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知识ABC

交通事故现场急救知识ABC,第1张

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紧急救护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安危。因此,每个驾驶员必须了解交通事故的急救知识,掌握必要的事故现场急救技巧。这样方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好现场救护工作,以便迅速及时地抢救伤员的生命。

 一。现场急救的原则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人道原则

 当事故发生后,救护者必须怀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千方百计利用现场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抢救伤员。救护者应保持镇定、清醒的头脑,使伤员尽快得到现场治疗,并及时呼救,转入后续治疗。

 2快速原则

 在车祸救护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快抢、快救、快送”是决定伤员能否自下而上或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救护人员要珍惜每一秒钟,火速急救,火速护送伤员到医院治疗。

 3有序原则

 交通事故的特点是“伤情复杂、严重、复合伤多”。因此,在抢救中一般应本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灵活掌握。首先采取止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抗休克等措施;第二是处理好内脏器官的损伤;第三是处理好骨折;第四是包扎处理一般伤口。

 4自救原则

 “自救原则”是车祸现场救护、抢救伤员生命的一条宝贵经验,尤其是对发生在偏僻地区的车祸更是显得重要。在车祸现场不能消极等待,要积极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充分利用就便器材以赢得求援时间。

 二。事故现场伤员情况判断

 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车祸的“强烈袭击”,可使人体心、肺、神经、内分泌机能发生严重障碍,尤其是大量失血,直接威胁伤员生命,有些受伤者可能很快出现休克或者死亡。这就需要很好地判断伤情,以便急救。最早接触受伤者时,首先必须判断受伤者是否活着,有无呼吸和心跳,意识是否清楚,救护者必须对受伤者的伤情作出初步判断,以便按“轻重缓急”的原则急救和后送。

 1呼吸的判断

 为了确定受伤者是否呼吸,可以将耳朵贴近受伤者的口、同时平视他的呼吸,并看到他胸腹的动作 在呼吸极微弱时,不易见到胸廓起伏,可用一小块棉花絮或薄纸片、树叶等放在病人鼻孔旁,看这些物体是否随呼吸来回飘动,以判断有无呼吸存在。垂危病人 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一般受伤者在临死前,呼吸变慢、不规则直至呼吸停止。这时的特征是胸廓起伏消失,鼻孔不出气。

 2心跳的判断

 脉搏是血液流经动脉血管时的压力波动,直接显示心脏的跳动,一般测试腕动脉(桡动脉)。检查心脏跳动的受伤者时,常检查他的颈动脉,在喉结与相连肌肉间的颈窝处,可以触知颈动脉的搏动。心跳停止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受伤者意识丧失,瞳孔散大,皮肤发紫。

 3意识的判断

 在事故现场判断意识,以直观受伤者瞳孔的变化为主。正常时,两眼的瞳孔是等大等圆,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当受伤后,两眼瞳孔不一般大,可能缩小或放大;用手电筒光线刺激,瞳孔不收缩或收缩迟钝。当瞳孔逐渐散大,固定不动,对光反应消失时,病人陷于死亡。

 检查瞳孔的方法是:右手持手电筒,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别将两侧上眼睑向上拉开,暴露瞳孔。正常瞳孔(黑眼睛中央的孔洞)直径约3~4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当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受伤者死亡的特征就是指呼吸、心跳停止和瞳孔散大、固定。

 4意识状态

 正常人的意识是清楚的,反应是灵敏的,但当车祸发生后,因受伤部位的不同,其意识改变不尽相同。意识改变一般是由于脑部损伤,创伤性休克,剧烈疼痛等因素造成。若脑部有一时性不省人事,且时间不超过10至20分钟,那样表示伤不重;如受伤后一直昏迷或伤后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表示脑损伤严重,同时伴有剧烈持续的头疼和频繁的呕吐,以及瞳孔扩大或大小不等的改变。创伤性休克伤员,除休克的表现外,一般在休克晚期出现昏迷。而剧烈疼痛引起的意识丧失仅为一时性“应激”改变,会迅速恢复的。

 5脉搏、呼吸的变化

 正常人的脉搏(65~85次/分)、呼吸(16~20次/分),节律是均匀的。当发生车祸后,若伤员脉搏细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口渴,呼吸浅快甚至困难,是出血性休克和肺、胸膜损伤的表现。若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是脑损伤的表现。这些都是危险信号,应火速送就近医院抢救。

 6确定受伤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程度

 在交通事故现场短时间内,要确定伤员受伤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细致观察,就可以做出初步判断。一般来说,伤情的轻重与全身情况是一致的,否则就可能有多发伤和内脏伤。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判断伤员伤情是出血性休克还是颅脑损伤;是内脏伤还是骨折;是脊髓损伤还是一般的外伤;是开放性的还是闭合性的损伤,以及受伤范围的大小和轻重程度等等,以便于及时救护。

 三、事故现场伤员的运送

 搬运和运送伤员是一项重要措施,先行现场抢救,再转送附近医院。

 1现场抢救

 其主要任务是使伤病员迅速脱离出事地点,转移到安全和便于救治的地方,以进行及时的止血、包扎和固定。现场的搬运方法为:

 (1)单人搬运法抢救是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分侧身匍匐搬运法,牵拉法和单人背、抱法,而以后者为最常用。背伤病员时,应将其上肢放在搬运者的胸前,搬运者背负伤病员胸腹,并用两手托伤员两大腿。抱伤病员时,搬运者一手抱扶病员腰部,另一手扶托伤病员大腿中部。

 (2)双手搬运法比较常用,有坐椅式与抬式搬运法,可用于一般伤员,但不宜用于脊柱损伤伤员等。

 (3)救治伤病员时,应了解伤病部位,以便搬运时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①颅脑伤患者宜处半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保护暴露的脑组织,防止或减少震动,可用衣物将患者头部垫好。

 ②胸部伤患有呼吸困难宜采用半卧位,可用衣物坐椅式双人搬运法或用坐椅搬运。

 ③腹部开放性损伤,腹腔脏器可自创口脱出,一般不宜回复,可用碗等覆盖保护,然后包扎。如脏器大量脱出或脏器已嵌顿,血液循环障碍者,应适当消毒后回纳包扎。搬运时,患者仰卧于木板,下肢屈曲,然后抬送。

