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应该怎样预防可避免危害出现?

拇外翻应该怎样预防可避免危害出现?,第1张

在现在这个 社会 上,很多的女性朋友都爱穿高跟鞋,穿尖头高跟鞋可以很好地体现女性的美,然后在美丽的外表之下,脚踇指正在承受着折磨,长期穿尖头高跟鞋的人很容易引起踇外翻,踇外翻的危害很多,会造成脚拇指变形、脚痛,严重的可能走不了路,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踇外翻呢?

第一、预防踇外翻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减少穿尖头高跟鞋的频率,甚至是丢弃尖头高跟鞋。 我们在选择鞋子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和我们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鞋子头尽量宽一些,防止脚踇指受到压迫,而且高跟鞋的鞋跟不要太细,最好是在鞋店试穿一下,选择自己脚最舒服的鞋子。

第二、尽可能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是行走。 长时间站立或者是行走都可能会造成踇外翻,所以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懂得让自己的脚得到休息,在长时间行走之后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休息的时候可以翘起脚尖,活动小腿,让脚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三、每天在脚劳累了一天之后,可以在睡前泡泡脚。 泡脚的水一定要是温水,不能过热也不宜太凉,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入一下泡脚的药材,可以较好地缓解脚疲劳和组织痉挛,泡完之后还可以进行足部按摩,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足部压力,这样可以较好地预防踇外翻。

拇外翻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拇趾向外倾斜的足部畸形。足拇趾外翻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还是很常见的部疾病。拇外翻多是双脚同时发病,偶尔有单侧特别严重的。

据研究,拇外翻的发病原因多和女性穿高跟的尖头鞋有明显关系。也有人认为和足部骨骼结构的缺陷有一定关系。拇外翻其症状有轻有重。轻者在第一跖骨头内侧可形成一骨赘,因反复摩擦,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形成拇囊炎,很多患者都是以拇囊炎发病来就诊的。

晚期的拇外翻患者其第二足趾可被向外倾斜的拇趾挤向背侧,形成垂状指。严重影响着患者得日常生活,所以预防非常重要。

1如防治扁平足、不穿跟高头尖的鞋子。

2对于拇外翻较轻的患者可以第一和第二足趾之间夹棉花,夜间可以在拇趾内侧绑一直板来矫正踇外翻畸形。应用专门针对拇外翻的矫形器也是很方便的。

3对于畸形较重,疼痛明显的拇外翻患者还是要及时手术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带来更大的损害。

就目前的拇外翻矫形手术水平来看,可以说良莠不一。所以我想如果想通过手术治疗,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去做,否则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经常穿高跟鞋的人的拇趾可能会外翻。因为穿高跟鞋的时候,脚趾常挤压在一起,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脚趾处于畸形的状态。那么,如果脚趾拇指外翻,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因为穿高跟鞋而导致脚趾拇指外翻的,需要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脚趾在受到挤压后,需要让脚趾有一段缓和的时间。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可以用热水泡泡脚,使脚趾放松。虽然这些措施对缓解脚趾外翻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对于长期受到挤压的脚趾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如果脚趾外翻者还继续穿高跟鞋的话,可能会导致增生的骨头变大,需要到医院进行切除。长期穿高跟鞋不但会使脚趾外翻,还可能会使得小腿变粗或者浮肿。这是因为穿高跟鞋时,小腿肌肉处于紧绷的状态,从而导致肌肉产生。

脚趾外翻者可以通过矫正的方法来矫正该畸形。对于轻微外翻者,可以做赤足运动。赤足运动是矫正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加强足底肌肉力量,还可以延缓拇外翻恶化程度。另外,患者需要了解一些矫正的知识,也需要了解防止脚趾外翻加剧的措施。为防止外翻加剧,可以向内侧掰动拇趾。轻度脚趾外翻者可将棉垫夹在第1、2趾间,然后在晚上的时候,可以通过拇趾内侧夹板使得拇趾逐渐变直。

脚趾外翻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尽可能不要穿高跟鞋了,以免加大脚趾外翻的程度。矫正的道具有矫形鞋或平足鞋垫,脚趾外翻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矫正。长期配戴矫正器(比如:拇外翻矫正器)对于治疗拇外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骨骼静态的情况下使用拇外翻矫正器,效果相对来说较好。所以矫正器一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使用。可能第一次使用矫正器的时候,会感到轻微的疼痛,这是效果反应。

