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简介及详细资料

咏春拳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起源传说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历史版本。而发展至今的咏春拳实质上是经过历代咏春先师逐步发展完善而成。虽然有许多人认为咏春拳源自川滇边区,流行于福建,而扬名于广东佛山,但是由于文字资料的缺乏,有关咏春拳的历史只在民众中口头流传,再则就是野史小说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法就互有出入,故有关咏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

说法一:咏春拳的创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的实用功夫--咏春拳。之所以用"咏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如简单的一个"咏"字的右半边"永"字的点、横、折、竖、勾、挑、撇、捺,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

说法二:与清廷"火烧少林寺"有关。当时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复明"遭到围剿。少林古刹也被官兵一把火烧成废墟,只有5个绝顶高手("少林五老")逃了出来,其中一个是五枚师太。她在南少林鹤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术,并传给严二、严咏春父女。严咏春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拳术,后称"咏春拳" 。

说法三:福建泉州严咏春观蛇鹤相斗有悟,融合永春一带拳术和少林搏击技法而自创 。

说法四:五枚创咏春拳后,并非直接传给了严咏春,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 。

说法五:咏春拳的创编与五枚师太或严咏春均无关系,更没有什么蛇鹤相争,而咏春拳的前身应为咏春拳,是清初反清组织"天地会"的一种斗争的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他(或她)首先传给汀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据说有"一只摊手独步武林"之誉),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南海县佛山镇大基尾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后咸丰年间李文茂起义,诸弟子为避祸而将"咏春拳"的"咏"字改为"永""泳"。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

说法六: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

发展传承

在黄华宝将咏春拳技传授给戏班好友梁二娣后,梁二娣又将拳技传给鹤山县古劳乡人士梁赞。在黄华宝五十寿辰之际,梁二娣携徒梁赞前往祝寿,梁赞因此结识黄华宝。黄华宝对梁赞赏识之余,更将梁赞作为关门弟子纳于门下。

梁赞(赞先生)自随华宝习咏春以后,他即感到咏春拳在法度用力、身型和手法上,无一不是上乘之法。梁赞约于1870~1890年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将其毕生所学重新整理。然而,梁赞并不公开授徒,始终以行医为业,因店务缠身,他只收了几个关门弟子,未能广授徒众,所以并未令咏春拳盛极一时。能得其真传者,除其二子梁春及梁璧外,仅陈华顺一人而已。梁赞六十多岁后,两个儿子梁璧、梁春皆有工作或已经离开佛山,不能接替父亲的生意,唯有将赞生堂转让给他人并改名杏济堂。梁赞退休后返回古劳镇。

陈华顺(华公)因找钱事业,常经过赞生堂,由于他知道佛山梁赞的比武事迹,时常从门缝里偷看自学。终于在39岁时追随已经62岁的梁赞学习咏春拳。梁赞去世后,陈华顺(于1901后)于莲花地大街缸瓦店内教授咏春拳术。然而咏春授拳之法与一般少林拳术不同,因它需要通过长期过手之练习,而过手之最佳练法,需由个别教授,故未容多教,因此陈华顺收费颇昂,遂未为一般人士所能负担,而能学者,多为贵家公子,当时有"少爷拳"之称号,故未能广泛流传。陈华顺于1901~1907年间授拳,传人共有16人。而能得陈华顺之技者,有吴仲素、何汉侣、雷汝济、其子陈汝棉及封门弟子叶问。

陈汝棉8岁时始随父亲陈华顺习咏春拳,由于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数载勤学苦练,陈汝棉很快便有相当根底。技成后,在佛山西便巷"陈氏宗祠"开设医、武馆授徒兼医治跌打伤科。因拳法出自其父,故求技者众多,除传子陈家新、陈家廉外,咏春名师区康、招就等皆出其门下。1932年后陈汝棉到广西梧州设馆,挂匾日"佛镇陈馆",后又在贵县广收门徒,其拳法拳技为人称道,时人称"两广陈汝棉"。

吴仲素因为工作方面需要找换钱币,故与陈华顺成为好友,并经常在经济上资助陈。随后(1901年后)吴父将缸瓦店交付于陈华顺,并将仲素与仲素兄小鲁一同托于陈华顺。为答谢吴父,陈华顺在照料二人的同时将本门功夫悉心尽传,此二人便成为陈华顺两名首弟子,故人称吴仲素为二师兄。此后陈华顺在铺内正式开始授徒。吴仲素经数年苦练,技艺大成,成为陈华顺衣钵真传之人,并代师授拳于小师弟叶问。民国初年,吴仲素在古路头街开设武馆,投其门下多是富家子弟,如合记盲公饼东何兆初,跌打名医李寿彭,"大益"五金店东张升若,李众胜堂少东李赐豪,英聚茶楼司库梁福初。当时佛山名重一时的"咏春三雄"阮奇山、姚才、叶问也常到其武馆受其点拨以及切磋拳技。

阮奇山自小酷爱武术,其父不惜以重金,先后礼聘咏春武术名家郭宝全、冯少青为其兄长阮济云及阮奇山教授拳技。尤以被后人称为"佛山阮老楂"的阮奇山成就为大,他在研习拳术中懂得科学地融会贯通,将咏春门的拳、桩、刀、棍等功技挟于一身,与叶问、姚才被门人誉称为"咏春三雄"。生年仅传技于挚友张保爱徒岑能及记名弟子黄精。

姚才自小好慕武术,拜阮济云门下学咏春拳,经十载苦练武技大成。及后,其师阮济云往安南(越南)传授咏春拳,他赏识姚才是练武的好材料,故领姚到吴仲素武馆深造,其时阮奇山、叶问也常往吴武馆请教,三人常交流切磋,郭宝全曾二度到佛山,姚才除传子姚祺外,徒弟有高满、姚锡、霍超、林瑞波、吴日明等。

叶问幼时天资聪颖,然体弱多病,当年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问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因年幼体弱,便有幸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而陈华顺以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故经常亲自教授,而吴仲素则从旁协助,常与叶问过手,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而武技大进。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吴仲素苦练三年,比前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15。翌年,叶问奉其父命来港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在此期间,得同学介绍,认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1949年,57岁的叶问离开佛山赴香港定居。此后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叶问在社会上和武术界很有威望,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1971年,叶问弟子成立了"咏春体育会",集教授、研究、交流咏春拳术为一体,并以此为中心,将咏春传播至世界。叶氏门下高徒辈出,特别是凭著非凡的中国功夫扬威世界的李小龙。

李小龙幼年因体弱而拜名师叶问习咏春拳术,18岁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西雅图开设"振藩国术馆"传授中国武术。期间他悉心研究、吸收中外技击精华,创截拳道。1971年返港从事影视业工作,拍摄了多部轰动世界影坛的中国功夫片,其本人被誉为"功夫之王",他早年所习的佛山咏春拳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大受欢迎 。

2017年6月8日,咏春拳福建警察学院传承示范基地揭牌,这标志著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正式进驻福建警察学院。

拳法内容

咏春拳的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要求手、腰、马、心、意、劲整体合一。强调以"心"指挥"意",以意引导手、腰、马运动,从而形成整体合一。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的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黏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为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 。

