮痧的优势了,一板下去,周围的穴位一网打尽。中间一条是任脉,旁开08寸再各刮一带,这样肯定刺激到我们的神室,也就是胸腺了。

现在特殊时期, 如果能找准方便的时候,随时可以用手去按摩胸腺, 一天200下左右,时时增强你的免疫力。不过一定记住,手法要轻柔,更不要在皮肤上来回摩擦,别胸腺没有刺激到,皮肤给按破了。

讲到这里,教大家一个对付感冒初起,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用家家户户都有的电吹风,在距离胸腺穴位2尺开外,用低档热风隔着纯棉衣物吹2分钟,效果立竿见影!用吹风机热风吹大椎穴和风池、风府也有一样的效果!

用热水袋或者暖宝宝贴在穴位加温也是一样的。所以中医也与时俱进,中医理论能与现代 科技 结合!

背部刮痧的 运板 技巧可参考以下视频

腹部五带,主要针对感冒时,有腹泻或者便秘的人。 中医外治最有意思的就是可以双向调节。腹部五带刮先刮中间任脉,从鸠尾穴起板,就是胸骨和剑突联合的地方,从上往下刮,注意避开肚脐,所以中间这一带是分两次完成的。旁开两带,都间隔两寸,肚脐旁开两寸是足阳明胃经,再旁开两寸是足太阴脾经。

小朋友可以隔着衣服刮,父母也可以握拳以后用指关节隔着衣服从上往下推,也就是推腹。 推腹的时候注意呼吸,肚子鼓起来的时候不要推,肚子憋下去的时候顺着呼吸推下去。想减肥的,或者是生完孩子有妊娠纹可以好好坚持,不光可以瘦肚子,还可以使皮肤紧致,妊娠纹也会淡化很多哦。

这里讲一个穴位,就是中脘穴。中脘穴在肚脐和胸剑联合的中点。这是我们的六腑之会, 脾胃不好的孩子可以多按揉中脘穴或者用艾条悬灸15分钟, 注意艾灸的时候温度一定只能温温的,不能明显感觉到热更不能烫。它既能帮助孩子的脾胃运化,增强免疫力,还可以长肉增高。

肘窝部位,刚好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以肘窝部三个穴位,尺泽、曲泽、少海为中心,起板于这三个穴位上10公分,止板于下10公分。刮痧有个技巧,即刮四肢时,刮拭面尽量拉长。

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所以肘窝这个位置,除了高热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心肺有邪气的时候也可以用, 可以刮痧可以拍打,如果是拍打的话,把手曲起来一些,空心掌拍打。

讲就到这里再附送一个拍 两髀 (bi)。 中医认为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可以说拍打两髀治疗一切妇科病,而且还有另外一个神奇的功效就是: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

拍打两 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和冲门。 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属于足阳明胃经,在曲骨穴旁开2寸,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

而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曲骨穴旁开三寸五分,属于足太阴脾经,同时还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有没有三阴交的感觉? 所以冲门穴有治疗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

拍打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这两个穴位的,但一定记住是用空心掌拍打。 因为气冲穴和冲门穴分属于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因此拍打两髀就能健脾和胃。另外,拍打两髀既然能治疗妇科,当然也能治疗男科,还可以改善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

用刮痧治疗感冒的时候,只有高热的时候会配合委中三带。委中穴很好找,把膝盖曲起来,腘窝的中间就是。在委中穴上10公分起板刮到委中穴下10公分,两侧再各刮一带就是委中三带了。

中医讲,肾有邪留于两腘,所以这个位置自己刮痧不太好刮,也可以考虑用拍打的方法,一般的腰腿痛,是可以自己搞定的。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委中三带的作用,所以每天坚持5分钟拍打腘窝,不但能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董俊佐老师寄语

需要刮痧的时候,我们就刮痧,不用刮痧或者不方便刮痧的时候,就可以拍打。 从提高免疫力上来说,今天的课程中我们讲到项丛刮、膻中刮或者胸腺的位置,然后每天坚持拍打两髀和两个腘窝,持之以恒,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这次分享便到这里,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可以学会自救,学好救人,欢迎传播,感恩分享!

最后祝大家都能「 恬惔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祝愿大家鼠年吉祥,百毒不侵!!!谢谢大家!!!

