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常见问题

艾灸常见问题,第1张

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月经是女性每个月都要经历的能量低谷期,这个期间女性体温最低,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所以会出现经期容易怕冷感冒,容易饿,喜甜食等表现,气血弱的还容易经期出现头疼、腹泻、便秘等症状

经期其实更适合艾灸,以及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姜枣茶之类,尤其是一些宫寒气血虚弱的女性朋友!

有人还说,会不会经期艾灸或者喝了红糖水经量变大了啊?

我要告诉你,月经排出的都是你要处理的"垃圾",排不干净才会隐患不断,只要你不要在经期超大量的灸、乱灸或者吃一些过于烈性的食物,一般的艾灸保健和饮食都是足够安全的。

暖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或电针能代替艾吗?

不能。艾燃烧时能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对人体的渗透力在10mm以上,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特殊免疫力。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中医研究机构用其他药材,其他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 。与艾做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类上万年,唯独以艾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热症施灸,《类经》说 “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 所以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 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艾烟有害吗? 

艾烟无毒无害。现在研究表明,艾烟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几十种。 而且,在临床中发现,  艾烟对戒烟有非常显著而快速的作用。艾烟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杀菌消毒能力,对呼吸系统和皮肤病问题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艾香味还可以安神助眠、镇定神经。另外,艾烟是艾灸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的艾灸是热敷或无烟艾灸不能比拟的!

阴虚能灸吗? 

认为火证和阴虚不能灸这是个误区。许多人把中医辨证论治的阳虚,阴虚,燥热和艾灸的纯阳混为一谈了。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人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  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不论寒热虚实都能灸吗?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妇科病怎么灸? 

对于灸法来说,只要患者有「无神、无力」的阳虚表现,就可以用灸法,而且,重灸关元穴,  可以将子宫瘀血和肌瘤(肿瘤)彻底破除;对于附件炎、盆腔炎,也有极好的疗效;而对于虚寒型不孕症男女患者,定能治愈,灸关元穴,止白带的功效极为显着。可以这样说,灸关元穴几乎可以治愈所有妇科疾病。

艾灸是不是万能的? 

艾灸不是万能的。 但艾灸的使用范围非常广, 有效率和治愈率比一般中药西药都高,尤其能够根除现代医学棘手的慢性病,终身病,亚健康状态,同时也是最佳的减肥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但是不能说艾灸什么病都能治。 其中对于胃病的有效率和根除率都在90%以上。  失眠的根除率在70%左右。 关节病的有效率在80%左右, 但是所用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  对于顽固皮肤病的根除率比较低,而且最麻烦的是,在根除皮肤病过程中, 驱邪外出时部分患者皮肤症状加重,很多人接受不了。只要灸时没有引起副作用,都应该坚持灸,尤其是慢性病,灸的过程中病情反反复复,需要有一定耐性。

人体部位的预示

肚脐下冷凉〈叫〉宫寒!

肚脐上冷凉〈叫〉胃寒!

腰上冷凉〈叫〉带脉寒!

肩上冷凉〈叫〉胆不通!

手臂冷凉〈叫〉肺气虚!

颈部冷凉〈叫〉膀胱虚!

手背冷凉〈叫〉气不足!

大腿冷凉〈叫〉脾胃虚!

小腿冷凉〈叫〉肠胃虚!

艾灸完后几种特殊反应:

一、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二、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  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三、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四、拉稀: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五、咽喉肿痛、牙痛等: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  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六、发烧: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  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七、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艾灸完后几种特殊反应:

八、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 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九、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十、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 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 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十一、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 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十二、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节艾灸后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擅长的是补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2、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3、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太溪、或者盐水泡脚, 以引火下行,并注意饮食清淡。

十三、灸后有水泡: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烫伤除外); 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对着患处继续艾灸,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也可以用针刺破后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患处尽量不要碰水。

十四、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

6、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7、临床常见排病反应在艾灸中也会经常出现。

所以在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肌过饱、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光艾灸不锻炼也是不行的。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处理方法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需认真鉴别。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反应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没有外界诱因诱发,纯属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则可以认定此反应属于排病反应。医患双方都应该知道,在治疗期间每出现一种排病反应,体内就会减少一种病邪,因此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排病反应,应采取忍耐和任其自然的态度。最好不用药物控制,以免降低治疗效果或出现不良反应,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消炎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这个尺度由医生来把握。如有的病人实在痛苦难忍,或发高烧持续三天以上还不退,可用刺血,拔罐,刮痧,做温灸盒等方式来缓解。