 ④脊柱损伤者在搬运时,务必注意保护脊髓,以免受损伤或加重损伤。禁用一人抱胸,另一人抬腿的双人搬抬法,因这种体位搬运,可加重脊柱压缩和脊髓受压。正确方法可由数人共同进行,使身体平直,用均衡协调的力量抬起或滚动,采用俯卧位放置在木板或担架上,如采用仰卧位,宜用小枕或衣服加垫于脊椎骨折部位,使脊柱过度后伸,然后抬送。如为颈部损伤,应稳定头部,适当牵引,数人协调将患者滚动仰卧至木板或担架上,颈下垫小枕,头部两侧用软物固定,避免头部摇动。

 ⑤骨盆部损伤可采用仰卧位于木板或担架上,髋、膝部屈曲,膝下可垫软物,以保护体位。

 ⑥多数上肢伤病患者可步行,但下肢伤病常需背、抱或双人搬运,一般宜作固定后,再行抬运。

 2运转

 重伤员经现场抢救后,应迅速送医院治疗。

 (1) 木板或担架抬运法:适用于一般伤情、损伤、情况严重等病例,呼吸困难不太适用。

 (2) 背、抱转送法:较适应于体重轻、儿童等病例,路短易于完成,需要时可轮流背、抱。转送路程远者,不适用。

 (3) 推车、三轮车、拖拉机、汽车运送,适用于道路较平坦的地区。

 (4) 各种船只运送,适用于水网地区。

 (5) 伤病员转运用救护车实施。

 3转送时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病情,特别是脉搏、呼吸、神志等改变,开放性伤口应注意出血、必要时需重新包扎处理。

 (2)注意保持伤员的特定体位。

 (3)颈、胸部的伤情,应维持呼吸道通畅。

 (4)注意观察经固定的肢体,定时检查末梢循环,如出现循环障碍者,应及时处理。

 (5)腹部损伤、昏迷、呕吐及估计需尽快手术治疗者,应禁饮食,一般病例可适量饮水。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即气道梗阻急救法,简称海氏急救法。主要应用于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急救,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是目前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最有效方法。

气道异物梗阻是生活中的常见意外事件。进餐时过于急促或大声说笑,有咳嗽、吞咽功能障碍的老人,口含异物嬉戏打闹的儿童,都可能出现异物进入气道,阻塞呼吸,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搏骤停,若不及时干预,会迅速导致死亡。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救治的医生海姆立克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动物实验,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并进行推广普及,挽救大量生命。因其取得的显著效果,这一手法被美国红十字会及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认可并进行推荐,现今已在世界范围普及。

该法的原理是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 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 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根据适应人群及方法的不同,一般将海氏急救法分为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和婴儿救治法三大类。

1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成年人或儿童气道异物阻塞者。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互救立位腹部冲击法:最为常用,适用于意识清醒的异物阻塞气道的伤病员。救护员站在伤病员的背后,令伤病员弯腰,头部前倾,以双臂环绕其腰,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顶住其腹部正中线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有力向上、向内冲击5次。伤病员应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出。

(2)互救仰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的异物阻塞气道的伤病员。将伤病员置于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救护员骑跨在伤病员髋部两侧,以一手掌根平放在脐上二横指处,另一只手直接放到第一只手背上,两手重叠,两手合力,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异物排出,取出异物。检查心搏和呼吸,对心搏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自救腹部冲击法:这种方法也很重要,因为身边不一定总是有人,如果孤身一人,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顶住腹部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双手同时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异物排出。还可以将上腹部压在任何坚硬物面上,如桌边、椅背、栏杆等物处,连续向内、内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异物排出。

2胸部冲击法

(1)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妊娠后期或肥胖的伤病员且意识清醒者。救护员站在伤病员的背后,两臂从伤病员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伤病员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地冲击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直至异物排出。

(2)仰卧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不清醒的妊娠晚期或肥胖的伤病员,冲击的部位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相同。

3婴儿救治法

(1)背部叩击法:将婴儿仰卧位骑跨在救护员的前臂上,使其头低脚高,一手掌将婴儿的后颈部固定,头部轻度后仰,固定其双侧下颌角,打开气道。将婴儿翻转成俯卧位,使其头低于躯干,同时用手握住双下颌以托住头,并将前臂放到自己的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向内、向上叩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4~6次,至异物排除。

(2)胸部冲击法:将婴幼儿俯卧位平躺在救护员的前臂上,使其头低脚高,一手掌将婴儿的前颈部固定,翻转成仰卧位,并将前臂放到自己的大腿上,婴儿头部向下。救护员用一手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向下冲击婴儿的胸骨下部(与婴儿胸外心脏按压位置相同)~

提起烧伤病人转运时头在后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烧伤的处理可分为几个阶段?另外,还有人想问2度烧伤病人在转运过程当中最要注意哪一点?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在搬运患者时患者的头部应当置于什么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烧伤的处理可分为几个阶段?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烧伤病人转运时头在后的原因

1、烧伤病人转运时头在后的原因:烧伤的处理可分为几个阶段?

烧伤的处理可分为急救期急性期和康复期三个阶段在烧伤的不同阶段,作业疗法的目标和方法是不同的

一急救期烧伤病人转运原则。

(一)临床处理

一般认为,从烧伤发生到烧伤后72小时是烧伤急救期,此期临床处理的重点:是预防或休克危重烧伤患者休克发生率高,发生时间也早,如果延误病情,会因休克时间长,缺血缺氧严重,爆发全身性感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多功能衰竭而死亡烧伤病人转运时的应为。

(二)作业评定转运病人时头在前还是后。

全面评定应推迟到患者伤情稳定后进行此阶段师做一般的了解,例如烧伤的部位程度和临床的需要,患者伤前的功能状况个人兴趣爱好经济状况以及关系等烧伤后运气好。

(三)作业的方法

1夹板的使用烧伤病人转运注意事项。

烧伤后24~48小时胶原合成和挛缩开始,因此,应尽早预防挛缩的发生一般累及关节的浅Ⅱ度以上的烧伤,必须使用夹板,并正确摆放夹板佩戴的时间视患者的耐受能力而异如果患者主动活动能力下降,则佩戴夹板时间应增加对于使用镇静剂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除了及敷料更换外,需要全天使用夹板如果患者能使用患肢进行功能性活动(如自我进餐或性锻炼),患者仅需要夜间使用夹板,维持抗挛缩夹板放置在敷料外面,用绷带或尼龙搭扣固定夹板