董俊佐老师自我介绍

我是一名中医,从1999年毕业到现在,从事中医临床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了,我是学针灸推拿专业的,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毕业以后又拜访了很多明师,这个「明」是明白的明不是名气的名,跟这些明师学习各种外治方法,到今天我依然在追随不同的明师学习。我曾开玩笑地跟我的学生讲,这些年我在学习中医的路上花费的学费,在今天也可以在成都市的25环,买套100平米的房子。

目前我家的「董氏医学」已经申请了西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现在也努力在做「董氏医学」的传承,传授家传的医术。临床上我主要用脉诊配合舌诊,诊断辨证以后,用外治手法来做调理,比如针灸、刮痧或者手法。

正 | 安 | 好 | 课

(本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很多人都认为只是胖人才才会长双下巴,其实这个不是绝对的。有的瘦子也有双下巴呢,这是由于下巴的部位很特殊,平时我们非常难运动到此处,所以长双下巴不

分胖人还是瘦人。瘦子长了双下巴,视觉上会感觉特别的不协调;而且别人第一眼看还以为很胖呢,其实只是有双下巴而已。那么瘦子如何去双下巴?瘦子想去双下

巴,可以尝试俏纤妮瘦脸果,效果是同类瘦脸产品的十倍,每天只吃一颗就能去掉双下巴。

瘦人由于全身并不胖,只要脸部比较胖而已,所以得选择一款专业针对双下巴的瘦脸产品才可以。瘦脸果萃取多种天然植物中有益脂肪消耗成分,采用全球

独有的“面部渗透”技术,在咀嚼进食时就会停留于口腔部位,快速渗入作用于面部皮下层部位,针对面部脂肪快速消耗。同时瘦脸果还精心配比了脂肪合成抑制成

分,做到脂肪消耗且不反弹,彻底摆脱脂肪型肥脸和双下巴。

瘦子如何去双下巴?还可以尝试刮痧去双下巴,脸部刮痧能够促进脸部血液循环,沿着脸部以及颈部的淋巴处轻轻地刮,帮助气、血、水循环,使循环顺

畅。刮痧是从下颚角开始的下颔骨开始,也就是仰着头时下巴与脖子交会处的那块骨头,中医上称为颏下。沿着下颌骨的骨侧边沿,从左至右、由下往上,是消除下

巴赘肉最有效的部位。刮痧去双下巴还需天天坚持,才可能看见效果。

瘦子想去双下巴,专门针对下巴的运动也很有用处,可以帮助加速燃烧双下巴脂肪。具体的动作是,将脖子尽量往前弯曲,让下巴去碰触胸口,往后弯曲的

时候要尽量让头部达到和地面平行的位置。但颈椎有问题的女性慎用。另一个动作就是向左右两边转动脖子,让脖子侧边得到更好的舒展。或者你也可以按顺时针方

向、逆时针方向用头部画圆,每一个位置都让头部得到最大的伸展。

还可以通过正确的按摩手法来刺激下巴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手法是先用双手的大拇指分别夹住脸颊的赘肉,从中间开始向两侧提捏,一边捏脸上的

赘肉一边提起一次,一直捏到耳朵根部时再回到起始位置重新开始。每天重复按摩5次。这个按摩方法可以美化脸部线条,让脸部和颈部的轮廓更加分明。

‍‍‍‍

中医以刮痧的点或面来刺激肌肤经络与腧穴,可以使脸部气血流畅,加速肌肤的新陈代谢,让体内毒素由血管或毛孔排出体外。同时,能增强皮肤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改善面部肌肤上斑点瑕疵、发黄晦暗等问题。

  操作方法

  第一步,清洁肌肤。用温水洁面,包括使用洁面乳、喷雾等。

  第二步,涂抹介质。

  第三步,刮痧。

  1气滞血瘀型斑的刮痧

  经脉D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干经、手少阴心经。

  主穴D头面 百会、凤池、印堂、四白、颧s、上关、太阳。

  身体 大椎、大杼、腧俞、肝俞、胆俞、太冲。

  配穴D面部 口禾s、巨s、阳白、头维。

  身体 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肾俞。

  刮痧方法D先通经脉,每次主穴均选,头面部穴位平补平泻;根据皮损部位加选面部配穴,一般用平补平泻法。

  方法一:冷热水交替洗脸会让皮肤既干净又有收缩毛孔的作用。

  方法二:临睡前将黄瓜切放在脸上过几分钟后拿下,持之以恒。这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十分有效的美白方法。

  方法三:多喝水不熬夜,少吃油炸食品,保持皮肤清洁,这是皮肤美白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是众多美白方法中的基础。

  方法四:睡前用便宜的化妆棉加上化妆水完全浸湿后,敷在脸上10分钟左右,每周3次,坚持可以使你的皮肤清亮透白。

  方法五:出门前要擦隔离霜及防晒霜,晚上要记得卸妆,这是美白方法中关键一步。

  一定要记住咯!简单方法让你又美又白,保持皮肤清洁,不熬夜吸烟是美白关键,隔离、防晒、卸妆一个都不能少哦!