第一、套路

⑴小念头(初级入门套路);

⑵寻桥(中级套路);

⑶标指(高级套路);

⑷木人桩法(咏春拳最高深套路,共116式)。

第二、粘手

⑴单粘手(手部感觉初级训练);

⑵双粘手(手部感觉高级训练);

A·盘手(体会与练习双手"同步做动作"及锻炼手感);

B·过手(练习将套路中的实战招式通过''粘手''发挥和运用出来)。

第三、自由搏击

⑴本门拳手对搏:即本门咏春拳手穿戴全套护具进行实战搏击的练习,这种练习要循序渐进,并有裁判进行指导,以免发生损伤事故。

⑵咏春拳手迎战外门拳手搏击法:也就是让咏春拳手以本门技术去对抗其它不同流派的功夫,如泰拳、空手道、跆拳道、散打、柔道(柔术)、拳击等等。

第四、功力训练

⑴沙包训练:磨练拳脚硬度、强化杀伤力及培养距离感。

⑵木人桩:培养实战意识、增强手脚协调攻防能力、最大限度提升技术水平。

⑶墙靶训练:磨练拳头渗透力、增强攻击的连贯与紧密性。

⑷吊腿桩训练:增强腿部力量、强化平衡能力。

⑸藤圈手训练:利用一个的藤圈来训练两手的协调,也就是强调两手"攻防同动",以及两手攻防动作的紧密性与严密性。

⑹铁臂功训练:如无强劲的臂力根本无法打出足以致命的重拳,也无法形成严密的防守。

⑺内功训练:锻炼内外合一之高度杀伤力和破坏力。

第五、武器训练

⑴八斩刀训练:咏春拳绝密技术,通常只授予高级教练,共8节精练的攻防动作。

⑵六点半棍:主要讲述用棍搏击的7个绝密法门,通常也仅授予本门高级教练 。

优势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实战性强的拳术,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用"寸劲"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跨、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中线理论的中线是指由人体头顶至尾闾一线,在进攻时,咏春拳要求拳手沿着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之间的最短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也很难卸力,而且受力也较重。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小龙常常在一英尺处将对手击倒在地。这种技术与咏春拳的中线理论有关,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国武术体系中拳理论的一部分。

由于咏春拳的发力基于身体的中心线,这就使得拳手出拳力量直接来源于其身体背部的大肌肉群,这种发力方式与那些力量来源于腰与臂部肌肉的武术体系形成鲜明对比。咏春拳斗士出拳时,他的肘部也在寻求自我身体的中心线。当肘部寻找到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后,身体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的冲拳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朝面追形中的朝面是指与对方面对面。咏春拳法强调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这样可以简化敌人进攻的来向,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同时配合中线理论,可以较易击中目标并使敌人受力较重,并且这样做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咏春拳还有很多功法理论,如不"追手"。"追手"是指离开防守范围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的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的人很容易犯"追手"的错误。咏春拳要求不"冲身",咏春攻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避免因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的平衡状态。它还要求"守攻同期",即当消解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此外还有"埋跨"、"收睁"理论,要求出手或防守时一般手跨紧贴著中线平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亦可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跨屈曲是为收跨。这样除了有利于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能使敌方难以取我们的关节,并且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

非遗申请

2009年,福州市申报的福建传统咏春拳成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1年,佛山市申报咏春拳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成功,于2012年2月由广东省 正式公布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2014年11月,福州市申报咏春拳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佛山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咏春拳的申遗成功不会影响佛山咏春拳的申遗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没有排它性,并不是一个地方申报了,其它地方就不能申报,也不代表先申报的地方其历史渊源就更深厚、更正宗 。

衍生作品 类型 年份 片名 导演 主演 ** 1956 永春三娘与洪熙官 任彭年 邬丽珠、曹达华、秦小梨 1974 洪拳与咏春 张彻 傅声、戚冠军 1978 赞先生与找钱华 洪金宝 梁家仁、洪金宝 1994 咏春 袁和平 杨紫琼、苑琼丹、洪欣 2008 叶问 叶伟信 甄子丹、熊黛林 2010 功夫·咏春 张同祖 白静、余少群、惠英红 2010 叶问2:宗师传奇 叶伟信 甄子丹、熊黛林、洪金宝、樊少皇 2010 叶问前传 邱礼涛 杜宇航、樊少皇、黄奕、陈嘉桓 2013 叶问:终极一战 邱礼涛 黄秋生、曾志伟、张颂文、陈小春 2013 咏春小龙 秦瑞明 元华、王小龙 2014 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 梁家仁 赵聪、易扬 2015 叶问3 叶伟信 甄子丹、熊黛林、张晋、谭耀文 ** 2019 叶问4 叶伟信 甄子丹、吴樾、吴建豪、斯科特·阿金斯、郑则士、陈国坤 电视剧 2007 咏春 成志超、冯远文 谢霆锋、元彪、斯琴高丽、胡可 2012 叶问 范小天 郑嘉颖、韩雪

大闪侧,小俯仰,小闪侧,大俯仰,审势牢记(审势指眼法来讲,它是克敌制胜的前提。审势有两个含义,对自己来说是蓄势,对对方来说是乘势。)二桥上势,里帘必争。明动静,知有无,知进退。一拳一掌,一马一步,步要稳;(打击有三停,一停于肩窝,二停于肘拐,三停于掌根指尖,必须常练“小念头”并要持之以恒,便可水到渠成,气随意发。)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

  步法----钩、针、弹、踢。

  脚法--寸、拐、撩、杀、踩。

  (一)理论和心法: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

  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膊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zheng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zheng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

  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zheng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 收zheng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zheng屈曲是为收zheng。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强力向我们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当再加力顺其势向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方失势或招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向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黏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守攻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8)其他辅助心法:

  ①不消“过笼”:咏春消手以能消对方来手而不超过防守所需范围为原则。对方来手若不可能击中我们,我们则不需要运用任何消法。不消“过笼”可以减少气力和时间的消耗。消后反击敌当会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也。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之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识地犯“追手”的错误。若敌桥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围内,我们不要追着去接触其他桥手,反之应该趁机向敌攻击以求击敌。若对方用桥手消我们之攻击,我们便达到接触对方桥手之目的;这是“寻桥”方法之一。

  ③不“冲身”:咏春出手(攻或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减少被对方借力机会而至“失形”。“失形”者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之平衡状态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发力:咏春拳的“攻”与“守”皆以能锻炼到从任何位置都可以发力为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手在何处皆能发力不从心消对方来手或向对方攻击而不需要将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来帮助发力。

  (二)“寸劲”乃咏春拳用作攻防之劲力,亦称“弹劲”或“短劲”:这是一种短暂而有爆发性和能于短距离(约两寸)内发出杀伤力击敌之劲力。“寸劲”是从小念头,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锻炼。

  (三)黏手练习:其目的是:

  (1)锻炼与敌方桥手接触后之感觉和反应。

  (2)锻炼制造和寻找敌方之空隙。

  (3)锻炼双手之左右兼顾和一心二用。

  (4)锻炼咏春拳心法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消过笼”、“不追手”等等。

  (5)练习攻,防手法与组合。

  (6)练习手法与马步之配合。

  感觉者乃是当双方桥手相接后,对方有没有破绽和空隙,对方力度之方向和转变如何,以及对方之攻击和防守中有没有破绽等所有“资料”的体会。咏春拳特别注重感觉和反应。我们认为用眼吸收后而发出之反应是较桥手相接后感觉之反应慢。因为从眼看到要经神经线传上大脑,然后大脑才下命令去作适当反应。然而桥手相接之感觉反应乃是走捷径的经由脊骨神经而发出的,所以反应较快。经过适当锻炼后桥手相接之感觉和反应当会达到。

[编辑本段]咏春之马步

  马步,是练功夫最重要的基础,各种拳术对马步的动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短打拳术的马步有:外钳阳马、内钳阳马、二趾钳阳,三角(藏三脚)钳阳马、吊提马、单蝶马、双蝶马等。

  外钳阳马:左脚在前,右脚在从,站成不丁不八;左膝关节向外互相扭旋,使髋关节骨头向后移靠,右膝关节向外扭旋,使髋骨向前移靠,两膝关节的力相互拉开,两髋关节成相夹,右脚占三分力,左脚占七分力(三七马);身形偏向后龟背,田鸡肚(即含胸拔背、收腹)。外钳阳马能使两脚的力由则旋向外则,使外则肌肉膨胀有力。

  内钳阳马:两脚站好不丁不八后关节向内扭钳,髋关节向外旋开右膝关节向内钳靠,形成两膝相夹相合的力,髋关节的力相反成相互拉开,左脚占七分力,右脚占三分力。身体前扑,吞腰松胯。

  二趾钳阳马: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则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

  三角钳阳马:两脚站在身体中线两边,然后从脚趾开始收缩关节继而收叠跟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节节锁紧。

  外钳阳马主练外则肌肉和筋膜,内钳阳马主练内则肌肉,二趾钳阳马主练筋,三角钳阳马主练骨。各马互为转变即为“步”,步是筋、骨、肌肉易变所产生出来的动态。

  钳阳:“动则生阳”,“阳”指人体的阳经、气,肾阳、心阳、肝阳;督脉,阳跷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有凡带钳阳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阳经脉紧些,使阴经畅通,练以达阴阳平衡,故名钳阳马。

  持之以恒,细心体会。马步运动自如时,三盘也就形成,初级套路多用以上马步。以上浅见供爱好者查考,并作抛砖引玉之用。

[编辑本段]咏春拳散打技术(右图)

  咏春拳为南拳中实用性、技击性较强的拳法之一,在我国香港、广东、福建等地流传广泛。为使初习者明了筑基功夫,现将咏春拳中基本手脚致用法简示如下,以供习者参考。(穿白衣者为甲方,黑衣者为乙方。)

  手法

  咏春拳中用“有手无脚”来形容手法之快。

  1拍手直冲:甲以右箭马与乙相对,乙进步直线拳攻甲头部,甲向左侧圈步进马,同时左手拍手、右手日字拳直击其肋部,前膝拐打乙膝窝处

  要点:圈步拍手与直冲要做到同时到位。

  2枕手直冲:乙进步直线拳攻甲面部,甲摊手摊其来拳,同时进马,左手摊手变枕手、右手护手日字拳直击其头部(图4~图5)。

  要点:枕手进马、日字拳同时到位,不能脱节。

  3膀手抱拍掌:乙上步直攻甲面部,甲右膀膀其来拳,同时前脚左圈,右手膀手与左手成抱拍掌,拍击对方(图6~图8)。

  要点:膀手成抱拍时,要充分借助圈步进马的力量。

  4日字拳砍颈掌:甲进步右拳直击乙头部,乙摇头闪躲,同时前拳欲攻甲中线,甲右拳不回收成掌,直砍其颈部(图9~图10)。

[编辑本段]咏春拳伏虎手直攻与小念头对拆

  古劳咏春拳伏虎手是一种取力点之技法,与太极拳之□、□、挤、按一样,在实作中灵变而用。下面仅介绍本门掌法的正面直出直入伏虎直攻对拆法。

  掌法的伏虎直攻,本门多以长桥长手而用,有摊、摄、闸、拖(扣)、勾、擒等法,发力进攻有撑劲和寸劲。实作对拆中,双方各守中线,把桥手尽量伸出,意、气、神,手、身、步合一,“迎面追中”,双掌始终对着对方中线发撑、寸之劲。四手(掌)不空,以掌伏缠对方来手,一旦得势,即以连环掌击之,此为以长制短之直取法,是一种高级的战术。以我之长劲紧追其中线,发撑、寸之力,可令对方失重受挫。能攻其失重就无需回手伏制,只需穷追猛打便是,故使对方失重是目的、是战机,至于用掌、用指、用肘,可视情况而定。而对拆中的伏虎是确保撑、寸劲使对方失重的关键。其一,无论以何种打法而使其失重再击之,必须要有上、中、下三路的严密控制,不管是实作中的接手和甩手都能控伏之。其二,控伏之手不是简单的挡格,而是通过伏虎对拆,在极近的距离内以皮肤意感阻缠,知其力点,顺势发起进攻,灵变而用,其目的也是先使对方有失重感再击之或放之,或借我顺人背之机进击。一句话:非简单直出直入之伏击,应根据对方实力而定。其三,伏虎本身是一种取力点变化打法,能知其力点变化则是反攻最好的时机,功深者,只要能触对方的皮肤或衣物,则可知对方力点变化,而有感皆应。其四,经过伏虎对拆法,可以练就伏虎技法的劲力和桥、掌之内劲,使内实外松,全身内气连绵不断,能软能硬,无物可施。伏虎技法是一种意感灵变技法,用力如太极之随机应变。其五,经过不懈的伏虎对拆,能使身步重心笃实,气顺而不喘,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光靠表面的伏虎动作是不够的,必须要具备阻缠接手之“伏 ”之劲,才能灵变而动。伏之劲来自手桥手掌之笃实内劲和身步重心的笃实,这种功力可从伏虎直攻“实斗”对拆中求得,是功技合练的妙法。伏虎长桥长手的直攻以功力为帅、技法为母,两者合一方能作用。