这些方法都是在给病邪以出路,是因势利导之法。而乱用清热消炎药,激素药等会使病邪内敛,十分难得的排病机会会失之交臂。当然,如果出现剧烈腹泻,高热大汗时则应多喝糖盐水。若喝不进去可以输液。如出现委屈易哭得情绪反应时,最好是随时随地大哭一场,如觉得不好意思可找一旷野无人的地方放声痛哭,大声喊叫,尽量将这种情绪发泄出去,直到心情舒畅为止。如病人出现失眠反应,连续多日每夜只能睡3-4小时,只要第二天体力精力都无多大变化,就不必有意强迫自己非睡不可,更不能吃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应采取忍耐的态度。当渡过反应期之后,睡眠会自然恢复正常,神经系统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对于排病反应,应持平静态度和乐观的心情,顺其自然,以迎接疾病去根之日的来临。

艾灸排病反应及注意事项 [篇2]

在给孩子调理的两年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出现过鼻炎哮喘反复发作的排病反应,有好几次浑身长满奇痒无比的红疹子,眼睛奇痒无比不停地揉,无缘无故流鼻涕,灸几次后出现暂时的症状加重的情形,甚至在今年的三伏天中有几天每天喊冷,鼻涕直流……面对这些症状,刚开始我也是有点诚惶诚恐,于是不断地在单桂敏、谢锡亮和范长伟的书籍中和网络上找答案,知道这些都死疾病外排过程中的一种排病反应现象。于是我再也不害怕了,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艾灸下去,没几天这些症状都消失了,我的心里还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孩子离康复又近了一步。下面是我在单老师博客上摘录的排病反应和注意事项,有需要的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艾灸的排毒通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起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慢慢会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有些人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没有关系这些反应慢慢都会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肠道问题居多。

5、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如果艾灸出现上火的情况,想快速达到祛火的目的,那么先停下来艾灸,借助于食物来达到降火的目的。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常吃绿豆粥、荷叶粥或绿豆汤、莲子汤(不去莲心)。;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每天要多喝白开水,或糖盐水,也可以降火;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6、有的人初次艾灸的,会有发烧的症状,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拔走罐都会退热,而且降火气。

7、我的治疗理念是,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 寻找 出路。

8、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艾灸的走串,遇到这样的很正常,也不要大惊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没有要好,经络的通串,提示经络疏通的是否通畅。

10、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候,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议经期艾灸,给疾病以出路,月经期就应该是排出的路径。

11、大姨妈出现暂时性失调,如提前,推后,经量增加或减少,经血颜色有改变,有褐色,黑色,暗红色血块排除。特别是有妇科问题的人,本身月经就不调的人,艾灸后,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姨妈上有上述反应。

12、经过几次艾灸,或一段时间的艾灸后,有的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的季节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13、拔罐过程中出现的水疱,是体内病原体某种病毒外排的一种现象,也是强制排毒的一个方法,在排毒过程中不要抑制水疱的产生。有的人认为是留罐时间长才会出疱,就缩短上罐时间。其实出疱跟时间没有关系,有的人还认为是火烧的,这些都是对出水疱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认识而已。对于火罐根治疗法中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主动地面对,从中去了解它,认识它。经历了十多年的体会与实践,我总结出,其实出水疱是好现象,说明排毒快。在第一次上罐时,罐口就可能出现水疱,或脓水,出泡沫、凝血等现象,这些东西都是从肌体内排出的病气及垃圾,起罐后可以将水疱用牙签或针把脓水放出,用棉球及卫生纸轻轻擦拭即可。有条件的情况下冲个热水澡,效果更佳(提示:不论你出多少水疱,洗澡都没有影响,只会帮助你加速血液循环,这是最佳选择,请大家消除疑虑,不防试一试,亲身体验一下吧)。

-------------------------------------------------------------------------

艾灸注意什么: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时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赌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

3、大饥大饱不宜艾灸,饥饿艾灸容易晕灸,太饱艾灸气血运行慢,容易发生腹胀。

4、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5、艾灸前最好喝温开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温热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点。

6、艾灸前可以洗温水澡,艾灸后半小时,可以洗热水澡,稍稍烫一点皮肤的温度。

7、有些人艾灸的时候想泡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温要高于50度。

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学会循序渐进逐渐适应热度,逐渐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体会吃不消,显得太燥。