总结一下,脚趾外翻者不能经常穿高跟鞋,以免外翻程度加大。矫正这种畸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手法矫正、穿矫正鞋、使用矫正器等,选择什么方法矫正,主要是根据外翻的程度而定的。若外翻程度较大,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

踇外翻,女性常见。

形成原因:

1、遗传。2、足部不正确受力。3、不当运动。4、鞋不合适。

常见危害:

足形改变,影响美观、疼痛、足和下肢力线改变、影响步态、改变体态。

分四个阶段,根据经验,第一和第二阶段通过手法纠正和功能训练效果理想,第三、四阶段如果疼痛或严重影响行走,需手术治疗,但后续仍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踇外翻矫形器是被动矫正,当摘下矫形器,即打回原形。

纠正:

1、牵伸紧张的肌肉:踇收肌、踇长伸肌、踇长屈肌。

2、强化无力肌:踇展肌。

3、分离踇趾,重建足横弓。

预防:

1、早发现,早纠正。

2、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

3、尽量少做会导致踇外翻的动作。

4、学会正确步态。

5、重点强化踇展肌。

踇外翻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脚趾大骨节病,它不但引起脚趾的疼痛,主要是影响美观。特别是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夏天都不能漏出脚指头来,需要穿着包裹严实的鞋子。很多人向我咨询这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避免它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有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下面留给大家说一下。

踇外翻是指踇趾在第一趾跖关节处向足的外侧过度倾斜,因此而产生畸形,难以自行矫正,局部疼痛逐渐加重,影响穿鞋,步行困难。

要想预防踇外翻畸形的发生,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发生原因。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遗传。差不多有一半的患者有遗传因素。可以看出来遗传在这个病中占的比例有多高。这也是我们没法左右的。

2高跟尖头鞋。这是踇外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同学的前面为三角形,高跟站立时,前足被迫进入狭小的三角区域,鞋子迫使踇趾外翻并略外旋,加快了变形。

3长久站立和行走。加重了这个部位的磨损和退变。

4足部各种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破坏关节并半脱位,使踇趾外翻。

1疼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也是治疗的主要依据。可以是大踇脚指头根部疼痛,也可以是胼胝体疼痛。

2畸形。踇外翻畸形,踇趾内侧增生,踇趾脱位向外侧移位,到第二趾的下面。严重影响观。

3胼胝体,因为长期挤压磨损,容易产生胼胝体、鸡眼和脚垫等。不但不好看,主要是疼痛。

1别再挤压它,穿宽松柔软的鞋子。2局部可以烤灯、热敷、艾灸等理疗方法,减轻疼痛症状。3锻炼踇趾内侧肌肉力量,减缓它的外翻。4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缓解疼痛。5严重的只能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

大家知道了踇外翻畸形的病因,对于预防就可以比较好的理解了。

1不穿高跟尖头鞋。减少对脚的直接压迫。2锻炼足部肌肉力量,特别是内侧的力量,维持平衡,防止外翻。3在疼痛的踇趾内侧放置垫圈,减少摩擦和压力。4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5夜间佩戴矫形器。6积极治疗引起能它的相关疾病。

对于踇外翻畸形的先天性因素我们没法预防,但是可以积极面对,采取好的办法来减缓它的发生,或者预防它,不让它发生。为了美丽和 健康 ,就要持之以恒,放弃一些东西。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拇外翻

拇外翻,在医学上也被称为拇囊畸形,即:第一跖骨内翻+拇指外翻。从形态上看,拇外翻是指大拇指向外半脱位,同时第一跖骨向内移。

二、拇外翻的原因

三、拇外翻的预防训练

1松解紧张的肌肉

滚压足底筋膜:60s

2拉伸小腿三头肌

15s/次,3次,间歇5s

3强化薄弱的肌肉

部位:足底肌群

动作要点: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患者足趾尽力抓地,足弓隆起并在末端保持。

动作数量:20-30s/次,3-5次,间歇60s。

4加强小腿三头肌

动作要点:调整身体重心来调整强度患侧膝关节伸直,脚后跟尽量上抬

动作数量:15-20次/组,3-5组,间歇30s

你好,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出现在中老年女性的足部,跟平时穿高跟鞋、尖头鞋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避免拇外翻的出现影响 健康 ,建议大家平时尽量穿宽松舒适的鞋子,如果是上班需要的话可以在办公室里备一双舒适的鞋子,穿高跟鞋累了要让自己的脚放松,如果出现脚部疼痛现象,请及时就医。