  何祥耀先生所学的咏春拳师承于其祖师郭宝全(郭宝全与梁赞是同代异师兄弟),与笔者分属第四、第五代传人。何是我所遇到的功力最深的咏春拳高手,他的桥手劲力在圈缠作用下,做到压不动、拖不着,长桥手的寸、撑之劲足以管制住对方的来势而令对方失重受击。与他较技时,我只有防缠之势,却无变化之力,原因是他的功底太深了,他虽不能制我,但令我十分被动(我只是断续地拜师学习了五年时间,其余时间则迷于研究和教徒)。他对我说,师傅只教他小念头和长桥长手直攻对拆,自己八九年来不停对练,并四处寻高手较技几十次,从未输过。后来他成了我的知己,有空便来找我研究拳术、医术,还送了他那一门咏春拳的拳谱给我。我认真研阅后发现,这本拳谱中的技法、理法、练法与本门十分相似,整本拳谱有二十余个散手动作、小念头对拆法及高级长桥黏手对拆法,主练直出直入之正面长桥手“抢攻”。这种以桥代掌的留制,微动于一出一入的千变万化之中,充分发挥“长能制短”作用,与本门各种长桥长手的直攻伏虎打法是一样的,不同的可能是古劳咏春拳擅走势和擅发左右横力。我问何祥耀先生:“身材高大或手掌宽大肉厚者多天生力大,而你的手掌如女子般光滑尖细,你现在的功力一定是后天所练。”他点头笑着说:“的确是通过黏桥对拆练出来的内劲,是用整整八九年拆练浸泡出来的。”故古劳咏春拳之伏虎对拆法是小念头拆法的延伸,是技与力的反复修炼而成,是从“留”至“送”的直接过渡,是由跟制发展到抢攻的演变,也是令敌失重、以快攻取力点的高级打法。所以本门小念头的对拆是此法的根基,其主练“来留去送”的手法,通过严密控制对方上、中、下三路来势,才能知其力点、方向变化,以伏虎攻势借力借势击(放)之。功深者以失重快打更为直截了当,举手可败敌(佛山咏春之长桥长手正面直出直入多用此法)。本门也有这种长桥手直攻的手法,但主张以巧力而胜,视具体情况而用,做到保中用中、占据主动、避实击虚、借势攻势、借力打力、引进落空、招招在前。所以对拆时间较长,约三年后才知其用,七八年功技始有大成

咏春绝技,源于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

(咏春拳是源自于南少林,招式不会模仿动物,身法亦无五行)

只谈线位,力与角度;同门技力,四位三度;

(接上,咏春只谈中线位置,用力的方法,在实体的三维打斗当中,只分四个攻击位置:即左上门,左下门,右上门,右下门)

以弱胜强,始是功夫;内外相消,并无绝招;

(咏春是以巧力攻蛮力,最终只有技术取胜,内外门相互配合,没有所谓的绝招)

蓄劲似蛇,发劲似猫;朝形似鸡,阴阳发力;

(用三种动物来说明咏春用劲的方法,绝对不是模仿动物的意思,虚实之力要配合好)

不行心意,只用精神;来留去送,甩手直冲;

(不要用心神头脑去想招式,只要精神集中,让双手自己出招,来的拳留住,对方之拳若收立刻伸张)

梅花五点,手脚互通;门分内外,线有生死;

(前句未解,手脚要互相配合好,打的时候分内门和外门,打的路线有生有死)

劲发六合,力从地起;发劲在腰,出招在膊;

(劲力有六合,由脚传劲,到腰发劲,到肩膀时出招)

力未还原,切忌出手;寸内发劲,力有对错;

(如果劲力没有恢复,请千万勿乱出手,长桥发劲,力有对有错)

发尽散尽,散尽发尽;力有八种,当知分间;

(劲力发出去就要散开出去,散出去就得将招式发出去;力学有八种,我们得知道其分别用处)

真假虚实,蓄谷松散;线有安危,主分内外;

(八种力学分:真力,假力,虚力,实力,蓄力,谷力,松力,散力;而人体的线有安全线与危险线,我们归纳为内门线和外门线)

顶位定位,得不追手;拳入三关,任我行走;

(在打时顶位让对方无法发力,定位打击对方中线,得手之後切勿追加招式;拳入对方三关《手腕开始到肩膀的三个关节》时,对方中线已经可以任我们去打)

马有五败,十者九坏;演挟跪撑,摊身最惯;

(马步身法如果有差错的话,十个人有九个功夫不行;假装挟制对方,实际是半跪撑掌,而防御时,转马摊身最为习惯)

敌手行桥,必须落马;蹬腰作势,为抢内门;

(敌手桥攻击,不能上马,也就是不能起脚;蹬腿时要有腰做势,其次是腰有时做势,是为了抢攻对方内门)

上不过膊,中不过争;下三路手,以脚消脚;

(两手的摆放,上不过肩膀,中不过手肘,下三路手,以脚消之)

摆放有威,打须有势;三角朝形,线守分明;

(摆放出招架势时要有威,打时要有势;三角朝形的架构,打击线和防护线显得很是明显)

桥行中线,指尾垂地;正身子午,侧身争底;

(桥上走中线,尾指最好垂地;正身朝形子午锤,侧身对敌肘与掌)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里帘必争,高接低攀;

(两点之间,只有直线最短:内门比相争,高处攻击要由其下接,低位攻击要尽力攀越黏打)

转马朝形,以圆化直;拳有三尖,掌有三角;

(追形时要转马去追,防守时要利用圆形结构的特点去化解直线攻势;拳掌发力各有三处地方)

有身打身,无身打颈;怕打终打,贪打防空;

(有身时打身,无身打时打颈;怕打的最终还是要打,贪打的要注意防范自身中线漏空)

以攻为守,以守为攻;追形接打,变化无穷;

(攻击就是防守,而防守却是为了攻击;咏春的追中线,变化让人摸不定)

三桩三拳,步法身全;地脚梅花,木人红船;

(三个桩法,三个拳发,步法身法齐全;)

念头主手,寻桥打手;追形之始,求诸标指;

(小念头拳主要是守,寻桥套路主要打手;追形之时,要配合标指)

旁边辅助,箭槌八种;走马斜角,幡龙跳跃;

(接上,旁边协助,子午拳有八种;走马上步要走斜马,跳跃要轻巧)

固定标步,半全起脚;练力之法,阶段五重;

(固定好路线就立刻上步,敌人想其脚你得在其离地一半时予以截击;练力的方法,阶段有五重)

松沉稳劲,清脆玲珑;先松后紧,再紧后松;

(只有松沉之劲,才能清脆玲珑;打时手桥要松弛,打下要绷紧,收招要回覆松弛)

松松紧紧,循环不穷;邪行仇念,正用精神;

(接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捉摸不透;对敌时要邪有仇念,但是却得正用精神)

假想有敌,不可用心;意投于外,一点精神;

(练习时要假想有敌,但不可用心;如果将意念投放在其他地方,练习的精神绝对好不到哪去)

反覆练习,配合由勤;手脚属我,控制随心;

(要反复练习,手脚才能配合的恰到好处;手脚是我们的,控制全在我们的意念,要随心所欲的发挥)

升肩耸膊,气提不利;意沉身稳,高低无忌;

(升耸肩膀,气提都没有利;只有意沉才能身稳,高低才能不忌惮)

发力出招,必第一下;手脚发力,与身无关;

(发力出招时,必抢第一下;手脚的发力,与身法无关)

力无定位,喉咙争膊;嘴不闭气,力发无形;

(力不能有定向,打喉咙用肘;嘴不能闭气,闭气不利)

动静无碍,语出如宁;拳争掌膊,也可伤人;

(任何动静都不能阻止我们,拳,掌,肘,肩都可打人)

中路边拦,抛桥窒手;咏春八手,皆可攻守;

(中路防守有边拦,抛桥窒手;咏春的八手,都可攻可守)

