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怎样定穴位?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怎样定穴位?,第1张

谢人体经络穴位有十二正经及腧穴和奇经八脉及经外奇穴,经络循行路线和腧穴分布定位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在此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经脉篇详细描述了人体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以及所主病证,关于腧穴定位,我觉得近代针灸泰斗杨甲三教授的“三边三间”理论很经典, 杨甲三 教授通过对穴的本质的探讨与研究,从而提出了取穴有如下的 规律可以遵循 :

杨甲三

教授通过对穴的本质的探讨与研究,从而提出了取穴有如下的

规律可以遵循

大凡取穴,当有其纵向的定位和横向的定位,纵横交错,其交叉点即为腧穴的所在。

大凡取穴,当有其纵向的定位和横向的定位,纵横交错,其交叉点即为腧穴的所在。

纵向定位 :腧穴的纵向定位是根据骨度折量,即骨度分寸法而定。骨度分寸法已为针灸界所熟悉并采用的取穴定位方法,根据这种将人体各部分折量分寸的方法,可以确定腧穴在人体的纵向分布。纵向定位的方法在针灸书籍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纵向定位

:腧穴的纵向定位是根据骨度折量,即骨度分寸法而定。骨度分寸法已为针灸界所熟悉并采用的取穴定位方法,根据这种将人体各部分折量分寸的方法,可以确定腧穴在人体的纵向分布。纵向定位的方法在针灸书籍中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横向定位 :仅有纵向定位还不够,尚需采用横向定位的方法,纵横结合,才能准确地取穴定位。 杨甲三 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取穴法,所谓“三边”指筋边、骨边、肉边;所谓“三间”为筋间、骨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虽然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筋、肉、骨这些解剖标志来完成。《标幽赋》说:“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 《行针总要歌》有文如下:“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医家取穴十分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思想,这与我们的取穴规律是相一致的。

横向定位

:仅有纵向定位还不够,尚需采用横向定位的方法,纵横结合,才能准确地取穴定位。

杨甲三

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取穴法,所谓“三边”指筋边、骨边、肉边;所谓“三间”为筋间、骨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虽然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筋、肉、骨这些解剖标志来完成。《标幽赋》说:“足见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

《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

《行针总要歌》有文如下:“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从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医家取穴十分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思想,这与我们的取穴规律是相一致的。

依据这一规律, 杨甲三 教授对十二经穴曾逐经进行了腧穴分布要点提示。如手少阴心经要点的 “沟中、纹头、筋边。” 沟中提示青灵穴在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纹头则指屈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取少海穴;而神门、阴郗、通里、灵道四穴均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手厥阴心包经则有筋间取穴的特点,,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郗门、间使、内关、大陵等四穴。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点为骨两边:屈肘侧置体位下,曲池、手三里、上廉穴在桡骨内侧;下廉、温溜、偏历在桡骨外侧。肘了于肱骨外侧取,手五里、臂闹在肱骨内侧取。手少阳三焦经的要点是尺骨、桡骨间取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尺骨桡侧边取会宗穴。等等

依据这一规律,

杨甲三

教授对十二经穴曾逐经进行了腧穴分布要点提示。如手少阴心经要点的

“沟中、纹头、筋边。”

沟中提示青灵穴在肱二头肌的尺侧沟中;纹头则指屈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取少海穴;而神门、阴郗、通里、灵道四穴均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手厥阴心包经则有筋间取穴的特点,,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郗门、间使、内关、大陵等四穴。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点为骨两边:屈肘侧置体位下,曲池、手三里、上廉穴在桡骨内侧;下廉、温溜、偏历在桡骨外侧。肘了于肱骨外侧取,手五里、臂闹在肱骨内侧取。手少阳三焦经的要点是尺骨、桡骨间取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尺骨桡侧边取会宗穴。等等

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属人体表面较为明显的解剖标志。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地取穴定位了。掌握这一规律,取穴则准确、简便、易记。“三边”“三间”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映腧穴的本质,符合穴的本义及其为“脉气所发”的意义。

