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捏脊疗法是否可以防治小儿疾病?

捏脊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捏脊疗法是否可以防治小儿疾病?,第1张

近年来不断流行的一种按摩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捏脊疗法,就是对人体的腰椎部分的那个脊椎进行按摩,很多人都说捏脊疗法是骗人的,其实捏脊疗法对人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不管是对老人还是孩子,那么捏脊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捏脊疗法是否可以防治小儿疾病?

1、捏脊疗法能治病原因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便秘、咳喘、夜啼等慢性病症,属于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

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调整脏腑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捏脊疗法因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所以可作为父母给宝宝日常保健或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2、小儿捏脊可预防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如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泄泻、厌食、营养不良、疳积等。由于宝宝的脾胃比较薄弱,如果平时饮食不注意,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迁延也会影响宝宝的脾胃功能。这些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但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不适宜进行捏脊。

2呼吸系统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但宝宝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的时候,不宜进行捏脊,需症状痊愈之后才能进行捏脊。

3小儿遗尿症:中医认为遗尿主要因肾气不足,膀胱虚冷,或肺脾气虚,膀胱失约所致。捏脊可以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遗尿的效果。此外平时出汗比较多的宝宝也可通过捏脊来增强体质,减少汗出。

4其他:如夜啼、睡眠不安。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宝宝晚上睡觉时易哭闹,睡不踏实,主要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注意:捏脊疗法比较适合慢性疾病或疾病的缓解期进行,不适合在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进行,比如宝宝正感冒严重的时候或者急性腹泻等。

3、捏脊疗法的操作方法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见图1)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的第一遍。(见图2)

4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第二至四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第五至六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单捏不提。总共6遍结束。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6一般每天捏1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4、捏脊疗法注意事项

1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2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3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手法: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5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会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超过7岁的孩子因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6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时不宜进行捏脊。

很多保健书和各种儿科按摩专家都在讲小儿捏脊,只讲捏脊的好处,比如疏通经络,增进食欲,促进气血流动,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而脊椎推拿不当带来的副作用往往只是寥寥数语甚至根本不提,给家长一种每个孩子都适合脊椎推拿的错觉。

捏脊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拇指和食指的中段一步步捏在宝宝背部的皮肤表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宝宝可以捏一下宝宝的后背吗?捏宝宝背有什么好处?

1可以治疗多汗症

对于容易出汗的人,可以试试捏脊,因为捏脊可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从而达到止汗的效果。

2调理脾胃

脾胃异常不仅会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导致人夜间睡眠困难。此时,捏脊疗法可以调理脾胃,使其正常工作。

3提高免疫力

持续咳嗽、反复感冒等症状是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的。缓解这些症状,提高免疫力是关键。大家都可以捏脊柱,因为捏脊柱可以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来调和阴阳,从而提高免疫力。

4治疗腰肌劳损

背部有很多穴位,经常整脊有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因为背部有皮俞、舒威、肾俞等穴位。

脊椎按摩步骤

1脊椎按摩前,脱掉宝宝的衣服,露出整个背部。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父母可以暖手,轻轻捏宝宝肩膀,让宝宝背部放松。

2将拇指放在孩子脊柱两侧,从下往上推,推的同时用食指和中指捏住脊柱旁边的皮肤。

3从龟尾椎到大椎各一次,每次推3-5次,捏3分钟左右。最后一关,每挤3次,提1次。脊椎按摩每天一次或每隔一天一次。

4操作时,捏皮的量和提拉的力度要适当,使其能轻松顺利地推进。按摩要快速流畅。前进的时候要走直线,不要歪斜。

脊椎按摩的注意事项

1注意着凉:由于按摩时宝宝上身裸露,所以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着凉。

2捏脊时间:捏脊最好在宝宝早上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疗效较好。

3捏脊年龄:捏脊疗法适用于半岁以上至7岁左右的婴儿。半岁以下宝宝,不要捏脊椎,皮肤太嫩,容易受损。

4捏脊禁忌:宝宝有发热、感染、背部皮肤破损、疔疮、皮肤病等身体不适。不要按摩。

5整脊条件:整脊师的指甲要修剪平整,手不能太冷。

什么情况下可以捏脊椎?

捏脊其实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很多好动调皮的孩子,只要父母叫他们捏背,就会非常老实听话地躺在那里。平时揉捏孩子的脊柱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不要贪心。一般一天捏3~5次就够了。多掐是没有意义的。生病了可以捏几下。而且捏脊还可以作为其他按摩手法的铺垫。比如发烧或者感冒的时候,可以先用捏脊法促进他阳,再用其他方法。

周围有宝宝的朋友很多,常常听大家在一起讨论孩子的体质,感觉现在孩子的体质没有过去的孩子结实了,动不动就容易生病,过敏体质的宝宝也是越来越多。孩子受罪,家长也是筋疲力尽。让宝宝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不仅是孩子的一个宝贵的财富,更是让当父母的省心省力。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已流传下了一个简单易学的方法,那就是捏脊。

一、捏脊的起源

捏脊法最早见于晋朝著名养生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曰:“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其中的“拈取其脊骨皮”即后世之捏脊。此法从明代后期起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从中医角度看,捏脊的行走经络是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操作的,背部属阳,督脉主全身的阳气,为“阳脉之都纲”,“总督诸阳”,督脉不通则诸脉不通。各脏腑的经脉都与督脉相连,脏腑有病能影响经络,而经络有病可内传脏腑。捏拿督脉能振奋人的阳气,阳气通则气血旺盛,脏腑功能因此得以调节。所以说捏脊具有平衡阴阳、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提高脏腑功能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养生、治疗的作用。

二、捏脊在生理学层面的认知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脊柱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脊柱中又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脊柱是脑、脊髓向全身各器官、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交感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来支配、调节全身的活动。捏脊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交感干的刺激,借助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能够整体地、双向地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捏脊手法

捏脊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一般的小儿推拿教材中提到的都是上捏脊(即从下向上捏)。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一般用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督脉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上几个主要穴位都是升阳的穴位。根据经络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补法。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证,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极少用于平时保健。实际运用中下捏脊往往只捏不提,或单用推背代替。我们从经络图中可以看到,捏脊经过后背膀胱经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对肾、脾、肺都有直接影响。每次捏脊三到六次,每天或隔天捏一次都是可以的。

四、捏脊的注意事项

1捏脊的时间最好在早上起床后进行,早上旭日东升,也是人体一身阳气生发之时,此时上捏脊顺应了大自然规律,效果也会比较明显。而晚上是养阴的时间,原则上不可上捏脊,否则升阳伤阴,反招实热病患。还有就是最好不要在饱食后进行;

2脊背部皮肉有破损、炎症、疖肿的都不能做捏脊。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血小板减少症等出血倾向的人要慎用捏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580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