2摆放

大面积烧伤患者卧床时间长,关节经常处于非功能位,以致创面尚未痊愈即出现了功能异常,造成难以纠正的挛缩畸形根据深度烧伤愈合后瘢痕挛缩的好发部位,从早期开始使在功能位和对抗挛缩位,以预防瘢痕挛缩导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具体是:(1)伤后之内应平卧,休克期后如果头面部有烧伤,床头抬高30°左右,有利于头面部消肿,1周后恢复平卧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转运前应首先。

(2)颈部:颈前烧伤时,去枕头部充分后仰(可在颈肩部放一个小长枕)防止颈前瘢痕挛缩,颈后或两侧烧伤,颈部中立位,预防颈两侧瘢痕挛缩畸形转运烧伤患者时应注意。

(3)腋部胸背部侧胸壁上臂烧伤时,上肢充分外展位(呈90°),预防上臂与腋部及侧胸壁创面粘连和瘢痕挛缩

(4)肘部:如上肢屈侧烧伤或环形烧伤,肘关节应置于伸直位烧伤以背侧为主,一般肘关节屈曲70°~90°,前臂中立位转运病人时头朝向后的原因。

(5)手部烧伤:手的小关节多,活动强度大,患者伤后因怕痛而造成腕关节屈曲,指间关节屈曲和拇指内收畸形手背烧伤,宜将腕关节置于掌屈位,手掌或环形烧伤,以背屈为主全手烧伤,将腕关节微背屈,各指间用无菌纱布隔开,掌指关节自然屈曲40°~50°,指间关节伸直,拇指持外展对掌位,必要时采用塑料夹板能位固定(晚间夹板固定,白天取下活动)

(6)臀部会烧伤:髋关节伸直位,双下肢充分外展

(7)下肢烧伤:若只有前侧烧伤,膝部微屈10°~20°,也可在膝关节后侧垫高15°~30°若膝关节后侧烧伤,膝关节伸直位,必要时用夹板做伸直位固定

(8)小腿伴踝部烧伤:踝关节中立位,对无自控能力的可在床尾放置海绵垫或弹簧板装置,让患者脚蹬在垫或板上,尽量踝关节背屈位患者仰卧位时用支撑板顶在足底部,防止跟腱短缩形成足下垂人开始转运前一直生病。

3抬高,减少肿胀可使用泡沫塑料垫或枕头抬高上肢同时应注意观察,预防臂丛神经牵拉损伤发生烧伤患者转运。

二急性期(acutephase)自急救期以后到伤口创面愈合的阶段为急性期根据烧伤程度,创面愈合是否需要植皮等因素,急性期可能从数日延续至数月不等烧伤患者摆放。

(一)烧伤创面的处理

无休克的中小面积烧伤者,争取在伤后6h内进行早期清创已休克或可能休克的烧伤者,一般应待休克控制,妥善处理合并症后,再行清创

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主要是止痛和保护创面,勿再受损伤,防止感染促进愈合Ⅰ度烧伤可予,浅Ⅱ度烧伤可酌情选用包扎或疗法大水疱应引流,无污染破损的水疱皮尽量保留水疱液混浊积脓则应去除若创面感染,可采用浸洗湿敷等方法清洁创面,必要时全身使用深度烧伤均宜采取疗法,若包扎不应超过3~5天尽早切削痂植皮并严密覆盖创面

(二)作业评定

1了解病史详细询问烧伤处理的整个过程,既往史中重点了解患者有否糖尿病肺部疾患和精神性疾患等因为,上述这些疾患可能会影响到作业

由于大多数烧伤患者全身耐久性及精神耐久性明显低下,可采用表16-3-1所示的烧伤评定表,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评定师与患者面对面接触之前,必须充分收集患者相关信息收集的资料不仅局限于病历所记录的内容,还应该与医生理学疗(PT)相互沟通,了解各个专业针对患者的目标和康复训练方案烧烫伤的转运。

(1)受伤部位范围深度及:烧伤深度可根据图示在人体图上标出受伤范围,还可以标出减张切开及植皮术的部位

(2)有无气管烧伤使用人工呼吸机情况

(3)受伤原因:由于有动机或事故过失等原因导致精神功能低下,因此了解受伤时的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4)合并症:要了解全身脏器的情况,有无感染及其他外伤(骨折神经损伤肌腱损伤等),是否合并精神疾患等相关资料

(5)临床检查数据:它是掌握患者全身状态的重要信息,要了解检查项目及数据的正常值若异常会预示什么问题,关注这些数据将来会逐渐接近正常,还是会进一步恶化

2ADL能力

要把握在医生允许范围内的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程度包括床上活动用手的活动行走活动站立和坐下个人清洁卫生及进餐穿衣等方面

3行为和能力平车转运病人头部方向。

4认知-感悟状况(cognitive-perceptualstatus)

5神经状况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和感觉测定损伤病人在转运时应做到。

6活动耐受度

7精神功能

精神功能是指除了合并精神疾患,还包括因受伤导致的心理性休克不安抑郁等,以及镇痛所使用的镇静剂精神安定剂的影响,由于特殊环境可能会造成患者谵妄等师要判断有无这些因素,并对其程度进行相应的分析

8相关的及日程安排烧伤病员的转运。

要确认对烧伤局部的处置内容及水疗更换绷带等日程安排还要了解外科清创和手术预定检查预定等情况烧伤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9禁忌及注意事项

特殊的运动及动作禁忌是资料收集的重要项目之一要事先与医生沟通,了解相关信息这对于康复小组能有效的协同工作至关重要急救转运烧伤患者时应注意。

10状况

要确认家属构成房屋结构照顾者职业经济状况等相关信息烧伤病人的。

表16-3-1烧伤评价表浅二度烧伤创面特点。

(三)作业的方法

作业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ADL的能力和技巧

1适应性措施例如,针对有些烧伤患者,因气管插管或周缘烧伤,语言有困难,作业师可采用板手势或眼神变化等形式,与患者进行

2夹板和的摆放继续维持在急救期的姿势和,并且根据每个患者参与活动的能力给予调整

3运动练习夹板和摆放应该结合运动练习运动对于烧伤患者控制肿胀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和关节囊短缩显得尤其重要烧伤患者的典型的运动练习,应遵循持续的被动运动;另一方面,是将患者的活动能力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活动中去连续运动练习的方案是:①被动ROM;②主动-助动ROM;③主动ROM;④功能性活动如果患者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则可以更换为被动ROM总之,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鼓励患者做主动运动练习师的作用,是指导患者恢复功能,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和皮肤对运动的反应情况

