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生物钟养生法
所谓养生,就是指“经过系统安排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安排,即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养生是综合因素的作用,它涉及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最佳养生法”。目前,国际上盛行的是“生物钟养生法”。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张“预定的时刻表”,即生物钟。
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各种活动,人的各种活动若能顺应生物钟的要求,则可达到健、寿、智、乐、美的境界。若不能顺应它,则随着违反的程度不同,而使人体受到不同的损害,表现为疲劳、低智、寡欢、早衰、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应当统一到“按生物钟规律办事”这一程序上来。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活、生存、活动是有周期性节律性规律的。这些规律性活动,是受人体内像时钟那样的许多“齿轮”基因和中心“擒纵轮”基因组成的“生物钟”所控制、操纵和调节的。人体生物钟的位置在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支配着整个人体和各个不同组织器官的生物钟变化规律。
前苏联科学家费洛诺夫曾做过一项研究,人体一天24小时的生物钟表现为:
大多数人已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
除肝脏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少。
脑部供血量最少,不少重病患者是在这个钟点死亡的。
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此时起床,很快就会精神饱满。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人体免疫功能特别强。
肝内有毒物质全部排尽,此时绝对不要喝酒。
精神活力提高,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精力充沛,为最佳的工作时间。
心脏照样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是全身总动员阶段。
肝脏休息,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倦。
是一天第2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人体器官最为敏感,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血液中糖分解增加,但很快就会降下去。
工作效率更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痛感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
血压增高,精神最不稳定,任何事都会引起口角。
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
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增强,可以记住白天没记住的东西。
体温下降。
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工作。
一昼夜中最后一点钟,如22时就寝,该入梦乡了。 这是人体一天24小时节律变化规律的概况。
此外,四季变化,人体也有节律。祖国医学认为,四时气候与脏腑之气相应。《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即言五脏之气,各有当旺之时。而一日之间,营卫二气在体内运行,伴随昼夜阴阳变化,循环往复,无有终时,推动全身气血运行。
知道了以上人体生物钟的规律,就可以好好利用它了。科学家们自从发现了人体生物钟的奥秘之后,又研究发现如何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饮水,可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防止人体酸性化。餐前1小时1杯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睡前少喝一点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最佳用脑时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上午10点精力充沛,下午2点反应最敏感,晚上8点记忆力最强。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提高,一般上午脑力劳动,下午体力劳动。
最佳打针时间:一般选择上午9时,此时对痛觉最不敏感。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最低落,故下午1时午休最适宜。
最佳锻炼时间:冬春季头1-2个月避开,早晨6-7时。夏秋季早晨5-6时,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是锻炼的良好时光。平时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做做健身操对人身体有益,因为此时肌肉温度高,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45分钟,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快,利于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除早晨外,每餐饭后3分钟,因为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饭后2小时,吃水果营养最宜被小肠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除了补充人体营养外,还有催眠、镇静作用,故喝牛奶的最佳时间为晚上8-9点,这时喝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可安然入睡。
最佳睡眠时间:人体生物钟在晚上10-11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最佳时间为晚上9-10点。
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
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具体划分如下: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秦12段记时: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午时四刻一般不这样说),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天色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夜间时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为什么大雁成群结队深秋南飞,燕子迎春归来为什么夜合欢叶总是迎朝阳而展放为何女子月经周期恰与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 生物钟依靠像时钟那样周期往复的振荡工作,其工作节奏是不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故认为其周期振荡节奏是内生的或在不同器官内独立进行。生物钟的存在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能使生物与周期性的环境变化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生存和繁殖关系重大的,如迁徙、觅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质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为白天活动作好预先的准备。然而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追随外界的周期性,当偏差太大,外环境变化造成刺激过强过弱,以致使生理振荡变为越轨的自由运转,从而干扰了时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内部节奏位置的紊乱,破坏有序的合作,会引起某些疾病。 近10年,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告诉我们,昼夜节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形成的。