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属人体表面较为明显的解剖标志。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地取穴定位了。掌握这一规律,取穴则准确、简便、易记。“三边”“三间”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映腧穴的本质,符合穴的本义及其为“脉气所发”的意义。

杨甲三 教授所提出得取穴规律,不仅仅建立在对穴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其解剖学基础。因而这一规律不只是停留在理论论述的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杨甲三

教授所提出得取穴规律,不仅仅建立在对穴的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其解剖学基础。因而这一规律不只是停留在理论论述的阶段,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边”“三间”所具有的解剖学特点为这一规律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边”“三间”所具有的解剖学特点为这一规律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边”“三间”位于骨骼、肌肉、肌腱旁边或缝隙间 ,这些部位相对而言组织疏松而薄,不象有骨骼、肌肉、肌腱的地方坚硬厚实。这样的部位有利于穴位引发经气,调整气血,而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遵循这一规律,按“三边”“三间”取穴,有以下 特点 :

“三边”“三间”位于骨骼、肌肉、肌腱旁边或缝隙间

,这些部位相对而言组织疏松而薄,不象有骨骼、肌肉、肌腱的地方坚硬厚实。这样的部位有利于穴位引发经气,调整气血,而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遵循这一规律,按“三边”“三间”取穴,有以下

特点

二易 :首先 易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刺此者,如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即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这说明针刺中穴道,其气运行如在巷道中通畅流利而无阻碍,但若针刺中肌肉关节,针下涩滞而紧,全无宽松舒适之感,肉节则会疼痛不舒。现代研究也证实,穴位定于这种空隙、凹陷的部位,其处神经纤维丰富,针感好而易于得气。针感如何,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其次为 易于驱邪 : 驱除邪气穴位所处人之孔窍、缝隙,肌肉薄弱,最易受邪气侵袭。《素问。风论篇》即说:“风气与太阳俱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有其不仁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同样,将穴位定于此处,刺激穴位,调整经气,而使邪由此而去。正如《千金翼》所说:“凡孔窍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在孔窍、缝隙处定穴,经络气血运行往来流畅,经气渗灌流注旺盛,有利于“引气”而“抽病”。这些部位易于得气,也为其驱邪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易

:首先

易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刺此者,如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即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这说明针刺中穴道,其气运行如在巷道中通畅流利而无阻碍,但若针刺中肌肉关节,针下涩滞而紧,全无宽松舒适之感,肉节则会疼痛不舒。现代研究也证实,穴位定于这种空隙、凹陷的部位,其处神经纤维丰富,针感好而易于得气。针感如何,得气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的效果。其次为

易于驱邪

驱除邪气穴位所处人之孔窍、缝隙,肌肉薄弱,最易受邪气侵袭。《素问。风论篇》即说:“风气与太阳俱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有其不仁也。”“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同样,将穴位定于此处,刺激穴位,调整经气,而使邪由此而去。正如《千金翼》所说:“凡孔窍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在孔窍、缝隙处定穴,经络气血运行往来流畅,经气渗灌流注旺盛,有利于“引气”而“抽病”。这些部位易于得气,也为其驱邪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少 :首先为 组织损伤少 。在“三边”“三间”部位定穴,穴下空虚而组织疏松,便于运针,进行各种手法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收到好的疗效。由于其处组织疏松,空隙较大,不容易在运针操作时损伤组织引起疼痛。可以想象,倘若在筋骨及肌肉之间取穴,其组织致密,肌肉紧厚,不利于提插捻转等操作,且易致疼痛而滞针,给受治者造成痛苦。其次,由于造成的损伤少,痛苦少,易于运针操作,则针后的 后遗不适感也就减少了 。虽然针刺的后遗不适感与手法关系最为密切,但取穴不当,也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正所谓“中肉节则皮肤痛。”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取穴时避开肉节处,而于其边取,于其间求,就可以减少针刺后遗不适感所以我觉得对于腧穴定位,以杨甲三教授的理论是很完备的,而且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杨甲三教授主编的五版《针灸腧穴学》书中很详细的介绍了经络腧穴的各种知识,我根据杨甲三教授的经验编写了针灸腧穴助记歌诀,现节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二少

