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都在7.9和11.2之间吗

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都在7.9和11.2之间吗,第1张

你好:

首先声明是在地球周围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都在79和112之间。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也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它正在绕地球运动。而在一个椭圆轨道的远点(设为P)时,点火加速使它进入另外一个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它是脱离地球绕太阳运动的。根据F=GM1M2/R^2,如果椭圆轨道上远点P,此时引力最小,它的速度也相对小一点,但是它的机械能是最大的,因为他的重力势能很大,即重力势能加上动能=机械能是最大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当它在椭圆远点点火加速使它进入另外一个轨道(节约能量,更容易)。

旧轨道上的P点和新轨道上的P点都是同一个点,而且这个点最困惑的,它不仅受到地球的强烈吸引力,而且还有太阳对它的引力(很强,不可忽视),而在近地点或其他点受太阳的引力相对小,由于我们学习的是理论物理,所以除了在P点以外,绕地轨道上的所有点都不考虑太阳引力。

我想楼主主要问得是当卫星绕地时最远点P的速度与绕太阳时P的速度的比较是吧?!其实这两个点不是同一个点,在绕地椭圆轨道的远点P时,点火加速使它进入另外一个轨道(绕太阳),其实在加速时,速度增加,让它作了离心运动才脱离轨道的,而这个绕太阳的轨道其实与这个绕地轨道是不重合的,所以楼主问题补充似乎无意义。也许楼主知道,但没说出来实际,执意要知道“那在旧轨道上的P速度快还是新轨道上的P点速度快 ”回答是新轨道上的P点速度快,因为它毕竟加速了。

希望我的答复让您满意~!~~~

人造卫星在大气层之外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空气的摩擦,所以能量没有增减,机械能是守恒的,总量不变。

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离地面变远,相当与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那么根据机械能守恒,动能就减小了。

可以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来解释:首先这是一个升高的过程,那么,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但由于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起到阻力的作用,所以运动速度会逐渐减小。

进入大椭圆轨道是最好的计划,天问一号执行第一个主要任务的轨道飞行器集成了探测器推进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导航制导和控制的核心系统,这是整个任务成功的关键。只有一次深空机动和四次连续的轨道校正才能确保天问一号始终会在理想的轨道上飞行,并最终按计划与火星相遇。与火星的成功相遇是指进入火星的重力影响范围,太阳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并且是太阳系的引力中心,它将诸如火星之类的行星的引力影响限制在定义为“山球”的空间内。

从理论上讲,火星希尔氏球的半径大约为100万公里,至少在位置的三分之一内,探测器可以长时间稳定轨道。换句话说,天问一号必须至少冲到这个范围。当然,在实际情况下,它需要更近一些的距离,它需要冲到离火星表面只有几百公里的位置才能开始制动。进入火星引力影响范围仅仅是个开始,如果以火星为参考,天问一号的相对速度将超过从火星表面永久逃逸的逃逸速度,每秒约5公里,如果它不刹车并减速,天问一号只能完成一次火星的“掠影”,然后在火星引力的作用下改变其轨道,飞入更远的空间,最后被太阳的引力拉回成为一个人造图像。

 “小行星”不再与火星和地球重叠

可以看出,最佳轨道计划的选择是火星探险的头等大事,从特定的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着陆器和漫游者的目标不是绕火星运行。它们可以直接在火星上着陆,而无需跟随轨道飞行器。从理论上讲,天问一号着陆器和火星车将在火星附近的天空中立即分离,并且轨道器可以单独进入火星轨道,这将大大降低对轨道器的需求。这也是苏联火星,欧洲火星快车,小猎犬2和痕量气体检测仪,夏帕雷利采用的计划。

这种方案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容错空间很小

中国对火星的了解还很少,没有对火星着陆区的现场调查,也没有轨道飞行器作为信号中继服务在火星上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火星大气稀薄,地形复杂。整个着陆过程仅需约7分钟,但是目前地球与火星之间的约19亿公里的双向通信存在约21分钟的延迟,这意味着探测器将在整个分离着陆过程中完全失去对地面控制的支持。这个计划就像在刀尖上跳舞,风险很大。实际上,在上述几个任务中,除了火星3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并工作了十多秒钟外,其余着陆器均以失败告终。

速度也不是一定增大,加速度是矢径的二阶导数,所以一定指向运动轨迹的凹侧,也就是指向椭圆轨道的内侧。

将总加速度沿运动轨迹(椭圆轨道)的切线方向分解,会得到切线加速度(和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法向加速度(和速度始终垂直),这个两个加速度的合加速度就是总加速度,其方向和万有引力一致,大小等于万有引力与卫星质量的比值。

当卫星运动到靠近被环绕天体的端点时,切向加速度为0,此时速度最大,再往后切向加速度开始和速度反向,速度会减小,直到卫星运动到距离被环绕天体的最远端点时,切线加速度又为0,此时速度最小,再往后切线加速度又开始和速度同向,速度又会增加。如此往复。

当然也可以从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角度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20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