1972年研究人员证明,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担负着昼夜节律的中枢起搏点作用。临床观察到人类脑肿瘤破坏包括视交叉上核区时,可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瓦解。灵长类脑内至少有两个昼夜节律起搏点,其中一个就是视交叉上核,另一个目前尚未确定。 为何成绩一般的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名列前茅的学生却名落孙山为何一贯行为文明的青年人突然与人吵架原来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钟”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强,这样的时机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这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在此期,增加学习、运动量,往往事半功倍。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运动员在此期易破记录。 相反,三节律运行在临界或低潮期,会表现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健忘走神,这时易出车祸和医疗事故,也难在考试中出成绩。老年人发病常在情绪钟低潮期,而许多疾病死亡时间恰在智力、体力、情绪三节律的双重临界日和三重临界日。了解自己三节律的临界日和低潮期,可以在心理上早作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克服困难,安然度过临界日和低潮期。 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公式:t=(36525×周岁数)± x。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 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2<140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接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生物钟老化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节律振幅减小。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例如,神经组织萎缩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心肌萎缩,心功能减退,如老年人醛固酮、睾酮、黄体生成素昼夜节律振幅明显减小或消失。生物钟处于高潮期,还可抵消这些功能减退,但处于低潮或临界期,则有病变及死亡的危险。 (2)生物节律稳态遭到严重损害。夜班工人体温、血压夜高于昼,睡眠昼夜颠倒,日积月累,使生物节律一定程度损害。 (3)同步因子(生活习惯、光照周期定时进餐)作用的减弱。由于退休,长期生活习惯因改变而不适应,户外接受日光时间减少,干扰了情绪节律,机体衰老与同步因子削弱是有关的。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从它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天地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有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地大经。贤人长寿秘诀是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行规律,适应阴阳升降变化,“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使之长寿健康。历代长寿老人均具有起居,饮食规律的生活。尽管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不尽人意,但长寿者由于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使生活节律中同步因子不断维持动态平衡,这对延缓衰老有着不可估量的回春作用。
1、睡眠调整
人体生物钟在睡眠的表现上尤为显著,经实验表明,人体的细胞在晚上23点至凌晨5点的分裂速度是白天的8倍左右。所以大多数人的生物钟紊乱都是熬夜引起的,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调整生物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
2、饮食调整
人体生物钟也会受饮食规律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或是上班族都会有饮食不规律的毛病,尤其是不吃早饭。这样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肠胃生物钟的不正常,机体的疲劳,消化系统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
所以想要调整生物钟除了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之外,还要在食物上多加注意。要多吃一些牛奶、青菜、豆类、水果等碱性食品,不要吃油炸、高热量、糯米类、有刺激性或酸性食品,这些食物除了增加肠胃的负担之外还会影响机体排酸,会加重你的肠胃生物钟紊乱。
3、维生素调整
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微量元素的支持,所以补充流失的微量元素对于调整生物钟也很重要。微量元素中以维生素B、维生素C最为重要,可以多吃富含这类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去药店适当购买维生素片进行补充。
4、运动调整
经常运动也会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整生物钟。所以在不妨坚持多做一些日常性的运动,持之以恒,这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运动最好以静力项目为主,比如说瑜伽、普拉提等。
: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人体的正常的生物钟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相差 l℃多。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改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
人体生物大致分三类:昼型、夜型、中间型。昼型表现为凌晨和清晨体力充沛,精神焕发,记忆力理解力最为出色,如数学家陈景润、作家姚雪垠都习惯凌晨两三点钟投入工作,效率很高。夜型是一到夜晚脑细胞特别兴奋,精力高度集中,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就习惯整夜写作,以到久而久之,他家彻夜不熄的灯光竟成为赛纳河上船工的航标灯了。中间型介乎前二者之间,清晨和上午学习工作效果特别好,如诗人艾青,在这两个时段,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这些名人正是利用了生物钟,使才智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要提醒学生朋友的是,他们生物钟的形成有两种原因: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工作环境长期养成的因素。其实人的生物钟是可以调整的,外交官和运动员为了适应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就得人为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努力使自己在最需要体力和精力时,处在最佳状态。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不管生物钟是什么类型,应当取得这样一个共识:上午八点开始,要进入学习,一学四个小时,六点钟后洗漱吃饭上学,等到上午数学、英语、语文等老师轮番指导、系统复习时,恐怕会极不情愿地昏昏欲睡了;如果你过分强调夜型特点,非通宵达旦复习不可,等太阳升起来,你却要倒床睡觉了。所以我们不主张中学生朋友们过于强化自己的生物钟类型。不妨这样试试:晚上晚睡会儿,早晨多睡会儿,以保证白天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如果中午打个盹儿,下午放学再睡个小觉,那么,就把时间切割成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四个最佳时段。不过,这两个小觉一定要短,讲究高质量,即有四个指标:入睡快,睡得深,不超过一小时,醒后特有精神。当然,这只是个建议,关键还在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有些同学问,如何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作息时间的调节生物钟呢?