运动练习禁忌证:①存在的肌腱;②新近植皮(植皮手术后的10天内);③骨折

4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care)植皮手术后的5~10天是围手术期一个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植皮手术每次植皮手术,是一个新的围手术期开始例如,一个烧伤患者需要躯干上肢和下肢三次植皮手术每次植皮成活后,需要正确的围手术期OT师在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是制作夹板,以固定身体植皮部位理想的夹板,应在手术前或术中制作,并在手束时使用一般,夹板与手术后敷料一起使用5~10天在此期间,为了使植皮成活,ROM练习是禁忌的当手术后打开敷料时,烧伤协作组评定植皮成活情况,并且制订恢复练习方案

5疼痛处理(painmanagement)作业师必须重视疼痛问题有许多严重烧伤患者无法口头表达主观感受到的疼痛例如,更换敷料或性锻炼时师应观察及掌握患者对疼痛的客观反应指标,例如,血压心率呼吸表情变化并且根据这些客观反应,及时调整强度或时间其他疼痛处理技术还有牵引(distraction)想象(visualization)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运动及更换敷料

6环境适应(environmentaladaptation)从急性期开始至整个恢复期,作业师可针对患者所处的环境及其需要,对有些设施进行改良,以提高患者ADL能力和独立性

7宣育师可鼓励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等之间进行联络,他们可以通过信件录音磁带礼品等形式进行他们可能需要学习新的方法,来接触或安慰患者,师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指导另外,还可以积极地提供患者职业业余爱好等相关方面的信息

8出院计划因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烧伤患者不可能长时间住院,所以,在出院前期,应做好患者的出院计划出院计划需考虑的因素有:患者所在社区的(或乡村)可利用家庭环境的改造出院后的继续等作业师应与患者所在社区建立联系,以保证患者出院后能继续受到

9协作组之间的协作组成员之间互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作业师可以提醒各成员注意患者的摆位夹板正确使用预防挛缩以及改造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10急性期的支持和心理的调整所有烧伤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些心理反应,包括害怕死亡退缩焦虑和抑郁

烧伤患者的即刻反应是欣慰,庆幸自己死里逃生随着产生自恋性退缩,表现为拒食嗜睡,这些是为了集中精力,求得生存而采取的对应机制儿童行为似,口吃遗尿弄污自己不合作表现为不合作要求多住院稍久即进入哀伤状态

由于感到了烧伤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因而产生忧伤讷滞淡漠以上是正常的适应性防御反应,和家属不必惊慌,不要人为阻止此过程,以免以后真正陷于深度的病理性抑郁

适应反应包括否认脱离否认反应是患者拒绝承认自己创伤的严重性,实际是心理上无法接受创伤的现实脱离则是明知创伤的存在,但心理上难以接受,因而将毁容等创伤部位从整体中出去,如更换敷料时将头转过去或闭眼医护人员应使患者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洞察面对的现实,必要时采用行为矫正疗法,或辅以,改变其脱离反应,以及噩梦惊恐厌食等心理障碍

是患者害怕出院,担心出院后家庭学校朋友同事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在体能上和才能上是否仍有竞争力出院后则不愿返回原工作岗位,不愿参与活动,甚至不愿上街购物,主要原因仍在于美容和自尊此外,还有一些客观的心理障碍,如注意力减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减退容易激动抑郁性功能减退等等

在疏导患者的情绪反应时,也应做好家属的工作使家属了解病情,克服其与焦虑解释措施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帮助患者渡过困难的兴奋期和期召开已出院和将出院患者的家属座谈会,解除家属顾虑,从而使家属愿意将患者接回家中三康复期(rehabilitationphase)康复期是指继急性期以后直至瘢痕成熟瘢痕成熟时间需6个月至2年当瘢痕颜色成苍白色,而且胶原合成停止,即可认为瘢痕稳定成熟

(一)作业评定

1继续评定烧伤患者的潜能(capacities)和能力(abilities)例如,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2功能评定:自我照料家务劳动有条件的康复部门可采用标准评定,例如,FIM量表或ValparWorkSamples量表其优点是,这些标准测试提供了客观的资料

(二)瘢痕的处理(scarmanagement)

1瘢痕的分期

烧伤后瘢痕可分为增生型和非增生型,后者仅占极少数,其增生时间短,仅数周至数月,增生程度轻;烧伤后瘢痕多数为增生型,增生时间长且程度严重无论是增生型还是非增生型,从瘢痕形成至成熟都经历两个时期,即增生期和成熟期

(1)增生期: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创面愈合后1~3个月,开始瘢痕增生初期由淡红色转为鲜红色,表面糙,继而出现硬结,轻度瘙痒随之逐渐加重,创面愈合后6个月左右瘢痕增生达到高峰,颜色由鲜红色转为深红色或;表面可见粗细不均匀的毛细血管网;表皮菲薄,角质层增厚,干燥易破裂;瘢痕厚度可增至数毫米,由于瘢痕增生厚度不一致,表面呈高低不平,但增厚的边缘不超过深度烧伤的边界;瘢痕无弹性,瘙痒加剧,刺痛,触之疼痛加剧并有灼热及紧缩感,关节活动部分或全部受限制,瘢痕挛缩可造成关节脱位和畸形总之,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可概括为3R:Red(红)Raised(凸)Rigid(硬)

(2)成熟期:增生性瘢痕增生达高峰后,增生开始减退并逐渐成熟而软化,但由于瘢痕增生所造成的关节脱位和畸形的后遗症,并不随着瘢痕成熟而复位或矫正瘢痕成熟过程缓慢,通常需经历6~24个月,少数病例可3~4年或更长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瘢痕的成熟时间也不一致瘢痕开始成熟的标志,是颜色由深红色或逐渐转为紫色或褐色,与周围皮肤颜色相似;瘢痕表面毛细血管消失;厚度逐渐变薄,完全成熟的瘢痕与周围皮肤在同一水平,表面高低不平变为不明显或消失,但瘢痕表面角质层仍增厚和干燥;质地逐渐,但仍较周围正常皮肤为硬;皮下脂肪未烧伤或切痂手术时保留皮下脂肪的区域,瘢痕成熟后仍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疼痛消失,而瘙痒可持续至瘢痕完全成熟,紧缩及灼热的感觉随着瘢痕的成熟而逐渐消失总之,成熟瘢痕的特点可概括为3P:Pale(苍白)Planar(平坦)Pliable(柔软)