9、皮肤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尽量拔出。然后温和灸,不要再使用艾灸罐,等泡痊愈后,可以继续使用艾灸罐。如果泡在关节活动部位,要的等待结痂后在灸,关节部位不容易愈合。

在家做艾灸的时候,可以配合姜、蒜、药等做隔姜灸、隔蒜灸、隔药灸。

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生姜辛温无毒,升发宣散,调和营卫,驱寒发表,通经活络

隔蒜灸:是用蒜做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

艾烟抗病毒、家里有人做艾灸、家人患感冒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如果觉得就是受不了艾烟,也可以想点办法。下面就是网友反馈给单老师的小妙招:1、躺在离窗户近的地方,把电扇背对着自己,电扇头向外吹,艾条的烟很快被吹到窗外了;2、一个塑料小桶底部打个孔,插上洗衣机水管。艾灸时把小桶扣在艾灸上,管子的出口拉到窗外,这样烟就从管子排到了窗外。

艾灸之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症状: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合集一、二有部分重叠,但是二者同时互为补充,合集一从具体肢体反应,合集二从疾病角度,二者角度不一样。

艾灸排病反应大合集一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9、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30、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31、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2、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33,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4、精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 适当刮痧拔罐,必要时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赶紧将病人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颈部疏通,多喝水。

35、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6、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7、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38、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的严重,加大灸即可,千万不要去医院打调水。

39、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40、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1,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2、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内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3、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44、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45、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

46、发热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7、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48、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49、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50、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艾灸排病反应大合集二

一,皮 肤 痒

皮肤痒是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肾病、肝胆类疾病、寄生虫病、肿瘤、内分泌紊乱的必然反映,是大量废物,病毒从皮肤排泄的表现。

1、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皮部组织出现奇痒,病变部位气血流通了。

2、肾功能不好、气滞血淤的人,会反映皮肤奇痒无比,是皮肤无法应对大量毒素的排出。

3、皮肤出现小红肿、小红块、风疹块、呕吐,是胆囊炎、胆汁返流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人体血液、体液内的废物在皮肤弱酸环境中的反映。皮肤承受不了调节,产生各种新的瘀堵,这是暂时的。

4、皮肤溃烂、流水、脱皮、局部肿大,是皮肤微循环瘀堵,流通不畅的一种表现,是原来瘀堵和病变的局部被打通了。

5、淋巴痛、咽喉红肿、口腔内痒、咳嗽,这是淋巴结、咽喉等有疾病,这种反应表示瘀堵、病毒结合物、废物体、淤血点、粘膜内废物开始松动或分解、疏通。

6、头皮痒、头屑多,这是典型的肾阳虚反映,原来瘀堵在头皮的毛囊内脂肪和废物被大量排出后产生的适应感觉。

二,各 种 疼 痛

各种疼痛,是由于血流量增强,硬化萎缩,瘀堵的微血管开始恢复弹性,后面推、前面堵,会牵拉周围的组织,就会反映疼痛,有的人反应强烈,有的人反应弱。

1、局部肌肉酸痛、胀痛、刺痛

这是肌肉微循环严重堵塞。

2、胯骨、颈椎、腰椎酸痛、刺痛、痛无定处

这是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股骨头炎的一种表现,越痛说明越严重。

3、意想不到的局部出现疼痛

说明这个部位有淤积。

4、全身无力、全身酸痛或者发烧

这是月风病、风湿类疾病、心脏病、痛风病的反映,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的能力增强了,机体应变能力差,暂时不能适合新的平衡。

5、头痛

这是脑血管萎缩、微循环瘀堵、脑肿瘤、脑神经功能不稳定的反映,微血管恢复弹性时,改变了周围组织的形态。

6、小腹疼痛、胀痛、极不舒服

这是有盆腔炎、子宫位置不正、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宫颈炎、阴道炎等的反映。

7、手足疼痛

这是末梢神经,微循环恢复的反映。

8、抽筋、腹部等部位酸痛加腹部疼痛

是糖尿病或者胰腺炎等病的反映。

9、腰疼、腰胀、腰酸

这是肾不好、肾炎、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卵管、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反应,是活血化瘀、结石松动、血管恢复弹性的一种表现。