‍‍‍‍

先说说富贵包是怎么得的。

长富贵包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并不胖,也就是瘦人也会得富贵包。

瘦人之所以会长富贵包,往往与长时间低头、姿势不正确有关。

平时经常头往前倾之后,就会形成颈椎下段与胸椎上段屈曲和隆起,再结合外部的脂肪层,就形成了我们说的富贵包了。

富贵包是很常见的,不少人都有的,一般是体姿不端正引起的,比如经常低着头,驼着背,久而久之,后脖颈就会出现硬包,赶紧看看,可以针灸,或者刮痧,如果不缓解的话,可以外敷,方多好贴。

想减肥 不要靠那些什么拔罐 刮痧 吸脂 减肥茶 减肥药 减肥胶囊 减肥霜等、这些都是有副作用的。

建议:合理饮食,尽量不要吃油腻食品,多吃蔬菜有利于健康,早上起来喝杯盐水,再去跑步,晚上先吃饭,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后,在去马路慢跑,尽量跑给一两个小时回去后,在按摩推拿自己肥胖的部位,弄完再去洗个热水澡,然后休息一会儿,就睡觉,尽量早点睡,这样坚持下去,肯定会瘦下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现代人生活习惯的不 健康 ,肥胖在现代人群的发生率也是越来越高,与肥胖相关的疾病(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高血脂、高血压等)也越来越普遍,极大的危害着现代人的身体 健康 。中医认为,肥胖主要与 体质和年龄因素、饮食不节、好逸少动、情志所伤 有关,多与 痰、湿、虚 有关, 多痰、多湿、脾虚、肾虚、气虚等 都会致使体胖。古书更有“肥人多湿、瘦人多火”之说。而当今 社会 现实中,我们见到的病人则多 脾虚、肾虚、虚实夹杂、气郁 为多见。

一、脾虚

现代 社会 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饮食不规律、多吃生冷,损伤脾胃,出现消化不好、容易累、虚胖等症状,常见到腹型肥胖、大腹便便、四肢无力萎弱,这类病人适合吃一些益气健脾祛湿的中药,如 六君子汤 等,饮食上可以多吃 薏苡仁、山药、茯苓煲汤、煮粥 ,往往可以见到明显的效果。

二、肾虚

肾虚这一类的病人在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人到中年,各种压力耗伤精力,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又特别多加班成常态,房事再不节制,一不小心就成了油腻的中年大叔。这类人群多腰酸背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多食易饥、头发油腻,面目虚浮,多见腹型肥胖,适合吃一些补肾壮阳的药如 生蚝、鹿鞭、牛鞭、猪腰、海马等,煲广式靓汤(如猪腰粥)或者泡药酒 ,好吃又好喝,容易接受和坚持。曾经治疗过一个患者,本来是治肾虚导致的其他问题,随着肾虚症状的改善,体重也明显减轻,体型变得匀称。

三、痰热

这类人群以青壮年多见,吃肉喝酒,体型壮实,胸闷脘痞,口干口苦、口渴喜冷饮,大便干或粘滞,治疗上则以 小陷胸汤加减,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山楂制品、绿茶、生普洱茶等 。这类病人见效一般比较快,曾有一个这样的病人,十剂中药体重减轻了十几斤,却没有出现一点点腹泻的迹象,原本黄厚腻的舌苔也很快消散。

四、气郁

这类人群多由过食肥甘、脾胃虚弱、运化乏力,或者长期的情志异常如工作压力大(压力肥)、人际关系不好等,导致肝气乘脾,常有饮食积滞,阻碍脾胃气机升降。这类人群多见实胖,腹部胀满,腹痛、恶心、大便干结等症状,治疗上以 越鞠丸加减,平时可以吃佛手果、蜜炙陈皮 等,另外还要注意情绪的管理,多做一些户外有氧运动、瑜伽、冥想的。

除了药物治疗外,针灸理疗在体重的管理上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如针对腹部的肥胖,可以在局部埋线, 选择任脉、带脉、阳明经的穴位 ,埋一段1-2cm的可吸收缝合线,可以达到刺激穴位以调整整体状态、促进局部脂肪吸收、调整胃肠道功能以达到减脂、塑形、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一般一次埋线腰围都可以有3-6cm的减少,最明显的一个患者,腰围减少了10cm(埋线前103cm)。针对四肢的肥胖,则主要以局部穴位埋线、针灸等方法,以实现穴位的近治作用和远治作用,局部和整体一起调整,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另外,再配合推拿、刮痧等中医的手段,可以更显著的提高疗效。