2瘢痕评价烧伤瘢痕指数(theBurnScarIndex,VancouverScarScale)是根据瘢痕的柔顺性血管化程度厚度及色素沉着情况来判断瘢痕指数有助于指导作业师评估瘢痕成熟阶段,及其瘢痕处理的效果瘢痕的大小(长度幅度高度)色泽以及给予后的色泽硬度等相关评价(见表16-3-2)经过植皮手术的病例,还要对植皮片的形状边缘的瘢痕状况进行评价

在搬运患者时患者的头部应当置于什么方

表16-3-2瘢痕的评价

③筒状绷带加压法(图16-3-3):用于伤口表面可承受一定压力时,弹力绷带和压力衣之间的过渡时期3岁以下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尤为适用这种绷带为长筒状,有各种规格,可直接剪下使用,根据选择尺寸不同,压力分为低压力(5~),中等压力(10~)和高压力(20~)

图16-3-3筒状绷带加压法

制作材料(a)海绵:其特点是柔软,产生的剪切力小,价格便宜,但在压力下易变扁平,不能提供足够的局部压力

(b)塑料海绵:其特点是富有弹性,能增加局部压力缺点是质地硬,易增加剪切力,且价格昂贵,偶尔会产生过敏但因其易于在高温下塑形,并能根据瘢痕进展改变外形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c)弱力胶:其特点是极易塑形但因其价格昂贵,当瘢痕进展时,不能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且不能调节或加以改制,临床上较少使用

(d)硅酮啫喱:许多临床研究证实,硅酮啫喱能较好地抑制或预防瘢痕的增生,促进瘢痕的成熟因其伸展性与皮肤接近,覆盖在瘢痕处不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另外,该物成分稳定,细菌不易通过,如保养得当可持续使用半月以上但切忌将其覆盖在未愈合的创面上

制作步骤(a)根据需加压的部位和形状,确定所需压力垫;(b)用透明塑料画出瘢痕的形状并确定压力垫的大小和形状;(c)将确定好的形状画于压力垫材料上;(d)通过加热塑形或打磨出所需形状;(e)如用于关节部位,则需在表面用刀割出缺口以保证关节的正常活动注意事项压力垫的大小与形状要视瘢痕的情况而定,既要能覆盖瘢痕表面,同时要考虑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使压力减低,太小在活动时不能完全覆盖住瘢痕压力点的外部加用棉质套,以减少过敏次外,压力垫有自己的固定系统

在中,下述几个问题应值得注意

◎压力垫必须完整地覆盖整个瘢痕:对于大瘢痕区,使用整块垫;对于相隔较远的散在瘢痕,可使用碎片;对于增生性瘢痕,要盖住边缘外3~4mm;对于瘢痕疙瘩,为了避免向外生长应盖住边缘5~6mm

◎身体凸凹面问题:曲率半径很小的骨性突起应避免太大的压力,如尺骨桡骨突对于凹面应将其充填并确信压力垫完全与瘢痕接触按常规在其顶部放上垫子,使瘢痕真正受压(图16-3-5)

a填充门面

b建立曲度

图16-3-5凸凹原则

◎边缘斜度:采用斜度不同的边缘对瘢痕的效果不同(图16-3-7)斜度小的边缘处压力(图16-3-7a),适用于放置压力衣开口处,因为在该处压力衣产生的压力较弱,衣垫有互补作用边缘斜度大的垫下压力是均匀的,由于边缘处压力衣接触不到皮肤,避免了正常皮肤受压(图16-3-7b)

图16-3-7不同斜度下的压力垫边缘压力示意

◎躯干压力垫(图16-3-9):腹部背部腋部臀部

图16-3-9躯干压力垫

◎下肢压力垫(图16-3-11):腿部膝部踝部足背

图16-3-11下肢压力垫

(3)压力的作用压力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瘢痕增生:压力可有效预防和增生性瘢痕

2)控制水肿: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3)促进塑形:可促进截肢残端塑形,利于假肢的装配和使用

4)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通过控制瘢痕增生可预防和因增生性瘢痕所致的挛缩和畸形

5)预防深静脉血栓:压力可预防长期卧床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6)下肢静脉曲张:可预防从事久坐或久站工作人群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4)压力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重要病理改变:为血管扩张,胶原纤维增生,排列杂乱,成螺旋状或结节状压力的主要作用在于:当局部压力达到133~20kPa(10~)时即会造成缺血,使螺旋状胶原重新排列,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氧分压下降,血管数量减少,管腔变窄,内皮细胞,核破碎等,造成缺血,限制了瘢痕增生;缺氧状态下承担细胞生物氧化功能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使成纤维细胞增生受阻,生成胶原纤维的能力大减;缺血后α-M球蛋白减少有利于胶原酶的出现,从而胶原纤维;缺血后合成粘多糖的酶减少,水肿减轻,减少了粘多糖的沉积与合成,使胶原生成减少,瘢痕减轻取加压与未加压的瘢痕进行光镜与电镜观察,效果截然不同(见表16-3-3)

表16-3-3增生性瘢痕加压与未加压学比较

3)长期使用:对于可能增生的瘢痕,从创面基本愈合开始,持续加压至瘢痕成熟,一般需1~2年,甚至3~4年另外,长期使用也指每天应用的时间长,每天应保证以上有效压力,只有在洗澡时才能解除压力,每次解除压力时间不超过30~

(8)弹力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1)弹力绷带:适用于身体各部位,包扎时由的远端缠向近端,开始应用时压力不宜过大,待患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压力

2)弹力布:由含有橡筋的纤维织物织成布料,裁剪后制成套状应用,具有较强的弹性,而且弹性持续时间较长,耐用但纤维织品较厚,表面粗糙,欠柔软,初愈的创面表面垫一层纱布为宜,避免蹭破初愈的上皮

3)弹力服:利用具有一定弹力和的尼龙类织物,使用双苯二乙二脂纤维及含有88%以上聚氨的长链聚合体纤维组成的珠罗纱立体织物,制成的Jobst弹力服面罩背心短裤等,由于纤维细,薄而软,穿着既合体又轻便,但弹性不如弹力布大

4)弹力套的戴法:初愈的创面皮肤较嫩,内层敷1~2层纱布再戴弹力套,平铺后尼龙搭扣黏合加压原则上实行连续加压,切勿在睡觉时,这样会把白天加压的效果抵消为使体表凹陷部位亦能均匀受压,需在弹力套下放置压力垫,例如,聚乙烯树脂海绵硅酮胶泡沫或纱垫等软垫或硅酮硬垫硅酮弹性垫等