10、胃痛并发有呕吐,胀排气多

这是胃病、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等的反映,这是一种修复、排毒、提高胃功能的一种表现。

11、胆汁区疼痛

未保健及调理而疼痛者,情况不妙,必需检查,用保健及调理而疼痛者,这是疏通的表现,原来瘀堵的血管,肝组织被疏通和分解,逐渐恢复功能的一种表现。

三,眩 晕

这是贫血、气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痰阻、肝胆气不足人的表现,这是血流加快的一种表现,是由于原来很慢的血流量加快后,血管收缩能力跟不上,不同步的表现。

四,口 腔 溃 疡

这是人体舌下腺(胃)、腮腺(脾)、腭下腺(肾)的热、火、毒的向外排泄时,大量的在口腔内淤积形成的,多漱口能缓解。

五,口干舌噪、尿频、放屁多

原来身体酸性过多,减肥时排出细胞内多年的水分、油腻、废物等物质所表现的特征,这是排酸的表现,需要大量喝水。

六,耳鸣、心慌、胸闷

这是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脏病、高血压、腹痛的一种表现,这是活血化瘀的一种表现。

七,贪睡、睡不醒

这是体内毒素太多,血呈酸性,肝脏有病的一种表现,肝的排毒和修复,是要在睡眠中完成,这是修复的必然反映。

八,眼屎多、眼红肿、眼疼

这是肝气疏通上后,从眼中排出会使眼肉微循环、微血管、微弹性恢复疏通的一种表现,瘀堵在眼内的病毒向外排出的反映。

九,青春痘加剧

这是皮下脂肪大量排泄的一种现象。

十,咳嗽痰多、伴有气喘头晕

这是支气管、气管、咽喉、肺内的死痰、淤血,向外排泄时刺激组织的一种本能反映。

十一,流血

1、流鼻血、流鼻水、流黄鼻水

这是血红素,不是鼻血,原来血管硬化、萎缩,或者原来流过血的人以及脾、肝功能不好的,调节后重新恢复功能的表现。

2、月经不停、出血时间长

严重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宫颈糜烂。

3、便血

这是肠息肉、肠炎、痔疮病人的反映,活血化瘀过程中,将原组织在各部位的淤血分解后排泄出的反映。

4、尿血

这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人的反映,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学艾灸,这是在疏通过程中结石松动,排泄中碰伤了血管内膜渗血的反映。

5、尿白浊

这是肾病、膀胱有病,这是消炎、消毒、恢复功能的反映。

6、尿绿

这是胆有病,这是胆汁大量排出时,人体无法分解或者与各种食物结合,溶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恢复的表现。

十二,尿臭、尿多、尿酸高、尿的泡沫多

这是高血糖、糖尿病、肾病、胰腺炎、膀胱炎体质的人泌尿系统有炎症的特有表现,这是一种排毒、恢复功能的反映。

十三,腹泻

这是典型的肝胆、胆囊炎、肠炎、体质差的人的表现,也是排毒现象。

十四,气急、气短、心跳加快

1、贫血:血流量增大,流动的速度快了,各种器官无法适应和调整。

2、心功能不好的人:心脏的博血和回流血来不及协调。

十五,手、脚、身体浮肿

这是糖尿病、肾病、膀胱病、心脏病、胰腺病人的一种表现。这是反映排泄快了,自身器官组织、修复、消化能力跟不上的反映。

十六,血脂、血糖、血压升高

许多人在保健及调理中,都会发生此类状况,这都是一种调整修复反映,同时,都是一种假性症状,不管怎样反映,自我感觉是良好的,不象过去的症状那么让人害怕,即根源已经好了,但还有一些调节现象没有结束。

1、血脂升高

高血脂、高血粘度的人的一种表现,细胞内的多余血脂被大量分解出,排到血液内,人体自身分解血脂的能力跟不上调整反应。

2、血糖升高

这是糖尿病、血糖高、胰腺有病的人特有的,也是一种假象反映,细胞多余的糖会被大量排出,细胞的活力大大增强,人体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如果细胞内堆积的糖分不排出,必然会产生各种并发症,细胞死了,器官组织必然会衰亡。

3、血压升高

这是高血压、血管萎缩、硬化特有的反映,血液循环增大了,血管的韧性未恢复,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十七,饭量减少和增强这都是胃功能不好的人得反应