       病人患有脚外翻的病症,发病的因素有先天性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继发性的因素。如果婴幼儿或者儿童出现这种病症,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采用传统的中医手法进行局部的按摩纠正,可以采用拔伸牵引法,局部揉搓法,肌肉提捏法等进行治疗。治疗以后需要佩戴纠正支具进行固定,同时也可以辅助应用局部的电刺激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的疗效。如果成人出现脚外翻,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采用手术的治疗,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切开纠正,术后也需要佩戴纠正的支具进行固定,要嘱咐病人进行早期的踝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出现关节强直。

       足外翻又叫外翻仰伸足,是指儿童足跟轴向外偏斜,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足外翻是因为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小腿中点、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点连线呈型。另外,足外翻还会会引发踝关节外翻变形。在站立时, 后跟倾斜过多 增加内侧足弓压力, 出现扁平足,X型腿影响步态。

       足外翻的自我矫正:矫正鞋垫,最直接的方式,只有有穿鞋就可以调整腿部生理力学,调整步态。拉伸小腿三头肌。拉伸胫骨前肌。感觉有牵拉感时,保持10到30秒,拉伸2~3组。胫骨后肌锻炼,胫骨后肌的功能是:足内翻和足趾屈,可以找一个弹力带在网上根据教学视频进行自我矫正。如果感觉效果不明显或者觉得外翻得非常严重的话,就要及时的到医院寻找医生进行矫正治疗。其实更多的还是要要靠我们平时自我调整走路的姿态及姿势进行改变。