为了加压的良好效果,应在瘢痕未之前开始加压;压力一般为33kPa();加压应持续,除漱洗以外不要,6~12个月

头面部:头面部瘢痕的加压,是采用透明塑料面罩或弹力头套在眼鼻口部开窗,若眼睑不能闭合,需加眼罩,以湿润角膜弹力头套是用尼龙织物裁制而成,套紧整个头部,在眼耳鼻处开窗于凹凸不均空隙处加垫(如图16-4-18)颈部:颈矫形器,可采用由垫棉花纱块的石膏颈围,用热塑夹板制成颈前矫形器,上达颏部和下颌内缘,依颈部的角变塑形,至颈下方呈凸向前的边缘用宽带在夹板后方扣紧固定于颈部(如图16-3-19)腋部:将肩关节固定于约~外展外旋的位置腋部矫形器(飞机架)可用热塑全接触夹板,对腋部也施加压力,用带子固定(如图16-3-20)肘关节:肘窝瘢痕挛缩,易发生肘屈曲和前臂旋前畸形宜使用掌侧肘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伸直及旋后位,外加人字形绷带包扎夹板只于夜间睡眠时应用,白天可解除夹板能锻炼(如图16-3–3-22)躯干:用弹性包扎压力衣均可很好地控制瘢痕,但肩胛间区和臀皱褶处例外应用压力衣时,应加入弹性垫子,用缝线固定,增加局部体表压力,以控制和肥厚瘢痕

臂和腿:呈圆柱状,穿裁制的压力衣可控制瘢痕可于压力衣下加穿紧身关节屈侧有瘢痕挛缩倾向者,应使用矫形器

髋关节:髋关节固定在伸直并外展15°~20°位置俯卧位可帮助减轻屈曲挛缩

膝关节:使用膝后全接触伸展夹板,加弹性包扎,将膝部固定于伸直位只需在夜间固定,但若膝部不能全伸直,应全日应用,只于锻炼期间除去夹板(图16-3-23)踝关节:使用长(包括膝)或短(达膝远段)背侧夹板用绷带包扎固定于夜间或加上白天制动期间使用锻炼时,需做踝关节背伸跖屈足内外翻运动(图16-3-24)足部:足底烧伤很少形成肥厚瘢痕足背烧伤瘢痕,可致足背屈或拇过伸畸形,宜于夜间使用足背全接触夹板足底瘢痕可引起拇趾屈曲畸形全足有烧伤瘢痕需用小腿-足全接触前后夹板,加压力包扎,夜间或非锻炼期间予以固定

图16-3-18弹力头套

以上就是与烧伤的处理可分为几个阶段?相关内容,是关于烧伤的处理可分为几个阶段?的分享。看完烧伤病人转运时头在后的原因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运动会救护常识

运动会救护常识 1运动会急救知识

预防抽筋的方法: 1 2长时间运动之前、中、后,皆须有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

3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如钙、镁)和电解质(如钾、钠)。矿物质的摄取可从牛奶、优格、绿色叶类蔬菜等食物中摄取,电解质可从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饮料中获得。

4 太紧或太厚重的衣服从事运动或工作。 5运动前检查保护性的贴扎、护套、鞋袜是否太紧。

6运动前做充足的准备运动和伸展操。 7冷天运动后须做适当的保温,如游泳后应立即将泳衣换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以放松的心情从事运动或工作。 9晚上睡觉时易抽筋者,在睡觉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不做过度的练习。 11运动前对易抽筋的肌肉做适当的 。

在抽筋的处理方法上,可分为两部份,一为急性期的临时处理,一为治本的处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发生时的处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 ,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讯息放松抽筋的肌肉。

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短时间的肌肉抽筋经过处理后即可回到比赛场,但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时间很长,则可使用热敷或冷敷的办法来减轻疼痛,或局部的喷洒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很有效。万一很容易再次发生抽筋,则需考虑肌肉是否过度疲劳、或脱水,前者则必须停止活动休息,后者则需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发生抽筋者必须先了解自己的一些〃历史〃,例如了解饮食的习惯、平日运动(工作 )量对自己产生的压力量、抽筋的部位、发生抽筋时的天气状况等,摔角、自由车、或剑 术选手所发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经从事的运动种类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须了解的项目。将所有的了解综合后,找出抽筋的原因,针对原因做预防改善,方能解决抽筋的问题。

若你经常性的发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 ,那你则须小心处理,请教医生做彻底的检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并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遇到了急症病人,采取什么样的 好?用哪些搬运方法转送安全?途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应该了解的。

一般说来,对急症病人,应该以平卧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再根据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

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头部可适当垫高,减少头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或痰液污物顺着流出来,不致吸入;再如对外伤出血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将其头部适当放低些;至于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畅。 当把病人从床上拾到担架上时,动作应该轻柔协调,尽量减少病人的劳累和痛苦。

对于各种外伤病人,在搬动时要注意对伤处的保护,如骨折的肢体应有人专门扶持,脊椎骨折时要使其背部保持平稳;头部颅脑外伤者,要有人专门包头避免晃动。 抬担架上下楼梯时,应当尽量保持水平位置。

在转送途中,对于危重病人应当严密注意其呼吸、脉搏清理、通畅呼吸道。天气寒冷时,应注意病人的保温,可就地取材,以毛巾、大衣或被子包盖好病人身体,令其安静休息;如衣服受湿时,有条件时应尽快换上干衣服 到了医院后,应介绍病人的病情以及救治情况,供医生参考。

在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尽量不要用拖拉机转运伤病员。因为拖拉机的噪声大易引起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对于破伤风、脑炎、妊娠子痫等病人,可以引起抽搐。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

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

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

2急需校运会的急救小常识

1发热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

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2在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

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

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原则使用得当,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致残。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

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

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

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

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

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

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3 因体温计引起的最常见问题是体温计破碎后是否能够引起中毒。

毒性: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产生毒作用。但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汞进入人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 紧急处理:体温计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

如无损害,不会产生危害,故对接触者也不用作特殊处理。对有皮肤刺伤者,如汞进入皮下则需要及时处理,须请外科医生清创。

如汞进入消化道,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4这个问题麻烦你具体写清,谢谢。

5冷疗的禁忌: 1、血液循环不良时,用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组织变性及坏死。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时,用冷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不用冷。因用冷会使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加重组织损 伤,且影响伤口愈合。

4、冷疗的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 (2)心前区 (3)腹部 (4)足底 6口服硫酸损伤部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立即出现口、咽部、胸骨后及腹部剧烈烧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烂、溃疡,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呕血,呕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 严重可发生喉水肿或胃肠道穿孔,肾脏损害。