作息一旦形成习惯,改变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太着急。一般来说,越轻松的状态下越容易改变生物钟。所以建议想调节生物钟的同学在寒假里来改变你的作息。因为假期里的精神状态比平时要轻松。
如果你想重定自己的起床时间,可以在睡觉前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希望明天6:30起床。”
总之,一定不要把这件事当成心病,越无所谓,反而越能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青少年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比如夏天午睡片刻,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
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青少年学生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
总之,一个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政党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会头错脑胀、全身无力。睡眠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甚为密切。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 睡眠要适量
1、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觉不可少睡。在很多书上都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国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马斯博士指出: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他对睡眠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
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虽然我们可能并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
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马斯博士提倡“小睡”。这种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现在中小学生虽然说“减负”了,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压力,他们并不轻松,很多人睡眠的时间明显不足。与过去相比,实际上是明松暗紧。这实际上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认为,只有睡好觉,才能学习好。睡好觉并不会妨碍前程:睡眠时间必须保证!
* 睡觉的环境
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岩隐书•养书》说:“入睡时行,绕室千步,始就枕……盖则神劳,劳则思息,动极而求静。”
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
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无论是每晚的睡眠还是白天的小睡都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要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行动。
* 顺应生物钟
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研究表明,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研究证明,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
总之,形成习惯之后,人就会按时入睡。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生物钟是不能轻易破坏的,千万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
* 调节饮食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少数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茶等食品或饮料之后主观上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但是实验证实,他们的深度睡眠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所以睡觉之前,不要食用这些东西。
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忌讳:
忌饱食
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不要吃东西 ,以免加生胃肠负担。
忌饮浓茶与咖啡
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
忌喝酒
研究证明,喝酒好像可以帮助人入睡,但是实际上是不正确的。酒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我们下半夜睡眠。
*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噪声中,习惯成自然,适应了这种不良的环境。这对我们的睡眠是不利的,会减少我们浓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睡觉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有人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 睡觉时间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入时间必须注意;
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
就算睡的时间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够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质’,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后仍然觉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质量很差。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为什么大雁成群结队深秋南飞,燕子迎春归来为什么夜合欢叶总是迎朝阳而展放为何女子月经周期恰与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认为,生物体乃至植物体的生命随昼夜交替、四时更迭的周期性运动,揭示出生理活动的周期性节律。古代医学视天地为大宇宙,人体为小宇宙,谓大小宇宙息息相通。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时间生物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持久的”、“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生物钟 。
生物钟依靠像时钟那样周期往复的振荡工作,其工作节奏是不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故认为其周期振荡节奏是内生的或在不同器官内独立进行。生物钟的存在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能使生物与周期性的环境变化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生存和繁殖关系重大的,如迁徙、觅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质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为白天活动作好预先的准备。然而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追随外界的周期性,当偏差太大,外环境变化造成刺激过强过弱,以致使生理振荡变为越轨的自由运转,从而干扰了时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内部节奏位置的紊乱,破坏有序的合作,会引起某些疾病。