肱三头肌的锻炼方法 1上臂三头肌—臂屈伸 起始姿势 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或两手合握一个哑铃。将其高举过顶后,屈肘,让前臂向后下垂。全身直立或坐在凳上。 动作过程 两上臂贴近两耳,保持竖直,不摇动。收缩三头肌,逐渐伸展肘关节,把前臂向上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三头肌彻底收紧。静止一秒钟,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使三头肌尽量伸展。 呼吸方法 挺伸前臂时吸气,屈降时呼气。 注意要点 挺伸前臂时切勿摆动上臂。 2上臂三头肌—俯身臂屈伸 起始姿势 向前屈体,单手握哑铃,另一手撑开或一手扶膝后腿上,让握铃的上臂贴靠身侧,与上体平行。屈肘,让前臂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 上体和上臂保持不动,收缩三头肌,把前臂向后上方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同时彻底收缩三头肌。静止一秒钟,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 呼吸方法 挺伸前臂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挺伸前臂时尽可能勿使上臂上下摆动,臂部完全挺直后,还要把手腕往上抬,使三头肌收缩更彻底。 3上臂三头肌—卧式臂屈伸 起始姿势 平卧长凳上,两手反握或正握杠铃,向上举起,两臂和地面垂直后,屈肘下垂前臂。 动作过程 保持上臂不摆动,收缩三头肌,把前臂向上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静止一秒钟,彻底收缩三头肌,然后屈肘有控制地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充分伸展三头肌。 呼吸方法 挺伸前臂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挺伸和下垂前臂时,上臂要保持原位不摆动。 4上臂三头肌—直臂后抬 起始姿势 身体直立,两手反握或正握杠铃,置于身后。 动作过程 保持两臂伸直,将杠铃尽量向后上方抬起。最后,向上屈转手腕,并尽力收缩三头肌,静止一秒钟,下降杠铃到原位。放松三头肌。 呼吸方法 臂部后抬时吸气,回降时呼气。 注意要点 抬臂时,身体不可晃动,抬到可能的最高点屈转手腕,才能使三头肌彻底收缩。 5上臂三头肌—双臂胸前压棍屈伸 起始姿势 两手在胸前握一根连接拉力条的弯把,握距与肩同宽或稍窄或合紧。上臂贴靠两肋。屈肘,弯起前臂。 动作过程 保持上臂不动,收缩三头肌和前臂的肌肉,将弯把用力下压到臂部完全伸直。静止一秒钟,尽力收缩三头肌,屈肘,让弯把徐徐回到原位。 呼吸方法 弯把下压时吸气,缩回时呼气。 注意要点 弯把下压时,务必低到两臂完全伸直。上臂要固定不动。虽然前臂也需用力,但意念要注意三头肌的伸缩。 行肱二头肌训练时,我常想象自己的胳膊不断充血膨胀,以致涨满整个房子。这确实有点疯狂,但当你对某个东西望眼欲穿时,你总会觉得它比实际要大许多。下面我就谈谈肱二头肌的训练方法。 首先,我把肱二头肌弯举分为两大类,即自由式和受限式。做自由式肱二头肌弯举时,肘关节不和固定的平面相接触,如做正规的杠铃弯举和哑铃弯举。做受限式弯举时,肘关节靠在斜板或膝盖等可支撑肘关节的物体上,如肘关节放在膝盖上做哑铃弯举。 从训练效果上讲,还可把弯举分成另外两类,即练肌肉块和练线条的。杠铃弯举是练块的。练习时双手的握距与肩同宽。我通常借助身体的小小晃动来启动,然后就全凭肱二头肌的收缩来完成练习。当把杠铃弯举到最高点后,便慢慢下放杠铃还原。因为是反握,掌心向上, 弯举时手腕内旋,故能使肱二头肌的外侧耸起。 这个大重量的杠铃弯举我一般练5至8组,每组8至12次。究竟做多少,完全取决于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情况,如休息得好,恢复得好,就做满最高的组次。 第二个练块的练习是斜板哑铃弯举。斜板的倾角为45度。我喜欢倾角不大的斜板, 因这种斜板在动作还原时能使肱二头肌始终保持紧张。肌肉运动原理有一学说,肌肉开始收缩时的张力越大,参与运动的肌肉纤维就越多。就是说,此练习一开始就能调动肱二头肌的大部分肌纤维参与运动,因而有利于肱二头肌长块。练习时我尽全力伸展和收缩肱二头肌,哑铃重量是每组只能做8至12次。还原时放大哑铃的速度慢, 同时注意力全集中在肱二头肌的紧张上。练习仍做5至8组,是否增减也取决于个人感觉和前一天的休息情况。这两个练习一直是我练肱二头肌肌肉块的基本动作。每次训练课如果我能全神贯注,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我就不再做其它肱二头肌的练习了。 当练块动作使大量血流涌入肱二头肌后,我就直接进行刻划肱二头肌线条的练习。由于肱二头肌已完全活动开了,在做“集中精力”弯举(肘放在膝盖或斜板上)时,即可用顶峰收缩法。许多训练有素的健美运动员在做这个练习时易犯的错误是把肘部抬起,向上移动,上臂和地面保持垂直,把哑铃一直弯举到肩膀。这样做可能不大舒服,但却是练出肱二头肌尖峰的要诀。弯举时一定要让肱二头肌单独发力不能借力。 第二个练肱二头肌尖峰的动作是双臂哑铃交替弯举。弯举时,手要内旋,犹如要用小拇指去碰肱二头肌的外侧,这样可使肱二头肌极度收缩。这个练习可使你感到明显的烧灼感。而只有这样才能使肱二头肌外侧头耸起。这个练习我练5组,每组10次。如果只弯举而不内旋前臂,则肱二头肌仍能发达, 但却没有尖峰。练出巨大的肌肉块只打好了手坯,必须精雕细刻才能练成完美的肌肉形体。 以上四个练习是我练肱二头肌的全部内容。在组和组之间我还要伸展胳膊做扩胸运动,目的是减轻手臂血管的压力,加强臂部的血液循环。 一般情况下,每次训练课肱二头肌练20组,10组练块,10组练线条,每组做8至12次。 对胳膊很粗但却没有线条的人我就建议他只练那些刻划线条的动作。相反,如果需要长块则让他练三个长块的动作和一个练线条的动作。等到肱二头肌的块和线条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他就可以像我这样把练习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来练。 