另外,要想控制好体重,合理的饮食、规律作息也是很重要的。合理饮食讲的是要合理的吃饭: 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甚至晚饭不吃、过午不食,多吃蔬菜粗纤维增加饱腹感,少吃米面馒头等糖类较多的食物 。在《黄帝内经》中讲到的四气调神大论,天人相应,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作息: 春天——晚睡早起,夏天——晚睡觉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还要合理的运动, 多进行有氧运动 ,增加体内脂肪的消耗也是挺有用的。

(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综合体重管理方案,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参与,本文仅供医生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不做为治疗建议)

某 大凡暑与热。乃地中之气。吸受致病。亦必伤人气分。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    以清之攻之不效。(暑伤气分上焦闭郁)

杏仁 通草 象贝 栝蒌皮 白蔻 郁金汁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 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

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范 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杏仁 石膏 炒半夏 黑栀皮 浓朴 竹茹

又 痰多咳呕。是暑郁在上。医家乱投沉降。所以无效。

石膏 杏仁 炒半夏 郁金 香豉 黑山栀

王 舌白烦渴。心中胀闷。热邪内迫。气分阻闭。当治肺经。倘逆传膻中。必致昏厥。

杏仁 郁金 滑石 黄芩 半夏 橘红 栝蒌皮

陈(四五) 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当午后阳升。烦喘更加。夫无形气病。医以重药推消。多见不效。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杏仁 苡仁

又 酒客中虚。重镇攻消。清气愈伤。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肃。则其邪不攻自罢。议仍以廓清为法。若雨露从天下降。炎HT 自荡扫无余。威喜丸二钱十服。

某(二二) 身热。头胀脘闷。咳呛。此暑邪外袭于肺卫。当清上焦。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香薷(七分) 通草(一钱半)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五分)

陈 脉左劲。右濡。头痛脘闷。麻痹欲厥。舌白。此暑邪内中。蒙闭清空。成疟之象。平昔阴虚。勿犯中下二焦。

嫩竹叶 连翘 飞滑石 野郁金汁 大杏仁 川贝母

龚(二四) 脉寸大。头晕。脘中食不多下。暑热气从上受。治以苦辛寒方。

竹叶 杏仁 郁金 滑石 香豉 山栀

张(四七) 三疟之邪在阴。未经向愈。春季洞利不食。想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即湿多成五泄之谓。疮痍仅泄经隧湿邪。而里之湿邪未驱。长夏吸受暑邪。上蒙清空诸窍。咳嗽耳聋。的系新邪。非得与宿病同日而语。

连翘 飞滑石 嫩竹叶 荷叶边汁 桑叶 杏仁 象贝 黑山栀

程(三六) 暑风必挟湿。湿必伤于气分。断疟疮发。即湿邪内发之征。湿伏热蕴。致气壅塞咽底脘中。

及至进谷无碍。二便通调。中下无病显然。

白通草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苡仁

吴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四钱。用嫩竹叶心二钱。煎汤凉用三四小杯。常用绿豆煎汤服。

龚(六十)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受。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廓清则愈。惜乎专以陶书六经看病。仍是与风寒先表后里之药。致邪之在上。漫延结锢。四十余日不解。非初受六经。不须再辨其谬。

经云。病自上受者治其上。援引经义以论治病。非邪僻也宗河间法。

杏仁 栝蒌皮 半夏 姜汁 白蔻仁 石膏 知母 竹沥 秋露水煎。

又 脉神颇安。昨午发疹。先有寒战。盖此病起于湿热。当此无汗。肌腠气窒。至肤间皮脱如麸。

犹未能全泄其邪。风疹再发。乃湿因战栗为解。一月以来病魔。而肌无膏泽。瘦削枯槁。古谓瘦人之病。虑涸其阴。阴液不充。补之以味。然腥 浊味。徒助上焦热痰。无益培阴养液。况宿滞未去。肠胃气尚窒钝。必淡薄调理。上气清爽。痰热不至复聚。从来三时热病。怕反复于病后之复。当此九仞。幸加意留神为上。