:首先为

组织损伤少

。在“三边”“三间”部位定穴,穴下空虚而组织疏松,便于运针,进行各种手法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收到好的疗效。由于其处组织疏松,空隙较大,不容易在运针操作时损伤组织引起疼痛。可以想象,倘若在筋骨及肌肉之间取穴,其组织致密,肌肉紧厚,不利于提插捻转等操作,且易致疼痛而滞针,给受治者造成痛苦。其次,由于造成的损伤少,痛苦少,易于运针操作,则针后的

后遗不适感也就减少了

。虽然针刺的后遗不适感与手法关系最为密切,但取穴不当,也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正所谓“中肉节则皮肤痛。”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取穴时避开肉节处,而于其边取,于其间求,就可以减少针刺后遗不适感所以我觉得对于腧穴定位,以杨甲三教授的理论是很完备的,而且我推荐大家读一读杨甲三教授主编的五版《针灸腧穴学》书中很详细的介绍了经络腧穴的各种知识,我根据杨甲三教授的经验编写了针灸腧穴助记歌诀,现节选一部分分享给大家:

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云门下一寸,第一肋间凹,六寸旁中开,咳嗽气喘消,愈胸 肩背痛,5,8零点标。

1、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云门下一寸,第一肋间凹,六寸旁中开,咳嗽气喘消,愈胸