1、饭量减少:是新陈代谢加快了,胃动力未解决好。

2、饭量增加了:是胃功能恢复了,新陈代谢也加快了的反应。

十八,胖了和瘦了

内分泌在调整过程中的反映,尤其甲亢患者都会胖。瘦了,是体内细胞活力加强了,细胞内的脂毒,脂肪大量排出形成的。

十九,反应太大、害怕

这是一种好转反应,是在帮你找出病况,在调整、疏通、恢复和提高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1、控制时间和频次:即减少艾灸的时间和频次。降低艾灸时的温度,悬灸的话可以离皮肤更远点;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原来每穴灸15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0分钟。另外可以适当的停灸,比如灸3天停1天等等。

2、先阳后阴,引火下行: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对于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引起的病症,灸涌泉可以镇逆下气,灸足三里、绝骨可以引气下行。另外,在艾灸半小时后可用艾叶泡脚。

3、灸前灸后喝温水: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水温应略高于体温为宜,在每次灸疗结束后还要再补充一杯60度左右(稍微有点烫嘴)的热水。或者可以取麦冬、熟地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100毫升。

4、饮食调理:饮食上面要注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最好不吃腌制品等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艾灸导致的上火,可以用进食绿豆汤或者绿豆粥来达到降火的作用,因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除消暑烦渴的功效。

5、刮痧降火:大椎处刮痧,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操作方法很简单,在大椎涂上精油,用力快速刮几下,出痧后,等10分钟痧退之后可继续刮。除了降火气,刮痧还有利尿排毒、发汗排毒、清除毒素、舒筋活络作用!

6、点刺放血:艾灸上火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面提到的是常见的几种,另外还要看艾灸上火习惯走的路径。有些人艾灸的余火上头,表现在头面起疙瘩,或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等,这个时候可以用点刺放血,就在大椎穴点刺放血,或在耳尖,还可以在合谷点刺放血。

现在很多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养生保健已经成为了时代热门的话题,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养生计划!很多人都喜欢通过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你们知道艾灸的作用和艾灸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吗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吧!

艾灸的简介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标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 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而对其机制的认识,仍是一个未解的迷。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

区域性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 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区域性火的温热 有关。正是这种温热 ,使区域性面板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区域性的血液回圈与淋巴回圈,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区域性的面板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回圈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艾灸的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 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溼,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 区域性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络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 对区域性气血的调整,艾火 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 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其三,人体反应性与治疗作用是综合的。治疗手段灸疗--外因只能通过内因人体反应性起作用,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狈⑾郑嗤木牧贫曰枷嗤膊〉幕颊撸涓写灰谎菩б膊痪∠嗤科湓颍褪侨颂宓姆从π愿饔胁钜臁R陨现钜蛩兀諡幸秸骞勰詈捅嬷ぢ壑嗡枷胫傅枷拢僦そ泻侠硌≡瘢榛钤擞茫侥芊⒒泳牧谱畲蟮男堋/p>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执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 ,起到温经通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 ,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执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执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执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溼、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区域性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 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齧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寿

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

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面板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面板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面板。

说明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艾灸疗法需注意的十大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薰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 、 、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

要注意 、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 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

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

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区域性面板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面板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艾灸的好处与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薰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溼、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 ,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 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艾灸副作用不可疏忽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

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

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艾灸各种穴位的功效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溼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面板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溼,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溼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序号 艾灸后反应 反应所代表的含义 应对措施

1 、水泡

体内的湿寒比较重 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针消毒后刺破挤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继续灸

2 、红疹

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 改为悬灸会减弱,加灸曲池、大陵,期间可以刺血或者拔罐

3 、口渴

上实下虚 继续施灸,灸前喝杯热水,多灸腿部

4 、病症加重

身体虚弱,正气弱 继续施灸,局部刮痧,点刺放血

5 、返病

正邪相争 加强营养,继续施灸,扶正祛邪

6 、上火

表明体质热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 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控制好灸量和频率

7 、口干舌燥

上焦有虚火 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虚降火

8 、烦躁

体内有虚火 继续施灸,多灸腿部,少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

9 、烫

经络有瘀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平时疼痛的部位。 艾灸前可先按摩,疏通经络,打开穴位后再灸

10 、痒

体内有风邪 改为悬灸可减弱,用手揉,加灸曲池、百虫窝

11 、不热

表明体内寒气较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或经络不通 适当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

12 、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

经络不通 继续施灸,红白点会自动消失

13 、头晕、头胀

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 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要序渐进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冲