元参心 细生地 银花 知母 生甘草 川贝 丹皮 橘红(盐水炒) 竹沥此煎药方。只用二剂可停。未大便时。用地冬汁膏。大便后。可用三才汤。

池 伏暑至深秋而发。头痛烦渴少寐。

薄荷 淡竹叶 杏仁 连翘 黄芩 石膏 赤芍 木通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螈 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又 昨进清上焦法。诸症虽然略减。而神识犹未清爽。总由病久阴液内耗。阳津外伤。聪明智慧之气。俱被浊气蒙蔽。所以子后午前稍清。他时皆不清明。以阳盛时。人身应之也。拟进局方至宝丹。藉其芳香。足以护阳逐邪。庶无内闭外脱之虞。

至宝丹每服三分。灯心嫩竹叶汤送。

又 脉右缓大。左弱。面垢色已减。痰嗽不爽。良由胃中津液。为辛散温燥所伤。心营肺卫。悉受热焰蒸迫。致神呆喘急耳聋。清阳阻痹。九窍不利。首方宣解气血。继方芳香通窍。无形令其转旋。三焦自有专司。岂与俗医但晓邪滞攻击而已。今已获效。当与清养胃阴肺气。体素丰盛。阳弱不耐沉寒。然深秋冬交。天气降则上焦先受。试观霜露下垂。草木皆改容色。人在气交。法乎天地。兼参体质施治。

枇杷叶 炒黄川贝 橘红 郁金 茯苓 苡仁

王 暑风热气入肺。上热。痰喘嗽。(暑风伤肺)

石膏 连翘 竹叶 杏仁 桑皮 苡仁 橘红 生甘草

又 肺气壅遏。身热喘咳。溺少。苇茎合葶苈大枣汤。

某(二五) 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头胀咳呛。畏风微热。防作肺疟。

丝瓜叶 大杏仁 香薷 桔梗 连翘 六一散

某 舌灰黄。头痛咳逆。左肢掣痛。此烦劳阳动。暑风乘虚袭入。最虑风动中厥。

鲜荷叶(三钱) 鲜莲子(五钱) 茯神(一钱半) 益元散(三钱) 川贝母(一钱半) 橘红(一钱)

杨(女) 暑热秽浊。阻塞肺部。气痹腹满。宜以轻可去实。

西瓜翠衣 白通草 活水芦根 生苡仁临好。加入石膏末二钱。

周(二三) 暑风热。神呆。

鲜荷叶 苦丁茶 滑石 木通 杏仁 浓朴广皮 白蔻仁

郁(二六) 暑热。头胀。咳喉痛。

鲜荷叶 杏仁 射干 橘红 桑皮 桔梗 木通 滑石

胡 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王 身热自汗。腹痛。大小便不利。脉虚。右大左小。暑热内闭。拟和表里法。

薄荷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竹叶心 黑山栀 通草 甘草

程(四二) 秽热由清窍入。直犯募原。初头痛肌胀。今不饥痞闷。以苦辛寒法。

杏仁 半夏 浓朴 橘红 竹叶 黄芩 滑石

又 脉虚。舌赤消渴。伏暑热气。过卫入营。治在手厥阴。

竹叶 犀角 生地 麦冬 元参

某(六一) 舌黄。脘闷。头胀。口渴。溺短。此吸受秽气所致。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七分) 杏仁(三钱) 浓朴(一钱半) 通草(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半)

某(三三) 秽暑吸入。内结募原。脘闷腹痛。便泄不爽。法宜芳香逐秽。以疏中焦为主。

藿香梗 杏仁 浓朴 茯苓皮 半夏曲 广皮 香附 麦芽

杨 秋暑内烁。烦渴。喜得冷冻饮料。脉右小弱者。暑伤气分。脉必芤虚也。此非结胸症。宜辛寒以彻里邪。

石膏 知母 浓朴 杏仁 半夏 姜汁

沈(二三) 脉小色白。气分不足。兼之胃弱少食。闻秽浊要刮痧。阴柔之药。妨胃助浊。常以猪肚丸养胃。入夏令。热更伤气。每食远进生脉四君子汤一剂。恪守日服。可杜夏季客暑之侵。生脉四君子汤 长服猪肚丸。

卜(二八) 春夏必吞酸。肢痿麻木。此体虚不耐阳气升泄。乃热伤气分为病。宗东垣清暑益气之议。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麦冬 五味 青皮 陈皮 泽泻葛根 升麻 黄柏 归身 神曲

任(十六) 冲年真阴未长。逢长夏湿热交迫。斯气泄烦倦。当静坐凉爽。过月凉 至。炎HT 去。乃却病之期。与清暑益气之属。清暑益气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286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