2、尺泽肺合穴,肘窝横纹中,肌腱桡侧陷,咯血定喘称,胸部涨满愈,咽喉肿痛应,腹痛 吐泻急,肘臂挛痛征,点 8,12,直刺补泻兴,点刺出血可,膝部效能生。

2、尺泽肺合穴,肘窝横纹中,肌腱桡侧陷,咯血定喘称,胸部涨满愈,咽喉肿痛应,腹痛

3、孔最肺郄穴,尺泽太渊间,腕纹上 7寸,掌面桡侧参,咯血鼻衄愈,咳嗽气喘兼,咽喉 肿痛及,热病无汗专,痔血臂挛痛,直刺寸半间,过敏哮喘愈,针刺又戒烟。

3、孔最肺郄穴,尺泽太渊间,腕纹上 7寸,掌面桡侧参,咯血鼻衄愈,咳嗽气喘兼,咽喉

4、列缺八脉会,通任肺络参,前臂桡侧缘,腕纹寸半端,桡骨茎突上,肱拇二腱间,口窝 齿痛愈,外感头痛专,颈项咳嗽喘,咽喉肿痛连,刺时斜向上,点 5下点 3。

4、列缺八脉会,通任肺络参,前臂桡侧缘,腕纹寸半端,桡骨茎突上,肱拇二腱间,口窝

5、太渊属脉会,肺穴输原兼,腕掌横桡侧。动脉搏动牵,外感咳嗽喘,咽喉胸痛专,善能 无脉证,腕臂痛亦先,直刺避动脉。点 5至点 3。

5、太渊属脉会,肺穴输原兼,腕掌横桡侧。动脉搏动牵,外感咳嗽喘,咽喉胸痛专,善能

6、鱼际肺荥穴,赤白肉际交,本节后陷处,掌骨中点稍,咳嗽与哮喘,咳血失音消,发热 咽喉痛,5,8零点标,用针常直刺,配穴效更高。

6、鱼际肺荥穴,赤白肉际交,本节后陷处,掌骨中点稍,咳嗽与哮喘,咳血失音消,发热

7、少商肺井穴,拇指末节桡,距角点 1寸,昏迷癫狂瞧,咽喉肿痛愈,发热咳嗽疗,失音 或鼻衄,指肿麻木撩,浅刺点 1、2,点刺中风着。

7、少商肺井穴,拇指末节桡,距角点 1寸,昏迷癫狂瞧,咽喉肿痛愈,发热咳嗽疗,失音

8、商阳阳明井,食指末节翻,桡侧指甲角,零点一寸参,咽喉肿齿痛,手指麻木专,耳聋 与热病,昏迷喘咳兼,浅刺点 1、2,点刺效一般。

8、商阳阳明井,食指末节翻,桡侧指甲角,零点一寸参,咽喉肿齿痛,手指麻木专,耳聋

9、三间微握拳,食指本节参,节后看桡侧,凹陷穴是堪,多卧擅唾主,胸满肠鸣兼,唇干 饮不下,少商配酌焉,目齿咽喉肿,手背肿痛端,直刺是输穴,点 5点 8间。

9、三间微握拳,食指本节参,节后看桡侧,凹陷穴是堪,多卧擅唾主,胸满肠鸣兼,唇干

10、合谷在手背,一二掌骨间,略偏二掌骨,桡侧中点参,面口牙耳鼻,热病汗证牵,滞 产与经闭,腹痛便秘焉,上肢痛不遂,直刺寸半间,手阳明原穴,妊娠忌用先。

10、合谷在手背,一二掌骨间,略偏二掌骨,桡侧中点参,面口牙耳鼻,热病汗证牵,滞

导读 :手太阴肺经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共11个穴位。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太阴肺经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手太阴肺经所属穴计有: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共十一穴。

手太阴肺经的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根据《手太阴肺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手太阴肺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中府穴

    位置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 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 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云门穴

    位置 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 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天府穴

    位置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侠白穴

    位置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 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 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尺泽穴

    位置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12-1)。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 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孔最穴

    位置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列缺穴

    位置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经渠穴

    位置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1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渊穴

    位置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气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鱼际穴

    位置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少商穴

    位置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 ,咳嗽 ,鼻衄 ,发热 ,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传承中医文化,传播健康知识!功德随喜,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中医学习者看到!!!

合穴是经穴中五输穴之一,在经络上犹如“入海口”之意,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上期和大家分享了部分合穴,下面继续和大家分享其它经络上的合穴。

1、足太阳膀胱经——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肌腱的中间;

功效:用于腰脊病、下肢痿痹等腰以下肢病症,也用于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等;

现代: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的辅助治疗;

配穴:

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用于腰痛;

配长强、上巨虚:用于便血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提示:有可针不可灸的经验注意事项。

2、足少阴肾经——阴谷:

定位:腘窝内侧,半腱肌与半膜肌腱之间;

功效:用于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等,也用于膝股内侧痛,胃炎肠炎等;

现代: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膝关节炎的辅助治疗;

配穴:

配肾俞、关元:用于男科疾患的调理;

配膝眼:用于膝部肿痛;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3到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3、手厥阴心包经——曲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功效:用于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等胃肠病;

现代:用于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配穴:

配内关、中脘:用于呕吐、胃痛等:

配委中、曲池:用于中暑;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3到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4、手少阳三焦经——天井:

定位: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功效:用于手臂无力,上肢不遂,偏头痛,胸胁痛等;

现代:用于肘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炎;

配穴:

配翳风、耳门:用于耳聋;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3到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5、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定位: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用于黄疸,口苦,呃逆,呕吐,胁肋疼痛等肝胆疾病,也用于下肢痹痛等;

现代: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坐骨神经痛等辅助治疗;

配穴:

配支沟:且于胁肋疼痛;

配日月:用于胆囊火;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3到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6、足厥阴肝经——曲泉:

定位:膝内侧,屈膝,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男科病,月经病,下肢痿痹等;

现代:用于前列腺炎,膀胱炎,肾炎等辅助治疗;

配穴:

配中极、阴陵泉:用于小便不利;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本穴3到5分钟,双侧,每日一次。

以上就是十二

正经的合穴的基本情况,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区补充!

《灵枢·经脉》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刚,彊断也,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欠,张口气悟也。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肱骨头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大椎,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鼻流清涕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鼻根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口角后,下颌部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幽门部,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股外为髀关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胫骨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胗与疹通,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冲、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膕踹(腨)、脚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盳盳)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口唇上翻;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下颌骨角伤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说文》:嗌者,咽也。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病不能言。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罢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8739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