我每周练三次胳膊。如果你的胳膊比较差,建议你用韦德的优先锻炼原则,每次训练课一开始就练胳膊。我喜欢单独练胳膊,然后练背阔肌。练背阔肌的拉的动作对练肱二头肌是个很好的补充。你也可以一天练肱二头肌和背阔肌,另一天练肱三头肌和肩部。如果训练水平很高,耐力很好,则可试把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组合在一起练, 用超级组训练法则。采用这种练法还有一个要求,即训练时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所练肌肉上, 否则效果不好。 赛前训练我注重质量,减少组间休息时间, 尽力加快训练节奏。我好现, 交替训练很有效。我选四个完全不同的练习,分别练肱二头肌、小腿、背和胸, 各练一组, 中间不休息。然后马上重复做几个循环。 这样练, 每个部位的肌肉都有机会恢复过来。 同时能迅速、大量地消耗能量和多余的脂肪,雕刻出肌肉的线条。 在赛前的最后准备时,我常在肱二头肌训练间歇时站到镜子前绷紧肱二头肌,保持一、二分钟,甚至三分钟。这样为了适应比赛时肌肉造型的实际需要,因为练出肌肉块是一回事, 控制并展示肌肉块是另一回事。我反对初学者做过多的练习。我教初学者练健美, 要他们一个部位只练一个动作他们也承受不了每个部位五组以上的练习。如果一开始就练得很多,则不但会使他们分心,效率下降,更重要的是会使训练热情减退,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他们应学会为一点点进步感到满意。因为他们是初学者,身体和意志都很脆弱,应明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我在做集中弯举时, 常常双眼紧闭。这时我全神贯注,想象肱二头肌是这样巨大,像山峰般耸起。我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训练比平淡地完成一次次练习效果要好得多。这是用意念控制训练,是一种自我激励,能促使肌肉超常发挥其能力。肌肉的可塑极强,你想象不出它们的潜力有多么大。运用这种想象和苦练,我的肱二头肌终于练到了现在这种不可思议的程度。我的朋友乔韦德完全赞成我的这种练法。 肱二头肌强点关注 肱二头肌强点关注 无论是初练者还是有一定训练水平的健美运动员,对肱二头肌都极为关注。然而,要练好肱二头肌亦非易事,得花费一定的心思,下一定的功夫。 1、 布道(牧师)凳弯举 一般健身馆都有。人坐凳上,双臂搁在斜板上做弯举。此练习对肱二头肌前端嵌入肘弯的部分独具效用。 如果你的肱二头肌前端欠发达,或者肘弯处有较明显的空缺,那就说明要对肱二头肌前端进行针对性训练。 对布道凳弯举有不同看法,有种说法是手放到底对肘关节伤害大,所以胳膊不要伸直。而此动作最主要的功效就是锻炼肱二头肌前端的嵌入部分,不伸直胳膊根本就练不到。其实,只要你采用6—8RM的重量,注意力集中在肱二头肌前端,动作不过猛,就不会造成伤害。 这个动作最好用直杠和哑铃做,曲柄杠铃虽然抓握舒适,但无法像直杠那样使肘弯部分产生明显的张力。如果你已进入高级训练阶段,则不妨采用曲柄杠铃,不过那是锻炼整个肱二头肌了。 2、 一定要做哑铃弯举 哑铃弯举的最大好处是下放更彻底,不易借力,能孤立刺激肱二头肌。 杠铃弯举是双手握杠,弯举时上身会不自觉地助力,尤其是重量较大时。哑铃单手执握,助力轻微,交替弯举时静止的一只手还能起平抑作用,控制上身的摆动。 哑铃弯举形式多样,有站、坐、跪姿等,如站立交替弯举、坐姿斜板弯举、跪姿集中弯举等等。尽可能尝试不同形式的弯举,对全面发达肱二头肌有好处。 3、 采用固臂板 固臂板为一波状铝合金板,上面钉有皮带,可挂在脖子上,起固定双肘的作用。 不用固臂板,弯举时肘部会不自觉地后移,因力矩发生变化而使肱二头肌“偷懒”。若无固臂板,则可用靠墙弯举、前顶式弯举替代。前顶式弯举是指弯举时有意识地向前冲顶肘部,幅度不要太大,作用是抵消肘部后移的弊病。 4、 发力形式要有变化 弯举发力一般是上举2秒,下放4秒且控制动作。但这不是绝对的,变化一下发力方式,采用爆发式发力,对打破肌肉的适应性很有必要。李哈尼就是采用爆发式与节奏性想结合的发力方式。乔卡特甚至视这种发力方式为取胜法宝。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受伤,关键在于注意力非常集中和准备活动充分。 爆发式发力采用的重量更大,可以做更多次数,能使主练肌率先疲劳,所以应该尝试一下,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5、 别忘了肱肌 肱肌位于上臂二头肌与三头肌之间,状如压扁的香肠。 一般人对这块肌肉都不太重视,甚至根本不进行训练。 其实,发达的肱肌不但能使肱二头肌高耸,而且作为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分水岭”,对勾勒上臂的线条也有重要作用。练法是用哑铃做拳眼向前的“锤式弯举”,可以单臂做,也可以双臂同时做,另外可用一种中间呈环形的扣杠做(一种专门训练肱肌的杠铃)。 6、 训练间隔要因人而异 如果恢复能力强,则每周可练3次;如果恢复能力一般,则一周练2次较合适。 国外健美明星一周练1次的做法不可照搬,因为无论是肌肉的发达程度和训练强度等均无可比性。尽管他们每周只练1次,但他们平时其他部位的训练已对胳膊进行了有效的刺激。 已达中级以上水平的训练者,有时不妨像初练者那样,将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放在一堂训练课中训练,这样既可打破肌肉对分化训练的适应性,亦可使上臂各肌群发展更协调,并利于上臂全面充血,且保持较长的时间。 7、 必须充分恢复 训练后的恢复手段有热水浸泡、按摩、慢跑放松等,也可在单杠上悬垂放松。训练中则可在组间休息时轻捶、抖动肌肉。只有充分的恢复,才能避免疲劳积累。疲劳积累最大的坏处是使肌肉产生保护性抑制,这是怎么练也不见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充分的恢复,特别是采用按摩手段,可以使肌肉富有弹性,避免练出僵硬的“死疙瘩”。一旦肌肉僵硬,其发展潜力就会大受限制。

