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注射部位图片说明

疫苗注射部位图片说明,第1张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接种。

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皮下接种。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接种 。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类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吟下缘处,在骼峪、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股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得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股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72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