标圈伏膀,捆刮耕摊;可从中破,捆手横拦;

(接上,咏春八手分:标指,圈手,伏手,膀手,捆手,刮手,耕手,摊手;可以破中,捆手可横拦)

膀有正错,错非真错;按头屹尾,按尾屹头;

(膀手有对错,但错非真错;打头要防下身,打下身要防上身)

中间膀起,有影无形;武欲精通,唯从苦练;

(中间膀手,才是最正确的;武技想精通,只有苦练)

先成后化,先化后成;刀切虽齐,墨守成规;

(先练成就后精通,先精通才后练成;只有墨守成规)

艺能巧变,将形补位;因缘各就,殊途同归;

(技术能巧变,形能补位;虽师出不同,但目的一致)

虽云定法,变化人为;禅宗绝学,皆在修身;

(虽说有定律,但是武学的运用全在乎人为;咏春绝学,主在于修身养性)

肉身成佛,古今几人;无为无我,无界无终。

(真正练出什麽盖世神功的,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武学的境界,是没有终止的,学海无涯方唯我之为)

1、务必先练好小念头(也有叫小练头的),这是咏春拳一个初级套路,它的动作招式虽然不多,但它集中了咏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练好小念头各个招式动作组合,就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小念头”作为咏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当一名初学者启蒙之日,师傅往往会以告诫的语气对说:“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2、 小念头说是初级套路但并非低级!小念头内包含了咏春拳的各种基本动作,日后的千变万化的招式以及发劲的基础,无不靠此等动作演化组成;若练习者连这首基础拳都练不好,其日后技术之坏将不待言。如果把学咏春拳当作学英文的话,小念头就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和基本拼词规律,小念头没学好,就不用谈学好咏春拳了。也因为小念头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所以也有“学好小念头,就等于学会了一半咏春拳”的说法。

3、小念头没有步法或腿法,整套拳都是站在原地打的,不懂的人甚至会觉得这套拳看起来很滑稽。然而实际上,小念头几乎包含了咏春拳所有的进攻和防御手法,以及各式主要发劲的基本方式。从最重要的日字冲拳、侧面攻击的拂手,以及摊手、膀手、拍手、耕手等所有的防御手法,乃至于锻炼手腕灵活度的圈手,在小念头中都会得到锻炼。坚持长期练习小念头,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熟练了咏春拳所有的手部动作。

4、小念头还包含了咏春拳的许多重要实战原则,如正面朝形、守中用中、“不动肘”防御原则等。正因为小念头没有步法,全部都是正面朝前的动作,你就不得不习惯咏春拳的正面对敌形态;而小念头所有的动作都严格遵循中线原则、以肘部为轴心去运作,自然而然就有了咏春拳实战的基础功力。

5、练习小念头时,极其重要的一点是放松,有节奏的一松一紧瞬间的练习,绝对不能全身绷紧生硬努劲的去打。事实上除了日字冲拳以外,其他动作最好都先适当放慢地去打,特别是“一摊三伏手”这个锻炼手腕灵活和卸力的动作,更要缓慢、松沉地去打。这样来坚持长期训练,让意念引领练习,让身体在训练中体悟协调相关联肌群的内在感觉,体悟正确路径动作规范和路径、对敌模拟的意识等,自然就能练出咏春拳外松内紧、由外透内的功力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有了这些基础再去学其他中高级套路技法和打木人桩,进一步提升。

一,咏春拳的特点

咏春拳的奥妙,它的手法,力点及它们之间的出击点,

是从咏春拳的十二下散手和整套金鸡独立脚法,

小念头,标指寻桥,单,双手圈手,单,双手黐桥,双人单手黐手,双人双手黐手,

以及咏春拳的竹桩,三星桩的手法所得出来的。

咏春拳,现已流传甚少,它有:散手刀,走马刀,二字刀,单,双手黐刀,练刀桩,和刀法硬功等等。

咏春棍名叫六点半棍。棍法含柔,刚劲:棍的力点集中,变成高超的棍法。

咏春拳的脚,总称金鸡独立脚。以主轴为正中,主轴就是上五寸,下五寸,每一下脚都围绕主轴而出脚。要发挥脚,腕,柔,刚,劲的灵活性,提高暴发力。

咏春拳的马叫钳羊马。(即两脚半),从侧面看望保持一字形,在前,后,左,右,30度,45度,60度等角度,它都显示为不偏不歪而屹立正中的马步。二字钳羊马,就是把钳羊马的正身转90度,转正后就是二字钳羊马的动作。对坐马,前马,退马,座退马每一角度的攻防,都保持着灵活性的马步。

咏春拳的气功练法:站直身体,脚跟离地面约10厘米,全身肌肉放松,两眼平望,右手指向地延伸;落右肩,用左手在胸部进行轻快地拍打功,自上而下轻轻拍打三遍。要自然呼吸,左手和右手交换进行。

呼吸方法:

吸气时精神集中于心,眉中间,要深,长,缓,匀,眉毛可稍上提以助开窍(即鼻之中隔扩充),使气从鼻腔到肺部胸部扩张;

吸气时可发出匀细的声响。自然形成提肛的感觉;

呼气要体现冲息的动作,即用鼻腔喷气法来呼气。

呼气要快而量大有喷气之声,呼到无可再呼为止,此时小腹部随着呼气而凸起,配合拳术可起到养肺,养心,增加心脏血管的血和氧的供应。

拳经云:劈拳者五行属金而养肺,其劲顺则肺气和。

夫人以气为主,气和则体自壮也。又云:炮拳者,五行属火能养心,是一气之开合,如炮炸裂也。其气和,则心中虚灵,心身舒畅。

要配合呼吸口吐六个字:唏,嘘,呵,呼,吹,嘻。按五行相生的顺序调理五脏,使五脏之气血得到调整充实,结合法门的心意合一,更好地排除心理压力。

咏春拳适合于女性,很注重手法,对位置,尺寸,距离,力角,方向,力度,力点都很讲究。

咏春拳的套路特点,着重于手腕,在手法上加以灵活变化,整套拳包括有散手十二下,小念头,标指,寻桥,每一套都不脱离手腕的练功。

咏春拳的出拳,那怕是摊,膊,拨的手法每一下都是钻着而出拳的,就是枪管里的来复线一样,子弹一出就是钻着冲击,以抵消风阻而击中目标一样的道理。

出拳的时候站着收力,当要到目标的三寸短距离内的瞬间,才突然发出最猛的内劲。而且又能够在瞬间收回手来,任意变化运用。

人的小臂简称叫桥,咏春拳则称桥为二桐手。整套拳理的二桐手都有正确的位置,尺寸,力点。练法十分严格。如果不熟悉它的正确位置,就会带来本身肌肉群的互相牵制而引起二桐手无力;被对方乘虚而入。

咏春拳的肘,在近身接触时(搏击),肘的攻击力犹为重要,但要注意关节角度的方向,否则灵活性就不能发挥。

二,怎样学好咏春拳

初学咏春拳时,要掌握每一下手法的名称,用意感应,道理,正确位置,尺寸,距离,力角,力向,力度,力点以及怎样出手才正确。每一下手法正确掌握后,用柔力去练拳的套路,直至套路熟练才发劲练功。