对于肩部的训练来说,侧平举是我们大家普遍的选择,简单有效,个人的泵感异常强烈。最常见的不过就是哑铃侧平举,杠铃侧平举。但是呢,同样的侧平举,我推荐大家还是选择杠铃片侧平举。

为什么呢?首先从受力点分析一下哑铃侧平举,需要我们着重思考的是双手握住哑铃,其他的动作细节和杠铃片侧平举都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使用哑铃侧平举的时候,由于用到了手的握力,所以减少了原哑铃的压力,从而削弱了压力对三角肌中束的精确传导。

对于职业的运动员来说,一般选取的重量至少是5千克,注意这个是杠铃片的重量,而非哑铃的重量,可能大家哑铃侧平举能够做到很大的重量,也有可能获得很大的泵感,但是目标肌肉却不是三角肌中束了。由于压力太大,其他的肌群会不由的发力,等你晃动身体时,动作已经变形了。

动作变形不仅仅完成不了对目标肌肉的刺激,严重的会导致肩部拉伤,因小失大。所以前期的重点不是可以做到多重,体会如何发力永远是最聪明的第一步。

从受力点来分析的话,正确的杠铃片侧平举,只是用到食指和中指,然后剩下的三指作为辅助,这也是和哑铃侧平举的最大不同。第一,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压力,由于是两根手指,所以不存在全握的情况,这也大程度的刺激到中束。虽然是食指和中指,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中指,它会精确把力传导到我们的中束。

由于重量的限制,建议大家把该动作放到热身或者是最后。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侧平举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可以运用上。

避免直立侧平举,这个动作要求略微的含胸和收腹。直立性侧平举,更多的是刺激三角肌前束,然而大多数人都会忽略对中后束的锻炼,而适当的含胸收腹会让更多的中后束肌群参与进来。

第三点就是侧平举的握法,一般的握法是拳心向下,建议大家在做杠铃片侧平举的时候,如果想要更多的刺激,将手腕逆时针转动90度,最后的效果就是小拇指在大拇指之上。

肘关节会微微外翻,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所有的力,都会在同一条直线上,特别是三角肌后束,受到的压力就约等于你选择的杠铃片重量。

本文旨在通过改变细节,来让三角肌中后束不再干瘪,变得更立体。如果各位觉得有用,那就运用在日常的锻炼中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61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