治疗:1避免洗胃;2饮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3抗休克:输液,止痛,防止食道狭窄。 强碱、氢氧化钠、浓氨水 注意: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

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

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3急需校运会的急救小常识

1发热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

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2在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

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

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原则使用得当,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致残。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

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

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

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

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

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

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3 因体温计引起的最常见问题是体温计破碎后是否能够引起中毒。

毒性: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产生毒作用。但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汞进入人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 紧急处理:体温计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

如无损害,不会产生危害,故对接触者也不用作特殊处理。对有皮肤刺伤者,如汞进入皮下则需要及时处理,须请外科医生清创。

如汞进入消化道,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4这个问题麻烦你具体写清,谢谢。

5冷疗的禁忌: 1、血液循环不良时,用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组织变性及坏死。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时,用冷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不用冷。因用冷会使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加重组织损 伤,且影响伤口愈合。

4、冷疗的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 (2)心前区 (3)腹部 (4)足底 6口服硫酸损伤部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立即出现口、咽部、胸骨后及腹部剧烈烧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烂、溃疡,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呕血,呕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 严重可发生喉水肿或胃肠道穿孔,肾脏损害。

治疗:1避免洗胃;2饮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3抗休克:输液,止痛,防止食道狭窄。 强碱、氢氧化钠、浓氨水 注意: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

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

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4运动会的医疗常识,急救急救

1,可以用创口贴,因为创口贴可以防止因酒精被洗掉后的细菌再次感染

2,不去医院首先你要确保你自己能无菌的换药,去买几个一次性的无菌换药碗,一瓶碘伏,一些一次性换药镊子,一些无菌的棉球要确保在高压消毒失效日期前,否则没用,或者是无菌的棉签,在加上一些无菌纱布,几卷绷带,换的时候先在换药碗里倒点碘伏,然后泡点棉球,然后在泡几块纱布,首先用棉球消毒,然后用镊子夹住你泡的纱布盖在伤口上 盖一块够了 然后在盖2快没有泡过的,不要用手去碰,最后绑上绷带或贴上胶布 一天一次。另外口服点抗生素把 头孢2代就可以了3,碘伏,棉球,纱布绑带,头孢4,跑步后如果大量出汗就喝点盐水,盐水喝的只要不是感觉特别咸就行了,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如果跑完步后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就可以放点葡萄糖,比例没有什么严格的,合自己的口味就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5一些简单的急救小知识/急用啊

急救知识 户外运动受伤在所难免,但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以减轻受伤的后果。

特此,把急救员学习时的笔迹陆续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帮助。

如何紧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4000亳升。

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出血的特点 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危险性小。 (二)出血的种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 (三)失血的表现 失血量达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不降或测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图1-1)。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

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动脉止血: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处可触摸到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用两手的拇指重叠施以重力压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动脉出血。

⑧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 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动脉止血: 将伤指抬高,可自行用健侧的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伤指指根的两侧。适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压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垫子,放在伤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度。伤口有碎骨存在时,禁用此法。

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向血。 3、加垫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窝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屈曲的肝体紧紧缠绑起来。

②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把上臂紧紧固定在胸前(图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长带子将腿紧紧固定在躯于上。

注意事项: 有骨折和怀疑骨折或关节损伤的肢体不能用加垫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痛。使用时要经常注意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血液循环完全被阻断,要每隔一小时左右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钟,防止肢体环死。

4、止血带止血: 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损伤无法再复原时,才可用止血带。

因止血带易造成肢体残疾,故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止血带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两种,如果没有止血带时亦可用宽绷带、三角巾或其他布条等代替以备急需。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 先在缠止血带的部位(伤口的上部)用纱布、毛巾或受伤者的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两圈,并将止血带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绞紧止血: 在没有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手边现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缠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缠绕部位用衬垫垫好,用力勒紧然后打结。

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将棒固定在肢体上(图1-15)。 ③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当,也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环死、急性肾。

6运动员急救知识: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哪些

抽筋在运动生理学上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体育锻炼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

运动员小腿抽筋的原因:

(1)体内失盐过多。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身体大量出汗使体内盐分失去过多,破坏了体内电解的平衡,由于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引起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而使肌肉发生痉挛。

(2)肌肉收缩与舒张失调。运动中,由于肌肉快速连续收缩,放松的时间太短,破坏了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协调关系,引起肌肉痉挛。这种强烈收缩抑制舒张的痉挛情况在肌肉疲劳时更易发生。

(3)冷 。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受到寒冷 的时候,常引起肌肉痉挛。

发生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有的缓解后,仍有不适感并易再次发生痉挛。

肌肉痉挛发生时,一般通过慢慢加力、持续牵拉的方法,就可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消除疼痛。小腿抽筋时,可平躺地上,用异侧手抓住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拉;也可平坐或仰卧,伸直膝关节,同伴双手握其足部抵于腹,痉挛者躯干前倾适度用力,同伴用手促其脚背缓慢地背伸,同时推、揉、捏小腿肌肉,就可以使痉挛缓解。

头部创伤

目标:观察伤者,并送院诊治。

一、如有不省人事,参看"不省人事"。

如有伤口流血,参看伤口的处理。可压迫相应区域供血动脉止血。

如情况严重,应即送院治理。

如有呕吐,摆复苏体位。

二、头伤后四十八小时,若有以下现象,应速往医院检:-

甲、头晕及呕吐;

乙、头痛;

丙、颈痛及僵硬;

丁、神智不清、语无伦次或部分身体失控;

戊、昏睡

休克

目标:检定和救治休克,送院治理。

一、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如每分钟超过一百次,都是休克的象徵。

二、处理休克的一个方法是将伤者双足提高,增加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

三、保持伤者温暖。

四、立刻通知医生或送往急症室诊治。

骨折

目标:固定伤肢,以减轻疼痛;尽速送院。

一、观察骨折部位:

(1)无法正常活动,疼痛会随活动或触动而增加,伤处肿起,随后出现瘀血为闭合性骨折。

(2)无法活动,可见断骨端,为开放性骨折。

二、若有休克或呼吸受阻症状,应先处理。

三、除非处境对生命构成危险,否则不应随便移动伤者。

四、如有伤口,可用清洁纱布或敷料覆盖及包扎。

五、固定折骨:稳定及扶持折骨之上下位置,用木板或竹竿固定断骨位,长度以超过上下两关节为原则,再用绷带包扎,将伤肢与躯体绑住。

六、立即送院治理。

流鼻血

目标:止血;减少血液倒流

一、让伤者坐下或站著,切勿躺下,头稍向前倾。

二、劝他用口呼吸,以手稍为用力捏住鼻部软骨。

三、要他吐出口中的血液,因为吞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

四、若大量流血,应立刻送院诊治。

五、如小量流血,十分钟后放松压力,若仍然出血,再压十分钟。暂时不要让伤者抬起头来。

六、如果三十分钟后,仍不止血,应送医院治疗。

触电

目标:脱离电源;尽快送院。

一、迅速截断电流,才可接触伤者。

二、如不能切断电流,可用竹、木或木椅等绝缘物件把伤者与电源分开。

三、检查伤者状况,若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刻施行心肺复苏法。

四、迅速通知救伤车送院救治。

中毒

目标:稀释毒物;尽快送院。

误服药物或化学品

徵状:呕吐、腹痛、抽筋、神智不清、昏迷、呼吸困难、口角留有沾污痕迹。

一、若伤者清醒,误服物确定为腐蚀性物品,禁止洗胃,可让他喝鲜牛奶或蛋清等润滑剂,防止吸收。

二、若伤者失去知觉,切勿给他任何食物或饮品,以免食物或液体流入呼吸道。

三、连同致毒物质和呕吐物样本一同带去医院,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向。

四、若十二小时后才呕吐或腹泻,仍要多饮水,并从速求医。

煤气或石油气中毒

一、用手帕掩盖自己的口和鼻,或忍住呼吸。

二、打开所有门、窗,切勿开关电器或燃起火种。

三、把燃气供应关闭。

四、将伤者移至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五、到安全地通知救护车。

六、若伤者呼吸停止,应立刻施行人工呼吸。

窒息

目标:设法清除阻塞物;尽快送院治疗。

症状:呼吸困难、面部充血或变为紫蓝色、咳嗽。

一、除去伤者口中物,如食物碎屑、假牙等,鼓励他咳嗽。

二、伤者或站或坐,协助其弯腰使头部低於肺部,用手掌大力拍他的肩胛骨之间,可连续做四次,使堵塞物自行排出。

三、如果已见到堵塞物在口腔内,但又咳不出来,可以用手指将之挖出。

四、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

不省人事

目标:保持呼吸道畅通;赶快送院治疗。

一、将伤者以「复原卧姿」躺下,以防止舌头阻塞喉部,亦可令呕吐物容易流出。

二、保持空气流通,解松伤者的紧身衣物,如颈喉纽等。

三、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中物体,如食物、呕吐物、容易松脱的假牙等。

四、检查呼吸、脉搏、清醒程度及受伤情况。若呼吸及心跳停止,即施行心肺复苏法。

五、处理严重的伤口。

六、安排送院。

七、不可给予饮食。

八、继续观察清醒程度的变化。

小儿痉挛

目标:在发作时,加以保护;在发作后刚恢伤意识时,加以照顾。

一、癫痫或小儿痉挛发作时,应注意不可让他撞伤头部。

二、若牙关咬紧时,决不可强硬撬开,以免造成伤害。

三、不要企图强行停止抽搐,因为通常抽搐会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

四、尽可能解松病人衣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五、抽搐停止后,一般会进入昏睡状态,清除伤者口内的呕吐物或假牙等。

六、将伤者半侧身伏卧。

七、速送院诊治。

八、伤者清醒后,因抽搐时消耗体力甚大,所以应让他休息。

肌肉抽筋

目标:使肌肉松弛,减少抽筋。

手抽筋:

一、慢慢拉直患者的手指。

二、然后轻轻按摩。

大腿抽筋:

一、将膝部拉直。

二、一手放在脚跟下,抬高腿部。

三、另一手按压膝部,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

小腿抽筋:

一、小心伸直膝盖。

二、轻轻抬起腿部,将脚掌向上屈,慢慢压向小腿。

三、轻轻按摩抽筋的肌肉。

脚抽筋:

一、将脚趾拉直。

二、轻轻按摩脚部肌肉。

请添加详细解释

首先来学习心肺复苏体位,从这个体位的形态上看,也可以直观的称之为仰卧位。如果伤病员意识不清且处于俯卧位,在做心肺复苏时应将其翻身为仰卧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以便于检查呼吸。处理方法如下:1救护者跪在伤病员一侧,将伤病员近侧上臂向上伸直,将远侧足部搭在近侧小腿上。2救护者用一只手承托伤病员颈,用另一只手伸到远侧腋下,将伤病员翻转成侧卧位,再缓慢转成仰卧位;3将伤病员伸直的双侧上肢放回体侧,要注意的是,翻转时应保持伤病员的头颈和脊柱成一直线。此外,如果怀疑伤病员有颈椎损伤时,应尽量使伤病员处于仰卧位,并减少移动。伤病员经过心肺复苏后,呼吸心跳恢复,或伤病员只是意识丧失,呼吸心跳正常。为防止舌后坠或误吸,应将其翻转为复原体位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正确答案)

D俯卧位

如今,脊髓病变的发病率很高,一般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脊髓病变这类疾病的危害比较大,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瘫痪的可能,面对脊髓病变的出现,患者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可是很多患者由于发现脊髓病变比较晚,耽误了治疗时机,那么,脊髓病变有哪些明显的症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脊髓病变这样的疾病是生活当中困扰人的一种严重疾病,这样的疾病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可是对于疾病我们不要忽视治疗,因为疾病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了解脊髓病变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1、脊神经根受压症状:

常因一或多条脊神经后根受压而产生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当活动脊柱、咳嗽、喷嚏时可引起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获减轻,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有重要定位诊断意义。硬脊膜炎、髓外肿瘤尤其是神经纤维瘤和各种原历引起的椎管塌陷,根痛常较突出。在根痛部位常可查到感觉过敏或异常区,倘功能受损时,则可引起节段性感觉迟钝。如脊髓病变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时,可刺激和损害脊神经前根,引起节段性肌痉挛和肌萎缩。

2、运动障碍:

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脊髓病变表现为由受损前角支配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当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引起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的痉挛性瘫痪一瘫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皮肤干燥、汗液少,趾(指)甲粗糙,肢体水肿。腰骶髓以上的慢性压迫病变,早期排尿急迫不易控制;如为急剧受损的休克期,则自动排尿和排便功能丧失,以后过渡至大小便失禁。腰骶髓病变则表现为尿、便潴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29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