14 、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

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 继续施灸,慢慢该症状就会消失

15 、全身乏力

体虚或其他病症 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饮食,加强运动

16 、身体沉重

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继续施灸

17 、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

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适量施灸、配合医师治疗

18 、想睡觉

经络疏通后需要更多的气血滋养,气血不足,则脑部缺氧,导致发困 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

19 、酸痛、疲劳、嗜睡 气血於堵或气血不足

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不要熬夜,适当运动

20 、鼻流清涕 肺部有寒气,正气弱、免疫力差

加灸肺俞、迎香

21 、面色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经络开始畅通,皮肤得到气血的滋养 继续施灸

22 、色斑变淡、痘痘消失 体内毒素排出,身体机能恢复

继续施灸

23 、左热右凉

血瘀或血虚 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24 、右热左凉

虚或气瘀 左侧疏通时多加强

25 、忽冷忽热

阴阳不平衡(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 继续施灸,加灸然谷

26 、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

不热的那半边经络不通 不通的半身,加大灸量

27 、局部皮肤凉 相应经络不通,阳气到达不了,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下降。

继续施灸,加强运动

28 、越来越凉,感觉冷

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寒气驱除体外 加大灸量

29 、粘汗 湿气重、脾虚

继续施灸,加灸脾虚、阴陵泉

30 、冷汗

寒气重,阳虚 继续施灸,加灸命门

31 、腹部或后腰出油

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过多 继续施灸,期间也可以拔罐等

32 、疼痛

体内的经气被激发,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时的反应 继续施灸,疏通相关经络

33 、腹泻

体内有寒湿,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体内运行时,肠胃功能开始恢复,肠蠕动增强,病邪化开,排出体外 继续施灸,脏腑中浊气排出体外,症状就会消失

34 、肾脏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

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 继续施灸,多喝水,注意饮食

35 、脐部出黄水

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运动

36 、脐下出水泡

有妇科或者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运动

37 、肚脐出水泡,且还有红点 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

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该部位的清洁与干爽,加强运动

38 、排尿变多

身体毒素、寒邪从身体排出 继续施灸,可加灸肾俞、膀胱俞促进排毒

39、 染病

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 在专业艾灸师指导配穴、施灸

40 、月经异常

调理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 适当减少灸量,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41 、月经提前或推后

气虚、血热、精神紧张、压力大 继续施灸,慢慢就会正常

42 、白带异常

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驱逐,正邪相争中,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白带异常 继续施灸,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多喝水,尽量吃清淡的食物

43 、百会、鱼际穴,手心,涌泉冒凉风

体内瘀,有寒气 继续施灸

44 、百会冒热风

虚火旺 上焦少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

45 、鱼际冒热风

肺部有热 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艾灸涌泉穴

46 、手心冒热风

心肺火旺 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

47 、三阴交冒凉风

可能有妇科 加灸妇科穴位

48 、关节冒凉风

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 继续施灸,循序渐进加大灸量

49 、膝盖冒热风

胃火旺 加灸内庭泄胃火,少吃辛辣食物

50 、涌泉冒热风

肾阴虚 继续施灸,加灸太溪、照海

 艾灸是我国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一种途径,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人们的青睐。在这里,要为大家来介绍的就是艾灸的原理和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快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艾灸

 艾条灸:点燃艾条异端,在距穴位2-3厘米处熏烤,艾条可一上一下或位置固定,以自身感觉温热但无灼痛、局部湿热潮红为度。每次10-15分钟。

 艾炷灸:一般用艾炷隔姜灸或隔盐灸,能健脾益气、温肾培元、延年益寿。选好穴位后,在穴位上放好生姜片或铺上一层盐,将圆锥形艾炷放在生姜片或盐堆上点燃,每次每个穴位灸5-7壮。气虚者修复能力较弱、结痂慢,尽量避免瘢痕灸,即不要让局部产生水泡或化脓。

 常用穴位:大椎、足三里、中脘、气海、神阙、关元、内关、涌泉、命门、肺俞、脾俞、肾俞。

 那么,艾灸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呢?

  艾灸后的常见不良反应

 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与此同时,在艾灸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呢?

  艾灸的注意事项

 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灸后若局部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针从疱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甲紫药水。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

 在艾灸时,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过浓,污染空气,伤害人体,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艾灸一定要多讲究,这样才会有作用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34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