练习竹桩功:竹桩名叫梅花桩。有五支竹,七支竹,九支竹,十一支竹等等。

练功方法有三套:

第一,收力练手法,基本功及应变;

第二,柔手法练功;

第三,注重手法正确力点练功。

整套竹桩熟练后,转入三星桩练功。

此桩原系梁赞师傅亲传。用于单人练功,以提高手法的应变运用。

练法有三套:

第一,柔手法练功;

第二,手法力点硬功练习;

第三,快速手法,转马应变运用练功。

以上的一系列动作正确熟练后,可按硬功,内功的顺序来练,以达到熟练能生巧。

一、咏春拳系统化教学观

  

  据说,当年五枚师太因避清廷耳目,遁迹至川滇边区的大凉山上。由于痛恨那批背叛少林寺的叛徒,五枚师太日夜苦苦思索如何以另一套簇新而有效的拳术去对付他们。于是,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而与其传统形式及观念大相径庭的“谅春拳”便在这构想下创设出来了。咏春拳所注重的是随机应变,出手成招,而非靠预先想定的“死招数”。

  虽然,我们不必太着重五枚师太当日创立泳春拳的初衷是否真如传说般“处处针对固有的少林拳术”,但咏春拳的确有很多与一般长桥大马拳术有所不同的特征。且直至叶问宗师为止,这一派拳术事实上一直是颇为秘密地相传。(这传说的另一部分是——五枚师太创立此拳术的目的既用以对付少林叛徒,是以她非但不像其他的创派者般蓄意地加以发扬,反而嘱咐她的承继者对此拳术严守秘密!)

  无论上述传说真实与否,作为这时代的咏春拳术热爱者,我不论“发扬光大,违背祖师”之训,只因觉得如未能将这一派优良的拳术公开,实有负咏春派前人的苦心孤诣。

  泳春拳一向着重活学活用,这却与现代采取大规模教授的方式相冲突。其原因是,以前的教者只不过收一个至几个学徒,而他们那一时代既有充分的时光穷年累月地跟随师父学习,师傅亦因只得三几人学徒的关系,早晚总会有一天将未教的传授下。因此,那一时代的师父,根本就无须编定任何系统化的课程,反正有的是时间。另一个使当时的谅春拳教授者无须编定系统化课程的理由是,泳春拳本身已是一套着重自由发挥的拳术。由于咏春拳术没有预定的招数,假如教者预先排定了教授课程(尤其以教授“藕手”中的动作而言)的话,岂非逐渐流回教授“死招数”的范畴甚至在叶问宗师的时代,当时的教者仍本着“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

  可是,上述的“随意发展”、“因人而教”的方法,显然在大规模的教授法中不适用。因为,在教者面对一班人的时候,以他个人的记忆力,能否记得每个学员学了多少技术,实是一大疑问。且在一大班学员中,各人入门先后时间亦是极易使教者混淆的因素之一。于是,极易造成有的学员对同一招式重复又重复地“学”多次;有的学员则漏学了某些动作而不自知;有的学员却应学而未学,未学而先学。此外,南于没有一套限定的课程,于是“随意而教”的教者会由于个人的喜好,将特别擅用的招式反复地传授给学员,而对其它不大喜好的招式置之少理(甚至不理)。如此种种,不独制造了有的学员自诩其教者“秘传绝招”之机会,其最大弊病却在于致令绝大多数的学员“学而不全”,因而使咏春拳术陷于一代不如一代的危机。

  对于现代化的大规模教授法,编定另一套系统化的教授程序已成为必须的问题。可足,编定了次序的教授方法,会不会再度流入教授“死招数”的范畴呢

  经过十数年的观察及研究,我想出了一套办法去消除这一可能性,办法很简单:将一应的招式作有次序的编排,只为方便教学之需。而在某一阶段,教者如能善导学员们于所学的动作由原来编排好的次序在黐手或搏击中全部拆散,并故意诱导他们随意调乱,变成自由发挥的“活招式”,这问题的症结便迎刀而解了。

  因此,我除将“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编订了每课的教授法外,更将“黐手”编成了七节基本动作。每一节各有其特别要义。在每一节“黐手”完结后,学员们不久便要将黐手中所学的招式化为纯熟的个别反应动作,以便在搏击锻炼中使出来。这可使学员明白各种招式的灵活运用,是按乎敌人突然而来的不同攻守情况予以变化——每一招式的连贯次序并不一定,而每一节黐手中的任何一式均有可能与另一节黐手中的任何招式配合连贯起来;总而言之,要能学懂“随机应变”。这样的教授方式,使我及我属会中的各教练解决了老一套教授法的缺点,同时仍能保存了咏春拳中有异于其他各门派的独特观念。

  现在,在“国际咏春拳术总会”中,一致推行的这种系统化教授法,最大的特点是,当一个在本会属下任何地地区、任何支部中锻炼的学员,无论他学到何种程度,只要他的教练一看他所学的最后一式动作,即可毫无困难地继续执教下去,绝不会遗漏了任何课程。相反地,当本地会属下的某位教练在突然接教另一位教练原来的一班学员时,亦无须费心研究每一学员的程度问题,这是旧有的教授法所不能拥有的优点。

  

  二、国际泳春拳总会训练程序概述

  

  咏春拳的训练程序,每一问武馆俱略有出入。然大致上皆以小念头拳套为最初入门功夫,而以木人桩法为最后课程。以下仅为本馆的训练程序(男子班)。

  

  1.拳套

  甲:小念头(基本拳套)

  乙:寻桥(中级拳套)

  丙:标指(高级拳套)

  

  2.黐手及搏击课程

  甲:黐单手——手部感觉初级训练课程

  乙:黐双手——手部感觉高深训练课程

  (1)盘手(初级“两手兼顾”锻炼)

  (2)过手(感觉配合拳式以作攻守锻炼)

  (3)甩手(脱离“盘手”阶段之攻守锻炼)

  丙:自由搏击——穿戴护具之真实打斗训练

  (1)本门攻守锻炼(两人以咏拳拳术互相攻守方式)

  (2)咏春拳对外锻炼(用各种不同门派招式混合以训练咏春拳练习者经验)

  

  3.借助器械之功力锻炼

  沙包、木人桩、三星桩、吊腿等。

  

  4.不借助器械之辅助锻炼

  扯空拳、撑空腿、侧身拳、转马及步法、独立脚站椿、长桥力、手腕劲、双人对扯等训练

  

  5.木人桩法

  谅春拳最高深套子,共116式。

  

  6.武器

  武器之教授通常不列入拳术课程之内,只按个别情况需求而定。

  甲:六点半棍法

  (1)棍功基本锻炼——马、棍、枪棍、埋棍桩等。

  (2)“六点半棍”套子

  (3)棍

  乙:八斩刀法

  (1)刀功腕力锻炼

  (2)“八斩刀”套子

  (3)致用法

  详述如下:

  小念头 咏春派拳术最初级以“小念头”拳套开始。通常,每一位入门的学员第一天开始便学习这套拳,直至全部套子练习完为止方进入第二阶段。

  在本馆,一首小念头通常修习时间为十课至十二课。在学员锻炼期间,教者一面授以新的动作,一面改正学员动作上的错误。这种边教边改的方式可使学员极易接受新的动作并修正第一式动作上的错误,因而加速进度。

  单手小念头熟练以后,便到了“单手”的过程。黐单手是初级的手部感觉训练。这时,由于学员刚学习了小念头不久,不论在身、手、马方面都仅具雏形,是需要一段时候方可掌握黐单手要点的。在这段期间内,本馆教练带传授学员一些辅助锻炼,如转马、扯空拳、基本上步方法及较后期的扯侧身拳、双人对扯动作等等,以辅导学员们有良好的根基去进入较高深的课程。寻桥寻桥在双人“对扯”以后开始传授。这一讶:春拳术中的中级拳套,包含了身、手、步、马、肘并腿击之法。寻桥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套子,整首拳套最多为膀手之法;单就转马膀手、踏步膀手、低膀手等,已占了全首拳套中十之六七,由此可知膀手在这拳套内之重要地位。

  双手寻桥拳套完成以后,便是“双手”的训练了。黐双手首先练习“盘手”,待盘下熟习以后,便可接受基要的“过手”训练。在本馆,过手的基本手法共编成一整套系统的、有条理的课程,并分为七节动作以便于教者及学员双方的记忆。每一节中皆包括小念头及寻桥中所分化出来的若干招式,此攻彼守,生生不息。

  七节手各有要旨,兹略述如下:

  第一节为基本搏击手法及步法的配合。如这一段练习纯熟,便能应付一般的敌人。

  第二节为应付擒拿及反擒拿之法。小念头中段,其实包含了这一段动作,今在这一节手法中混合部分寻桥的招式配合“以形补手、以手补形”之诀使出。

  第三节强调手部感觉及步法的配合。这一节手法极注重“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的灵活感觉,以及膀手与问手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注重双拳的攻击方式,以及滚手的运用方法。

  第五节训练“跳桥抢攻”及“以打为消”之法。

  第六节训练指手的灵活变化,是以掌缘打击敌人的贴身变化。

  第七节专注于双方由远距离变为“手搭手”时的抢攻法。

  在第一节手法锻炼纯熟后,学员便可真正体会到搏击的感受。自由搏击的形式有两种。最初的自由搏击,只不过使学员们能够脱离了以手搭手的“黐手”方式,而改以离身搏击法,这是点到即止的,在咏春拳术语来说,名为“甩手”。其后,又引导学员们尝试穿戴护具,真真正正地对打。这种打斗训练方式,虽然比较第一种形式来得激烈一些,可是却是最实际的获得经验方法。且在严密的安全护具保护之下,再加上循循善诱的方法,学员是绝对没有半点危险的。因此,此种方式甚至还可以在纯女子班推行。

  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并非两人混乱对打。而是在搏斗中,真真正正地使用出在第一节中所练习的手法。这时候,是学员们最感兴趣的期间。而由入门至此期间,在本馆大约需六至八个月。

  黐手可说是咏春拳术中最主要的训练。一个学习咏春拳的人其功夫造诣精深与否,黐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咏春派三首拳套及一首桩法的招式,纵然全部熟习,而不诣黐手搏击之法,等于得物无所用,如入宝山空手回。拳套即如“工具”,黐手即如“使用工具之法”,如不识使用之法,有工具何用故有时往往有“习两首拳”胜“习三首拳”的情形,虽前者所习不多,惟能熟练,至真正搏击之时运用随心。且占快、准、劲、狠四大要素,故能胜后者。

  今本馆之训练课程,先以两首拳套为基本,然后继之以实习黐手搏击之训练,由浅入深,必要七节手法整体纯熟运用,方修习“标指”拳套,即此理也。

  标指 标指是咏春派最高级的拳套。这首套子以攻为主,而最多指、掌、肘之法。标指拳套中,极大部分的招式采用“以攻为守”、“以打为消”之诀。此等招式固然较为凌厉,但难度亦甚大,如学员没有良好根基,有时会适得其反。故标指放在高级课程中,自有其理。

  在标指之后,跟着要练习的,便是将整首拳套内的拳法运用于黐手的练习中。如果能够将标指拳套内所包括的招式使出,无疑增加了更强劲的攻击力量。因为,标指内所含的招式,较之前两首拳套内的攻击手法要来得狠毒及迅速得多。

  马、步及脚法训练与此同时,学员更要严格地锻炼下盘功夫,如练习“独立脚小念头”,借助沙包及木人桩等器械锻炼腿法、马步等等。然后是一连串的咏春手对脚搏击法、脚对脚搏击法,直至最后能修炼至纯以咏春派马步之法而能克制敌人,令对方无法起脚为止,方为最高法度。

  木人桩法最后,便是“木人桩法”的修炼了。本来,在此之前,亦有一些散式是给习者对着木人桩来练习的。但到了真正要修习整套顺序而下的木人桩法的话,便非要到了熟悉地运用上述三首拳套之招式以后。

  木人桩法共一百一十六式。其中十六式为脚法,盖指左右而言,实脚法共八式而已。

  木人桩法中之招式,可称得上是咏春派手法中最上乘之手法。能得其致用之法门,在同门对搏方面,较之使用基本招式,要来得快捷得多。在木人桩法中,有很多手法似是专门用以克制基本手法的。因为,就算一个平日功力较弱的人,假如熟习了木人桩法的话,很多时候甚至能够战胜比他较强的同门,这就是法度上的取胜了。

仅供参考 祝你好运!!!!!!

咏春拳基本概论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咏春拳基本概论,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咏春拳之练习要决

 一、整体

 任何拳术都有其富有个性的肢体表现形式,但任何拳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求得整体,整体的力量和整体的协调及整体的移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所有功法和招势,都是渡河之舟,是在达到整体后必需要舍弃的东西。说到这里,须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你很容易的理解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是你却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形式,以为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来直达内容,从而省却形式的练习阶段,并自诩为捷径。其实不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形式上的正确往往比内容更重要,所谓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也。因为神似也就是内容往往蕴含着很多初学者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是理解了也无法做到的东西。因此初学者必需通过形式来取得将来达到神似的能力。

 有不少人喜欢用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来形容自已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其实大不列颠全书以及四库全书从来就没有人说他们是假传。而如果哪位师傅拿出一张纸,给你写上一句话,你就能得道成仙吗所以说,真传还是假传并不在于说话的多少,他要根据接受对象来谈。他不理解,你当然要多角度,多反复的为他讲,他一听就懂了,你又何必费话李小龙一生的感悟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这不正是教导人们,形式是通往内容的必经之路,你必需大步向前,而不要梦想一跃而至,但是你更不能总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却失去了你的方向。咏春拳练习时多为上肢的运动,特别是在练习小念头的过程中,马步基本不动,但练习者切不可忽略了下肢,丢掉了整体。使拳术在上下分离的状态中进行,那样是练不好咏春的。