近10年,生物学的研究越来越清楚地告诉我们,昼夜节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形成的。1972年研究人员证明,下丘脑前部视交叉上核担负着昼夜节律的中枢起搏点作用。临床观察到人类脑肿瘤破坏包括视交叉上核区时,可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瓦解。灵长类脑内至少有两个昼夜节律起搏点,其中一个就是视交叉上核,另一个目前尚未确定。
、
建议:晚上暂时几天少看点书,看书也要10点之前上床睡觉,第二天闹钟6点半起床,起初几天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到一星期左右即可习惯
今天讲讲有关于阳气的问题,人体阳气的作用,伤害人体阳气的因素,如何保存身体的阳气和阴精。
阳气,阳主动,天行健之动, 有动力即是有生气 ,通天即是讲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一个意思,《内经·生气通天论》就是主要讲阳气的。
自古以来,都以通于苍天之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大如九州之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天气相通。苍天之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
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因此,适应这个规律是 寿命得以延续的根本 。
苍天之气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 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 ,卫气涣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身的阳气,如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
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 抵御外邪 的作用。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使诸筋柔韧。但若汗孔的 开闭调节失常 ,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留连肉腠之间,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为疮痈。
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而迫及五脏,损伤神志,就会出现恐惧和惊骇的症象。由于寒气的稽留,营气不能顺利地运行,阻逆于肌肉之间,就会发生痈肿。
汗出未止的时候,形体与阳气都受到一定的消弱,若风寒内侵,俞穴闭阻,就会发生风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起始原因。
伤害人体阳气 有几个方面:
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发作的时候 眼睛昏蒙看不见东西,耳朵闭塞听不到声音,混乱之时就像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人的阳气,在大怒时就会上逆,血随气逆而淤积于上,与身体其他部位阻隔不通,使人发生薄厥(类似于脑出血)。
若伤及 诸筋 ,使筋弛纵不收,而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 半身不遂 。出汗的时候,遇到 湿邪 阻遏就容易发生 小的疮疖和痱子 。
经常吃肥肉精米厚味,足以导致发生疔疮,患病很容易复发,就像以空的容器接收东西一样。在劳动出汗时遇到风寒之邪,迫聚于皮腠形成粉刺,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只要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等 养生 的原则,那么,肌肉腠理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虽有大风苛毒的侵染,也不能伤害,这正是循着时序的变化规律保 养生 气的结果。
这个是重中之重。
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
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 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 。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三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说明人体的气血有所谓的时间生物医学特性。每日的早晨、中午、傍晚、夜半,就好像春夏秋冬一样,分别有生发、成长、收敛、内藏等气血的循环运作模式。因此不管在 养生 或治病上,都可以运用这样的规律,顺势而为。
所以,若是当个宅男宅女夜半玩计算机,然后白天睡觉,不出几年,就会 脸色苍白,睡眠不好,身体欠安 。其实,人本来早晨起床后,就应该去晒晒太阳,让身体知道现在是白天了,体内某些荷尔蒙与酵素才会正常分泌,浓度才够。到了夜晚就应该休息,不应该在天黑后还在大幅运动或工作的,古人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本来天黑后就应该要休息了,尤其是晚上9~11点(亥时),古人称为 “人定” ,表示这个就是要安定休息睡觉的时间。这个顺应一日四时的规律作息,是与我们基因上被设定的生理时钟有关,那个是物种演化的结果,我们是无法靠意志力改变的。我们体内的很多荷尔蒙与酵素的分泌,都被这个关于生理时钟的基因给控制着。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白天作功的效能,与夜晚的细胞修复的效率。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这两句话几乎是千古名言,在中医界大家都认为这是重要的指导原则,但是看市面上一般书籍的解释,不外乎是说要阴阳平衡,要保持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
不然就像火神派祖师说的:人啊,阴常有余,但是阳常不足,阴阳两者,阳起主导作用,所以要一直补阳气,因为阳不怕过多。或者有人认为是要将先天干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
目前的这些解释是真的黄帝内经的 本来意思 吗?
苍天能够天行健,是因为它 清净 ,所以人也要清净,就能志意大治,就可以阳气密固了。圣人就是这样聚精会神的学习天道之理而通神明的。
这两句千古名言,就是内经作者要人 清净 ,清净就能阳气密固。并不是目前坊间的解释,不是只要阴阳平衡那么含糊的说法,也不是火神派认为要加强补肾阳附子的用药观。
可是清净一词,虽然可以粗略意会,但有点笼统啊,难道只是要人不大怒不烦劳吗?到底怎样才能精柔呢?它的实际执行究竟是怎样的内容呢?
关于这个,我再进一步来解析。
当你少欲而知足,内心安定不担心股票儿女病情名誉等烦恼、别贪心过头而做事停不下脚步导致疲劳、知足所有、满意当下、吃什么都好、穿什么都好、随遇而安、不羡慕无嫉妒,这样子的恬淡生活,那么你的真气就会调顺了。
所谓的精神内敛,就是要你 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当你的眼睛少去聚焦在那些感官刺激的视像上,当你的内心不被*乱之美貌所吸引而魂飞魄散,当你不管有没有能力都能够不被物质追求的吸引而搞的动心思虑。那么这样子,就能神气守住形体而长寿百岁了。
阴精 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 五味 而受伤。
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所以重视 养生 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