 二、风格

 咏春拳是一门男女适合、老少咸宜、攻防俱备、功效显著的拳术。咏春拳术注重防卫,稳重灵巧。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移动迅速,攻守兼备,体力肖耗小。咏春拳的防护方法是短桥相接,连消带打,来留去送,甩手直冲,多以小臂接触对方,化解对方的力量,而进攻时则义无所顾,讲究寸劲。学习咏春拳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即先求动作工整准确,放松慢练,不要一上手就求打出寸劲的力道而肌肉僵硬,马步虚漂。待动作熟练后,有所体认,再加入念力(即意念,内力)练法,以求提高。并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

 三、求实

 要点在于入门拳套小念头,此套路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但所担忧者,初学者切不可因其简短易学就轻视之,比葫芦画瓢,不求甚解,闭目自欺。相反,正因为其短小易练,更适合初学者练习,且不会耗时太多,方便你逐渐加码,提高运动量。小念头的每一招式均有其实用方法,学者更要认真体悟,每一动作都不可马虎,要精益求精。为将来练习更高深的咏春拳术打好坚实基础。

 四、坚持

 这一条看似简单,但阿龙却将它放在最后来讲,是因为这一条对于自学功夫的朋友来讲,却是第一重要的,没有坚持就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没有最终的收获。恒心,练武必备的品质,如果你做不到,什么真传,名师,对你来讲都是一场空。

 咏春拳之马步

 马步,是练功夫最重要的基础,各种拳术对马步的动作要求有所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短打拳术的马步有:外钳阳马、内钳阳马、二趾钳阳,三角(藏三脚)钳阳马、吊提马、单蝶马、双蝶马等。

 外钳阳马:左脚在前,右脚在从,站成不丁不八;左膝关节向外互相扭旋,使髋关节骨头向后移靠,右膝关节向外扭旋,使髋骨向前移靠,两膝关节的力相互拉开,两髋关节成相夹,右脚占三分力,左脚占七分力(三七马);身形偏向后龟背,田鸡肚(即含胸拔背、收腹)。外钳阳马能使两脚的力由则旋向外则,使外则肌肉膨胀有力。

 内钳阳马:两脚站好不丁不八后关节向内扭钳,髋关节向外旋开右膝关节向内钳靠,形成两膝相夹相合的力,髋关节的力相反成相互拉开,左脚占七分力,右脚占三分力。身体前扑,吞腰松胯。

 二趾钳阳马:两脚左右分开,距离比两肩略宽,两脚第二趾筋用力向内向后拉,髋关节内则也同时互相对拉,力向骨内收敛。

 三角钳阳马:两脚站在身体中线两边,然后从脚趾开始收缩关节继而收叠跟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节节锁紧。

 外钳阳马主练外则肌肉和筋膜,内钳阳马主练内则肌肉,二趾钳阳马主练筋,三角钳阳马主练骨。各马互为转变即为“步”,步是筋、骨、肌肉易变所产生出来的动态。

 钳阳:“动则生阳”,“阳”指人体的阳经、气,肾阳、心阳、肝阳;督脉,阳跷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有凡带钳阳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阳经脉紧些,使阴经畅通,练以达阴阳平衡,故名钳阳马。

 咏春拳小念头拳法理论

 1 小念头是咏春拳基础拳法,包涵着三大特色:

 - 不必用力

 - 拥有最坚强而又最省力的招式结构

 - 引导发挥人体的意念力量

 2 小念头的'练习方法,须分为三个阶段:

 - 首先必须将全身肌肉置于松弛状态,提起精神令脊骨正直。提肛是要点之一,能令全身结构连为一体。

 - 以轻松神态来练习,待所有招式熟练之后,则不必再分神来要求招式是否正确,只需以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不可用肌肉力量为动力,务求达到每一招式均在意念驱使下完成。

 - 完成了上述两个练习阶段后,便到了如何练出小念头精要的阶段,亦即何解称之为『小念头』,其窍门在于引导发挥人体的意念力量,在搏击应用上发挥超力量的自动反应。

 3 小念头拳套的分析:

 一 招式的结构

 - 利用圆形的滚动,作为承受力和输送力的基本构想。须知同一质量的物质,成为圆形后,比成为其它任何形状的承受力更强,输送力更大,卸力也更多,而推动运行所用的力量则最小。小念头的重心手法「摊」、「膀」、「伏」,就是圆形滚动理论最明显的招式,运用起来,将对方的桥手置于内圆或外圆。例如,由摊手转膀手,是将对方桥手由内圆转为外圆;相反,由膀手转为摊手,是将对方桥手由外圆转为内圆;伏手是利用外圆与对方桥手接触。

 - 以直线作为进攻的用力基础。口诀云「二点之间,直线最短」,就是应用直线原理,以此运用速度和冲击力。须知凡搏击均以快速和强大力量为主要条件,最短距离是缩短时间,直接最能增加冲击力量,二点配合,便能发挥速度,及达到重拳出击的效果。

 -「二字拑羊马」的暗藏技巧:二字拑羊马可发挥凝聚的冲击力。因这种马步的站立形态,能将整体力量集中冲向中线甚至一点,令每一招式均汇聚了整体力量;两膝微屈而富有弹性,又可将对方桥手的冲击力转移到双足承担,减轻双手的承受力,双手的活动能力因而大大增加

 二 意念的推动

 小念头,顾名思义,是以意念为主,因此,小念头的招式练习至正确而熟练的阶段,就不必对镜自照,观看自己的招式是否正确,以免影响精神集中。只须用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经过长久的练习,便能达到不必用力而以意念推动招式境界,便能得到随心所欲的意念力量。

 三 念力的灌输

 学习小念头经过了模仿期和意念推动期之后,就应着重将念力灌输到身体四肢上。「念力」是一种无形牧α浚瑥牧硪环矫娴慕忉专羌芯竦牧α浚愅玱夤εc内功。练习者达到能驱使「念力」的境界时,均能感觉到「念力」的存在。「念力」所到之处,力量在无形中增强,令每一招式都充满坚强而富有弹性,在迎敌接触时发挥吸收和反弹的作用,也会自动发出最适当的招式,不论防守或进攻均达到最佳效果。

 四 中线的理论

 - 中线,是任何物体的中心,也是物体重心的垂直线,承受整件物体的重量。当物体移动时,若接触该物体移动方向的重心点,便承受了整件物体重量的冲击。物体的中心点或重心点何在,则是根据物体的形状来判断。

 - 小念头的基本招式动作,乃根据人体的重心点配合中线理论而构想出来。如摊手与伏手,从自己中心点直线向正前方推进,就是利用自己的重心点向前平行推进,这样便能凝聚整体力量出击;膀手由下而上,就是自己体重斜线向上移动的重心点;耕手与下切掌,就是体重斜线向下前方移动的重心点。如能掌握重心理论之运用方法,对手便承受整体力量的攻击。小念头着重的中线理论,其实是搏击时发挥整体力量的方法。

 咏春拳心法理论: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自然较快击中。再看我们若向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无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②出手快而影少;仅手美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勃颈。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顾。

 (3)埋踩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踩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收踩理论:永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为收踩。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们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发强力向我们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再加力顺其势向那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失势或把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指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何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朱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离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攻守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499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